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钻蛀类蔬菜害虫汇编
蔬菜害虫(茄科蔬菜害虫)

(四)防治方法
1. 燈光誘殺(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 2. 田園清潔:定期清理田間落花落莢及枯 葉,消滅越冬寄主源。摘除被害葉片和豆 莢,檢除落花、落蕾。 3. 使用防蟲網阻止產卵。
4.化學防治
• 防治適期
❖ 於成蟲盛發期和卵期噴霧防治,注意噴藥 部位。從現蕾始,每隔7-10天噴花、蕾1次。
為害辣椒
為害番茄
為害大豆、花生 和蘋果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成蟲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
煙青蟲幼蟲及危害狀
主要為害青椒,以幼蟲 蛀食蕾、花、果,也食 害嫩莖、葉和。
2 生活史與習性
2.1 生活史
• 在黃河流域棉區年發生3-4代,長江流域4-5代, 華南地區6代,以滯育蛹在土中越冬。
• 第1代主要在麥田危害,第2代幼蟲主要危害棉 花頂尖,第3、4代幼蟲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 鈴,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
黃昏開始活動,取食花蜜。 有趨光性和趨化性。 (2)卵散產,單雌產卵500~ 1000粒左右。喜生長茂盛、 花蕾多的寄主,產卵在嫩尖、 嫩葉、苞葉、嫩蕾上。
(二) 幼蟲習性
(1)幼蟲5~6齡。初齡幼蟲取食嫩葉,後為害蕾、 花、鈴,多從基部蛀入蕾、鈴,在內取食,並能轉 移為害。
(2)2齡後開始蛀食, 5、6齡為暴食期。 (3)老熟幼蟲入土5~l0cm,做土室化蛹。
(2)成蟲有趨光性,吸食花蜜。產卵於花蕾、花 瓣、花托上。幼蟲5齡,初孵化幼蟲多蛀入花器, 3齡後多蛀莢取食豆粒。一般1莢1蟲。
(三) 發生與環境條件關係
(1)寄主生育期:成蟲盛期與寄主花蕾期吻合 受害重。
(2)氣候因素:適應溫度範圍較廣,7-31℃, 適溫28℃,RH80-85%。喜高溫多濕,連續陰雨 天對其發生有利。
蔬菜常见病虫害

蔬菜常见病虫害1豆荚钻心虫:喜温喜湿,在6-9月为害最重,土壤湿度直接影响成虫的羽化和出土。
豆荚螟、豆野螟(中后期主要钻蛀表面少毛的豆科植物)分别是大豆、豇豆(最重)、菜豆、扁豆等豆类,苦瓜、丝瓜等瓜类及玉米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卷叶或钻蛀入花、茎、果取食为害,蛀孔内外堆满虫粪引起腐烂,导致落花、落荚、烂果。
2蚜虫蚜虫种类繁多,是全国各地各种作物的重要害虫,几乎在所有作物上均造成为害。
常见的蔬菜蚜虫有瓜蚜、菜溢管蚜(萝卜蚜)、甘蓝蚜、桃蚜。
瓜蚜主要为害瓜豆茄葱等蔬菜,而萝卜蚜、甘蓝蚜则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中的萝卜、白菜、甘蓝、花菜,桃蚜却是食性很广的害虫,寄主多达350种以上,为害多种蔬菜。
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梢、花梗和幼果的汁液,被害处变硬缩小、畸形,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且易传播病毒病,带来更大的危害3黄瓜霜霉病(跑马干)(1)为害作物除主要为害瓜类外,还常为害叶菜、甘蓝、萝卜、葱,较少为害豆类、茄果类等其它蔬菜。
叶缘或叶背面产生水渍状黄色斑点,早晨尤为明显,以后扩展成褐色多角形斑,受叶脉限制,叶背面除黄瓜霜霉病为灰黑色霉层外,其余为白色霜状霉层,后期病斑破裂、叶缘干枯、严重的田间一片枯黄。
注意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分:看病斑是否穿孔,看叶背是否有霉层。
4茄子炭疽病(1)为害作物除为害瓜类蔬菜中的黄瓜、冬(节)瓜、西瓜、甜瓜、丝瓜、瓠瓜及豆类蔬菜中的菜主要危害叶片、茎、果实。
叶片受害之初呈苍白色或褪绿水渍状小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茎和果实病斑中间凹陷龟裂,病斑与健部交界明显,病斑上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有小黑点。
发病重时,病斑互相愈合形成大而不规则的斑块,导致叶片变黄枯死5、黄瓜白粉病(1)为害作物除为害黄瓜、南瓜、苦瓜葫芦等瓜类和豇豆、蚕豆等豆类外,还为害叶菜中的莴苣(笋)、白菜和茄果类蔬菜。
(2)危害症状此病也叫“白毛”,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为害茎(蔓)、荚,初期为淡黄色小点,后扩大成白色粉斑,以致布满全叶,很像叶面撒了一层白粉。
