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习题集(2007)

合集下载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习题

《供热工程》复习题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在设计室外温度t w下,为了维持室内恒温tn,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需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包括哪几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3.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分为哪两部分?指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通过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4.围护结构的修正耗热量包括哪几部分?朝向修正耗热量,风力附加耗热量,高度附加耗热量5.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说明各项的意义。

6.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对供暖房间围护结构外侧不是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而中间隔着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场合,在计算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时,为统一计算公式,要进行温度修正7.相邻房间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不同时,什么情况下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当两个相邻供暖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其传热量。

8.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不保证天数法,即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超过5天的日平均温度。

9.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空间层中的空气导热系数比组成围护结构的其他材料导热系数小,增加了围护结构传热热阻,减少传热量思考:是否空气间层的厚度越厚越好?对流换热强度开始随间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反而易于对流,间层热阻不再随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10.地面的传热系数是如何确定的?地带划分法:沿平行于外墙的方向2m一个把地面划分成四个地带。

平均传热系数法第一地带靠近墙角的地面面积需要计算两次11.高度修正是如何进行的?高度附加耗热量时考虑房屋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高度增加1m,耗热量增加2%,总增量不超过15%,且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的总和上12.在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太阳辐射得热是如何考虑的?太阳得热量可用减去一部分基本耗热量的方法列入。

供热工程复习题(含答案)

供热工程复习题(含答案)

供热工程复习题(含答案)供热工程复习题(答案页数默认为新书第四版)几个图太难画了,直接复印课本吧,我把页数写上了。

因为没人校对,可能有错误。

不喜欢这东西的人可以不看,没人强制你看。

有错误请在群里提醒。

谢谢!一、选择题1.供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B )P1A、热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工艺用热系统等。

B、热媒制备、热媒输送、热媒利用等C、热水系统、蒸汽系统等。

D、局部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

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 A )P10A、在某一室外温度t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B、在设计室外温度t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C、在规定室外温度t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D、在任何室外温度 tw 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3.附加耗热量包括( D) P11A、风力附加、风向附加、朝向附加。

B、风力附加、高度附加、设备附加C、高度附加、设备附加、朝向附加。

D、风力附加、高度附加、朝向附加。

4.《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的室内计算温度宜采用( C )P12A、不应低于15°C。

B、不应低于12°C。

C、16 —20°C。

D、不应低于10°C。

5.《暖通规范》规定,我国北方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是( A) P13A、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 天的日平均温度。

B、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4 天的日平均温度。

C、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3天的日平均温度。

D、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2 天的日平均温度。

6、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是( D )P14A、传导、辐射、对流。

B、传导、辐射。

C、传导、对流。

D、对流、辐射7、关于地面的传热系数在工程上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将地面沿外墙( D ) P16A、沿平行方向分一个地带。

B、沿平行方向分二个地带。

供热工程论述题

供热工程论述题
1)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的网路补水量少。在运行中,闭式热水供热系统容易监测网路系统的严密程度。
开式系统失水量大,补水的测量不能说明系统的坚固性,所以供热系统的严密程度监测复杂;
2)在闭式热水供热系统中,网路循环水通过表面式热交换器将城市上水加热,热水供应用水的水质与自来水水质相同且稳定。开式供热系统因为与回水管中水的变流量有关,热网水力工况很不稳定,循环水水质不稳定,卫生监测困难;
答:间壁式换热器在供热系统中因高低温两种热媒互不掺混,一、二级网具有不同的压力而运行管理方便,可靠性好,技术经济性高等优点而被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普遍采用。
20、换热器的选择原则有哪些?p377
答:
1)换热器的容量和台数应根据热负荷调节并按照最不利工况进行选择,一般不设备用。但一台换热器停用时,其余的应满足60~75%热负荷的需要。
答:
1).闭式热力网补水泵的流量不应小于系统循环流量的2%;事故补水量不应小于供热系统循环流量的4%。
2).开式热力网补水量,不应小于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泄漏流量之和。
3).补水泵扬程的选择计算与补水点和定压点(压力控制点)的相对位置有关。补水点和定压点在同一位置时,补水压力不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加30-50KPa;旁通管或供水管定压时满足静压所需压力加30-50KPa;
12、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热水供热系统在运行或停止运行时,系统内热媒的压力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技术要求:
1)不超压,在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中,压力不应超过用户系统用热设备及管道构件的承压能力;
2)不汽化,在高温水网路和用户系统内,水温超过100℃的地点,热媒压力不低于该水温下的汽化压力,同时还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
5、试述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相比的优缺点。

