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谷颖乐;杨道德;刘松;钟国方;钟文超;曾锦东【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07(26)2【摘要】为了科学规划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于2006年4月16~25日、8月14~24日对广东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近20天的野外科学考察.调查表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72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5目18科.其中两栖纲2目6科24种;爬行纲3目12科48种.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粤北动物地理省,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达65种占总物种数的90.28%.本次调查同时发现了在广东省罕见的香港瘰螈和黑眼睑小树蛙.【总页数】4页(P340-343)【作者】谷颖乐;杨道德;刘松;钟国方;钟文超;曾锦东【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沙,410004;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东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5;Q959.6【相关文献】1.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J], 杨越文2.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饶纪腾;遇宝成;罗键;蒋珂;潘虎君;肖荣高;张亮3.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刘松;杨道德;谷颖乐4.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翁锦泅;李东洋;周鹏;吕文龙5.湖南省永顺县万民乡县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费冬波;潘丹;任静;崔珊;吴炳贤;王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及保护对策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及保护对策刘雪梅【摘要】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腹心区,区内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 856 hm2[1],是凉山山系各大熊猫保护区的联系纽带.同时保护区所处的美姑县为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区,长期以来,彝族村民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全面了解凉山彝族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状况,对保护凉山山系大熊猫乃至四川和全国大熊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在保护区内均匀设置固定监测样线30条(总长度105.49km,比例为0.29km/100hm2,海拔2040m~3360m),通过春季(4月~5月)和秋季(10月~11月)分别对大熊猫种群状况、伴生动物情况和人为干扰情况进行监测.本文随机选择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找出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种类、特点、规律及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程度,提出减少干扰的措施,从而为大熊猫保护管理提供对策参考.【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彝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子;对策【作者】刘雪梅【作者单位】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美姑 616450【正文语种】中文1.1 干扰种类和数量通过2011年的监测数据统计,保护区内大熊猫干扰因子主要包括放牧、采药、采笋、割竹、盗伐林木、砍柴、偷猎、公路、竹子开花等9种(见表1)。
其中春季涉及样线26条,占样线数的86.67%,秋季涉及样线25条,占样线数的83.33%。
从表1中可以看到,放牧干扰点位最多,总共达101处,占所有干扰类型的71.13%,其次分别是盗伐、采药、割竹和砍柴,干扰点位数分别占总点位数的10.56%、4.23%、4.23%和 4.23%。
从季节看,春季干扰较多的依次是放牧、盗伐和采药,分别占总干扰的69.1%、10.3%和7.4%;秋季干扰较多的分别是放牧、盗伐、割竹、砍柴,分别占总干扰点位数的72.97%、10.81%、4.05%和4.05%。
美姑县乌蒙山规划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美姑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012—2015)规划美姑县环境保护局2012年4月目录序 言 (1)第一章 规划背景 (1)1.1基本情况 (1)1.2贫困状况 (10)1.3有利条件 (11)1.4发展机遇 (12)1.5重大意义 (13)第二章 总体要求 (14)2.1指导思想 (14)2.2基本原则 (14)2.3 战略定位 (15)2.4发展目标 (16)第三章 主要建设任务 (19)3.1生态建设 (19)3.2环境保护 (42)3.3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43)第四章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52)4.1投资概算 (52)4.2资金筹措 (52)第五章 保障措施 (54)5.1法制保障 (54)5.2组织保障 (54)5.3资金保障 (54)5.4技术保障 (55)5.5社会保障 (57)第六章 效益分析 (60)6.1环境效益分析 (60)6.2经济效益分析 (61)6.3社会效益分析 (61)序 言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乌蒙山片区”)跨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的要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关于下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县名单的通知》(国开发〔2011〕7号)和《国务院关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16号)等相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美姑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明确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美姑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美姑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

BMMfllBIBlW INVESTIGATION&INNOVATION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资源调查图/见图说/红踱树蛙Rhacophorus摘要:两栖爬行类动物与其他野生动物相比,对环境更敏感,在地球生敏感,一直被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
对自然保护区的动物种群数行类动物调查不仅可以了解自然保护区对两栖爬行类动物的保护管理现状,而且调态系统中能够衡量环境的量进行监测,为保护区保护查数据可以对自然保护区管优劣,是地球健康与否的生物指标。