蔬菜常见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常见虫害防治技术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给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了解常见的蔬菜虫害,并掌握有效的防治技术,对于保障蔬菜的丰收至关重要。
一、常见蔬菜虫害种类1、蚜虫蚜虫是蔬菜种植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体积小,颜色多样,常群集在蔬菜的嫩梢、嫩叶、花蕾和幼果上吸食汁液,导致蔬菜叶片卷曲、变形,生长不良,严重时会使蔬菜植株枯萎死亡。
同时,蚜虫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进一步加重蔬菜的危害程度。
2、菜青虫菜青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蓝、花椰菜等。
幼虫以啃食蔬菜叶片为主,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剩下叶脉和叶柄。
菜青虫的粪便还会污染蔬菜,影响蔬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
3、小菜蛾小菜蛾也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其幼虫行动敏捷,善于钻蛀取食,常常在蔬菜叶片的背面或心叶处危害,形成透明的斑点或孔洞。
小菜蛾的抗药性较强,防治难度较大。
4、白粉虱白粉虱吸食蔬菜汁液,导致叶片褪绿、变黄、萎蔫,同时还会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白粉虱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危害。
5、蓟马蓟马主要危害蔬菜的嫩梢、嫩叶、花和幼果。
它们锉吸蔬菜组织的汁液,使被害部位出现灰白色小点或斑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畸形、落花落果。
蓟马体型小,不易被发现,防治起来较为困难。
二、蔬菜虫害的发生规律不同的蔬菜虫害具有不同的发生规律。
一般来说,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蔬菜品种、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蚜虫在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大量繁殖和危害;菜青虫和小菜蛾在春秋两季发生较为严重;白粉虱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容易爆发;蓟马则在干旱少雨的季节发生较多。
此外,蔬菜的品种抗性、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等因素也会加重虫害的发生程度。
三、蔬菜虫害的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1)合理轮作:通过不同蔬菜品种的轮作,可以减少害虫的寄主植物,降低虫害的发生风险。
蛀果类害虫五

第1页共4页蛀果类害虫大田作物:小麦吸浆虫、棉铃虫、棉红铃虫、桃蛀螟、大豆食心虫 蔬菜:豆野螟 、豆荚螟、烟青虫、棉铃虫 —果树: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桃蛀螟、柿蒂虫、核桃举肢蛾、栗实蛾、梨实蜂、 李实蜂、杏仁蜂、梨虎、杏虎;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红吸浆虫的发生区主要在黄淮海流域。
黄吸浆虫的主发区一般在高山地区和高山地带,如青、甘等高山区。
寄主:小麦、大麦、青棵、燕麦、黑麦、雀麦等。
为害特点:均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毁灭性害虫。
麦红吸浆虫1年生1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
越冬吸浆虫“破茧活动,上升土表,化蛹羽化”的时间土温上升到8.7〜10.9 C (小麦拔节时),幼虫开始破茧上升; 土温上升到12C 以上(小麦开始孕穗),幼虫上升到土表化蛹; 土温达15C 以上(小麦开始露脸抽穗),蛹开始羽化为成虫。
土温达到20 C 时(小麦进入抽穗盛期),吸浆虫进入成虫盛发期。
