翻越远方的大山1

合集下载

《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原文阅读

《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原文阅读

《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原文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课文]4翻越远方的大山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2001年,在埃德蒙顿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我和约翰逊第一次碰面。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最终,约翰逊夺得了冠军。

我暗暗地问自己:“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2002年,我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国际室内田径赛。

那是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

但真的是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越第二个栏的时候摔倒了,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

随着我进入决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

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2004年5月8日,国际田联大奖赛在日本大阪举行,我久久等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了我的背影。

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是约翰逊让我意识到这是真的。

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三年级下册 翻越远方的大山

三年级下册 翻越远方的大山
第三段(8 —11):翻越大山 写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终于战胜了约翰逊。
填一填 本文主要叙述了世界著名的田径运动员( 刘翔 )在刚开始练习 ( 跨栏 )时,把当时的跨栏冠军阿兰 约翰逊比成( 远方的大山)一

样可望而不可即,最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上并超过他的故事,告诉
我们:只要你能不断地朝着自己的( 目标)去( 努力),你就会取得
( 成功 )。
精读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
精读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 阿兰· 约翰逊 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请细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精读课文
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1. 久闻大名 很早就知道阿兰· 约翰逊的名字了。
作者简介
梅 花
宋 王安石
刘翔 中国田径(110米跨栏) 一级运动员。别名,翔飞人。他被 “亚洲飞人”。 1983年7月13日出 自传体作品 生于上海。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 上,以12.91秒的成绩平了保持11 年之久的世界纪录并夺取冠军,成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我是刘翔》
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
冠军,创造了中国人在世界男子110 米栏项目上的神话!2009年12月11 日下午15时20分,在东亚运动会田 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秒 66的成绩轻松夺得冠军,成就“三 冠王”。
刘翔
刘翔
刘翔
刘翔
刘翔
刘翔
跨栏王
刘翔是如何成为“跨栏王”的?让我们一起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精读课文
自读课文,尽量用文中的内容说一说文章的发展线索。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

《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翻越远方的大山》优秀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当初”、“祝贺”造句。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查阅文字资料,观看视频音像等了解有关刘翔的跨栏比赛资料,促进学生学习、感受飞人刘翔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2、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场故事会,可讲述刘翔的故事,或其他类似表现顽强拼搏精神的人物故事;也可让学生收集有关“志向与坚持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增加语言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手机的图片、视频资料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感悟“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初步培养学生战胜学习、生活道路上的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理出刘翔翻越大山的'“时间表”,讨论刘翔成功翻越大山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学习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查阅字典理解“奢望、风驰电掣、遗憾、当初、呐喊、迷糊、祝贺”的词义。

3、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一、审题——揭示课题含义1、学生齐读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是谁翻越远方了的大山?生:刘翔!师:刘翔翻越了怎样的大山?生:远方的大山师:大山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说是翻越了“远方”的大山?生:指的是阿兰·约翰逊。

因为他是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课题说的是(刘翔)翻越了(阿兰·约翰逊)这座看似遥不可及的(大山)。

最新【翻越远方的大山阅读答案】《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doc

最新【翻越远方的大山阅读答案】《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反思.doc

【个人简历范文】《翻越远方大山》写的是众所周知的体育健儿刘翔。

面对新的教材,教学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似乎跳出了束缚,可以自由驾驭······总之,就这篇课文,毫无顾忌的自由了一把。

因为有学生的预习做铺垫,我在检查预习的时候,把学生认为比较难的字词过了一遍,对学困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

开课时,我单刀直入问孩子们“知道刘翔吗?”鬼精灵孙浩聪立刻回答“刘翔是亚洲飞人。

”“刘翔是跨栏运动员。

”“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

”在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接着说“刘翔就是翻越大山的主人。

”边说边板书课题,之后让孩子们读课题,觉得气势不够“你们这有气无力的样子能翻越那高高的山吗?”“不能!”“更精神些,行吗?再来一遍。

”孩子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了课题。

接着提示孩子们理解课题,从“大山”入手,登山啊,多累!“不,老师,你错了,那不是山是人!”“明明写的就是大山呀,又没有双引号,那不是名副其实的山吗?”陈玉婷慢条斯理地说“老师啊,这是用比喻的方法写的课题。

”“原来是这样,这大山是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阿兰·约翰逊!”“真聪明,那题目的意思是?”“超越美国的阿兰·约翰逊。

”“谁超越?""就是前面讲翻越大山的主人刘翔。

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有的大声朗读,读到“奢望、遥不可及”等词语的时候读得特别卖力;有的默读,不时动笔画画,“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我隐隐感觉到,我已经站在了山脚下。

”有的索性毫无感情,边读边和旁边的同学议论着什么。

当孩子们的声音渐渐平息,我觉得应该给孩子们理清思路然后再感悟,只有这样不管他们说什么,怎么说都不会离开这一条线。

“孩子们,这么多自然段,读着有些乱,你们觉得吗?”“不觉得,“哇,我找时间的词语就不会乱。

”“我找的是刘翔运动的经历。

”“我找的是刘翔与大山的关系。

”你们怎么会这么想?真是聪明绝顶了!”就这样,孩子们从“刚刚、2001、2002、2003、2004”从“练跨栏、没能进入决赛、进入决赛、机会越来越多、打破记录。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设计

《翻越远方的大山》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刘翔的持续进取、持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教学难点: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课时目标: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水平目标:能准确书写、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初步感知刘翔持续进到,持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理解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①“大山”指的是什么?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苏三下4《翻越远方的大山》

