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Chapter01卫星海洋学

合集下载

卫星海洋学

卫星海洋学

卫星海洋学海洋遥感技术1、选择填空(20分)2、名词解释(8个*2=16分)3、简答题(5道,40分)4、计算题、综合题。

计算题好像说是一道题,分值老师讲的不是很清楚,我也听不清楚。

一、填空题1、传感器的扫描方式:交叉轨道扫描,推扫式扫描,混合式扫描,圆锥式扫描等。

2、(第四章)1997年美国发射的装载着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SeaWiFS的SeaStar卫星,SeaStar卫星的循环周期(recurrent period)是③,传感器SeaWiFS完成全球覆盖的重复周期为②,每个重复周期(repeat period)包含29个轨道周期,每个轨道周期(orbit period)为1.648小时。

在低纬度地区,SeaWiFS的再访问时间(revisit period)是②;在高纬度地区,SeaWiFS的再访问时间(revisit period)是①。

(选择:①1天;②2天;③16天;④35天)3、(第八章)MODIS热红外通道辐亮度L i通过__③___ 与该通道的黑体温度T i相联系;MODIS热红外通道的黑体温度T i通过__④___ 与海表面温度相联系。

(选择:①基尔霍夫定律,②经验公式,③普朗克定律,④瑞利-金斯定律)4、(第九章)平静海面的微波亮温T通过_④+⑤__ 与海面发射率e相联系,海面发射率e通过__①__ 与菲涅耳反射率ρ相联系,菲涅耳反射率ρ通过__②__ 与相对电容率εr相联系,相对电容率εr 通过__③__ 与海表面温度和盐度相联系。

(选择:①基尔霍夫定律,②菲涅耳公式,③德拜方程,④瑞利-金斯定律,⑤发射率定义)5、(第九章)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与_②_ 成正比,与_①_ 成反比。

(选择:①天线的孔径D ,②电磁波的波长λ,③观测的天顶角)6、(第九章)微波辐射计SSM/I 反演风速的两种算法(包括SSM/I-GSW 算法和SSM/I-GSWP 算法)在风速小于15m/s 条件下反演精度达到_①_。

(2021年整理)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2021年整理)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卫星海洋学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1§1。

1 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 p1卫星海洋学涉及的详细内容有:①海洋遥感的远离和方法:包括遥感信息形成的机理、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光、微波)在大气和海洋介质中传输的规律以及海洋的波谱特征;②海洋信息的提取:包括与海洋参数相关的物理模型、从遥感数据到海洋参数的反演算法、遥感图像处理和海洋学解释、卫星遥感数据与常规海洋数据在各类海洋模式中的同化和融合。

③满足海洋学研究和应用的传感器的最佳设计和工作模式:包括光谱波段和微波频率的选择、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观测周期和扫描方式的研究以及传感器噪声水平的要求。

④反演的海洋参数在海洋学各领域中的应用。

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发布

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发布

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发布
近日,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

报告显示,2014年“海洋一号B”卫星和“海洋二号A”卫星继续在轨运行,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运行稳定。

不过,我国海洋卫星亟待后续业务星接替。

截至2014年年底,“海洋一号B”卫星已在轨运行7年8个月,成为我国目前在轨运行有效工作寿命最长的一颗低轨遥感卫星。

然而,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卫星轨道漂移和自身发电功能衰减所带来的供电不足隐患日益凸显。

在轨运行3年4个月的“海洋二号A”卫星也已超过3年的设计寿命。

目前,其卫星平台和载荷的部分部件已出现故障,整星可靠性有所下降,亟待尽快开展后续接替业务卫星的研制立项工作。

为此,《“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工程(“海洋一号C/D”和“海洋二号B”卫星)项目建议书》已于2014年5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同时,作为“海洋一号B”卫星的接替星,“海洋一号C/D”卫星于2014年12月正式启动研制。

