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钻蛀性害虫测报办法

松树钻蛀性害虫测报办法
松树钻蛀性害虫测报办法

松树钻蛀性害虫监测预报办法

国家林业局2006年发布(造防函[2006]92号)

本办法中松树钻蛀性害虫主要指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萧氏松茎向(Hylobitelus xiaoi Zhang)、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 Langor ,Situ et Zhang)及落叶松八齿小蠹(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等5种危害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云南松、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落叶松、思茅松、高山松等松科植物的害虫。具有分布广、危害大的特点。为加强该类害虫的监测预报工作,特制定松树钻蛀性害虫监测预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1 虫情监测

通过线路踏查、设立临时标准地及引诱剂诱捕等方法进行虫情调查,以掌握本辖区内松树钻蛀性害虫的发生情况。

1.1 松树钻蛀性害虫踏查特征和临时标准地设立:在害虫发生期,按本《办法》中的调查时间,选择一条应穿过本辖区的不同林分、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等有代表性的地段作踏查路线,用目测法边走边调查。调查时,重点观察线路两边30-50m范围内的林木、火烧迹地、当年抚育砍伐地的伐木、伐桩及周边树木。如发现有枯死树或针叶发黄、变红或新梢发黄、折断的、树干可视范围内(萧氏松茎象距地面50cm以下)的树干基部有明显的虫粪与油脂的混合排泄物等异常现象时,要随即布设林木株数不少于100株的临时标准地1块,在其内采用“Z”字形或对角线的方法抽取20株标准树进行详查。并填写表1 。

1.1.1 红脂大小蠹

1.1.1.1 易感虫林分:郁闭度低于0.5,抚育间伐强度大的松林;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林地,阳坡较阴坡的林木易感虫,林缘危害重于林内;过熟林和成熟林受害最重,近熟林次之;树势衰弱木、过火木也易被侵染,幼林一般不受害。

1.1.1.2 危害部位及特征:主要危害油松、白皮松和华山松等,在油松上一般危害其主干和根部,危害部位在树干基部1.5m以下,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树干基部至1m 左右处为重点危害部位。侵入孔处可见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凝脂块,凝脂块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1.1.1.3 调查时间:秦岭以北,每年4—9月。

1.1.1.4 调查方法:在标准树主干上带凝脂的侵入孔处,用解剖工具撬开树皮,查看皮层内是否有幼虫、成虫、卵和蛹,或者成虫、幼虫蛀食的坑道痕迹和红褐色细粒状虫粪和木屑。填写表2。

1.1.2 纵坑切梢小蠹

1.1.

2.1 易感虫林分:阳坡、立地条件差的、衰弱木、林缘的松树。因其它病虫危害、森林火灾、干旱、低温冻害等造成树势生长衰弱的林分;林内卫生条件不好,风倒木、濒死木、采伐木、过高的伐根等不能及时清除或不能做防虫处理的马尾松、赤松、云南松、思茅松、高山松、油松、黑松、樟子松、华山松等林分。

1.1.

2.2 危害部位及特征:主要危害树干韧皮部和枝梢部。繁殖期危害树干,在韧皮

部及边材之间咬蛀,产生大量坑道,并形成大量的羽化孔,导致树干被蛀害林木死亡;成虫补充营养和恢复营养期蛀害枝梢,树木被感虫后有少量枝梢变黄枯,逐步发展到多数干枯,最后全部树枝干枯死亡。

1.1.

2.3 调查时间:西南地区为每年11月—翌年4月为蛀干期、3—9月为枝梢危害期;东北地区为4—10月。(西南地区3月份全面调查,作为当年发生情况基数,7月进行第二次调查,作为当年新增发生面积)。

1.1.

2.4 调查方法:在梢部被害状明显期(西南地区为3月、9月;东北地区为5月上旬、9月中下旬),在标准树随机选一样枝,统计新梢被害数,并计算被害率。填写表2。

1.1.3 萧氏松茎象

1.1.3.1 易感虫林分: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树龄在5—10年生的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和马尾松的人工林。其中湿地松为高危树种。

1.1.3.2 危害部位及特征:此虫主要在离地面50cm以下的树基部蛀入树干,蛀食高度因树种而异。在湿地松上蛀食部位一般在50cm以下,侵入孔处可见呈紫红色稀浆状或花白色粘稠状的排泄物;在火炬松、马尾松等树种蛀食部位一般在30cm以下,侵入孔处可见白色粉状或块状的排泄物。严重被害松树针叶发黄,当蛀道环树一圈时,整株树枯死。

1.1.3.3 调查时间:每年3月下旬、10月上旬。

1.1.3.4 调查方法:先清除标准树下的杂灌,依次检查树基部是否有幼虫取食后的排泄物,统计被害株数,并计算有虫株率,按关系式推算出虫口密度Y=15.6e0.0313x(X:有虫株率,Y:虫口密度;e=

2.718)或根据虫口密度速查表(见附件II表9),查出其平均虫口密度。填写表2 。

1.1.4 云南木蠹象

1.1.4.1 易感虫林分:海拔1800~2200m,山谷、山腰缓坡地带的中和幼龄云南松林分。

1.1.4.2 危害部位及特征:该虫以幼虫蛀食树冠的主枝和侧枝,主要取食边材和髓心,最后在髓心和边材部位作蛹室化蛹;亦危害幼树茎、基部,造成整株枯死。受害松树枝可见梢枯死或整株枯死,针叶发红,但不脱落。

1.1.4.3 调查时间:每年1—5月(调查幼虫、蛹和新成虫)、7—10月(调查新成虫)。

1.1.4.4 调查方法:在标准树的主枝和侧枝上随机剪取针叶发黄或近期枯死的枝梢1—2枝,用解剖工具剖开边材和髓心,以确定云南木蠹象是否发生,并统计虫口密度。填写表2。

1.1.5 落叶松八齿小蠹

1.1.5.1 易感虫林分:树皮厚度在4—20mm、林龄在15年生以上的长白、日本落叶松林。林缘及林内的衰弱木最易感虫,健康的树木次之。

1.1.5.2 危害部位及特征:5月上旬危害树干基部10—130cm;6月下旬危害树干基部50cm以上的主干,以0—80cm区间侵入孔最多。侵入孔数由多至少的顺序为南侧—东侧—西侧—北侧。严重时林木整株针叶枯死变黄,似“火烧状”,在秋季落叶前整株死亡,主干树皮脱落。

1.1.5.3 调查时间:5—8月

1.1.5.4 调查方法:在标准树主干0—80cm高处的南侧或东侧,用电工刀或扁凿子刮

树干2-3cm宽、10-20cm长树皮作为样方(注:刮树皮时下刀不能过重,避免伤害树木木质部),查数树皮与木质部间的虫口数量并记录,根据样方求出1000cm2的虫口密度。填写表2。

1.2 引诱剂诱捕:适用于红脂大小蠹和纵坑切梢小蠹的成虫监测。

在成虫扬飞期(红脂大小蠹为4-8月,纵坑切梢小蠹西南地区为每年的12-翌年3月,5—10 月上旬;东北地区为5—9月),在疫情发生区及毗邻地区松林边缘悬挂诱捕器,诱捕器下部距地面5—10cm(红脂大小蠹);180—200cm(纵坑切梢小蠹)。以林场或乡(镇)村为单位,每1km设一个诱捕点,未发生区每个诱捕点挂1个诱捕器,已发区每个诱捕点挂3个诱捕器,红脂大小蠹诱捕器间距200m、纵坑切梢小蠹间距30—50m,且3个诱捕器挂后在林地内呈三角形。每5-10天检查一次,观察是否诱到成虫,检查成虫的数量并区分雌雄。同时配合其他全面调查,查清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填写表3。

