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小燕子》教学设计
小燕子大班教案6篇

2022年广西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丧家之犬),无处可逃了。
B.西方诗歌很难译得形神具备,板滞或晦涩常使我意兴索然。
C.参观的人们,在展览厅门前排起了长龙,但一批人进去后约五分钟,后一批人才被允许接踵而至。
D.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答案:B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B.古代称谓词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令妹”指别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华的学生泰山”指岳父。
C.“令”是一种敬辞。
所以我们在称呼别人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战争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学生鸿雁”代书信。
答案:A3.对画线部分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实现四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进军,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
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心里装着大棋盘,一切行动听从党的召唤,当好一兵一卒。
A.明喻,因为句中有比喻词“像”。
B.夸张,因为实际上心里装不下“大棋盘”。
C.借代,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指代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D.借喻,因为“大棋盘”是用来比喻实现四化这一大局的。
答案:B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B.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轰堂大笑C.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得其所D.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钧一发答案:B5.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玷污(diàn)干涸(hé)B.怪癖(pǐ)贮藏(chǔ)C.狭隘(ài)畸形(jī)D.蹒跚(pán)不屑(xiè)答案:B6.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A.盘虬卧龙小心冀冀苦心孤诣恍然大悟B.头晕目眩阴晴园缺惊慌失措津津有味C.险象迭生抖擞精神心旷神怡踉踉跄跄D.多姿多彩禄禄终生芊芊细草闲情逸致答案:C7.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A.①我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小燕子》教学设计

《小燕子》教学设计《小燕子》教学设计(通用13篇)《小燕子》教学设计篇1活动背景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
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它又是幼儿喜爱的动物之一。
它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像剪刀似的尾巴,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燕子》这首儿歌刚好抓住了这个特点来描写的。
大班的幼儿对燕子有肯定的了解。
为他们学习这首儿歌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美丽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
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妙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感受儿歌中描写的美丽意境。
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预备1、有关燕子的图片2、带幼儿观看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活动过程一、提问①“小伴侣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二、老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小燕子,真灵活,身上带把小剪刀。
”三、提问“它们上天干什么?下河又干什么?知道吗?”(不知道。
)“好,我们现在来学习后面的.”“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茅草当枕头,剪块泥巴打窝窝”四、朗诵儿歌、表演儿歌。
边朗诵边做动作教学反思在第四步中,假如有家长参加,可以培育亲子间的亲热度。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会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小燕子》教学设计篇2教学要求1.熟悉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为什么满足地笑了,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足”说句子。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看四周事物的习惯。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瓜和茄子的异同,知道妈妈为什么满足地笑了。
小燕子大班音乐教案

小燕子大班音乐教案幼儿园的唱歌活动它是幼儿学习唱歌技能,进展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制造力等音乐力量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燕子大班音乐精选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小燕子大班音乐精选教案1活动目标:1、在美丽动听的歌曲中获得美的感受,初步理解其内容和情感,尝试以自由律动的形式参与欣赏。
2、对自己生疏的歌曲进展即兴表演,自由创编动作;初步学习使用表演道具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预备:1. 阅历预备:1)请家长带幼儿观看春天。
2)幼儿一起商量可以代替翅膀的道具。
2. 物质预备:请幼儿带来可以代替翅膀的道具,如:头巾、蝴蝶翅膀、扇子、纸等。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难点:使用道具表现对美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听?小燕子?进教室感受音乐的快慢。
二、进展局部:1、第一次听音乐。
提问:听完音乐有什么感受?2、通过比照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丽。
3、再次观赏音乐,通过歌词关怀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激发幼儿感知歌曲的美。
4、听音乐鼓舞幼儿自由律动表现美。
三、完毕局部:鼓舞幼儿使用道具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活动延长:鼓舞幼儿在表演区进展表演。
小燕子大班音乐精选教案2一个成功的唱歌活动它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带给他的欢快,不断培育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量和表现制造力量,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累阅历,丰富学问,培育幼儿良好的独特,陶冶幼儿的情操。
换言之,幼儿园的唱歌教学不仅要让幼儿宠爱音乐,而且还要让幼儿学会唱歌。
本活动设计,老师通过创设温情而好玩地活动情境、供应多样学习支架和组织多元表现活动等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幼儿进入一个欢快的音乐世界,在温馨而又好玩的“学飞行〞玩耍中生疏旋律、感知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型;在支架式图谱和动作引领下生疏歌词和学唱歌曲;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充分演绎和表现音乐。
本次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留意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既关注幼儿音乐学习爱好的激发,又留意幼儿演唱技能的提升,通过分步走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感受和学习,活动层层递进,重难点依次解决,让幼儿在好玩地情境中、在温情地气氛中宠爱音乐,学会演唱,溢乐溢情,从而打造简约而有效的情趣音乐教学课堂。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小燕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春天来了》,详细内容为学习儿歌《小燕子》。
通过学习歌词、旋律,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儿歌《小燕子》,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感。
2. 了解春天来临,小燕子归来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会用动作表现歌曲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小燕子的图片、春天的图片。