卫星海洋学-第5章课件

卫星海洋学-第5章课件

深海科学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海洋碳吸收和释放 过程,有助于研究碳循环机制。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为深海科学研究提供地 形地貌、热流等信息,有助于了解深海环 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多源卫星数据融合技术
利用不同卫星数据源的融合,提高遥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卫星遥感中的应用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对遥感数据的自动处理和智能分 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
05
案例分析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海洋环境变化
监测海温变化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海 温变化,分析海温异常与气候变化的 关系。
卫星遥感原理
电磁波辐射与散射
卫星通过接收和测量地球 表面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 获取有关海洋的各种信息。
遥感波段
根据不同波段(如可见光、 红外、微波等)的特性, 可以获取不同类型的海洋 信息。
辐射传输模型
通过建立辐射传输模型, 将遥感观测数据转化为有 关海洋参数的信息。
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数据校正与定标
02
卫星海洋学的基本原理
卫星轨道与观测方式
01
02
03
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有 利于获取均匀的光照条件, 适用于对地球表面进行连 续观测。
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与地球自转同步, 使得卫星可以长时间对特 定区域进行观测。
低地球轨道
卫星轨道高度较低,可以 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但 需要频繁的轨道更新以覆 盖全球。
监测海流状况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 的海流信息,了解海洋环流模式和变 化。
监测海洋颜色变化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可以监测海洋色 素含量变化,评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 状况。

卫星海洋学_河海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卫星海洋学_河海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卫星海洋学_河海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皮层深度是电场强度衰减为初始值的1/e所在的深度?参考答案:正确2.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电磁波的穿透深度大小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

参考答案:错误3.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的微量成分,在大气辐射收支平衡和全球气候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水色遥感的大气校正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气溶胶对电磁辐射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直接散射和吸收电磁辐射_作为凝结核,在大气中改变云滴的浓度和云滴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通过云滴影响电磁辐射_可以把太阳辐射向太空中散射,造成衰减_可以吸收由地面而来的长波辐射,其作用与温室气体作用相似,形成增益4.如果使用5.3GHz的C波段散射计,当入射角是45°时,水面上波长多大的水波与入射的电磁波共振?参考答案:4 cm5.已知σ0[dB]=10 log10(σ0),如果σ0增加到原来的100倍,σ0[dB]增加多少?参考答案:206.复折射率包含了实部和虚部,下面哪些参数与复折射率的虚部有关系?参考答案:衰减系数_皮层厚度_穿透深度7.下面哪个深度参量常用于描述热红外和微波辐射在海水表层的电磁波衰减作用?参考答案:皮层深度8.与可见光和热红外波段相比,微波波段的海水发射率相对较()。

参考答案:低##%_YZPRLFH_%##小9.黑体的发射率等于1,所有非黑体的发射率都小于1。

参考答案:正确10.我国海洋二号(HY-2)系列卫星上未装载以下哪个微波传感器?参考答案:SAR11.热红外波段传感器测量海面亮温的理论依据是遵循哪一个定律?参考答案:普朗克定律12.按照目标的能量来源,遥感可分为哪几类?参考答案:被动遥感_主动遥感13.SAR可以探测以下哪些海洋要素或过程?参考答案:海洋上升流_海面风场_海洋内波14.在水色遥感中,二类水体的光学成分比较复杂,通常是指具有较高的(___)含量的水体。

2014-Chapter01卫星海洋学

2014-Chapter01卫星海洋学

VISSR
风云三号 (2008/05) 风云四号 (计划中)
国家气象局 和海洋局
2008年5月发射的“风云三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星上装载十 一台探测仪器。除了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外,“风云三号”卫星还将增加携带红外分 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紫外臭氧 总量探测仪、微波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地球辐射探测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
卫星海洋学 SATELLITE OCEANOGRAPHY
邢小罡 xing@ 13793283880 海洋环境学院351
个人简历
1) 主要经历: 2003-2008 2008-2011 2011-2013 2013-至今 2) 研究方向: 海洋光学;水色遥感;海洋生物地球化学;Bio-Argo浮标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研究生 (刘玉光) 法国滨海自由城海洋学实验室 博士后 中国海洋大学 讲师 中国海洋大学 副教授