苏三下4《翻越远方的大山》

刘翔成功翻越大山 2002年 和约翰逊肩并肩站在 跑道上 ,只看到背影
遗憾 坚定决心
冠军
的原因有哪些? 2003年 我屡屡屡屡拿拿第第二二名 ,而约翰不信再心逊惧大总怕增是第一总!是第一名
2004年
打败约翰逊,破 纪录,第一名
渴望 疑惑 兴奋
第二名,看到了 “我”的背影
翻越远方的大山 段落大意
第三部分:翻越大山(8~11自然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志者事竟成。
向 前!
跨越
胜 利
激情时刻
中国骄傲
向前!
跨越
胜 利
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我会再次飞翔,这就是真我的刘翔!
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 确、读通顺。
2、圈出生字,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义。
3、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
lán
sài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yǐn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shē
hàn
bǎn
4、翻越远. 方. 的. 大. 山.
指什么?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奢望 遗憾 大阪 阿兰 约翰逊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默读课文,想一想刘翔在翻越这座大 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遥不可及 站在山脚下 翻越大山
自读课文,按照“遥不可及——站
在山脚下——翻越大山”将课文分为三
遥不可及
2001
3~7自然段
2002
2003
站在山脚下
实 战现 约胜理 翰困想 逊难
8~11自然段
2004
翻越大山
翻越远方的大山
成功翻越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苏教版第六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

苏教版第六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

苏教版第六册《4翻越远方的大山》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①、读准字音,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大意。

②、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4课《翻越远方的大山》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这篇课文是新选入课文。

本课讲的是刘翔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努力而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

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本文按照作者的发展轨迹为线索,抓住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记录了作者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语言朴实。

远方的大山比喻作者的奋斗目标,通过作者的不断努力,他终于超越了自己的目标,翻越了自己的大山。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鼓舞,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为今后的人生理想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农村的学生大多数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阅读能力也比较差,课外知识积累的少,特别是对2004年5月8日的日本的大阪国际田联大奖赛需要上网查阅资料,学生对刘翔和阿兰·约翰逊很好奇,想一睹冠军的风采。

让学生查阅刘翔的比赛经历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看到刘翔获冠军的那激动人心的情景也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加祖国荣誉感的关键。

3、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2、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

3、查阅刘翔比赛经历,学习刘翔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拼搏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学习确定目标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拼搏精神。

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联系生活体验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百度搜索】刘翔跨栏的视频/programs/view/oJttcMMTptU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百度搜索】刘翔的资料/question/34478423.htm3、今天我们要学习刘翔成功的故事。

苏教版三年级《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解读与授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解读与授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翻越远方的大山》课文解读与授后反思苏版三下第4课由《微笑着承受一切》换成了《翻越远方的大山》,不知道是否跟2011年桑兰“18亿美元天价索赔案”有关。

总之,今天的学生不再去学习那位意外截瘫后自强不息、乐观坚强的轮椅女孩桑兰,而是学习与桑兰同时代出生、但如今仍然锐气不减的勇攀高峰、不断超越的亚洲飞人刘翔。

读完课文后,觉得这样的替换不仅仅是一种时尚,也许更贴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毕竟,桑兰的巨大不幸是特例,而刘翔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则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课文选自刘翔自传《我是刘翔》,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录了刘翔从“不敢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到战胜跨栏王阿兰·约翰逊的经过。

初读课文,感觉对学生也许有点难度。

文章较长,从哪里入手?需要给学生传递哪些信息?细读课文,两条线索十分清晰。

第一条是时间线索,第二条是心理线索。

时间线索书中有明确的表述:“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这条线学生寻找起来非常简单。

但第二条线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很早知道对方的大名、刚练跨栏时觉得到山脚下都遥不可及、后来在遗憾中一步步接近、站在大山脚下、最终翻阅远方的大山。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究竟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刘翔?学生要感悟一种怎样的精神?我提炼的结果是:勇于挑战、执着追求、不断超越。

“勇于挑战”是前提,而且是跟高手挑战,其实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执着追求”是关键,有了目标还必须要由付出,在前进途中一定少不了艰辛与困难,只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可以不断向目标迈进;“不断超越”也很重要,如果翻阅一座大山就停下攀登的脚步,那将如逆水行舟,阿兰·约翰逊只是刘翔运动生涯中要翻越的无数“大山”中的一座,只有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挑战、超越自我,才能有继续前进的可能。

我想,这个自传入选教材一定跟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有关,但我备课时提醒自己,这是语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 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 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 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 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 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 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 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 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 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 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
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 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 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 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 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 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 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 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 远方的大山!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 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 山!
那一刻我才回过神 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 大山!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 然段,想一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刘翔把阿兰. 约翰逊当成一座远方的大山?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 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 看到约翰逊。在我看来,他 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 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 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刘翔啊刘翔, 你将来能和他跑 得一样快吗?”
比赛时 间
比赛结果 刘翔 阿兰· 约 翰逊
比赛时间
比赛结果 刘翔 阿 兰· 约 翰逊
刘翔心理活动
刘翔心想…… 刘翔心想…… 刘翔心想……
A 烈日炎炎,刘翔又踏上了绿茵跑 道…… B 这天,刘翔在练习110米跨栏时,不 小心受了伤……
整个2003年,我跟他 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 次超越他。但我跟他的差 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 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4 翻越远方的大山
跨栏 锦标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记录 呐喊 奢望 阿兰.约翰逊 遥不可及 遗憾 风驰电掣 大阪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 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 翰逊的?
遥不可及: 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
自读课文,按照“遥不 可及——站在山脚下— —翻越大山”将课文 分为三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