由于两栖类动管理提供区内物种动态变化数据,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急理成效提供评价依据,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策物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需加强的工作。
开展两栖爬略提供科学依据。
4.调查区域基本情况位于高黎贡山生物走廊带赧亢站辖区的黑水塘附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8°45'13"—关键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种类、调查24°51'05"之间,行政区划上跨越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市、龙陵县。
整个生物走廊带北至朱佛寺,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相连,东北面是怒江干热河谷,南到古城寺,西南面是龙陵小黑山省级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最热月平均气温14-18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2~7摄氏度,平均年气温9T3摄氏度,年降水量1700-2900毫米,属湿润区。
地势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87.5米,最低海拔220米,高差较小,加之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分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5至10月为雨季。
2.调查的目的和任务2.1摸清辖区内本底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及时掌握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现状和消长变化趋势;2.2提升保护区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2.3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及时掌握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分布现状和变化趋势;2.4为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和政策。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龚大洁;孙呈祥;郑智;孙立新;段虎虎;李万江;郭熙川【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4(033)004【摘要】宁夏六盘山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对其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掌握两栖爬行动物本底资源现状,评价保护区生物多样性,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7次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记载,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共14种,隶属于2目7科9属,占宁夏28种两栖爬行动物的50.0%;其中两栖类共5种,隶属于1目3科4属,占宁夏7种两栖动物的71.4%,爬行类共9种,隶属于4科5属,占宁夏21种爬行动物的43.8%.保护区两爬动物以古北界物种和广布种为主,分别为8种和5种,东洋界物种仅1种.在此基础上与其相邻的保护区做了动物区系相似性(AFR)比较,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高,各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存在规律性的替代现象.【总页数】7页(P605-611)【作者】龚大洁;孙呈祥;郑智;孙立新;段虎虎;李万江;郭熙川【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5;Q959.6【相关文献】1.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饶纪腾;遇宝成;罗键;蒋珂;潘虎君;肖荣高;张亮2.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马亮;赵玉泽;高云;蔡天龙;王楠;隋金玲;吴记贵;蒋万杰3.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李神斌;苏振林;童萍;刘国跃;刘绪生;戴宗兴4.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J], 杨道德;熊建利;冯斌;屈斌斌5.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J], 李祖实;莫吉炜;谷颖乐;刘松;费冬波;杨道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域两栖类和爬行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价技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5
(2) 每个网格每次调查样线 2~3 条, 重点网格增加样线数量。 对于海拔高差大于 500m 的重点工作网格,海拔每上升 500 m,在相 应的海拔段内增设一条调查样线。样线宽度 2~10 m。样线与样线之 间最少相隔 500 m。夜行性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应设置夜间样线。 7.4.1.3 样线长度 山区不少于 200 m,平原不少于 500 m。如果山区达不到 200 m 的最低样线长度,酌情增加样线条数。 7.4.1.4 样线编号方法 调查样线的编号采取 “县级行政区代码” + “调查对象类型代号” +“样线序号”的方式。县级行政区代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区划代码 GB/T 2260》 , 调查对象为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 (amphibians reptile) ,代号为“AMR” ,样线(route)序号以 R0001、R0002、 R0003……为序。如:汶川县境内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第一条调查 样线记为“513221AMRR0001” 。 7.4.2 围栏陷阱法 7.4.2.1 调查次数与要求 每年 2~3 次,连续 10 天,建议每天检视(对于分布较远的陷 阱,可以隔天检查) 。对于水位变动较大的河湖周边的陷阱,建议随 水线距离,增补调查点,保持不同季节的陷阱距离水线位置一致。 在雨季防止雨水注满陷阱。 对于落入陷阱中的其他动物,如小型兽类等,在有鉴别能力的
3