2. 学具:小燕子头饰、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的变化,进而引出小燕子这一主题。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演唱《小燕子》,幼儿认真聆听。
b. 分句教唱,注意音高、节奏的掌握。
c.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加强歌曲记忆。
3. 动作创编(10分钟)a. 教师示范动作,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燕子的飞翔。
b. 幼儿分组,每组设计一段动作,展示小燕子的快乐飞翔。
4. 歌曲表演(10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幼儿集体演唱《小燕子》,并加入动作表演。
b. 邀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我。
5.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跟随节奏做动作。
b. 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燕子》2. 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3. 旋律:五线谱或简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小燕子》,并讲述小燕子在春天的故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可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如创作春天的歌曲、舞蹈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掌握。
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教案反思大班音乐活动小燕子

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教案反思大班音乐活动小燕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燕子》,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用动作表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小燕子》2.歌曲表演:用动作表现小燕子的形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小燕子》,用动作表现小燕子形象2.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把握,动作的创新与协作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韵律活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课堂氛围。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主题,引发兴趣。
2.歌曲学习(1)教师播放《小燕子》歌曲,让幼儿感受歌曲的美感。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3)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唱歌曲,加强合作。
3.歌曲表演(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燕子的形象,如飞、舞、鸣叫等。
(2)教师示范动作,并与幼儿一起练习。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创新活动(1)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编新的动作表现小燕子。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新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
(2)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歌曲《小燕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歌曲,并用动作表现了小燕子的形象。
在创新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教学亮点(1)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主题,引发兴趣。
(2)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合唱、小组表演等,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3)教师鼓励幼儿创新,发挥想象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教学不足(1)在歌曲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节奏感不强,需要加强练习。
(2)在创新活动中,部分幼儿表现较为紧张,需要更多鼓励和支持。
4.改进措施(1)针对幼儿节奏感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更多节奏练习活动,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在创新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更多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大胆表现自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小燕子》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意义,认识小燕子这种可爱的动物。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幼儿能够用正确的音调演唱《小燕子》,并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小燕子》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调演唱。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增强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燕子图片、音乐播放设备、歌词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燕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燕子的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歌词:教师逐句教唱《小燕子》的歌词,让幼儿跟读,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
3. 学习旋律:教师演奏《小燕子》,让幼儿听辨旋律,跟唱歌曲。
4. 动作表演:教师示范《小燕子》的简单动作,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表演。
5. 集体演唱:全体幼儿一起演唱《小燕子》,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教授歌词和旋律时,要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掌握。
3. 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互动,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5.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教案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将《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发送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演唱,加强亲子关系。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音乐区域,投放《小燕子》的相关教具,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学习。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记录:记录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歌词掌握、旋律演唱、动作表演等方面。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包括歌曲学习、亲子互动等方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小燕子》歌曲的内容,了解小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以及集体合作表演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小燕子》歌曲,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准。
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高音部分,以及对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燕子图片、歌词卡片、小燕子手偶、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燕子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燕子的兴趣。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小燕子》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高音部分。
