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 阅读公开课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分析方法介绍。
2. 实例分析:剖析一篇现代文的文章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心得。
4. 练习:学生自行分析一篇现代文的文章结构,并理清文章思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并剖析一篇现代文的文章结构。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心得。
4. 练习:学生自行分析一篇现代文的文章结构,并理清文章思路。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成果,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成果的质量。
3. 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
2. 现代文阅读材料。
3. 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指导资料。
教学设计说明:本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和鉴赏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并能够独立理清文章思路。
六、教学延伸:1. 拓展阅读:教师推荐几篇不同类型的现代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进一步巩固文章结构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学生对复杂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
2. 解决策略: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教师在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高一必修3现代文阅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4.对这段文字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分 析正确一项是( )
▪ A.环境描写,点明鲁四老爷政治身份和思 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社会环境。
▪ B.场面描写,点明鲁四老爷政治身份和思 想基础,揭示主人公悲剧社会环境。
▪ C.环境描写,写出鲁四老爷对儒家哲学思 想思 想有专门研究,理论层次比较高。
第21页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 们都在灯下慌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 厚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愈加感得寂 静。我独坐在发出黄光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 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陈旧玩 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人们看 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 清扫得于洁净净了。魂灵有没有,我不知道;然而 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 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雪 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舒畅起来。
▪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 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精神支柱 ――孔孟之道大胆挑战与批判。
▪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 全部文章他都厌恶,包含《四书》、《西厢记》、 《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表现。
▪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赞扬。
▪ C. 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富贵闲人不 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
▪ D. 《红楼梦》续书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 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 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反了曹雪芹写贾 宝玉原意。
第9页
阅读下面文段,准确摘抄与脂砚斋每 条批语对应语句
▪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 发如银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 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 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 时众人慢慢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 之母也。
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参考

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3. 现代文阅读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3. 实践训练法: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实践训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4. 实践训练: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实践训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能力提升:通过学生的实践训练,观察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阅读现代文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分享经验: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时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不同的阅读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现代文阅读材料:准备不同类型和难度的现代文阅读材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学习工具:提供词典、参考书等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查找信息。
3. 教学多媒体:准备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资料,如视频、音频、PPT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
2. 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九、课后作业布置:1. 阅读练习:布置一定量的现代文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训练。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专项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专项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快速浏览、关键词提取、句子理解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阅读材料,示范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理解。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阅读练习,解答相关问题。
5. 反馈与总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展示现代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直观地引导学生学习。
2. 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和练习。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包含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介绍、实例分析、练习题等。
2. 阅读材料准备:挑选适合学生程度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包括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练习题准备: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涵盖各个知识点,以便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分析方法介绍。
2. 实践演练:分析sample text 的结构。
3. 小组讨论:如何理清文章思路。
4. 学生展示:分析自己选择的现代文并分享思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文章结构分析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分析sample text 进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
4. 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2. 讲授:介绍文章结构分析方法,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3. 实践:让学生分析sample text,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逻辑关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理清文章思路。