1.3 发生面积统计:以轻度发生为统计起点算起。

以上摘自国家林业局2006年颁布的行业标准。

落叶松八齿小蠹1000cm2样方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参照)

轻:1-15头/1000 cm2;中:15-40头/1000 cm2;重:40头/1000 cm2以上。

当两种统计方法结果交叉时,按“就高不就低”原则。

1.4 资料汇总和上报

虫情监测调查结束后,根据表1、表2、表3和发生程度划分标准汇总,填写表4。并将每次调查结果输入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按要求逐级传输上报。

2 虫情预测

2.1 发生期预测

2.1.1 期距法

根据松树钻蛀性害虫林间各虫态的发育进度调查和期距,预测以后各虫态的发生期。 2.1.1.1 红脂大小蠹:各虫态的发生盛期期距,成虫至卵期为5天左右;卵至幼虫为10天左右;幼虫至蛹期80天左右。

2.1.1.2 萧氏松茎象:各虫态的发生盛期期距,成虫至卵期为70天左右;卵至幼虫13天左右;幼虫期至蛹期为450天左右;蛹期至成虫羽化23天左右。

2.1.1.3 云南木蠹象:各虫态的发生盛期期距,成虫至卵期为20天左右;卵至幼虫30天左右;幼虫期至蛹期为260天左右;蛹期至成虫羽化40天左右。

2.1.2 有效积温法

山西省采用有效积温法对红脂大小蠹成虫发生期和初孵幼虫发生期进行预测。 2.1.2.1 成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蛹期有效积温预测成虫出孔期。掌握大小蠹林间化蛹始盛期和高峰期的临界值后,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气温,然后用下式计算发育历期:

N=

32

.1267

.114-T

式中:N —发育历期;T —后一个月的日均温

因为红脂大小蠹从羽化到出孔需10-15天,所以实际历期应为N 加10-15天。 2.1.2.2 初孵幼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的有效积温预测初孵幼虫的发生期,需进行林间调查。当查明产卵的始盛期、高峰期的临界值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温度,然后用下式计算历期:

N=

86

.1459

.77-T

式中: N —发育历期;T —后一个月的日均温 2.1.3 线形回归法

江西省采用线形回归法对萧氏松茎象幼虫发生期进行预测。

Y=69.5096-66.3424x 1+12.5874x 2(R=0.8809)

式中:x 1—孵化期内的平均湿度;x 2—孵化率;Y —孵化历期 2.1.4 物候预测

利用松树钻蛀性害虫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指示植物的间接或直接物候关系可预测其各虫态发生期。(参见附一5和附二3)

2.2 发生量预测 2.2.1 有效基数预测法

根据对松树钻蛀性害虫调查掌握的当代虫口基数,推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P=P 0×[e

m

f f

+(1-M)] 式中:P —下一世代发生量 P 0—当代虫口基数 e —雌虫平均产卵量 f —雌成虫数 m —雄成虫数 M —死亡率 (1-M )—存活率,可等于(1-a )(1-b)(1-c)(1-d),a 、b 、c 、d 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的死亡率

江西省总结出萧氏松茎象的有效基数预测模型为:

P=29.0141×P O

m

f f

式中:P O —当代虫口基数; f —雌成虫数;m —雄成虫数

云南对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量预测采用有效基数预测法,总结纵坑切梢小蠹的有效基数预测模型为:

P=0.0363×P 0×e

式中:P —下一世代发生量 P 0—当代虫口基数 e —雌虫平均产卵量 2.2.2 回归预测法:根据预测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

Y=a+bX Y —预测量;X —预报因子 江西省总结出萧氏松茎象的回归预测模型为:

Y =-0.0911+1.258T 式中:Y —当年8月份虫株率;T —5月份虫株率 2.3 发生程度预测

通过虫情监测获得的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当代虫口密度与下代或下年害虫发生程度的相关性,以进行松树钻蛀性害虫的虫情预测。

如山西省通过多年观察,利用红脂大小蠹引诱剂引诱到的成虫数量预测下年红脂大小蠹的发生程度。成虫扬飞期内,平均一个诱捕器诱捕量50头以下,下年该林地红脂大小蠹的发生程度为轻度发生;平均一个诱捕器诱捕量50-100头,下年该林地红脂大小蠹的发生程度为中度发生;平均一个诱捕器诱捕量100头以上,下年该林地红脂大小蠹的发生程度为重度发生。

3 系统虫情调查

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在进行虫情监测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系统虫情调查。在松树钻蛀性害虫发生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面积不小于3亩的固定标准地3—5块和临时标准地若干块,进行卵、幼虫、蛹、成虫各个虫态的观测和记录,积累第一手资料,分析并掌握松树钻蛀性害虫的发生规律,并进行有效预测,为生产防治提供依据。

具体可参照山西省红脂大小蠹和江西省萧氏松茎象的系统虫情调查及预测。(见附件Ⅰ和附件Ⅱ)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填写说明:

1、固定标准地每三年填写一次,代码为001-999;

2、临时标准地每年填写一次,代码为100—999,每年都从100开始顺序编码。对于撤消的标准地,其编码当年不再次分配给其他临时标准地。

3、乡镇代码:01-99,以县为单位统一编码,村代码:01-99,以乡为单位统一编码;标准地号由7位数字组成,头两位为乡镇代码,中间两位为村代码,后三位为标准地代码。即:标准地号=乡镇代码+村代码+标准地代码。

4、标准地号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5、表头中的()内填写具体虫种。以下同。

表2 松树钻蛀性害虫(xx )野外调查表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6

表3 松树钻蛀性害虫(xx )成虫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

表4 松树钻蛀性害虫(xx )发生情况汇总表年份:汇总级别(县、乡镇、村):世代:

汇总人:汇总时间:

7

附件Ⅰ:山西省红脂大小蠹系统虫情调查及预测

1虫情调查

1.1标准地设置

在红脂大小蠹发生区的松林地,选择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发生情况、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固定标准地3-5块和临时标准地若干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不小于3亩,填写表1。

1.2越冬基数调查

越冬幼虫活动和成虫出孔扬飞(3月底至4月初)前,在临时标准地内调查上一年侵入成功的被害树木20株,逐株解剖主干、干基和根部受害部位皮层内幼虫、成虫数量,区分活虫、寄生及其它死亡虫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2。

1.3成虫出孔扬飞进度调查

于每年红脂大小蠹出孔扬飞期,在临时标准地或其周边区悬挂诱捕器,诱捕器间距为200m,诱捕器垂直悬挂于树干旁,底端距地面5~10cm。从3月下旬开始,一直到8月底结束,每5天记录一次诱捕器诱集大小蠹成虫数量。将调查结果填入表3。