成虫习性: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与小麦进入抽穗期一致),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等处)成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小麦吸浆虫严重危害的原因:隔年羽化、多年休眠,个体小,危害隐蔽,地面活动时间短,防治困难在黄淮中下游非灌区,4月下旬的降雨量是当年吸浆虫发生的关键: 4月上旬降水量在20毫米以上,吸浆虫发生适时而量大。
由于吸浆虫对水湿的严格要求,其发生的环境多是阴湿的地带。
调查方法一幼虫调查淘土查虫:一般在秋播整地前或小麦拔节期进行 剥麦穗查幼虫:自小麦扬花后10天至幼虫脱出麦穗以前调查方法——成虫调查网捕调查:在小麦抽穗初期进行,每天下午6-8点吸浆虫综合防治~.~ 和推广抗虫丰产优质品种期施药防治 2.是在加强监测和掌握有利防治时期的基础上,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治吸浆____________药剂防治:推行“主攻蛹期,成虫期扫残”的防治策略当前药剂防治幼虫都不理想,以蛹盛期(小麦孕穗期)施药防治为最好,可以直接杀死蛹和上升到土表的幼虫, 也能抑制成虫。
蔬菜地下害虫种类及综合防治对策

o l 裹化 市埸 l o@0农 化 行 业 资 深 媒 体 3 / 7 I l
植 傈 土 肥
又爬上土表 ,为害秋菜 ,1 0月以后陆续入土越冬 。 蝼蛄昼 伏夜 出,危害各种蔬菜 的种子 、幼芽幼苗 。 另外它常将表土窜成隧道 ,使苗土分离,失水干死 ,
效果 。
二。化学防治: 1 . 土壤处理 。在蔬菜播种前,每亩可用 5 0 %的
缺苗 断垄 。温室 、大 棚气温 高,菜苗集 中,蝼蛄活 辛硫磷乳 油 1 0 0 — 2 0 0克,或 8 0 %敌敌畏乳油 1 0 0 克, 动早 ,危害尤重 。
配制 成炉渣颗粒剂 1 5 — 2 0公斤 ,撒于地表 ,并立 即
小地老 虎 。小地 老虎俗称土 蚕,是旱地 作物和 深耕耙平 。 果树苗 圃最凶狠 的地 下害虫 ,对 大多数旱地 作物都 2 .药 剂拌 种 。在 种 蝇危 害较 严 重 的地块 ,可
活动 的特 点 。一般在 春秋 两季 形成 危害 高 峰,现 危害大 。
将其主要种类及综防技术介绍如下:
根蛆 类 。在 蔬菜 产 区 已发现 的根 蛆种 类约 有
蛴螬 类 。主 要有 大 黑鳃 金龟 、铜绿 金 龟,其 1 O 种左右 ,危害蔬菜 的主要种类有种蝇 、白菜蝇、 次是暗 黑、黄 褐 、毛 黄 金龟 。菜 地 的生 态条 件有 葱蝇和韭蛆等 4 种 。白菜蝇一年发生一代 ,只有秋 利 于大 黑鳃 金龟 和铜 绿金 龟 的繁殖 生长 、发育 , 季 发 生,主 要危 害 白菜 、油菜、 萝 卜 等十 字花 科 蔬菜 ,以滞育蛹越冬和越夏 ,成虫 8 月上旬羽化 ,
假茎钻入地下蛀食蒜母鳞茎 ,造 成蒜 苗发黄枯 死。
7 代, 秋季 幼 虫钻入 块 茎,在薯 内形成一 个孔 道 ,降低 韭蛆依地区气候条件而定 ,北方一年发生 6
蔬菜常见害虫及其防治

蔬菜常见害虫及其防治一、鳞翅目害虫害虫特征:蛾子、蝶类危害虫态:幼虫(幼虫吃叶子,钻蛀蔬菜茎秆和果实)活动习性:趋光性、趋黄性、趋化性虫类名字: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瓜绢螟、豆荚螟、棉铃虫、烟青虫、粘虫、小地老虎等。
防治方案:1、成虫和幼虫通杀(黑光等、黄板、糖醋液、打杀虫剂)2、幼虫期及时用杀虫药处理3、杀虫剂重点喷洒在害虫喜欢危害的地方4、清除田间杂草、病株残体、清理虫源二、鞘翅目害虫害虫特征:翅膀硬硬的那类虫子、成虫吃叶,幼虫吃根危害虫态:成虫和幼虫活动习性:趋黄性、假死性虫类名字:黄守瓜、跳甲、茄二十八星瓢虫等防治方案:1、成虫和幼虫同时预防治理(黄板、杀虫剂、人工诱集捕杀)2、打药不仅仅是打到蔬菜上,还要喷洒到根部及土壤,才能有效果3、清除田间杂草、病株残体、减少虫源三、双翅目害虫害虫特征:类似苍蝇类的害虫危害虫态:幼虫活动习性:趋黄性、趋化性虫类名字:瓜实蝇、潜叶蝇防治方案:1、成虫和幼虫通杀(黄板、性诱剂、打药)2、打药重点喷洒在喜欢危害的地方3、清理被害叶片和果实、减少虫源四、半翅目害虫危害虫态:成虫、若虫危害特征:成虫和若虫常常在叶子背面刺吸蔬菜汁液,造成危害活动习性:趋黄性虫类名字:粉虱、蚜虫防治方案:1、成虫、若虫、虫卵同时进行处理(黄板、打药)2、打药重点喷洒在叶子背面五、缨翅目害虫危害虫态:成虫、若虫危害特征:成虫和若虫常常在叶子背面或者花器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危害活动习性:隐蔽性、趋蓝性虫类名字:蓟马防治方案:1、成虫、若虫、虫卵同时进行处理(蓝板、打药)2、建议使用既杀虫又杀卵的药剂3、打药重点喷洒在叶子背面和花器上,以及适量药剂喷洒到土里。