供热工程-中级职称复习题(中)

供热工程-中级职称复习题(中)

第四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一节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一、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ΔP=ΔPy +ΔPi=R l+ΔP i Pa二、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第二节重力循环双管系统管路水力计算方法第三节机械循环单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机械循环系统的作用半径大,其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一般约为10-20kPa,对水平式或较大型的系统,可达20一50kPa。

进行水力计算时,机械循环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多根据入口处的资用循环压力,按最不利循环环路的平均比摩阻来选用该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当入口处资用压力较高时,管道流速和系统实际总压力损失可相应提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最不利循环环路常用控制值的方法,按=60—120Pa/m选取管径.剩余的资用循环压力,由入口处的调压装置节流。

在机械循环系统中,循环压力主要是由水泵提供,同时也存在着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对机械循环双管系统,水在各层散热器冷却所形成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不相等,在进行各立管散热器并联环路的水力计算时,应计算在内,不可忽略.对机械循环单管系统,如建筑物各部分层数相同时,每根立管所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近似相等,可忽略不计;计算步骤1.进行管段编号2.确定最不利环路3.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4.确定其他立管的管径,计算阻力不平衡率在允许值±15%范围之内。

防止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现象的方法。

(1)供、回水干管采用同程式布置;(2)仍采用异程式系统,但采用“不等温降”方法进行水力计算;(3)仍采用异程式系统,采用首先计算最近立管环路的方法。

第四节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方法1.首先计算通过最远立管的环路.确定出供水干管各个管段、立管Ⅴ和回水总干管的管径及其压力损失.2。

用同样方法,计算通过最近立管的环路,从而确定出立管、回水干管各管段的管径及其压力损失。

3.求并联环路立管和立管的压力损失不平衡率,使其不平衡率在±5%以内。

供热工程考试复习题

供热工程考试复习题

1、热负荷:在冬季,为了维持室内空气的一定温度,需要由供暖设备向供热房间供出一定的热量,称该供热量为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3、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为设计温度,所必须由供热设备供出的热量。

4、冷风渗透耗热量:通过关闭着的门,窗缝隙,在风压与热压的作用下,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并排向室外,在此过程中,冷风将带走室内一部分热量,这部分耗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5、垂直失调:在供暖建筑物中,同一竖向的各房间的室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温度,而出现上下层冷热不均的现象,通常称为系统垂直失调。

6、水平失调:在远近立管处出现流量失调引起而引起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统的水平失调。

7、真空回水式:低压蒸汽凝结水回收和空气的排出还可靠真空泵;把真空泵、凝结水箱、锅炉给水泵组成的机组叫真空给水泵8、直接连接:热用户直接连接在热网上,热网不仅给热用户提供热量而且也提供热媒9、间接连接:热用户采用表面式换热器与热网相连,热网给热用户提供热量,热用户有自己的热媒,热网的热媒与热用户的热媒通过表面换热器进行换热10、闭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只作为热媒供给给热用户而不从热网中取出使用。

11、开式系统:热网中的循环水部分或全部从热网中取出,直接用于生产或热水供应热用户中12、局部供暖系统:热媒制备,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在一起的供暖系统,称为局部供暖系统。

13、集中供暖系统:当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填空:供暖方式:连续供暖和间接供暖供暖系统都是由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散热器与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上进下出,同侧连接上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下出,异侧连接下进上出,同侧连接供暖散热器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主要以对流散热方式为主。