风生上升流 地形诱导上升流 流生上升流 潮生上升流
海表面高度(SSH)
1998/01
海平面上升 ENSO事件
观测精度逐步提高
海洋水色(Ocean Color)
SeaWIFS: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
叶绿素浓度
海面风场
What ASCAT Coverage would look like
第四章 卫星轨道与分辨率 第五章 电磁辐射 第六章 散射和吸收
第七章 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与水色遥感 第八章 热红外辐射计 第九章 微波辐射计 第十章 散射计 第十一章 高度计 第十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
教学宗旨:“提纲携领”方式教学,讲课中注重要求学生 以下六点。 1)了解卫星海洋学和海洋遥感的常识, 2)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3)掌握海洋遥感的机理, 4)了解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5)学会从互联网下载卫星遥感数据,并学会依据下载数 据进行计算机绘图和做初步的统计分析, 6)学会撰写技术报告或科研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 卫星海洋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 卫星海洋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附件2:中国海洋大学卫星海洋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 Satellite Oceanography【开课单位】海洋环境学院海洋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48 (理论实践)【学分数】 3备注:课程模块为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或工作技能;课程类别为必修或选修。

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地学领域其他专业(可选修)。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遥感原理及其卫星在海洋学观测中的应用,并且学会获取和实际使用卫星资料;了解国内外卫星遥感基本信息;掌握电磁波辐射与传播的基本理论;理解大气和海水的吸收和散射机理;理解可见光水色扫描仪、热红外与微波辐射计等仪器原理;掌握叶绿素、海面温度、盐度等物理要素的基本遥感机理。

技能方面:学会获取和读取卫星遥感资料、实际使用卫星遥感数据绘图和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并且学会撰写科学研究的技术报告。

态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态度2、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卫星海洋学》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属于理论课。

该门课程是海洋科学专业7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大学物理(光学、电磁学)在海洋学领域的延伸课程,可培养学生在海洋学领域的科研能力。

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但是与《物理海洋学》联系比较密切。

《物理海洋学》为海洋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卫星海洋学》为海洋学研究提供观测数据和方法。

选课前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计算机使用、绘图和统计分析的技能。

(三)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高等数学I1,高等数学I2,大学物理I1,大学物理I2,大学物理I3,概率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Fortran程序设计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什么是卫星海洋学,卫星海洋学探测的发展阶段;➢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极轨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系统;➢中国海洋卫星的发展:海洋系列卫星,海洋卫星和气象卫星的比较;➢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和目标;➢数据分发:包括数据共享方式、数据格式和数据分级;➢海洋遥感信息和数据相关网站介绍➢讲解和布置大作业2、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卫星遥感基本信息;➢了解大作业形式和要求,布置大作业。

卫星海洋学

卫星海洋学

【P1】卫星海洋学涉及的详细内容有;①海洋遥感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遥感信息形成的机理、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光和微波)在大气和海洋介质中传输的规律以及海洋的波谱特征。

②海洋信息的提取:包括与海洋参数相关的物理模型、从遥感数据到海洋参数的反演算法、遥感图像处理和海洋学解释、卫星遥感数据与常规海洋数据在各类海洋模式中的同化和融合。

③满足海洋学研究和应用的传感器的最佳设计和工作模式:包括光谱波段和微波波段频率的选择、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要求、观测周期和扫描方式的研究以及传感器噪声水平的要求。

④反演的海洋参数在海洋学各领域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海洋数据具有观测区域大、时空同步、连续的特点,可以从整体上研究海洋。

【P6】我国气象卫星包括两个主要系统:极轨卫星系统和地球静止卫星系统。

我国第一代极轨卫星系统“风云一号”系列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我国研制的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P8】2002年5月15日,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A与“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作为一箭双星同时发射升空。