3. 歌词讲解:教师逐句讲解歌词,让幼儿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4. 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节奏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
5. 集体演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6. 表演环节: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使用小燕子手偶进行歌曲表演,增强幼儿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小燕子》歌曲的学唱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在歌词讲解环节,幼儿对小燕子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4.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音准和节奏问题,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5.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待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共同演唱《小燕子》歌曲,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燕子,了解燕子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关注。
3. 艺术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出燕子的形象,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
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春天来了》,详细内容为歌曲《小燕子》的学习。
该歌曲描述了春天里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歌词简洁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并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旋律变化和节奏。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谱、小燕子图片。
2. 学具:歌词卡片、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小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燕子的特征。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小燕子》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3)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并注意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2)学生自主设计动作,为歌曲创编舞蹈。
(2)学生分组展示演唱和舞蹈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燕子》2. 歌曲歌词:附在黑板左侧。
3. 旋律简谱:附在黑板右侧。
4. 小燕子图片:贴在黑板中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歌曲《小燕子》的歌词和旋律,回家后唱给家长听。
(2)为歌曲《小燕子》创编一个舞蹈,下节课进行展示。
2. 答案:(1)歌词和旋律正确,演唱流畅。
(2)舞蹈动作优美,符合歌曲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小燕子》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小燕子》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big class music "little swall ow"
大班音乐《小燕子》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设计意图:
歌曲《小燕子》是我们大班《鸟》这个主题里面的一节教学活动。
这是一首四三拍、带再现的三段体的歌曲。
第一乐段节奏舒展,给人一种优美舒情之感,唱出了孩子们热爱小燕子的心情。
第二乐段以跳跃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旋律形成对比,歌唱了小燕子保护庄稼除害虫辛勤的劳动形象。
第三乐段旋律是第一乐段旋律的变化再现,前后呼应,再现了孩子们喜爱小燕子的真挚的感情。
大班幼儿喜欢小燕子,对小燕子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也有一定的欣赏音乐的经验,因此我通过让感受歌曲旋律和曲式结构,初步学唱歌曲,让孩子们从理性上知道小燕子是人类的朋友,通过歌声来抒发对燕子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倾听音乐,尝试感受音乐a-b-a三段曲式结构。
三、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和a-b-a三段曲式结构,初步学唱歌曲。
解决重点的方法:
1、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美好的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教师的示范演唱能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所以我采用演唱歌曲的方法让幼儿欣赏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欣赏感知的基础上,我边唱歌,边让幼儿听着音乐用“符号”画一画对三段乐曲的感受,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三段曲式结构;
3、利用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难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三段歌曲。
解决难点的方法:借助幼儿图谱,结合教师图谱,在让幼儿欣赏感知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用相应的歌声演唱三段歌曲。
四、活动准备:歌曲图谱(旋律和歌词图片)、小燕子图片、幼儿每人一份纸和笔、钢琴。
五、活动流程: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欣赏歌曲、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延伸
具体活动过程:
(一)、猜小燕子谜语,出示小燕子图片,引出课题。
谜语:身穿黑锻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二)、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第一遍,提问:整首乐曲可以分成几段?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2、教师演唱歌曲第二遍,请幼儿在段与段转折的时候举手示意。
这三段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吗?听起来哪个地方是不一样的?第二段听起来又是怎么样的?教师唱歌,请幼儿将自己对这三段音乐的感受用“符号”画下来。
4、展示部分幼儿的图谱,老师也把自己的感受也画下来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代表优美、轻柔,唱起来的时候要缓缓地,柔柔的。
红色的小三角形表示轻快、活泼的,在唱的时候要注意声音短促而有力,要有跳跳的感觉。
幼儿跟着教师轻哼两种不同的旋律。
5、这首歌曲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请你再来听一听,等会来唱一唱。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三)、初步学唱歌曲。
1、幼儿借助图谱完整演唱。
(引导幼儿用相应的歌声演唱三段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看着图谱演唱歌曲1-2遍。
3、逐渐脱离图谱演唱1-2遍。
(四)、延伸。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鸟在帮助我们人类,请小朋友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鸟对我们人类有帮助,然后也把它编一编,唱一唱。
课后反思: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经常会让孩子们给乐曲分分段,说一说对每一段乐曲的感受,本次活动的设计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让孩子们把对三段乐曲的感受用符号画下来。
因为前面对乐曲有2遍的欣赏感知,然后让孩子们对三段乐曲进行过比较,幼儿一边画的时候我一边唱歌,所以孩子们画出来的“感受”还不错,多数幼儿用了舒缓的波浪
线表现第一和第三段。
第二段幼儿用的符号各种各样,有方块、有圆形等等,他们多数能表现出第二段和一、三两段不同,但对于第二段旋律的特征幼儿还不会用合适的符号来记录,这是因为幼儿相关缺乏经验。
在展示图谱后,我觉得歌曲已经唱了好几遍了,所以直接提问:“这首歌曲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结果好多孩子都沉默了,原来前面几遍幼儿主要在感受歌曲的旋律,对歌词关注的比较少,因此我又唱了一遍歌曲,让孩子们带着任务来听。
当幼儿回答后,我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来记忆。
歌词“除害虫,保庄稼,你为丰收出力气“相对比较抽象,结合图谱我让幼儿进行讨论,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了歌词内容。
)
在学唱歌曲中,第一段和第三段舒缓、优美的旋律幼儿掌握的比较好,第二段演唱时四个“呀”字孩子们拖了长音,结果把活泼跳跃的感情唱没了,我提醒他们用跳跳、有力的声音来唱,四个“呀”要唱得短一点,后面几遍演唱就好很多了。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