1.4卵期调查

卵期调查采取在林地内油松木段坑内饲养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林地内设新鲜木段5-10根(直径15-20cm、长2m),木段两端用塑料布捆包保湿。在木段正面挖去一块3×3㎝粗皮,直达形成层,形成2×2㎝的坑,在坑中央用消毒改锥钻一小孔,供成虫钻入形成层,每根木段上挖5-6个坑,坑与坑相距25㎝。挖坑时,应注意随挖即用胶带封住坑口,防止形成层水分散失。然后,将胶带揭开,每坑接入刚羽化出孔的雌雄成虫各一头,立即用一小张玻璃纸复盖坑口,再用胶带将玻璃纸四周封闭固定,共接30-60对成虫,以供成虫繁殖子代。对接入成虫的木段,应放置在林地中间,且用黑布盖住,以免光线照射,维持成虫在黑暗环境里生活环境。每隔两天观察成虫产卵的时间,产卵次数、产卵量、产卵进度、成虫寿命(雌雄)等内容。或者在发现成虫出孔扬飞开始,每隔3天在林地内解剖树干上红脂大小蠹成虫侵入孔,调查其产卵量、产卵进度。上述调查结果填入表4。

1.5幼虫期调查

在观察产卵进度的同时,继续跟踪观察卵的孵化时间,孵化始、盛、末期、卵历期、卵孵化率、孵化过程、卵粒变化特征。或者在野外寻找正在产卵的成虫,把刚产的卵带回室内,用毛笔逐个的将卵移到玻璃培养皿内的过滤纸上(过滤纸下放入经高温处理过的新鲜油松锯沫),在不同的室温下或生物培养箱内饲养,每隔两天往过滤纸上滴入少许纯净水,保持湿度,观察卵的孵化时间、孵化始、盛、末期、卵历期、卵孵化率、孵化过程、卵粒变化特征等。同时,在林地自然状态下解剖虫孔观察幼虫的发育、存活、死亡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入表5和表6。

1.6蛹期调查

在观察幼虫发育进度的同时,继续跟踪观察幼虫化蛹情况。也可在野外采集已作蛹室将要化蛹的老熟幼虫带回室内,放入盛有经高温处理的新鲜锯沫内,每隔两天往锯沫内滴入少许纯净水,保持湿度。或者在野外采集已作蛹室的老熟幼虫,连同树皮一同带回室内,在不同的室温下饲养,同时在林间解剖被害树木,观察蛹的发育变化。将上述调查结果填入表6和表7。

2资料的汇总

2.1根据表3、表4、表5、表6、表7的数据汇总,填写表8。 2.2根据表2、表3、表4、表6的数据汇总,填写表9。

2.3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成虫产卵结束后,报告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 3预测方法

红脂大小蠹主要是对其成虫和幼虫的预测。 3.1发生期预测 3.1.1期距法

根据红脂大小蠹林间各虫态的发育进度调查和期距,就可预测以后各虫态的发生

期。一般各虫态的发生期距为:从成虫出孔盛期到产卵盛期为5天左右,从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盛期为10天左右,从初孵幼虫盛期至化蛹盛期80天左右。(详见预测参考资料4)

3.1.2分龄分级法

3.1.2.1卵期:根据卵的颜色变化,可明显地把卵的发育分为3个阶段。 初产期:卵全体为乳白色,透明有光泽。卵发育期1-4天。 发育中后期:卵颜色变为浅黄色,透明有光泽。卵发育期4-9天。 孵化期:卵颜色乳白发青,浑浊不透明,无光泽。卵发育期9-12天。 3.1.2.2蛹的分级

根据蛹的外部形色变化可明显地将蛹的发育分为4个时期。

化蛹初期:体乳白色,1-2天后出现浅灰色短线纹状复眼,不明显。蛹期3-4天。 化蛹中期:体乳白色,复眼由灰转棕至棕黄色,上腭浅棕色至褐色,翅芽变青,蛹

期4-9天。

化蛹后期:体浅黄色,足各转节、上唇棕褐色。蛹期9-12天。

羽化期:上唇、颊、下唇、前胸背板、足各转节及翅芽变为棕色至棕褐色,触角、头颜色加深蜕皮即变为成虫。蛹期12-15天。 3.1.3有效积温法

3.1.3.1成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蛹期有效积温预测成虫出孔期,需系统调查红脂大小蠹的化蛹进度,

当查明大小蠹林间化蛹始盛期和高峰期的临界值时,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历年的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气温,然后用下式计算发育历期:

N=

32

.1267

.114-T

因为红脂大小蠹从羽化到出孔需10-15天,所以实际历期应为N 加10-15天。 3.1.3.1初孵幼虫发生期预测

用红脂大小蠹的有效积温预测初孵幼虫的发生期,需进行林间调查。当查明产卵的

始盛期、高峰期的临界值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得出后一个月的日平均温度,然后用下式计算历期:

N=

86

.1459

.77-T

3.1.4物候预测

利用红脂大小蠹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指示植物的间接或直接物候关系可预测其各

虫态发生期。(详见预测参考资料5)

3.2发生量预测 3.2.1有效基数预测法

根据对红脂大小蠹调查掌握的当代虫口基数,推测下一世代的发生量。 P=P 0×[e

m

f f

(1-M)] P:下一世代发生量 P 0:当代虫口基数 e:雌虫平均产卵量 f:雌虫数 m:雄虫数

M :死亡率 (1-M ):存活率,可等于(1-a )(1-b)(1-c)(1-d),a 、b 、c 、d 分别为卵、幼虫、蛹、成虫的死亡率。

3.2.2回归预测法:根据预测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 3.3发生程度预测

红脂大小蠹诱捕器诱虫量与林地被害率和侵入孔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关系,根据

诱捕器诱虫量的多少可推算出周围林地红脂大小蠹危害程度。

红脂大小蠹标准地调查表 (表1)

调查人: 调查时间:

红脂大小蠹发生量调查表(表2)

乡镇(林场)名称:乡镇代码:村(小班)

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亩):代表面积(亩):

树种:树龄(年):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有虫株率(%):

平均有效侵入孔(个/株):枯死树数量:

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

红脂大小蠹成虫出孔扬飞进度调查表(表3)

填表人:填表时间:

红脂大小蠹成虫产卵进度调查表(表4)

调查人:时间:年月日

注:调查时,虫道内雌虫未产卵填未产卵。

红脂大小蠹卵发育进度调查表(表5)

调查人:填表日期:

红脂大小蠹卵、幼虫、蛹期调查表(表6)

调查人:日期:年月日

红脂大小蠹化蛹进度调查表(表7)

调查人:日期:年月日

红脂大小蠹发生期年终汇总表(表8)

汇总人:汇总日期:年月日

红脂大小蠹发生量年终汇总表(表9)

汇总人:汇总日期:年月日

附:山西省红脂大小蠹预测参考资料

注:越冬幼虫○ 幼虫● 越冬成虫☆成虫★越冬蛹△蛹▲ 卵·

6 虫口密度(被害率)与诱虫效果的关系

图 林分虫口密度与诱捕数量关系曲线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

1

2

3

4

5

平均侵入孔数/株

平均诱虫量/诱扑器

附件Ⅱ:江西省萧氏松茎象虫情系统调查及预测

1 虫情调查

1.1 标准地选择

每个测报点选择100公顷左右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的松林,设立10块固定标准地进行虫情观察记载。标准地要考虑不同的立地条件(主要是坡向、坡位)、林分组成、植被等情况。每块标准地面积0.08hm2,观察样株不得少于50株,每株进行固定编号。填写表1。每世代各虫态的观察必须在同一标准地内完成,并在有代表性的湿地松林分中挂温湿度计,系统记载2-7月份的林间温度和湿度(表8)。

