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素的制备
年产吨硫酸链霉素工业盐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

年产吨硫酸链霉素工业盐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引言硫酸链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抗生素,工业盐发酵是其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年产吨硫酸链霉素工业盐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年产吨硫酸链霉素工业盐的发酵车间的工艺流程如下:1.培养基的制备:首先制备硫酸链霉素发酵所需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浸出物、硫酸链霉素种子等。
2.接种与发酵:将硫酸链霉素种子接种到预先准备的发酵罐中,以合适的温度和pH值下进行发酵。
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和通气。
3.发酵液的处理: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得到固体废料和发酵液。
发酵液中含有的硫酸链霉素应经过精制处理。
4.硫酸链霉素工业盐的提取和精制:对发酵液中的硫酸链霉素进行提取和精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链霉素工业盐。
5.产品的包装和储存:将提取得到的硫酸链霉素工业盐进行包装,并进行质量检验。
合格的产品需要储存以待出售。
设备需求为了实现年产吨硫酸链霉素工业盐的生产目标,以下是车间所需的主要设备:1.发酵罐:用于接种和发酵硫酸链霉素种子的容器。
应具备合适的体积和搅拌装置,以确保发酵过程的充分混合和通气。
2.离心机:用于将发酵液中的固体废料和发酵液进行分离。
3.提取设备:用于对发酵液中的硫酸链霉素进行提取和精制。
可以采用逆流萃取或其他适用的提取方法。
4.包装机:用于对提取得到的硫酸链霉素工业盐进行包装,并提供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包装形式。
除了以上主要设备外,还需要考虑车间的通风设备、配电系统和工业管道等设施。
工艺条件为了确保该车间的工艺能够高效运行,需要满足以下工艺条件:1.温度控制: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影响硫酸链霉素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具体的发酵条件,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2.pH控制:适宜的pH值也是影响硫酸链霉素发酵的重要因素。
车间应配置自动pH控制系统,确保发酵过程中pH值的准确维持。
3.通气控制:发酵过程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
《链霉素的制备工艺》课件

将发酵液中的链霉素进行提取和分 离,得到纯净的链霉素。
发酵培养过程
பைடு நூலகம்
发酵基质的配制
精确调配发酵基质的成分 和比例,以提供菌株生长 所需的营养和环境。
发酵温度的控制
通过调节发酵温度,控制 菌株的生长速度和产生链 霉素的效果。
关键参数的调控
监测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参 数,如pH值、氧气供给等, 以保证链霉素生产的稳定 性。
《链霉素的制备工艺》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链霉素的制备工艺,从菌株选择到生产流程,以及质量控制等 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引言
链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节将介绍链霉素的概述 和在医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链霉素的生产流程
1
发酵培养
2
通过发酵培养的方式,利用菌株合
成链霉素。
3
菌株选择
选择适合链霉素生产的菌株,以保 证产量和质量。
结论
本课件回顾了链霉素的制备工艺流程,同时提供一些心得体会和展望。
参考文献
1. XXX et al. (2019). 链霉素制备工艺研究.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XYZ et al. (2020). Advan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Streptomycin. Journal of Antibiotics, 455-467.