【P30】红外波段的波长为0.7-1000μm,位于可见光波段的红光以外。

按波长可细分为近红外(15-1000μm)。

【P31】遥感按照电磁波的光谱可分为可见光与红外反射遥感、热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按照目标的能量来源可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按照传感器使用的平台可分为航天或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按照空间尺寸可分为全球遥感、区域遥感和城市遥感;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资源遥感与环境遥感;按照研究对象可分为气象遥感、海洋遥感和陆地遥感;按照应用目的可分为陆地水资源遥感、土地资源遥感、植被资源遥感、海洋环境遥感、海洋资源遥感、地质调査遥感、城市规划和管理遥感、测绘制图遥感、考古调査遥感、综合环境监测遥感和规划管理遥感等。

【P33】NOAA/TIROS系列卫星载有改进型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P37】“风云一号”的主要传感器是多通道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俗名十通道扫描辐射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FTP: ftp://222.195.136.103,端口号:21,用户名:anonymous, 密码:无。上传区文件夹2个 , 小作业和大作业,下载 区文件夹2个,课件和历年大作业样本。 小作业格式: 1. Word文件(程序+图片); 2. 文件名为:姓名_Homework_序号(1、2…) 大作业格式: 1. 主文件Word文件; 2. 附件压缩文件; 3. 文件名为:姓名(_姓名)_论文名
Why Satellite???
Why Satellite???
• 大Oceans are vast, sparsely occupied – satellites provide uniform sampling, daily-to-monthly fields. • 难Harsh environment for acquiring measurements • 贵Ship time is expensive • 快-全Satellites can acquire measurements quickly over large areas. BUT…. • • • • 贵 – Satellites are also expensive 风险 – If satellites fail, service calls are even more expensive 间接-Must measure through intervening atmosphere 表面-Can’t acquire sub-surface mearsurements
§1.7 习题
§1.1
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
卫星海洋探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试验(1970~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载人飞船 搭载 试验和利用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探测海洋; 第二阶段试验研究阶段(1978~1985年),该阶段美国发射1颗 海洋卫星(SeaSat-A)和1颗雨云卫星 (NIMBUS-7),该星上 载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这两颗皆属于实验研究性质; 第三阶段应用研究阶段(1985~),在这一阶段世界上发射了 多颗海洋卫星。如海洋地形卫星Geosat、Geo-1、 Topex/Poseidon,海洋动力环境卫星ERS-1 & ERS-2、Radarsat, 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 ROCSAT、KOMPSAT)。除此以外、 还在别的卫星上搭载海洋探测器。

风生上升流 地形诱导上升流 流生上升流 潮生上升流
海表面高度(SSH)
1998/01
海平面上升 ENSO事件
观测精度逐步提高
海洋水色(Ocean Color)
SeaWIFS:宽视场海洋观测传感器
叶绿素浓度
海面风场
What ASCAT Coverage would look like
VISSR
风云三号 (2008/05) 风云四号 (计划中)
国家气象局 和海洋局
2008年5月发射的“风云三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二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星上装载十 一台探测仪器。除了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外,“风云三号”卫星还将增加携带红外分 光计、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紫外臭氧 总量探测仪、微波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地球辐射探测仪和空间环境监测仪。
第四章 卫星轨道与分辨率 第五章 电磁辐射 第六章 散射和吸收
第七章 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计与水色遥感 第八章 热红外辐射计 第九章 微波辐射计 第十章 散射计 第十一章 高度计 第十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
教学宗旨:“提纲携领”方式教学,讲课中注重要求学生 以下六点。 1)了解卫星海洋学和海洋遥感的常识, 2)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3)掌握海洋遥感的机理, 4)了解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5)学会从互联网下载卫星遥感数据,并学会依据下载数 据进行计算机绘图和做初步的统计分析, 6)学会撰写技术报告或科研论文。
§1.3 中国海洋遥感的进步
(Progress of Oceanic Remote Sensing in China)
2002年5月15日,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 A(HY1A)与“风云一号” D气象卫星作为一箭双星同时发射升空。 2007年4月11日,装备更为精良的“海洋一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 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Normal Conditions
El Nino Conditions
Nino3 index
5°S-5°N; 150°W-90°W
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和海表面高度异常(SSHA)与南 方涛动指数(SOI)的关系
§1.2 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in China)
名称/时间 资助者 传感器 运行轨道资料
风云一号系列卫星 FY-1C:1999/5 FY-1D:2002/5 风云二号系列卫星 FY-2C:2004/10 FY-2D:2006/12
国家气象局
MVISR
太阳同步近圆形极轨轨道 再访问时间: 1天 地球同步轨道 业务星位置:105°E,0°N 备份星位置:86.5°E,0°N 功能测试星位置:123. 5°E, 0°N 太阳同步近圆形极轨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海洋学(satellite oceanography)是随着人造地球卫星 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海洋科学的新分支,它包括两个方面 的研究,即遥感的海洋学解释和遥感的海洋学应用。 遥感的海洋学解释涉及到对各种海洋环境参量的反演机制 和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遥感的海洋学应用涉及到卫运用卫星遥感资料在海洋学各 个领域的研究。
波段配置不同。海洋水色仪要求波段较多且窄,存在较大差别; 灵敏度和精确度不同,因为海洋水色参数要求定量测量,所以要求
要高得多; 观测方式不同,为使轨道两侧太阳辐射照度均匀,要求观测时间维 持在正午。为了避开太阳耀光引起的镜面反射,要求观测时沿轨上 下倾斜约0~20度可调。
§1.4 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卫星遥感更细节:涡旋-涡丝
卫星
船测
(08/2000)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1.1 §1.2 §1.3 §1.4 §1.5 §1.6
卫星海洋遥感的应用 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 中国海洋遥感的进步 中国卫星发展的现状与目标 数据分发(Data Distribution) 海洋遥感信息和数据相关网站
海表面温度(SST)
AVHRR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on NOAA satellites since 1978.
AVHRR -SST