1.2 成虫期调查

1月上旬根据上年8~10月蛹期调查确定的有成虫株用铁纱布将蛹室周围罩住,每3~7天观察一次,记录出孔成虫个数,将结果填入表2。同时应将成虫放入室内饲养观察。

雌雄成虫的识别:雄虫个体略小于雌虫,雄虫腹部第一腹节凹陷,第五腹节(即末腹节)具一椭圆形凹陷;雌虫腹部第一腹节凸起,第五腹节具一椭圆形凸起。

1.3 卵期调查

4月中旬,将成虫期调查收集的成虫进行1雄1雌配置10对,分别放入塑料桶内饲养,同时将塑料桶编号。桶内应先铺一层厚2cm左右经消毒的细沙,并喷一些清水保湿。同时放入2~3根新鲜的二、三年生湿地松枝条(每3天换一次)和产卵木(将直径10cm左右的湿地松粗干锯成长约15cm左右的木段,两端用石蜡封口保湿,5~7天换一次),产卵木应插入1cm的沙中,每天解剖产卵木,检查产卵的个数,将结果填入表4。同时将卵放入培养皿中(培养皿底放滤纸,并在滤纸上滴入适量纯净水,保持湿度),观察记载其孵化率,将结果填入表4。

1.4 幼虫期调查

在5月中旬,将样树周围的油脂清除,并沿根颈挖深20cm,第二天调查新油脂孔的个数,1个油脂孔视为1头幼虫,将结果填入表5,同时将根颈部的土壤复原。

1.5 蛹期调查

在8月中旬老熟幼虫化蛹前,从所代表的每块标准地林地中各挖50头老熟幼虫放入试管,一个试管放一头,试管底部放一张蘸了水的滤纸,再用塑料包好的棉花团塞紧试管口,逐日观察化蛹情况,填入表3。

2. 预测预报和报告

2.1 发生期预测

2.1.1 期距法:

2.1.2 物候法:

利用萧氏松茎象发育进度与周围其它植物的间接或直接物候关系,可预测其各虫态

2.2 发生量预测

2.2.1预测下代幼虫虫态期平均每株幼虫数(Y 1)

在10月上旬(成虫完成羽化出孔前),在林间调查得到萧氏松茎象发生区平均每株松树的成虫数A 和幼虫数B 。

下代平均每株幼虫数Y 1=B +A×雌性比×93.5% (成虫生殖前存活率)×35.7(每雌产卵量)×87.8%(卵存活率)×99%(小龄幼虫存活率) 2.2.2 测报模型预测:

2.2.2.1 当年8月份虫株率预测

Y =-0.0911+1.258T

其中,Y:当年8月份虫株率;T:5月份虫株率 2.2.2.2 有效虫口基数预测

029.0141P ()F

P F M

=?

?+ 其中:P O ——当代虫口基数; F ——雌成虫数;M ——雄成虫数。

2.3 虫情警报和报告

2.3.1根据表2、表3、表4的数据汇总,填写表6。 2.3.2根据表2、表3、表4、表5的数据汇总,填写表7。

2.3.3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5天内向省、市森防部门上报相关表格,年终上报全年观察技术总结和汇总表(表6、表7、表8)。

表1 萧氏松茎象标准地调查表地点:

调查人:

表2 萧氏松茎象成虫出孔情况调查表地点:观察人:标准地号:

19

20

表3 老熟幼虫化蛹情况统计表

地点: 观察人: 标准地号:

表4 萧氏松茎象卵孵化进度调查表

地点: 观察人: 标准地号:

孵化率=

100% 孵化卵粒数

总卵粒数

表5 萧氏松茎象虫口密度表

汇总单位: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类型 植物感病后,其外表所显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病态特征称为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病状是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病症是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由于病原物的种类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也千差万别,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病状类型 1.变色型植物感病后,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或解体,因而叶片出现黄化、白化或花叶病状,表现为淡绿色、黄色或白色.如:月季花叶病(图1)、郁金香碎色病(图2)。 图1 图2 2.坏死型坏死是细胞和组织死亡的现象。常见的有: (1)腐烂:由寄生物分泌的酶把植物细胞间的中胶层溶解了,使细胞离散并且死亡。如果实、块根等常发生软腐或湿腐;含水较少或木质化组织则常发生干腐,如根干腐(图3)。 (2)溃疡:多见于枝干的皮层,局部韧皮部坏死,病斑周围常为隆起的木栓化愈伤组织所包围形成凹陷病斑,这种病斑即为溃疡。溃疡是由真菌,细菌的侵染或机械损伤造成的。如香樟溃疡病(图4)。 (3)斑点:斑点是叶片,果实和种子等局部组织坏死的表现,颜色形状有多种。斑点主要由真菌及细菌寄生所致,冻害,烟害,药害等也造成斑点.如花生叶斑病的黑斑病和褐斑病(图5)。 图3 图4

图 3 图 4 图5 3.萎蔫型植物因病而表现失水状态称为萎蔫。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的根部或枝干部维 管束组织感病,使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而致植株枯萎的现象.萎蔫是由真菌、细菌或线虫引 起的,如线虫导致番茄萎蔫(图6);有时植株受到急性旱害也会发生生理性枯萎,如黄瓜 的生理性萎蔫(图7)。 图6 图7 4. 畸形畸形是因细胞或组织过度生长或发育不足引起的.常见的有: (1)丛生:通常称为丛枝病,病枝一般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瘦弱,叶形变小。如由 细菌引起的毛根病,使须根大量增生如毛发状. (2)瘿瘤:植物的根,茎,枝条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瘿瘤,如松瘤锈病(图8)。 (3)变形:受病器官肿大,皱缩,失去原来的形状,常见的是由外子囊菌和外担子菌引起 的叶片和果实变形病,如桃缩叶病。 (4)疮痂:叶片或果实上局部细胞增生并木栓化而形成的小突起称为疮痂,如柑橘疮痂 病(图9)。 (5)枝条带化:枝条扁平肥大.一般由病毒或生理原因引起的。 图8 图9 5.流脂或流胶型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前者发生 于针叶树,后者发生于阔叶树。如桃树流胶病(图10)、松树流脂病(图11)。