六、螨类害虫危害虫态:成螨、若螨、幼螨危害特征:常常在叶子背面刺吸蔬菜汁液,造成危害活动习性:隐蔽性虫类名字:红蜘蛛防治方案:1、成虫、幼虫、若螨、卵同时防治处理2、推荐选择杀成虫、幼虫、若螨、虫卵的药剂3、打药重点喷洒到叶子背面。
蔬菜害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doc
蔬菜害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措施【导读】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为了保障菜农的收益,种植蔬菜过程中谨防虫害危害,提高蔬菜品质可是非常重要。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蔬菜虫害的防治方法。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为了保障菜农的收益,种植蔬菜过程中谨防虫害危害,提高蔬菜品质可是非常重要。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蔬菜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蔬菜害虫的种类1、十字花科蔬菜的害虫最多,主要有菜蛾、夜蛾类、菜蚜类、跳甲类等。
环境潮湿时还可发生蜗牛、蛞蝓的危害;2、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菜蚜,除了可对蔬菜造成直接危害外,还有传播病毒病的危险;3、茄果类蔬菜西红柿、辣椒等,常受粉虱、棉铃虫、烟青虫的危害,可对多个器官造成伤害,蛀食果实后失去食用价值,传播病毒病后损失更大;4、豆科类蔬菜以螨类、斑潜蝇、夜蛾等危害为主;蔬菜育苗期还会受到地老虎、蟋蟀、蜗牛、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二、蔬菜害虫危害方式1、直接危害害虫的直接危害主要是通过取食作物体造成的,常见的有叶部危害,造成叶片可出现孔洞、缺刻等现象。
取食汁液,造成蔬菜叶片黄化、萎蔫、卷缩等。
钻蛀害虫,受害后蔬菜常见枯萎、果实孔洞、腐烂。
食根害虫,主要在土壤中咬食作物的根系为主,作物根系受害后,就会逐渐枯萎、死亡。
2、间接危害有些害虫除了咬食,钻蛀蔬菜器官之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还可对蔬菜造成二次伤害,也就对蔬菜造成了间接危害。
三、蔬菜害虫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择机适时播种,培育出健壮幼苗,避开害虫的危害高峰期;合理的轮作换茬,避免长期单一的种植同一科属的蔬菜;加强管理,及时消灭杂草,作物残枝,减少害虫的卵,减少繁殖几率。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见效最快,效率最高的防治方式。
具体用药,我们要视不同害虫和时期而选择。
现在的药剂多为杀虫谱广,高效,低毒,对天敌没有致死率,种植户可以放心选择使用。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
常见蔬菜病虫害介绍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但是蔬菜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蔬菜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1. 菜薹菜青虫菜薹菜青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以寄主植物的叶片为食。
它们通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对蔬菜造成明显危害。
为了防止菜薹菜青虫的侵害,可以进行以下防治措施:1.1 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益虫如寄生性蜂类和捕食性昆虫来控制菜薹菜青虫的数量。
1.2 使用化学农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农药来喷洒,以杀死害虫。
1.3 农田管理:定期清除杂草和病虫害受损的植株,保持农田干净整洁。
2. 白菜黑斑病白菜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对白菜的叶片和幼苗造成严重的危害。