5. 学生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并分享思路。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报告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是否清晰。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现代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写一篇现代文,注意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思路的清晰。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方法的掌握。
解决策略:通过实例讲解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结构分析方法。
八、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作业评价和课堂表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在阅读理解、文章结构分析、思路理清等方面的表现。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于现代文阅读公开课教案

关于现代文阅读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1.2 教学内容现代文阅读的定义和意义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现代文阅读的挑战和机遇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互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现代文阅读的看法和经验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了解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认识和态度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分析他们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和困惑第二章: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2.2 教学内容快速阅读技巧精读技巧理解文意的技巧2.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展示现代文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跟随操作练习法: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2.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性观察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三章:现代文阅读的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3.2 教学内容预测文意技巧推断词义技巧分析结构技巧3.3 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现代文阅读的策略实践法: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3.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效果观察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四章:现代文阅读的实战训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战训练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阅读信心4.2 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类型的现代文材料进行阅读训练针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4.3 教学方法实战法: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实战训练,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4.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提供反馈和建议第五章:现代文阅读的拓展与提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拓展现代文阅读的领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5.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如新闻、杂志、小说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介绍不同类型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5.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观察学生的阅读领域和兴趣,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六章: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6.2 教学内容常见阅读问题:如词汇理解、句子结构、逻辑关系等解决策略:如查找上下文线索、分解句子、推理判断等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阅读问题及解决方法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阅读问题的认识收集学生提出的解决策略,评估其有效性第七章:现代文阅读的心智策略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心智策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7.2 教学内容心智策略的定义与作用常用的心智策略:如联想、预测、归纳、推理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智策略的定义与作用,示范运用方法实践法:学生运用心智策略进行阅读实践,教师指导7.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运用心智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提供反馈和建议第八章:现代文阅读与生活实际的结合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将阅读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8.2 教学内容阅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如新闻、报告、广告等生活场景中的阅读应用:如购物、旅行、社交等8.3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阅读实践小组分享法: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阅读的经历和感悟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阅读应用能力收集学生分享的经历和感悟,评估他们对阅读的热爱程度第九章:现代文阅读的课外拓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的课外拓展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寻找阅读材料的能力帮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9.2 教学内容课外拓展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社交媒体等选择与推荐: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外拓展资源的种类及利用方法实践法:学生自主寻找并推荐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寻找和推荐阅读材料的过程,评估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学生推荐的阅读材料,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喜好第十章:现代文阅读的综合训练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评价和反思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10.2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实践评价与反思:学生自主评价阅读效果,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10.3 教学方法实战法:学生进行阅读综合训练,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反思法: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10.4 教学评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观察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反思过程,提供反馈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重点环节: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参考

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现代文的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2. 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观点和论据4. 评价现代文的质量和价值5. 实践练习与现代文阅读相关的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
3. 分析: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观点和论据,引导学生学会抓取关键信息。
4. 实践: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现代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主旨、观点和论据。
3.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后作业:布置与现代文阅读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 阅读测试:定期进行现代文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
六、教学资源1. 现代文阅读素材:选取不同类型和难度的现代文文章,用于课堂讲解和实践练习。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现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