松树的病虫害预防与防治

松落针病的症状危害及防治措施 松落针病一、分布及危害世界性常见病害,为害二针松和五针松。本病从幼树到大树均可侵染,但一般不成灾,只是在幼、中龄林严重发病时,引起树木提早落叶,影响生长,并导致病株死亡。二、症状初期为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秋变黄脱落。翌春在落叶上产生典型后期症状,即先在落叶上产生纤细黑色或褐色横线,将针叶分成若干段,在二横线间产生长椭圆形或圆形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此后产生较大黑色或灰色椭圆形的突起粒点,有油漆光泽,中间有一条纵裂缝,即子囊果。三、病原子囊菌亚门的扰乱散斑壳菌,子囊盘椭圆形,表面灰色,周边线明显,顶端开口处有一唇状结构,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线形;分生孢子短杆状,无色,单胞。四、发病规律 1、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翌年3~4月间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器和子囊盘。遇雨或潮湿条件,分生孢子器和子囊盘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溅洒传播,从气孔或微伤口侵入,潜育期30~60天以上,一般无再侵染; 2、病菌孢子的成熟、飞散和侵染与湿度密切相关,降雨量大,湿度高,病害就严重。 3、苗木长势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五、防治方法 1、清除初侵染源,清除并烧毁病株残体; 2、苗期移栽,并及时灌溉,缩短缓苗期,提高抗病力; 3、化学防治,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性蚜所产受精卵8月初开始孵化,9月上旬初孵干母在云杉冬芽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越冬干母幼蚜开始活动,虫体由黑转绿,分泌物加长,继而蜕皮。蜕皮后虫体迅速增大、色泽变浅、蜡质分泌物增多,再蜕皮直至成虫。6月上旬云杉冬芽萌动时,由于干母的取食刺激在新芽基部渐形成虫瘿,6月中旬后虫瘿增大、直至开裂。虫瘿小球状,长约15mm,初浅绿,继而乳白、阳面粉红色、淡紫色、开裂前玫瑰色;本种的虫瘿表面常可见一部分未能进入瘿内的暗黄褐色初孵若蚜。 虫瘿8月初始破裂,中旬盛裂。具翅芽若蚜出瘿后在附近针叶上羽化,随即飞离云杉至落叶松针叶上行孤雌产卵、平均产卵30粒,卵8月中孵化为伪干母,9月中旬始在芽腋、枝条皮缝处越冬;次年4月下旬日均温约达6℃时,越冬虫开始活动,常蜕皮3次发育为伪干母成虫。伪干母所产卵孵化后的一部分若蚜于5月末羽化为具翅性母,迁飞至云杉产卵繁殖;另一部分为进育型幼蚜,成长为无翅孤雌生殖侨蚜,侨蚜在落叶松上孤雌产卵繁殖、年约繁殖4-5次,为害落叶松的主要是侨蚜。 该虫多发生于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但过于郁闭不利其繁衍,控制林分的郁闭度可抑制其大发生。幼龄若蚜对杀虫剂敏感,早春第1代侨蚜初孵若虫阶段防治时最有利。 【形态特征】干母被白色粉状蜡质的越冬干母幼蚜长椭圆形,长约0.5mm,棕黑至黑色,体表竖立6列小棒状物。显微观察可见蜡孔群的中央蜡孔大、其周围小蜡孔约6个,每骨片腺孔3列;头部骨片延中线分开,单眼生在独立于头侧的眼板单上,3个触角节中的第3节几占全长的3/4;胸部1块缘腺板上生蜡孔1对,前胸两侧各1方形骨片的四角具蜡孔,中胸和后胸的中蜡片、侧蜡片与腹片独立。腹部第1-5节蜡片显著、行列整齐,第7节侧蜡片消失,第8节中、侧蜡片均消失。胸气门2对,但第2-6腹节的极不显著。前、中和后足基节具无蜡片

园林常见钻蛀性害虫分类及防治方法.

钻蛀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颇多,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各种害虫。如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 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织蛾、卷蛾、螟蛾、夜蛾; 膜翅目的茎蜂、树蜂等。它们对行道树、庭园树及多种花灌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导致花木成片死亡,降低观赏价值,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一、天牛 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星天牛 生活习性:星天牛的虫患可以杀死多种不同的硬木树。成虫出现于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成虫夜晚偶有趋光性;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 危害特点: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光肩星天牛

寄主:悬铃木、柳、杨 生活习性:5月至10月都有成虫活动,到11月开始越冬。 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桑天牛 生活习性: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的嫩枝皮。白天取食,夜间产卵,主要危害时期为6月至10月。

危害特点:分布很广,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云斑天牛 生活习性:幼虫于7月孵化,初孵幼虫在韧皮部为害一段时间后,即向木质部蛀食,被害处树皮向外纵裂,可见丝状粪屑,直至秋后越冬。来年继续为害,于8月幼虫老熟化蛹,9~10月成虫在蛹室内羽化,不出孔就地越冬。 危害特点:该虫分布广泛。危害甚多。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国内尤其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 杉棕天牛 生活习性: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咬穿表层,作1个羽化孔外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出现盛期,5月上旬林中仍有成虫活动。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卵期,卵均产于树皮缝隙中,4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钻蛀扁圆形的

松树病虫害的防治

松树常见病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1.1 松针褐斑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 松针褐斑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在病害初发期,感染松针褐斑病的针叶表面会出现类似圆形的褐色小斑点;在病害加重期,往往同一个针叶表面会被大面积的病害斑点覆盖,逐渐形成黄色、绿色以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夹杂的病害斑纹。 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引起松针褐斑病的主要原因是:如果降雨量较大,分生孢子在水中持续2d以上就会到达最高病害萌发期,表现为芽管从气孔进入而致使松针褐斑病的发生。通常在该病的发病最高期,针叶表面出现的病斑中又会产生黑色的小孢病症,即使是已经枯死的针叶,在已死组织没有病斑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子实体。 防治松针褐斑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种植松树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抗病和抗水能力较强的优良树种,避免培育感染过松针褐斑病的松树苗木,还可以采取混交林的手段来抑制该病的大范围蔓延。此外,还要时刻检查苗木是否感染病害,一旦发现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还可以利用百菌清或退菌物来抑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1.2 松树赤枯病的病状、病因及防治措施 松树赤枯病的主要表现病状为:一旦松叶感染该病即会出现病斑并呈枯死状态,具体又表现为叶基、叶尖、全针以及段斑等枯死类型。