确定流场的时 间和空间变化
湾流(大西洋)
Temperature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heat budget (global warming) and because it’s diagnostic of currents, upwelling etc…
550 km swath 700 km gap QuikSCAT pass over Katrina 550 km swath
溢油观测
RADARSAT星上合成孔径雷达(SAR)1998年9月29日监测到的溢油在 海表面分布图像(上)和机载侧视雷达SLAR的准同步监测图像(下)
ENSO 循环
El Nino
卫星海洋学 SATELLITE OCEANOGRAPHY
邢小罡 xing@ 13793283880 海洋环境学院351
个人简历
1) 主要经历: 2003-2008 2008-2011 2011-2013 2013-至今 2) 研究方向: 海洋光学;水色遥感;海洋生物地球化学;Bio-Argo浮标 中国海洋大学 博士研究生 (刘玉光) 法国滨海自由城海洋学实验室 博士后 中国海洋大学 讲师 中国海洋大学 副教授

HDF (Hierarchical Data Format) 是用于存储和分发科学数据的 一种自我描述、多对象文件格式,由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 心(NCSA)创建的,以满足不同群体的科学家在不同工程项 目领域之需要。 NetCDF (Network Common Data Format) 是由美国大学大气研 究协会(UCAR)的Unidata项目科学家针对科学数据的特点开 发的,是一种面向数组型并适于网络共享的数据的描述和编码 标准。 自述性/通用性/灵活性/扩展性/跨平台性
Need skilled people to analyze data and advance the science!!
§1.5 数据分发(Data Distribution)

数据共享 JPL/NASA、NOAA、日本国家航天发展厅(NASDA)、欧空局(ESA),大 学

全球海表面温度的月平均数据;海表面高度;有效波高;叶绿素a浓度; 海表面风速;近表面海流; 下载方式:FTP,OPeNDAP; 数据格式:NETCDF ;HDF;GRIB 数据分级:Level 0/1/2/3/4
我国计划发展3个系列的海洋卫星:以可见光、红外波段遥感探测海洋水色 和水温为主的“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以微波遥感探测可全天候获取海面风场、 海面高度和海表面温度场等为主的“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以及同时配备光学遥 感器和微波遥感器的可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监测的“海洋三号”系列卫星。
§1.3 中国海洋遥感的进步
(Actuality & Goal of Chinese Satellite Development)
近期发展目标是:

第一,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第二,建立自主经营的卫星广播通信系统。 第三,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第四,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体系。 第五,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