提取和分离
链霉素的提取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链霉素从发酵液中提 取出来。
链霉素的纯化
通过色谱等技术手段,去除杂质,提高纯度。
链霉素的质量控制
测定链霉素的纯度
使用色谱等方法,检测链 霉素样品的纯度。
链霉素的理化性 质检测
测定链霉素的溶解性、稳 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
链霉素的发酵工艺

链霉素的发酵工艺引言链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于多种细菌感染具有很高的疗效。
链霉素的制备主要通过发酵工艺进行,本文将介绍链霉素的发酵工艺流程及关键环节。
发酵工艺流程链霉素的发酵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培养基准备2.发酵罐的接种3.发酵过程控制4.分离与提取5.链霉素的纯化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 培养基准备培养基是链霉素发酵的基础,适当的培养基能够为菌株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常用的链霉素发酵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碳源:如葡萄糖、淀粉、玉米粉等。
•氮源:如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
•矿盐: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
•缓冲剂:如磷酸钠、氢氧化钠等。
•辅助物质:如抗泡剂、表面活性剂等。
将以上成分按比例配制成适当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
2. 发酵罐的接种在发酵过程中,将培养基接种菌株,并将接种样品转移到发酵罐中。
接种时需注意保持接种器具的无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将接种物均匀地加入发酵罐中,并控制接种量,一般为培养基总容积的2-5%。
3. 发酵过程控制发酵过程的控制是链霉素发酵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控制参数:•温度控制:链霉素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摄氏度,需保持恒定的温度。
•pH值控制:链霉素的适宜pH范围为6.0-7.5,需通过添加酸碱来控制发酵液的pH值。
•溶氧量控制:链霉素发酵对氧气需求较高,需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来维持适宜的溶氧量。
•发酵时间控制:链霉素的发酵时间通常为48-72小时,需控制好发酵时间,避免过度生长。
监测并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提高链霉素的产量和质量。
4. 分离与提取发酵结束后,需要将发酵液中的链霉素分离出来。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过滤、沉淀和蒸发等。
接下来,对得到的链霉素进行提取处理,一般采用溶剂提取、结晶或萃取等方法,以获得链霉素的纯度。
5. 链霉素的纯化为了提高链霉素的纯度,可以采用色谱技术进行纯化。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逆流色谱等。
纯化完成后,对得到的链霉素进行干燥,制成成品。
溶胶-凝胶法制备链霉素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表征

李 贤良 , 侯长军 , 郗存 显 , 王 国明 , 杨眉 , 张雷 , 李俊杰
( 1 . 重 庆 出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技 术 中 心 , 重庆 4 0 0 0 2 0 ;
2 . 重庆大学 生物 ] 程学院, 重庆
4 0 0 0 4 4)
摘
要: 以四氢呋喃 、 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 体积 比6 : 1 : 1 ) 为分散剂 , 3 一 氨基丙基三 乙氧基硅烷 和苯基三 乙氧基硅
2 . C o l l e g e o f B i o e n g i n e e r i n g ,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0 0 4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 m i x e d s o l u t i o n o f t e t r a h y d r o f u r a n , e t h a n o l a n d w a t e r ( v o l u m e r a t i o i s 6 : 1 : 1 )w a s c h o s e n a s
链霉素的制备教程文件

02
03
04
对废水进行酸碱中和、 沉淀、过滤等处理,确 保达到排放标准。
对废气进行吸附、吸收、 燃烧等处理,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对废渣进行安全填埋或 资源化利用,避免对环 境造成二次污染。
应急处理预案
01
02
03
04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
能源成本 生产链霉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如水、电、气等,这些能源成本 也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设备折旧 生产链霉素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生 产线,这些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 本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成本 生产链霉素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包括配料、搅拌、发酵、提取等 环节,这些人工成本也是生产成 本的一部分。
采用生物效价法、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等方法,测定链霉素的含 量,保证产品符合标准。
考察链霉素在不同温度、湿度等 条件下的稳定性,为产品的储存 和使用提供依据。
03
链霉素的生产设备
发酵设备
发酵罐
用于链霉素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营养物质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种子罐
用于培养出发酵罐所需的菌种, 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保证菌种 的活力和纯度。
提取设备
离心机