通常只有新叶会感染松树赤枯病,而老叶则不会感染。 松树赤枯病常常病发于每年的5月份,一般新叶感染该病,继而出现很多新的子实体,再加上雨量较多,该病的病菌一旦遭遇大雨又会产生很多分生孢子盘,并扩大感染的范围。此外,由于7月较高的气温也使得该病在7月前后处于高发期。 防治松树赤枯病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和抗旱能力较强的松树树种,以增强松树的免疫能力;一旦松树感染此病,则可以喷洒5%的可湿性退菌特粉或800倍液的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来进行治疗和预防。 1.3 松疱锈病的病状及防治措施 松疱锈病的主要表现病状为:发病初期,松树的树皮会肿胀变软,如果是在5~6月份发病,那么松树的枝干会出现黄白色的疮囊;发病后期,逐渐变成疙囊继而破裂,借风传播,一旦遇到冷湿气候则又会发芽而产生芽管。 防治松疱锈病的主要措施包括:因为一般该病常发生在2m以下的枝干上,那么可以在没有感染到树干之前就剪掉感染枝条,防止病菌传播;最好在该病的病发初期即划破病患部位,然后涂抹松焦油来抑制病菌感染。 2 松树常见虫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2.1 松毛虫的病状及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选择题集锦 1.园林植物病害大多数是由病原菌引起的,下列完全属于病原菌的是(D)。 A.真菌、蚜虫、气候因子 B.细菌、四足螨、寄生性种子植物 C.真菌、木虱、有毒物质 D.真菌、细菌 2.不属于园林植物病害的是(C)。 A.杨树烂皮病 B.丁香白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丁香花叶病 3.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属于病症特点的是(A)。 A.丁香白粉病病部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和许多黑色小颗粒状物 B.杨树根癌病,病部要命茎肿大,形状为大小不等的瘤状物 C.丁香花斑病,叶病部为坏死的褐色花斑或轮状圆斑 D.果腐病,表现病部腐烂,果实畸形 4.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A)。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1.真菌具有真正的(A)。 A.细胞核 B.粒质 C.荚膜 D.胚乳 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B)。 A.自养型 B.异养型 C.好氧型 D.咀嚼式 3.真菌菌丝体的变态类型是(A) A.菌核.子座 B.孢囊梗与孢束 C.子囊果 D.分生孢子器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为(D) A.裂殖 B.复制 C.二均分裂 D.无性和有性 5.霜霉菌侵染葡萄叶背时在病部出现一层(C) A.黄色粉状物 B.灰色霉层 C.白色霜状物 D.白色粉状物 6.(C)常引起贮藏期种实、球根、鳞茎等器官腐烂发霉。 A.白锈菌 B.子囊菌 C.毛霉和根霉菌 D.黑粉菌和锈菌 11.丁香白粉病菌特点是附属丝未端分叉,闭囊壳内含多个子囊,该菌为(D)。 A.钩丝壳属 B.叉丝单囊壳属 C.白粉菌属 D.叉丝壳属 12.白粉菌引起阔叶树植物的白粉病,其同一病症为(A)。 A.白色粉状物和小黑颗粒 B.霜霉状物 C.白色丝状物 D.小黑点 14.引起杨树、苹果树枝干烂皮病的病原物是(B)。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松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1、松树腐烂病:主要为害中心干及主枝下部皮层。病部初呈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后皮层腐烂,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湿腐状、有酒糟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清晰,有时呈深浅相间的轮纹状。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清洁果园;药剂防治:刮净病皮,涂抹1~2次杀菌剂,药剂可用40%福美砷、退菌特、石硫合剂、843康复剂、腐烂灵等。 2、松树干腐病:属苹果枝干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枝干。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逐渐扩展成凹陷的带状条纹,长达数十厘米,黑褐色。病健分界处常裂开,病皮翘起。病部生出很多稍突起的小黑点,成熟后突破表皮。防治方法同苹果腐烂病防治法。 3、松树白粉病:主要为害新梢及嫩叶,也可危害花及幼果。新梢受害后,节间缩短叶片细长,叶缘上卷,质硬而脆,被害部覆盖一层白粉,后期变为黄褐色,严重时整个梢枯死。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2)加强栽培管理。(3)药剂防治,主要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来特、福美胂等。 4、松树轮纹病:该病是树上一种很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叶片受害较少见。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直经为3~20米的红褐色病斑。病斑中心突起呈病状,边缘开裂。使表皮显得十分粗糙。果实受害,也是以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腐烂点,很快呈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展,5~6天可使全果腐烂。病斑不凹陷,病组织呈软腐状,常发出酸臭的气味。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喷药保护。常用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等。 此外苹果树常见的其它病害有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花腐病、锈果病、花叶病等等。防治方法与苹果轮纹病基本相同。但苹果花叶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很难根治,一旦发生,最好将整树连根铲除后烧毁。 苹果树常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等食心和卷叶蛾类害虫。防治药剂有:灭幼脲3号以及其它脲类以及桃小灵、天王星、灭扫利和其它菊酯类农药。防治苹果蚜虫类常用药剂有万灵、扑虱、蓖麻油酸烟碱、硕丹,可用乐果乳油原药打孔注射治疗。防治苹果叶螨类害虫的药剂有速螨酮和哒螨灵、尼索朗、三唑锡等等。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5、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地段,在开展药剂防治前,应做好告知工作,确

病虫害防治方案模版

1、天牛:在园中天牛主要危害樱花、桃树、柳树、海棠和紫叶李上发现,天牛主要危害樱花、桃树、柳树和紫叶李的枝干,而在海棠危害的是侧枝。 园中主要防治措施:(1)人工捕捉,发现虫粪后立即用锋利的小刀划开树皮将幼虫杀死,或用铁丝从最新排粪孔中钩刺幼虫;(2)生物防治,在幼虫和蛹期释放捕食性天敌花绒寄甲。释放时,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在天牛排粪孔附近;(3)对于蛀入很深无法捕杀的幼虫,用棉花蘸敌敌畏塞入虫洞并用泥土将洞封死。

2、流胶病:流胶病主要在桃树、红叶李和樱花上发生,尤其以桃树最为严重。 园中主要防治措施:发生后刮除流胶并涂石硫合剂。

3、冬季病虫害综合防护,剪除病残枝(蚜虫和叶蝉等病虫害的越冬枝)。

4、松材线虫的预防方案:(1)对上方山上的松树进行全面的普查,发现变黄的枯枝及时清理;(2)定期释放松墨天牛天敌肿腿蜂和花绒寄甲。(这些是我们做过的) 松材线虫的防治措施(这些是防治的理论): 1、采伐改造松林,一次性全面伐除发病区内所有松树并除害处理。原则上在10月-翌年3月开展,若疫木采取就地就近除害处理,则可以全年实施采伐改造。 2、清理松枯死木,伐除疫区内所有松枯死木并除害处理。应常年开展,操作上一般12月底、3月底全面集中清理一次。4-8月发现的松枯死木,原则上“发现一株,清除一株,除害一株”。 3、除害处理方式,松木伐桩高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松枯死木的伐桩还必须采取“剥皮、喷药、薄膜覆盖、覆土”等措施。所有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桠、枝梢和松木段可实施烧毁、旋切或切片、热处理等方式除害。松枯死木原则上不运出山场除害。活松木可在松墨天牛成虫非活动期运输到定点企业除害处理后安全利用。 4、消灭传播媒介松墨天牛:(1)诱捕器与诱木诱杀。3-11月,在发生区松林挂设诱捕器,定期更换诱芯,每15-30天收集诱杀松墨天牛成虫;在诱捕器附近,利用衰弱或小松树、松木段作为诱木,引诱松墨天牛产卵后进行除害处理,减少松墨天牛种群密度。(2)化学防治,5-8月松墨天牛成虫活动高峰期,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如噻虫啉松等农药杀灭松墨天牛成虫。实施范围为非天敌昆虫防治林分、有松枯死木分布的范围并以其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0

任务3 钻蛀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项目一园林病虫草害识别和防治 任务3 钻蛀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本节知识点 1. 天牛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2. 蠹虫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 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4.透翅蛾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5.其它钻蛀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本节重点 上述害虫的综合防除方案 本节难点 上述害虫的生活习性 钻蛀性害虫:指在植物的枝干、茎、嫩梢及果实、种子内蛀食的昆虫,以幼虫或成虫匿居其中钻蛀危害。 园林植物枝干害虫主要包括鞘翅目的天牛、小蠹虫、吉丁虫、象甲,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膜翅目的树蜂、茎蜂等。多数枝干害虫为“次期性害虫”,危害树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植物,以幼虫钻蛀树干,被称为“心腹之患”。 蛀干害虫的特点是:①生活隐蔽。除成虫期营裸露生活外,其它各虫态均在韧皮部、木质部营隐蔽生活。害虫危害初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出现明显被害征兆,则已失去防治有利时机。②虫口稳定。枝干害虫大多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天敌少,虫口密度相对稳定。③危害严重。枝干害虫蛀食韧皮部、木质部等,影响输导系统传递养分、水分,导致树势衰弱或死亡,一旦受侵害后,植株很难恢复生机。 蛀干害虫的发生与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合理修剪,适时灌水与施肥,促使植物健康生长,是预防次期性害虫大发生的根本途径。