植被、农林业以及当地的社会人文、经济状况和影响生物物种生存 的建筑设施等资料,编制调查与评估实施方案; (3)准备调查工具与设备; (4)组织调查队伍,开展调查与评估技术培训和野外考察安全 培训,调查人员应具有野外调查技能、掌握数据记录规范。 6.2 外业调查 (1)根据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结合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 海拔、生境等,确定调查方法,设置调查样线; (2)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调查,采集标本,做好相应的调查记 录,并拍摄生境及物种的照片。 6.3 内业工作 (1)对采集的标本和照片进行整理和鉴定,标本要鉴定到种, 鉴定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备查; (2)编制县域两栖类与爬行类物种名录; (3)编写调查与评估报告; (4)将调查数据与结果上报。 7 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7.1 调查指标 (1)物种:种类,数量; (2)分布:物种分布点的经纬度与海拔; (3)生境状况:生境类型、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生境分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初探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策略初探作者:田金云兰立达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5年第05期摘要对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客观分析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以大熊猫、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管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是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以保护大熊猫(Ailuopoda melanolcuca)、羚牛(Budorcas taxicolor)、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0 164 hm2。
据2015年3月公布的全国大熊猫第四次调查数据,保护区内现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3 261 hm2,占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的1.64%;有野生大熊猫18只,占四川省大熊猫种群数量的1.30%。
该保护区是连接凉山州雷波县和美姑县大熊猫栖息地的桥梁和纽带,是四川凉山山系大熊猫野生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因此,保护管理好该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1 保护区资源优势1.1 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地区,是目前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区内现有特种用途林1.71万hm2,国家规划特别灌木林地220 hm2,森林覆盖77.7%。
区内植被类型多样,除河谷次生林带受到人为影响外,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暗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均以原生性或原始状态在保护区内连续分布,呈现完整的植被带谱,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新记录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新记录黄耀华;侯金;吴沛桦;白文科;林珊;付励强;立言伍叶;李玉杰;张晋东【摘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物种资源情况,本研究调查了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从2016年至今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的保护区新物种记录,共计8种,包括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林鸮),4种国家“三有”物种(褐头鸫、棕朱雀、丘鹬、橙色小鼯鼠),1种IUCN红色名录中易危物种(褐头鸫).建议应对这些动物分布区(如中等海拔地区(2 100m~2 600 m)进行集中研究,如探究其生境适宜性及日常行为,加强对它们的监测和保护.【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01【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物种新记录;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者】黄耀华;侯金;吴沛桦;白文科;林珊;付励强;立言伍叶;李玉杰;张晋东【作者单位】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乐山614600;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乐山614600;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四川乐山614600;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西南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3°13′~103°26′,北纬28°26′~28°45′。
保护区呈一狭长地带,东西宽约13 km,南北长约38 km,保护区总面积约 30 164 h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o n g Wa n g ,Z h a o - b i n S o n g ,B i — g o n g Y u e ,H u a Y d,S h a o - l o n g L i u
( 1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a n d He r e d i t y o f I mmi n e n t A n i ma l s o f S i c h u n a
系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收稿 日 期: 2 0 0 4 —0 6 — 2 0 w a n d o n g @s o h u . t o m
* 通讯联系人
致谢 :中国科学 院成都生物 所吴贯夫研究员 、江耀 明研
究员帮助鉴定部分标本,赵尔宓院士、吴贯夫研究员对本文修改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属 4科 2亚 目 1目。区系特点为 :( 1 )物种组成较丰 富;( 2 )都属于东洋界 物种 ,没有古北 界的成分 ;( 3山区型和南中国型为主;( 4 )特有种所占比例高。( 5 )既古老又具年轻的特点。
美姑县新 纪录 6 种 ,大凉疣螈为 国家 Ⅱ 级重点 保护野生 动物 ,横 斑锦 蛇为 四川省重点 保护 野生 动物。美姑 大风 顶 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和生境 多样 性较高 ,对于 生物多样 性保护 和研究 横断 山脉两 栖爬 行动物
Ke y wo r d s :Na t i o n a l Da f e n g d i n g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a m p h i b i a n s ;r e p t i l s;f e a u n a ;b i di o v e r s i t y
王栋 ,宋昭彬 ,岳碧松 ,叶华 ,刘绍龙卜
( 1 四川 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 ,珍稀濒危动物繁 殖与保护遗传 四川省重点 实验 室 ,成都 6 1 0 0 6 4 ; 2宜宾 学院生物工程 系) 摘要: 2 0 0 2 年8 月1 日~1 7日对 四川美 姑大风 顶 自然 保 护区 的两栖爬 行 动物进 行 了调查 。结合 前人 的工 作, 该 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 2 2 种 ,其中两 栖动物 1 1 种 ,隶 属于 9属 7 科 2目, 爬 行 动物 1 1 种 ,隶 属于 9
维普资讯
四川动物 2 0 0 4 年 第2 3 卷 第3 期
S i c h u a n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l o g y V o 1 . 2 3 N o . 3 2 0 0 4
四川 美 姑 大 风 顶 自然 保 护 区两栖 爬 行 动 物 资 源 调 查
t u r eRe s e v ea r re p r i n c i p ll a yHi ma la y a - He n g d U n Mo a u n t a i s f n o r msa nd S o u t hCh in a f or ms ,wi t h a s ma l l p r o p o r t i o n o f06.