用于将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与发酵 液分离,以便后续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
过滤器
用于过滤掉发酵液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精制设备
结晶器
用于链霉素的结晶过程,通过控制结晶条件,获得高纯度的链霉素晶体。
干燥机
用于链霉素晶体的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杂质,提高产品质量和 稳定性。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链霉亲和素磁珠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它可以在蛋白质分离纯化、酶催化、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制
备方法、应用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链霉亲和素磁珠的相关知识。
制备方法:
1、选取高纯度的N-甲基二乙酸丙烯酰胺作为载体材料,通过化
学反应在其表面共价结合上羧甲基二亚胺链霉素分子。
2、通过反应后去除载体颗粒即可制得链霉亲和素磁珠。
3、链霉亲和素磁珠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磁性质来快速地对
其进行回收和重新利用。
应用方向:
1、蛋白质纯化领域:链霉亲和素磁珠可以通过对目标蛋白质的
亲和作用,快速地将其与混合物中的其他蛋白质分离开来,获得高纯
度的目标蛋白质。
2、酶催化领域:链霉亲和素磁珠作为酶载体,可以快速地将酶
与其它物质分离开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3、基因检测领域:链霉亲和素磁珠可以在DNA片段的末端与特
异性序列结合,快速地将目标DNA分离并进行检测。
总之,链霉亲和素磁珠是一种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十分具有潜力的
生物材料,它可以在生物制药、医学科学等领域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
的发展中,链霉亲和素磁珠有望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生
物材料之一。
链霉素滴鼻液的制备

复方链 霉素滴鼻液 除有 抗菌 作 用外 , 可湿 润 鼻粘 膜 , 还 促进 上皮 生 长 , 246 回收率试验 : .. 以精 密称 取 的硫 酸链霉 素 同法 配成 三种 浓度 ( 合 可用于 鼻窦 炎、 前庭炎 、 鼻 萎缩性 鼻炎 、 干燥 性 鼻炎等 。我院 配成乳浊 液 , 成 标示 量的 8 % 、 0 、2 %) 0 1 % 10 的乳浊 液 , 0 同法测定 , 每个 样品测定 三次 , 取其 品稳定 , 易于摇匀 , 年观察 , 经多 疗效 较佳 , 现简介 如下 : 平均值 作为测得值 , 结果 ( 表 1 。 见 )
医学信息
・
2 1 ・医疗论 坛
链霉素滴鼻液的制备
万 中秋 郝明华 李晓芳
顺 义区 110 03 1 北 京顺 义区第三医院药 剂科 。 北京
【 摘要】 目的: 为改善复方链霉素滴鼻液的稳定性, 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复合乳化剂改制成乳浊液。用氯仿去除鱼 建立 采用 肝油后, 利用链霉素的特
链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链霉素生产工艺流程
链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下面是链霉素生产工艺流程的简介。
链霉素的生产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发酵、提取和纯化。
1. 发酵:链霉素通过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进行发
酵生产。
首先,从链霉菌菌种中选取适合的菌株,然后进行接种培养。
接种后的菌株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如含有糖、氮源和无机盐的培养基。
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气体供应、
pH值等条件,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生。
链霉菌
在培养基中生长时,产生链霉素,并分泌到培养液中。
2. 提取:发酵液中的链霉素无法直接使用,需要经过提取步骤进行纯化。
首先,培养液通过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分离出菌体。
然后,将菌体与溶剂如甲醇或乙酸乙酯混合,使链霉素从菌体中溶解。
混合溶液经过过滤或离心等步骤,分离出链霉素溶液。
此外,还可以采用萃取、萃余、结晶、蒸馏等方法进一步提取链霉素。
3. 纯化:提取得到的链霉素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杂质,需要进行纯化步骤。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流动相色谱、逆流色谱和凝胶过滤等。
色谱法可以根据链霉素与其他成分在流动相中的差异,通过分离和选择性吸附来提高链霉素的纯度。
凝胶过滤可以去除较大分子量的杂质,使得链霉素更加纯净。
纯化后的链霉素通过蒸发浓缩或结晶法得到固体链霉素。
总结起来,链霉菌通过发酵生产链霉素,然后通过提取和纯化步骤得到纯净的链霉素。
这个工艺流程不仅可以应用于链霉素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链霉素的小规模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稳定性 链霉素的水溶液 比较稳定,但其易受 pH 和 温 度 的 影 响 较 大。短时间加热,如 在 70oC 加 热 半 小 时 , 对活性无明显影响。 100oC 加 热 10min , 活性约损失一半。最 稳定的pH是4.0~4.5。
化学性质
链霉素分子中有三个碱性基团,其中 两 个 是 链 霉 胍 上 的 强 碱 性 胍 基 (pK=11.5),第三个是葡萄糖胺上的弱 碱性甲氨基(pK=7.7)。
• 2、国外工艺 • 工艺流程
操作步骤
本品生产主要采用离子交换法。生产过程分为两大步 骤:
①菌种发酵
将冷干管或沙土管保存的链霉菌孢子接 种到斜面培养基上,于27℃下培养7天。 待斜面长满孢子后,制成悬浮液接入装有 培养基的摇瓶中,于27℃下培养45~48小 时待菌丝生长旺盛后,取若干个摇瓶,合 并其中的培养液将其接种于种子罐内已灭 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罐 温27℃下培养62~63小时,然后接入发酵 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 搅拌培养,在罐温为27℃下,发酵约7~8 天。
谢谢观看!