4.3.1 天牛类 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种类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双条合欢天牛r、菊小筒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合欢双条天牛、松褐天牛等。 一、天牛类主要害虫 (一)星天牛 1.分布与危害 国内广泛分布,寄主广泛,可危害厚朴、梧桐、枇杷核桃、桃、李、杨、柳等植物。 2.形态特征 (1)成虫:长27-40mm,壮硕。体和前翅漆黑色具光泽,每个鞘翅上散生大小白斑约20个,基部有黑色小颗粒。触角黑色。 (2)幼虫:老熟幼虫长38-60mm,乳白色至淡黄色。头部褐色。前胸背板黄褐色,骨化区呈“凸”字型。气门9对,深褐色。 (3)蛹:纺锤形,长30-38mm。 (4)卵:长椭圆形,长5-6mm。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南方1年1代,北方2~3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成虫5~7月羽化飞出,6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咬食枝条嫩皮补充营养。产卵时先咬一“T”形或“八”字形刻槽。卵多产于树干基部和主侧枝下部,以树干基部向上10cm以内为多。每一刻槽产一粒,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雌可产卵23~32粒。卵期9~15 d,初孵幼虫先取食表皮,1~2个月以后才蛀入木质部,11月初开始越冬。与星天牛相似的种类有光肩星天牛。 (二)桑天牛 1.分布于危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榆、枫杨,油桐、山核桃、柞、柑桔、枇耙、苹果、犁、枣、海棠、樱花、无花果等园林树木。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树体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North American pinewood nematode;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中文学名美国白蛾,拉丁学名Hyphantria cunea(Drury)别称秋幕毛虫、秋幕蛾、美国白灯蛾、色狼虫(幼虫)二名法Fall Webworm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亚目大鳞翅亚目科灯蛾科Arctiidae属白蛾属Hyphantria种。

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中文学名苹果蠹蛾拉丁学名Cydia pomonella (L.);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e) Carpocapsa pomonella (L.); Grapholitha pomonella (L.)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 )科卷蛾科(Tortricidae)亚科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属小卷蛾属(Cydia)种苹果蠹蛾分布区域原产地:欧洲东南部,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 红脂大小蠹 鞘翅目(Coleptera),小蠹科(Scolytidae)。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1998年在中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公顷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万公顷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公顷,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中文学名强大小蠹拉丁学名Dendroctonus valensLeConte别称红脂大小蠹二名法Red Turpentine Beetle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 Insecta目鞘翅目 Coleptera科小蠹科 Scolytidae分布区域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双钩异翅长蠹 双钩异翅长蠹又称细长蠹虫,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木材、竹材、藤

图文·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

40种花卉病虫害防治[图] 1.牡丹锈病 【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 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 【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 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常见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汇总 (一)、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措施 苏州近年来,重阳木锦斑蛾发生次数频繁,且对树木危害大,危害时对市民的生活影响大,=对此周边居民也经常会向绿化部门反映,此类事件媒体也曾多次报道过,因此对重阳木锦斑蛾的防治要加以重视,要熟悉其发生规律,了解其生态习性,及时防治。 发生规律 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以老熟幼虫在树裂缝、树皮及粘结重叠的叶片中越冬。浙江地区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可见越冬代成虫。三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他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卵产于叶背。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低龄幼虫群集为害,高龄后分散为害。老熟幼虫部分吐丝坠地做茧,也有在叶片上结薄茧。 防治方法 1、对幼虫在树皮越冬的,涂白树干。结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梢和有虫枝叶。冬季清除园内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虫茧。 2、利用草把诱杀幼虫,并清除枯枝落叶及石块下的越冬虫蛹。 3、保护天敌,如捕食竹小斑蛾幼虫的钩红螯蛛,寄生蛹的驼姬蜂等。 4、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用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2000-2500倍液喷治,防治效果好。一般在发现该虫为害较重时,即可喷施菊酯类药或10%吡虫啉乳油1 000~1 500倍液,也可用生物制剂森得宝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施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在幼虫2龄前,防治3龄后害虫可适当提高用药浓度。 注意事项 1、由于重阳木锦斑蛾群集为害大,并且发育进度在不同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加强对虫情的调查监测工作,准确抓住适期,及时组织防治,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2、严禁使用高(剧)毒违禁农药,确保环境安全。 3、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4、高温季节,用药时应切实做好人身防护工作,并避开中午高温时用药。 5、对于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地段,在开展药剂防治前,应做好告知工作,确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2010-07-25 07:27:11| 分类:经杂病虫防治|字号订阅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林业病虫害防治200问)渭南林业局170.夏季为什么松树会大量落叶? 如果在正常的年份中,松树林内发生大量的针叶,极有可能为松落针病所致。松落针病在在吉林省中、东部林地中普遍发生,以东部发生严重,造成松树早期落叶,影响松树生长。本病初期症状因树种而稍有差异。通常为害2a(年)生针叶,有的也发生于当年生针叶上。在红松上,最初针叶上出现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夏时节全叶发黄脱落;在油松针叶上初病斑不明显,针叶的颜色由暗绿变为灰绿,以后变成红褐色而脱落。通常于第2a春,落下的病针上会产生典型的后期症状特征,即在染病落针叶上出现纤细的黑色横线,将针叶分割成若干段,也有的落针病叶上不产生黑色细横线,在横线间产生椭圆形黑色小点,长径约0.2~0.3mm(毫米),为病菌的无性繁殖器官;以后又产生较大的黑色长圆形突起的颗粒,长径约1~1.5 mm,具油漆光泽,中央有条纵裂缝,为病菌的有性繁殖器官。 171.如何掌握松落针病的发病规律?

该病的病菌在落叶上越冬。第2a(年)春病原孢子陆续成熟,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借风力飞散,落于针叶上萌发从针叶气孔侵入,约经1~2个月才出现明显的症状。病菌主要侵染2a生以上的针叶,但到侵染的后期,当年针叶逐渐成长,仍可能有少数的受侵染。 在孢子放射期间,如降雨次数多、湿度大,则有利于孢子的散放和萌发侵入。因此能促进病害的发生。本病的发生与寄主的生长情况有密切关系。如林相破坏,林地干旱,土壤瘠薄,林木遭受病虫害、管理不良和空气污染等,都会促进病害的发生。 172.如何防治松落针病? 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树木的抗性。对小面积人工林及苗圃地,在孢子飞散前清除病叶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合理营造针阔混交林可减少发病。在6~7月间,可选择喷雾1%的波尔多液,0.3~0.5度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代森锰锌500倍液,50%退菌特、70%敌克松500~700倍液等共2~3次,如降雨数多应增加喷药次数。 173.松梢枯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发病初期,嫩梢上出现暗灰蓝色溃疡病斑,皮层开裂,从裂缝处流出松脂,邻近受害的针叶短小、枯死。以后部分嫩梢会继续伸长,溃疡病部也会愈合;但有些病斑继续扩展,嫩梢弯曲,进而发展为枯梢。在枝条和主干上,溃疡病部不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 1、叶片出现斑点或斑块 如果叶片的斑点或斑块起皱变褐,可能是缺水造成的。若斑部软化、呈黑褐色,可能是浇水过冷、水溅到叶片上、化学药品的伤害、日灼病或病虫造成的。若斑点湿润有水疱状或干燥而凹陷,这是病害造成的。有几种害虫能刺吸植物的叶片为害。 2、突然落叶 叶片没有褪色就萎蔫,突然脱落,往往是由于植物受到了突然的袭击,如温度骤然的大幅度升降,白天日照强度的急增,或强冷风的吹袭;土壤的过度干燥, 特别是木本植物更易落叶。 3、顶部叶片小而黄,严重时出现褐斑 喜酸性土植物和对钙质敏感的植物在北方浇含钙质多的水(硬水)和用含钙质比较多的培养土容易出现的现象。 4、叶片卷曲脱落 由于温度低,顶部喷水或吹冷风造成的。 5、叶片黄化脱落 偶尔有老叶片脱落是正常的。大量的叶片同时黄化脱落则表明浇水过多,室内温度骤然降低或局部冷空气对流所致。 6、叶片呆板无生气 可能是光线过强或红蜘蛛为害的结果。健壮的叶片积满灰尘,也会缺乏生气, 注意清洗。 7、叶片出现损伤性裂口和孔洞 通常原因是:宠物或人为的机械损伤(刚萌发的叶芽受伤)是昆虫为害。 8、花蕾脱落 导致叶片脱落的原因同样可以引起花蕾脱落。花蕾脱落最常见的原因是空气干燥、缺水、光照少、开花前盆的位置变动或昆虫为害。 9、花很快枯萎 最可能的原因是缺水、空气干燥、光线太弱或温度太高。 10、叶片萎缩 要么是土壤干燥,要么浇水太多或盆底排水孔堵塞,以至使根系腐烂。也可 能是阳光太强(特别是中午)、空气干燥、温度太高,根系长满盆或虫害。 11、新植株落叶 刚换盆,新购买的植物或植物从一房间移到另一环境稍有变化的房间,掉 1-2片叶子是正常的现象。注意换盆时用稍大一些的盆,买植物拿回家时要小心 保护植物渐渐从阴处移到明亮处,尽是减少对植物的刺激。 12、底部叶片干燥脱落 有三种原因:缺乏光照、温度过高或缺水。 13、植物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课件资料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 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常见的种类有: (一)炭疽病类 1.症状 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不偏施氮肥。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 1.症状 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随风雨传播。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复习题