3. 阅读指导手册:提供一份详细的阅读指导手册,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文阅读的要点和技巧。
4. 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和相关信息。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讲解基本技巧和方法。
2. 第3-4课时:分析现代文中的主旨、观点和论据,进行实践操作。
3. 第5-6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经验。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课题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文阅读指导专题公开课——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
2. 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
3. 理清文章思路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理清文章思路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章结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讲解文章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开头、结尾、过渡、转折等。
(2)介绍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如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归纳段意等。
(3)讲解如何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理清文章思路。
3. 实践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指定的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4. 课堂讨论:学生之间交流分析文章结构的体会和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分析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清晰、简洁的PPT,辅助讲解文章结构的概念和方法。
2. 练习文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文作为练习材料,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含义举例讲解
• 例、说说《苦痛者的天籁》标 题含义。
• 表面义是指父亲的敲门声给身 处困境的蔡婆带来了温暖和慰 藉,犹如天籁之音。(联系内 容谈)深层义是指及时给生活 或精神苦痛者以帮助和鼓励, 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美好举动。 (联系主旨谈)
《挽歌》【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在读懂文章
的基础上,体味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
• 【答案】此题按层级给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一”给1 分;意思基本同于“示例二”给2分;余类推。第一层级: 0分;答案完全没有结合文章内容,胡乱瞎写。 第二层级: 1分。示例一:“挽歌”表达对逝去的东西的哀悼。第三 层级:2分。示例二:“挽歌”是老牛头对远去的大 黑的 一首悲歌。(着眼于事件) 第四层级:3分。示例三: “挽歌”表达了老牛头对失去农村家园的哀伤之情。(主 题提炼) 第五层级:4分。示例四:“挽歌”表达了作者 对渐行渐远的农耕文明的眷念之情。(作者情感、社会意 义)
• 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卷《其实很简单》的最后一道题 • 丽水卷:“锁”在小说中被赋予了丰富内涵。请联系全文,
谈谈你对“锁”的理解。 • 2014绍兴《遇见树》:文中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
无用而自由“到”有用却禁锢“,你认为这中间的奋斗有 价值吗?请阐述你的观点。(5分) • 2014湖州卷:阅读小说后,你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 2015金华《中国不亡,有我!》:结合文章内容, 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的内涵
• 衢州卷:联系你的阅读经验,探究“栓在树上的 单车”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 2014丽水:“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 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6分)
• 2014金华: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 “为题,阅读文章写出你的理解。
• 【思路点拨】标题是文章的关键,思考时可以由浅入深, 要求有层次、有高度、有深度,不要停留在故事人事本身。
答题角度
• 1、联系内容(概括事件、内容) • 2、联系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 • 3、联系作者情感(作者借事件表达什么愿
望?) • 4、拓展社会意义(所代表的某种社会现象) • 温馨提示:不停留故事、人事的本身;语言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
文学类作品阅读
(含散文、小说)
1、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
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作出 评析。
4、主动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拓展对作品 的认识。
常见形式一:领悟作品内涵类:小 说题目的含义或作用
• 例:期末卷《魅力》第7题“魅力”在小说中有什 么含义?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 (从乡愁味、神味、人生况昧等角度阐述,也属于此层级,如果表述有欠缺, 只给5分)
• 特别说明:遇到特别有底蕴、有思想的答案,在满分的基础上可酌情加1-2分。
苦瓜
• 答题示例:1、苦瓜之味是苦味,因为苦瓜 的特性是苦和寒(事物特性)
• 2、作者喜爱欣赏苦瓜、种苦瓜却不指望开 花结果,只享受自然之趣,我们感受到苦 瓜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作 者的情感)
答题角度
• 1、联系内容(概括事件、内容) • 2、联系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 • 3、联系作者情感(作者借事件表达什么愿
望?) • 4、拓展社会意义(所代表的某种社会现象) • 温馨提示:不停留故事、人事的本身;语言
的组织表达须符合题意
《苦瓜》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只有观点,没
有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或分析不到位,酌情降层 级给分。
的组织表达须符合题意
其实很简单
• 示例1:小伙勇斗歹徒的动机很简单,(事 件概括)而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只要有人挺 身而出、见义勇为这种正 能量就能得到传 递,人性之美被唤醒其实很简单。良好的 社会风气就能形成(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其 实很简单)。(社会意义)
• 此题目简洁质朴.隐含着作者对创建美好杜 会的愿望(作者愿望)
• 第一层:仅从苦瓜的自然属性层面阐述,思维单一肤浅,表述较笼统。(1-2 分)
• 【示例1】我感受到洪素丽笔下的苦瓜之味是苦味,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药 用价值很高。 (从味美、形美等角度阐述,也属于此层级,如果表述有欠缺, 只给1分)
• 第二层:从苦瓜与作者关系层面阐述,思维较深入,表述较有条理。(3-4分) • 【示例2】我感受到苦瓜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见到苦瓜藤架,
形式二:探究类:个性化阅读感悟、引发的 思考;或根据作品内容作出合理推断和想象
• 例:2015温州卷《寻找》:本文中“我”在“寻找”,许 多文学作品也写到“寻找”,如《孤独之旅》《小王子》 等,这引发了你对“寻找”的哪些思考?结合本文,联系 你对过的课文或其他作品,加以阐述。
• 2015宁波《苦瓜》:通读材料,结合相关内容,品出洪素 丽笔下的苦瓜之“味”,展现你的研读成果
竟躺进架下欣赏,还自己种苦瓜藤,在欣赏苦瓜中享受着自然之趣。 • (从趣味、自然味等角度阐述,也属于此层级,如果表述有欠缺,只给3分) • 第三层:从苦瓜与人生关系层面阐述,思维有深度,表述有条理.(5-6分) • 【示倒3】苦瓜中包含着人生真谛。作者的童年是阴暗的,成年后离开故土,
定居美国,饱受思乡之苦,然而她直面人生,通过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获得 心境的平和,精神的超脱。苦既然是人生无法回避之味,我们就要学会从苦 中品出乐,品出美。
• 3、苦瓜中包含人生真谛:在苦的生活中品 出乐、品出美,品出道理,获得精神的超 脱。(社会意义、文章主旨)
生命的囚笼
• 我去佛罗里达旅行,姑姑阿加莎最近搬到米勒丽姆山的社区里,我决定去看 望她。 “我没有在表单上看到您的名字。” 门卫对我说。我连忙回答:“噢,我没 有告诉姑姑。我姑姑叫阿加莎。”门卫立刻在电脑上找到了姑姑的电话并开 始打电话。在他拨打电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已经有好几辆汽车在后面等着。 “电话正忙。”门卫回答我。他看了看越来越多的汽车,显得有些焦急了。 他试着再次拨打可还是没有接通,而后面的汽车越来越多。最后,他问我可 不可以等会再过来,我同意了。 我把车开到了不远处,然后用手机拨打姑姑的电话也是占线,我不可能在佛 罗里达炎热的太阳下一直打下去。我回头望了一下门卫室,两位门卫正忙着 检查那些汽车没有时间顾及我。我再看了下小区周围的栅栏,只有一米多高。 不知道在什么力量的驱使下,我瞟了一眼后快速翻过栅栏。社区里分了很多 小区,我姑姑住在安瑞勒小区里,但是我根本找不到。一个高尔夫球场在入 口处也设置了一个小守卫厅,我听到那个守卫说道:“约尼太太,你必须有 ID卡才能进去。这是我们的规定,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啊。如果要是有恐怖分 子进来那怎么办?”老人解释道:“我只是今天忘带了。”“我可以载你回 去取ID卡,不过你要记得,不管你去哪一个公共场所你都需要ID卡。” 他帮助老人坐上了汽车并开动了。突然,从车顶上滑下来一个小黑色的对讲 机。对讲机是守卫在扶老人的时候放上去的,我立刻跑过去捡了起来。突然, 我的身后传来喊声:“嘿!你!去哪里?”我回头一看,两个门卫正挥着手向 我这边跑来,他们看起来很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