质量标准: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或微臭, 有苦味。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20万 单位的溶液,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 ~7.0 。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 份,分别加 水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 ,与2 号浊度标准液比较,均不得更浓;如 显色,与各色5 号标准比色液比较,均不得
(1)按配方称量药品,加热搅拌至琼脂完全 熔化,补水至1000mL。趁热分装于 18mL×180mL试管,斜面以8mL为宜。 (2)分装完毕后,塞好棉塞并将试管捆扎好 。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20min,灭菌 后趁热摆斜面。 • 2. 斜面接种 • 接种是将纯种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移植到已灭菌并适宜该菌生长繁殖所需 要的培养基中。为了获得微生物的纯种培 养,要求接种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 作。一般是在无菌室内,超净工作台或实 验台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工艺合成方法
1、传统工艺 一般采用蒸汽加热(70~75℃)方法使蛋 白质凝固变性。添加磷酸或一些络合剂如 三聚磷酸等使高价离子草酸、磷酸生成不 溶性沉淀物,然后通过板框过滤或离心分 离将这些沉淀物除去。这一预处理将导致 10%以上的链霉素所添加的草酸、磷酸或 络合剂,既增加了链霉素提炼成本,又会 降低产品纯度、污染环境。同时所得的发 酵滤液中仍存在许多蛋白、多肽和其它各 种杂质,将会减少树脂的吸附容量或污染 树脂,造成树脂的沉降和堵塞,进而缩短 树脂的寿命,增加 抗生素提炼的成本。
• (1)左手拿试管菌种,右手拿接种环,先将金属环烧灼 灭菌,再将接种环在空白培养基处冷却,挑取菌落,在火 焰旁稍等片刻。 • (2)左手将试管菌种放下,拿起斜面培养基。在火焰旁 用右手小指和手掌边缘拔下棉塞并夹紧,迅速将接种环伸 入空白斜面,在斜面培养基上轻轻划线,将菌体接种于其 上。划线时由底部向上划一直线,一直划到斜面的顶部。 注意勿将培养基划破,不要使菌体沾污管壁。 • (3)灼烧试管口,在火焰旁将棉塞塞上。接种完毕,接 种环上的余菌必须灼烧灭菌后才能放下。 • (4)斜面置于28℃恒温箱中,培养5~6d观察结果。
•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味微苦;有引湿 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醇微溶,在甲醇,氯仿和丙酮中不 溶。水溶液遇光,强酸,强碱等易失去活性。 • 用途: 链霉素是一种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抗菌素。属于 氨基糖甙碱性化合物,能够干扰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 用,从而杀灭或者抑制结核杆菌生长的作用。由于链霉素 肌肉注射的疼痛反应比较小,适宜临床使用,只要应用对 象选择得当,剂量又比较合适,大部分病人可以长期注射 (一般2个月左右)。所以,应用数十年来它仍是抗结核 治疗中的主要用药。
• 链霉素的结构:
•
链霉素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链霉素游离碱为白色粉末。其大多数盐类也 是白色粉末或结晶,无嗅,味微苦。 链霉素在中性溶液中能以三级阳离子形式存 在,所以可以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提取。 链霉素比较稳定,空气和阳光对干燥粉末的影 响不大。含水量为3%的成品,在室温下放置, 至少两年无显著变化。但链霉素的游离碱或其盐 均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潮解后含水量增 加,容易分解坏,稳定性显著下降
制备后三废处理
• 链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类含硫酸盐的高浓度 有机废水,水质情况见表1,COD/S O2-比值一般为5~7,碳氮比偏低, BOD5/N在4左右,同时废水中含有 较多生化抑制物质,如甲醛、草酸、链霉 素单位及其降解物等。较高浓度硫酸盐的 存在对正常的厌氧消化可能会造成严重影 响。
效价:
1. 随着链霉素发酵培养中糖的消耗,链霉素的效价也是降低 的。 说明一次性投料,糖源供应不够。 2. PH值在5.2时,链霉素效价达到最高,将近4500U/ml。由 此确定链霉素发酵培养的最适PH值最好控制在这一值上 。 3. 链霉菌是好氧菌,菌体的生产及发酵产物的积累都要消耗 氧。因此发酵过程当中需保证必须的供氧量。 4. 生物量与链霉素产物的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根据参数的 变化,我们以单位体积功率相等的原则改变搅拌转速及空 气流量来进行发酵容积从7升到50升发酵罐的扩大设计, 结果放大后的转速由300r/min变为228r/min。试验中,我 们用阳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两种方法对链霉素发酵液的分 离提取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用膜分离法进行提取后产物的 效价以及产品的纯度远远高于用阳离子交换法。
抗生素分类
1.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 结构中含有 β-内酰胺环。 2. 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 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 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另外还有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 类,糖肽类抗生素等14大类
链霉素概述