集中热系统的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电热锅炉房供热管道及附件包括:供热管道的管件(三通、弯管)、阀门,补偿器,支座和放气,放水,疏水,除污等。

供热工程练习题 - 答案

供热工程练习题 - 答案

1、供热系统包括热源、供热热网和热用户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设沿水流方向上升的坡度,在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点处设集气罐来进行集中排气。

3、疏水器的作用是阻汽、排水。

4、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流动状态几乎都是处于紊流过渡区区,室外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紊流粗糙区区。

5、集中供热系统各热用户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为季节性热负荷和常年性热负荷两大类。

6、常用的阀门有截止阀、闸阀、蝶阀、止回阀、手动调节阀、电磁阀。

7、疏水器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和热静力式疏水器。

8、我国《暖通规范》规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____5___天的日平均温度。

9、热水供暖系统按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__自然__循环系统和__机械__循环系统。

10、温调式疏水器属热静力型疏水器,其动作部件是一个波纹管的__温度敏感元件__。

11、根据供热调节地点不同,可分为__集中调节___、__局部调节__和__个体调节__三种调节方式。

12、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__流量__和__管径__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

13、为消除剩余压头,通常在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处安装_调压装置__。

14、供热管道附件是供热管道上的管件,如__阀门__、__补偿器__和__支座__等。

15.__热负荷延续时间图__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

16、常用的热水换热器有__壳管__式、__板__式、___容积式___式等。

17、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2米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18、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有架空、埋地、地沟三种。

19、循环水泵运行和停止时,压力保持不变的点称为定压点。

20、设计采暖系统时,系统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最低点应设泄水阀。

1、采暖: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已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

《供热工程》题集

《供热工程》题集

《供热工程》题集第一大题:选择题1.在供热系统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将热能传递给水或其他流体?A. 换热器B. 散热器C. 锅炉D. 储热罐2.热水供热系统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供热稳定B. 维护简单C. 初投资低D. 热效率高3.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制作供热管道的保温层?A. 聚氨酯泡沫B. 钢筋混凝土C. 玻璃D. 铝合金4.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中,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A.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B. 室内设定温度C. 室外风速D. 建筑物的朝向5.在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了防止水击现象,通常采取什么措施?A. 设置疏水器B. 提高蒸汽压力C. 降低蒸汽温度D. 增大管道直径6.下列哪项不是供热管网布置的原则?A. 尽量缩短管线长度B. 避免穿越重要交通干线C. 尽量提高管线埋深D. 考虑热负荷分布和热源位置7.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中,质调节是指改变什么参数来调节供热量?A. 供水温度B. 供水流量C. 回水温度D. 室外温度8.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中,采用膨胀水箱定压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简单可靠B. 投资小C. 占地面积小D. 维护方便9.供热管道的热补偿方式中,自然补偿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A. 管道的弯曲变形B. 管道的材料膨胀C. 管道的支点位移D. 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变化10.在供热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的热效率,常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 增加管道长度B. 提高供水温度C. 增大管道直径D. 减少散热器数量第二大题:填空题1.供热系统由热源、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2.热水供热系统中,常用的定压方式有膨胀水箱定压、______和______。

3.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了防止蒸汽泄漏和空气进入,通常在管道上设置______。

4.供热管道的热补偿方式有自然补偿和______两种。

5.在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______、______和室内设定温度等因素。

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华东交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班级2010指导教师签字李建强教研室主任签字2010年6月26日19.沈阳10.赤峰11.伊春12.银川13.锦州14.丹东15.牡丹江16.长春17.乌鲁木齐18.北京19.石家庄20.吉林21.四平22.大连23.抚顺24.克拉玛依25.吐鲁番26.西安27.延安28.大同29.晋城30.秦皇岛31.承德32.济南33.天津34.西宁35.太原36.兰州37.张家口38.青岛39.淄博40.潍坊41.南京42.连云港43.合肥44.黄山45.庐山46.郑州47.开封。