以下是对抗白菜黑斑病的防治方法:2.1 防止病原菌传播:白菜黑斑病主要通过气候湿度大的时候传播,因此要注意保持正常的湿度环境。
2.2 使用病害抗性品种:选用抗性品种来种植,可以有效降低黑斑病的风险。
2.3 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患病几率。
3. 黄瓜霉病黄瓜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黄瓜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以下是几个控制黄瓜霉病的方法:3.1 合理间茬:避免连作黄瓜,间隔一段时间再种植,减少病菌的积累。
3.2 加强通风:保持黄瓜种植区域的通风良好,减少湿度,降低霉病发生的可能性。
3.3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具有抑菌作用的有机农药进行喷洒。
4. 茄子斑枯病茄子斑枯病主要由细菌引起,对茄子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对茄子斑枯病的防治方法:4.1 合理灌水:控制茄子的灌溉量,避免过湿或缺水的情况发生。
4.2 清除病叶:及时清除感染茄子斑枯病的叶片,防止病菌传播。
4.3 施用防治剂:使用专业的药剂进行喷洒,杀灭茄子斑枯病的病菌。
综上所述,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持蔬菜的健康生长,农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以及农田的管理等。
重要农业害虫专题(蔬菜棉花水稻)
降雨对小菜蛾的影响很大,大风暴雨或雷阵雨对卵和幼虫 有冲刷作用,也能导致成虫死亡,长期阴雨对菜蛾发育和繁殖 不利,湿度高时幼虫易死亡。降雨是菜蛾的一个重要致死因素, 因此其主要在旱季少雨时暴发。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于4月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11月出 现春秋两次为害高峰,一般秋季重于春季。北方以春季为主, 于4~6月为害严重。 用药技巧: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用药。施药 时要均匀细致,做到上翻、下扣、四面打透。重点保护幼苗、 心叶,喷射小菜蛾幼虫聚集的叶背。
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夏季高温干旱不 利其繁殖,冬季气温越高,越冬成虫存活率、繁殖率越高。 时晴时雨,适温高湿季节最适其发生。下大暴雨可使田间虫 量急剧下降。杂草丛生、复壮及幼龄茶园发生较多。 国家规定茶园内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杀灭 菊酯)、甲胺磷、氧乐果、草甘磷等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出 口日本的茶叶禁止使用辛硫磷、阿维菌素、氟虫晴(锐劲 特)、敌敌畏等常用农药。 用药技巧:① 夏茶前百叶虫量6头以上,秋茶前百叶虫量 12头以上的茶园均应全面施药。② 防治适期应掌握在高峰前 期,且田间若虫占总虫量80%以上。③ 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 宜。
为害作物: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 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 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 等多种植物。 有趋向黄绿和黄色的习性,喜在植株顶端嫩叶上为害, 卵多产与植株上、中部叶片的背面。
蓟蛾特、 邦拔、 傲克、 赛格、 强镇、 蓟 马(好功)、 风速8、 甲维盐· 啶虫脒300、 极端100等。
邦拔、格灭、傲克、安诺、特勤1号、蓟马闪 打、赛格、强镇、蓟马(好功)、高端、极端 100、特勤2号100、 喷夷安200。
2.3 茶小绿叶蝉
钻蛀害虫主要类群及为害特点
钻蛀害虫主要类群及为害特点周俊仲,梅增霞,李建庆(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滨州256603)钻蛀害虫主要是指某一发育阶段(主要是幼虫)在寄主体内,营隐蔽生活,取食寄主组织,从而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的一类昆虫。