• • • • • • 链霉素(streptomycin) 是一种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 是一种放线菌(原核); 分子式C21H39N7O12; 分子量: 581.59 ; 毒性LD50(mg/kg):对许多革兰氏染色阴性 或阳性细菌有效,鼷鼠急性经口9000。对人 低毒。 • 制备或来源:由灰色链霉菌的发酵液提取得 的一种抗生素。
• ②提取精制 发酵液经酸化、过滤,除去菌丝及固体物 ,然后中和,通过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进行离子交换,再用稀硫酸洗脱,收集高浓 度洗脱液──链霉素硫酸盐溶液。 洗脱液再经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此 时溶液呈酸性,用阴离子树脂中和后,再 经活性炭脱色得到精制液。 精制液经薄膜浓缩成浓缩液,再经喷雾干 燥得到无菌粉状产品,或者将浓缩液直接 做成水针剂。
链霉素的生产
第二组:陈镪 文庆 卢媛 丁梦瑶 向莉
抗生素
•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 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 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 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 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菌,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 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 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 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 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 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 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 链霉素抗菌范围较广,对革兰阴性菌,结 核杆菌和某些革兰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 • 主要用于结核杆菌感染,也可用于布氏杆 菌,鼠疫。用于肌肉注射的,除硫酸盐外 ,还有盐酸盐,磷酸盐等。
• 链霉素的作用机理:
• 链霉素主要与原核细胞(如 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 ,抑制细菌蛋白质(酶)的合成,使细菌不能正常生长或者代 谢而死亡 链霉素是由链霉胍[guā] 、链霉糖和N-甲基-L-葡萄糖胺 组成的三糖苷,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胍是在l,3位置上带有2个孤基的l,3-去氧青蟹肌醇,去掉2个脒基后 称为链霉胺。链霉糖是带有支链的5’-脱氧五碳糖,在第3 碳上有一个醛基。N-甲基-L-葡萄糖胺是在第2碳上的-NH2 被甲基化(-CH3NH)的L-葡萄糖胺。这三糖连接的糖苷键 都是α型的糖苷键。
异常毒性: 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 中含 2600单位的溶液,依法检查按静脉注射法给药,观察24 小时,应符合规定。 热原: 取本品,加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每1ml 中含2万单位 的溶液,依法检查 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 注射0.5ml ,应符合规定。 降压物质: 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 G),剂量按猫 体重每1kg 注射3000单位,应符合规定。 无菌 :取本品,分别加入10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中 ,使溶解,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另取装量10பைடு நூலகம்l的0.5 %葡萄糖肉汤培养基6 管,分别加入 每1ml 中含2万单位的溶液0.25~0.5ml ,3 管在30~35℃ 培养,另3 管在20~25℃培养,应符合规定。
培养基的配制
高氏一号斜面培养基是一种合成培养基,用 于培养放线菌。 1. 菌种:灰色链霉菌; 2. 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 g,氯 化钠0.5 g,磷酸氢二钾0.5 g,硫酸镁0.5 g ,硫酸亚铁0.01 g,琼脂20 g,水1000毫升 ,PH7.2—7.4(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 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 3. 器材:天平、500mL刻度量杯、小刀、牛 角匙、玻棒、纱布、18mL×180mL试管、 棉花、电炉、烧杯、记号笔、酒精灯、接 种环等。
EHS
• 对患者应注意监测: • ①听电图,对老年患者需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定期及长 期用药后进行听电图检测高频听力损害; • ②温度刺激试验,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定期及长期用药 后用以检测前庭毒性; • ③肾功能测定,在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定期测定肾功能, 以防止严重肾毒性反应。 • • (1)应监测血药浓度、血药峰浓度超过50μ g/ml时引起毒 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经常监测血 药峰浓度,以不超过20—25μ g/ml为宜。 • (2)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肌酐清除率可由本章氨基糖苷类所附公式计算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