形地势复杂多样 ,从而产生不同的气候垂直带。 自 然植被 的垂直带谱 结构较 完整 ,海 拔 1 8 0 0 m 以下 美姑大风顶 自然保护 区位于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 为常绿阔叶林带 ,海拔 1 8 0 0 ~2 2 0 0 m 为 常绿与 落 县东北部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横断山脉 中断 , 叶阔叶? 昆 交林带 ,海拔 2 2 0 0 - ̄ 为针阔叶混交 东经 1 0 2 。 5 8 ’ ~1 0 3 。 2 0 ’ ,北纬 2 8 。 3 2 ’ -2 8 。 5 0 ’ ,面积 林带 , 海拔 2 5 0 0 - 3 5 0 0 m为针叶林带 , 海拔 3 5 0 0 m以 1 . 5 9 5 万h m 2 ,地势由西南 向东北倾斜 ,最 高海拔 上为灌丛草甸带。复杂的自然环境 ,使得该保护 区及 3 8 3 5 m,最低海拔 1 2 4 0 m,相对高差 2 5 9 5 m。气 候 其周围地区具有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 属 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 ,温和湿润 ,又因地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 自 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
凉山彝族 自治州美 姑县 ,属全球 2 5 个生物多样性 关键地区之一的 中国西南 山地地 区。2 0 0 2年 8 月 作者对美姑大风顶 自 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
了调 查。该地 区的 自然环境 复杂 ,生物多样 性较 高 ,并有较大 比例的古老物种分布 ,对于生物多样 性保护和研究横断 山脉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及区
A S u r v e y o f He r p e t o l o g i c a l Re s o u r c e s i n Na t i o n a l Da f e n g d i n g Na t u r e Re se r v e Me i g u Co . ,S i c h u a n, Ch i n a
P r o v i n c e ,S c h o o l o f L i f e ci S e n c e s ,S i c h u n a Un i v e r s i t y ,S i c h u n a P r o v i n c e ,Ch e n g d u ,6 1 0 0 6 4;
e n t l a or f ms .( 4 )Th e r e i s a l rg a e p r o p o t r i o n o f e n d e mi c s p e c i s;( e 5 )Th e r e re a ot b h p r i ma r y nd a y o u n g omp c o n e n t s i n
w st e C h i n a ,wi t h o u t s p e c i s e o f t h e n o t r h ;( 3 )Th e om c p o n e n t s o f t h e h e r p e t o f a u n a o f Me i u g D a f e n g d i n g Na t i o n l a Na —
d e n .Th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t h e h e r p e t o f a u n a a l e a S f o l l o w s :( 1 )Th re e re a r i c h s p e c i s e o f mp a i h b i a n s nd a r e p t i l s e o f d i f f re e n t g e n ra e nd a f a mi l i s;( e 2 )Al l o f t h e a ov b e s p e d s e el b o n g t o O r i e n t l a r e a l m.m o s t o f wh ic h re a d i s t r i b u t d e i n t h e s o u t h —
2 3 8
维普资讯
I  ̄ l J I I 动物 2 0 0 4 年 第2 3卷 第 3 期
S i c h u a n J o u r n a l o f Z o o l o g y V o 1 . 2 3 N o . 3 2 0 0 4
t h i s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 Owi n g t o l e s s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e g l a c i r e d u r i n g t h e q u a t e r n a r y p e io r d ,t h re e r e t a i n r i c h b i di o v e r s i t y i n ot b h s p e c i s e nd a h a b i t a t l e v e l ,a nd ma ny p r i ma r y s p e c i e s ,e s p e c i ll a y t h o s e o f m p a ib h i a n s ,s t i l l e x i s t i n t h i s r e g i o n . Th re e re a 6 n e w r e c o r d s o f Me i u g o u C n t y , wh i c h re a d i s c o v e r d e i n t h i s s u r v e y .S o me d i s c u s s i o s n o f e n d ng a e r d e
物种 组成及 区系特征具有一定 意义 。
关键词:四川美姑大风顶 自 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 Q 9 5 9 . 5 , Q 9 5 9 .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0 — 7 0 8 3( 2 0 0 4 )0 3 — 0 2 3 8 — 0 5
2 D e p a r t me n t o f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Y i b i n ol C l e g e )
Ab s t r a c t :Fr o m Au g u s t 1 t o 1 7 , 2 0 0 2, t h e h e r p e t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w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Me i u g Da f e n g d i n g Na t i o n a l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S i c h u n a P r o in v c e , Ch i n a ,f r o m wh i c h s p e c i me n s o f 1 2 s p e c i s e o f a mp h i b i a n s nd a r e p t i l s e we r e ol c e c t d. e Ba s e d o n t h i s s u r v e y nd a h i s t o r i c a l r e or c d s ,t h e r e a r e 1 1 s p e c i s e o f m p a h i b i a n s ,a nd 1 1 o f r e p t i l s,i e n t is h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 Th e f o r me r b e l o n g t o 9 g e n ra e o f 7 f a mi l i s e o f 2 o r d e r s ,a nd t h e l a t t e r b e l o n g t o 9 g e n e r a o f 4 f a mi l i s e o f 2 s u or b d e r s o f 1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