通过梳理,将钻蛀害虫划分蛀干害虫、蛀果害虫、根蛆害虫和潜叶害虫4大类群,并分别介绍了其主要害虫种类和为害特点。
钻蛀害虫;蛀干害虫;蛀果害虫;根蛆害虫;潜叶害虫据以往研究和理解,笔者认为钻蛀害虫主要是指某一发育阶段(主要是幼虫)在寄主体内,营隐蔽生活,取食寄主组织,从而对寄主植物造成为害的一类昆虫。
2钻蛀害虫分类及为害情况2.1蛀干害虫蛀干害虫,通常译为stem boring insect ,通常指以幼虫在树木枝干内部钻蛀生活,隐匿为害,也有少量钻蛀大型草本植物为害的害虫。
鞘翅目天牛科、吉丁虫科和象甲科昆虫为我国最常见的蛀干害虫,鳞翅目的透翅蛾科、木蠹蛾科和潜皮蛾科昆虫,以及膜翅目的茎蜂科昆虫也是较为常见蛀干害虫。
天牛在亚洲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为害尤其严重,全国各地的绝大多数树木均受到天牛不同程度的为害。
天牛幼虫孵化后,在树干木质部钻蛀为害,从排粪孔排出取食木材产生的木屑和虫粪,将树干木质部蛀成很多孔道,蛀道自下而上分布,切断了木质部的养分运输通道,营养运输受阻,影响树木长势和绿化效果。
天牛多数生命周期长,幼虫长期在树干内部隐秘为害,不易发现,只有成虫外出活动,成虫期较短,为害较轻,一般是取食嫩枝。
在我国对园艺植物造成的为害比较严重且常见的天牛主要有松墨天牛(s )、桃红颈天牛()、光肩星天牛()。
吉丁虫,通常也俗称为“串皮虫”,在我国对树木造成的为害也非常严重,主要为害树木韧皮部,在树皮下窜食,破坏韧皮部,阻断养分运输,引起生长衰弱,严重时环食皮层,成环剥状,致使整株死亡。
在我国为害较为严重主要是苹小吉丁()和金缘吉丁虫()。
除天牛和吉丁虫外,还有其他种类的蛀干害虫,如,膜翅目的梨茎蜂();鳞翅目木蠹蛾科的梨豹蠹蛾()、芳香木蠹蛾()、柳干蠹蛾(),潜皮蛾科梨潜皮蛾(),透翅蛾科的苹果透翅蛾();象甲科的香蕉假茎象()、杨干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荚螟
卵 椭圆形,长约0.5毫米,表面密布不明显的网纹, 初产时乳白色,渐变红色,孵化前呈浅菊黄色。
蛹 体长9~10毫米,黄褐色,臀刺 6根,蛹外包有白色丝质的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或晒场附近的土表下5-6厘米处结茧 越冬,也有部分以蛹越冬。
越冬代幼虫在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下旬到5月中旬陆续羽 化出土。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季豆科绿肥作物上产卵 发育为害。
防治方法
(1)合理布局,避免豆类作物与豆科绿肥连作或邻 作,有条件的实行水旱轮作,减少虫源。 (2)及时翻耕整地或除草松土,有条件的地方可采 用冬春灌水,消灭越冬虫源。 (3)豆科绿肥宜在结荚前翻耕或沤肥,大豆收获后 及时拔除植株,运出本田,减少本田越冬幼虫。 (4)选用早熟丰产,结荚期短、少毛或无毛品种。 (5)老熟幼虫入土前,在田间湿度较高条件卞,每 亩用1.5公斤白僵菌粉加细土4.5公斤撒施。 (6)发蛾盛期和卵孵盛期,对处于初花期的大豆、 现蕾和花期的豇豆、菜豆,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 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均用1000倍 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成虫昼伏夜出,稍有趋光性,飞翔力弱。卵散产在叶片、 茎及外露的根上,以心叶着卵数最多。
幼虫共5龄,可转株为害4~5次。
气温24℃左右,相对湿度60~70%时,菜苗3-5片真叶 期,恰与菜螟的产卵盛期和幼虫盛发期吻合为害严重; 若高温干旱,或雷阵雨天气多,受害最重。8~9月份播 种的甘蓝、萝卜受害重;若l0月上旬播种的则受害较轻; 而l0月中旬末播种的很少受害,连作的十字花科蔬菜, 受害也较重。
防治方法
(1)及时翻地,清洁田园,避免连作,减少田间虫源。 (2)调整播期,使菜苗3~5叶期与菜螟盛发期错开,干旱季
节,适当灌水,可,减轻或避免为害。 (3)掌握在幼虫初孵期和幼虫3龄前用药,如初见心叶被害
和有丝网时立即;喷药,将药喷到心叶内。 药剂可用: B.t乳剂500倍液, 或21%灭杀毙乳油5000倍液, 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 或40%菊马或菊杀乳油, 或2.5%天王星乳油, 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
钻蛀类蔬菜害虫
菜螟
别名:钻心虫 剜心虫 萝卜螟、雾水虫 属鳞翅目螟蛾科