病虫害防治 一、名词解释 保护剂:指在病原菌侵染前先在寄主表面施用,以保护或防御农作物不受病原菌侵染的杀菌剂,如波尔多 液,代森锌等 胃毒剂:经消化统进入虫体起毒杀作用的药剂,如敌百虫,除虫脲等 治疗剂:是指病菌侵入植物后或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 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称为治 疗性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等 触杀剂:直接接触昆虫体后进入体内,使昆虫中毒死亡的一类杀虫剂,如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 杂草:指生长在有害于人类生存和活动场地的植物 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的天蓝液体,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石硫合剂:由生石灰,硫磺加水按1:1.5:13熬制而成的红褐色透明液体。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 灭生性除草剂:对任何植物均具有杀伤作用的一类除草剂。多用于草坪播前除草,如百草枯,草甘膦。 萌前除草剂:在杂草萌发前使用才有效的除锈剂叫萌前除草剂,一般撒入土壤,药效较长。 选择性除草剂:对一些杂草敏感,而对另一些杂草安全的除草剂,如消禾,2,4 —D类 症状:植物敏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虫口密度:表示在一个单位内的虫口数量,通常换算为每亩数。虫口密度也可以用百株虫数表示:(公式)二、填空题 1?农药(杀虫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内吸、触杀、熏蒸和其他特异性杀虫剂等。 2?园林食叶害虫是指为害叶片,具有咀嚼式口器的一类害虫,其危害状是缺刻、孔洞或咬断 3?蚜虫的排泄物称蜜露,它是煤污病病菌的营养来源 4?园艺作物病虫害调查的类型一般分为普杳和专项调杳两类 5. 星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其危害状是蛀食木质部或韧皮部 6?黄褐天暮毛虫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一年一代,以卵在树枝上越冬 7?目前有机合成农药的主要剂型有可湿性粉剂、粉剂,乳油,烟剂,和颗粒剂、水剂和片剂等。 8?黄刺蛾以老熟幼虫形态,在树叉处结茧越冬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详解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

木材常见害虫介绍

第一节昆虫概论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发布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措施”中的定义,有害生物是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植物产品是指未经加工的植物性材料(包括谷物)和那些虽经加工,但由于其性质或加工的性质而仍有可能造成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危险的加工品。出境竹木草制品作为植物产品,其携带的有害生物包括害虫、病原、杂草等。 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分类位置。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其主要特征如下(仿彩万志图): 1、身体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有口器(嘴)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和大部分内脏;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性家族。” 近年来,全国口岸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截获频次较高的危险性有害生物依次有:松材线虫、双钩异翅长蠹、大家白蚁等三种,偶尔截获的有:马铃薯甲虫(一类)、中欧山松大小蠹(二类)、美国白蛾(二类)、冬夜蛾(三类)等。 此外,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中发现的一般性有害生物有100多种,常见的种类按类别划分如下。

线虫类:滑刃线虫、真滑刃线虫、伞滑刃线虫、垫刃线虫、腐生线虫等最为常见。 蠹虫类(含长蠹和小蠹):包括黑双棘长蠹、双棘长蠹、拟双棘长蠹、二突异翅长蠹等。 天牛类:包括家茸天牛、松褐天牛、锈斑白条天牛、松脊虎天牛、褐梗天牛等。 白蚁类:包括台湾乳白蚁、木白蚁等。 其它钻蛀类害虫:包括象甲、粉蠹、树蜂等。 仓库害虫类:包括拟谷盗、锯谷盗、扁甲、蕈甲、薪甲、皮蠹、米象、书虱等。 第二节木材常见害虫介绍 一、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分布于我国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浙江省也有分布。危害杨、柳、榆、 杉、桦、桑、槭、国槐、樱桃、梨、苹果、李等树种, 在浙江地区还危害枫香、悬铃木、苦楝、柿、柑桔、枣 等树种。该虫分布广,寄主杂,以幼虫在木材木质部危 害,虫道集中分布,致使树干局部中空。1998年美国以 危害美国糖槭的光肩星天牛是从我国传入为由,要求所 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必须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或特 定处理。 二、双钩异翅长蠹 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主要分布于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危害白格、黑格、橡胶树、橄榄、柳安、木棉、合欢、芒果、紫檀、柚木、巴丹、等木材、竹材和藤材,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重要钻蛀性害虫,食性极杂,成虫的钻蛀性极强,在环境不适的条件下,可蛀穿尼龙薄膜、玻璃胶、木板等,以各种虫态通过木、竹、藤料制品和包装辅垫材料传播。 1.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长蠹科Bostrichidae 2.寄主植物: 白格、黑格、华楹、黄桐、橡胶树、木棉、琼楠、橄榄、苹婆、柳安、乳香、合欢、翅果麻、厚皮树、银合欢、洋椿、黄檀、龙竹、龙脑香、嘉榄、芒果、桑、紫檀、柚木、榆绿木、榄仁树、翻白叶、利藤、温武汝、楠榜、巴丹、道以治、大磷刨等木材、竹材和藤材。也能危害衰弱树和树木的枝条。 3. 分布:中国(台湾、香港)、日本、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以色列、马达加斯加、巴巴多斯、古巴、美国的佛罗里达和迈阿密曾零星发生。 4.危害情况 该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重要钻蛀性害虫,食性极杂。被该虫危害的木材表面可明显地看到蛀孔及其附近的排泄物,里面轻则蛀成许多洞,重则蛀成蜂窝状,极易折断。危害藤科,可降低藤料的韧性,重则使藤料拉断,严重地影响藤料的经济价值。据报道,该虫是马来西亚橡胶木上重要的害虫。我国许多口岸局多次从进口的木材、藤料、木质模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