为害作物:萝卜 白菜 甘蓝 花椰菜 芜菁 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为主。幼虫孵化后,爬 向菜心,吐丝缀叶,取食菜心,造成缺苗和毁种,成 株菜心叶被啃食后,形成"蓬头菜",多头生长,减产 严重。高龄幼虫向上蛀入叶柄,向下蛀食茎髓或根部, 蛀孔明显,并有虫粪排出,受害株逐渐枯死或叶柄腐 烂。幼虫可转株为害,还能传播软腐病。
豆荚螟从第二代开始,世代重叠。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弱。 大豆结荚前卵多产于幼嫩的叶柄、花柄、嫩芽或嫩叶背面,结 荚后多产在豆荚上,有毛品种的豆荚上产卵尤多。幼虫孵化后 为害叶柄、嫩茎、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食尽后可转荚为害,转 荚为害时,入孔处有丝囊,但离荚孔无丝囊,末龄幼虫离荚入 土作茧化蛹,茧外粘有土粒。 -般春播夏熟品种受害轻、夏播秋熟品种受害重。春季为 害蚕豆,夏季、秋季主要为害大豆、豇豆,以7至9月为主害代 的第二、三、四代为害最重,荚毛多的品种比荚毛少的受害重, 高温干旱下发生严重,而低温多雨则为害轻。
豆蛀螟
又名豆荚野螟、豇豆荚螟、豇豆野螟。 (一)寄主与为害 寄主 豇豆、菜豆、扁豆、大豆等豆类蔬菜。 为害 幼虫蛀食豆荚、蕾、花、嫩茎等,并可
吐丝卷叶。驻孔外挂有绿色粪便。
豆蛀螟成虫及幼虫危害状
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当豇豆开花、结荚时 成虫,产卵在花和豆荚上,孵化成幼虫后,早、晚 在张开的花瓣或花蕾表面活动为害。而在上午9点至
豆荚螟幼虫危害状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2毫米,翅展 20~24毫米,体灰褐色 或暗黄褐色。前翅狭长, 沿前缘有-条白色纵带, 近翅基1/3处有一条金 黄色宽横带。后翅黄白 色,沿外缘褐色。
幼虫
共5龄,初孵幼虫为淡黄色。以后为灰绿直至紫红色。 4一5龄幼虫前胸背板近前缘中央有“人”字形黑斑, 两侧各有1个黑斑,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老熟幼虫 体长14-18毫米。
下午4点钟则在闭合的花内或花蕾内活动为害。
防治方法
掌握喷药时期在豇豆开花始期至开会盛期,喷药时 间是在早上7-8点钟或傍晚喷药效果最好。农药可用 20%杀灭菊酯25毫升/亩,
或BT100克/亩, 或BT+杀虫霜各100-150克/亩, 或杀虫素15-20毫升/亩。 保得2000倍 或氯氰菊酯2000倍水液也有效果。
成虫灰褐色,体长约7毫米; 前翅灰褐色或黄褐色,其上 有3条灰白色波状横纹,中 央有—个黑色肾形斑,斑的 四周灭白色,外缘有—排黑 色小点;后翅灰白色,外缘 略带褐色。
老幼虫体长12~14毫 米,头黑色,胴部浅 黄绿色,有5条浅褐 色纵带纹。
发生规律
菜螟山东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地表吐丝粘着 泥土、枯叶做囊越冬,少数也可以蛹越冬。越冬幼虫于 次年春在6-10厘米深的土中结茧化蛹,也有在土面残株 落叶间化蛹。
棉铃虫
棉铃虫又叫棉铃实夜蛾 ,属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30多科200多种。除为害棉 花外,主要还为害玉米、小麦、高 粱、花生、大豆、番茄、辣椒、烟 草等。
为 害 : 主 要 危 害 番 茄 , 偶 钻 蛀 茄 子、辣椒、菜豆。以幼虫蛀食番茄 植株的蕾、花、果,偶也蛀茎,并 食害嫩茎、叶和芽。主要危害形式 是蛀果,是番茄的大害虫。在露地 番茄收获后,幼虫转移危害十字花 科蔬菜或其他蔬菜,食性极杂。
豆荚螟
又称豆荚斑螟、大豆荚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属于世界性分布 幼虫俗称豆蛀虫、红虫等,是豆科蔬菜生
产上的重要害虫。 为害作物:为害60余种豆科植物,大豆、豇豆、菜豆、扁豆、
豌豆. 为害症状:以幼虫蛀荚为害。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结一白色 薄丝茧,从茧下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空荚,也 可为害叶柄.花蕾和嫩茎。
1. 形态特征
成虫为中型蛾子,黄褐色或青灰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翅中部有明 显的的环形纹和肾形纹,翅面上有四条波状横线, 翅外方有褐色宽带,外缘有7个小黑点,复眼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