(二)、热源资料:热源来自于室外城市热网,热网的供水温度τ1=95℃,回水温度τ2=70℃,入口处供回水压差为5mH2o。

(三)、土建资料参见建筑平面图,建筑层高为3.2m。

围护结构的资料如下:外墙屋顶外门外窗3℃≥37砖墙k=1.53w/m2℃D=5.3平屋顶k=1.2w/m2℃D=3.67单层木门k=4.65w/m2℃单层塑钢窗k=4.2w/m2℃-10℃>t≥-20℃49砖墙k=1.25w/m2℃D=6.9平屋顶k=0.92w/m2℃-20℃37(一)、计算说明部分:1、确定原始资料;2、建筑热工计算;3、热负荷计算;4、方案确定;5、散热器的选型及计算;6、系统的水力计算;7、设备的选择;(二)、图纸部分1、系统图2号1张2、平面图2号1张五、设计要求1、设计说书应按一定格式编号,说明方案洁扼要,字迹清楚。

说明书要有封面、目录、工程概述、小结、参考资料名称。

23123、校核围护结构最小传热热阻。

(二)热负荷计算(列表计算)1、围护结构的尺寸丈量;2、确定温差修正系数;3、确定各种附加耗热量;4、计算冷空气渗入耗热量;5、计算外门冷空气侵入耗热量;6、计算总耗热量(三)、方案的确定(应作比较选择)1、热水供暖或蒸汽供暖;234561231234、计算并联环路。

(六)、设备的选择1、调压板2、除污器3、集气罐(七)、施工图的绘制1、系统图2、平面图3、设计施工说明4、设备及主要材料表三、设计时间安排表时间内容时间内容方案及散热器确定第八天整理说明书四、参考资料1、《供热工程》贺平主编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3、《暖通空调设计资料便览》王志勇刘振杰主编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暖通教研室201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工程习题集华北电力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2007年2月8日第一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1.解释名词术语集中供热系统热用户 季节性热负荷 常年性热负荷小时变化系数 同时使用系数 年耗热量2.选择、填空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包括有 、 、 、 、 等四种,其中 、 、 为季节性热负荷, 、 为常年性热负荷。

2)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最主要的热负荷是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其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比例大约为 。

3)供暖设计热负荷概算的主要方法有 和 。

4)对于建筑面积、结构和使用性质完全相同的建筑,在哈尔滨与长春比较其面积热指标的大小 (大、小、相同)。

5)在同一城市的建筑,其建筑面积和结构完全相同时,住宅与办公楼比较,其面积热指标 (大、小、相同)。

6)对于建筑面积和使用性质完全相同的建筑,在哈尔滨与鞍山比较,其面积热指标的大小 (大、小、基本相同)。

7)热水供应中的小时变化系数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 。

A 使用人数B 供水温度C 用户高度D 储水箱容积8)哈尔滨市某小区建筑面积为66万m 2,供暖面积指标为75W/m 2,计算该小区供暖年耗热量为GJ(哈尔滨市气象资料:26-='wt ℃,t p =-9.5℃,n=179天)。

A 132908 B 382774 C 478467 D 4958663.回答题1)热负荷图的作用?2)常用的热负荷图有哪几种?3)试述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各部分的意义。

4.计算题1)在第2题第8小题中,建筑小区面积和热指标不变,小区所在地区改为鞍山市,试计算小区的供暖年耗量。

(18-='wt ℃,t p =-4.5℃,n =148天)第二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1.解释名词术语主干线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百分数 比压降经济比摩阻 热水网路的水压曲线 动水压曲线静水压曲线 定压 定压点 汽化 倒空2.选择填空1)室外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时,其管壁的绝对当量粗糙度K = mm ,管内水的流动状态在 区。

2)带有热水供应的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时,对热网干线,按热水供应的 热负荷计算;对热网支路,当用户有储水箱时,按 热负荷计算;当用户无储水箱时,按 负荷计算。

(最大,平均)3)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时,主干线平均比摩阻推荐值为量 Pa/m ,这主要是针对直接连接的热网系统而言,对间接连接的热网系统,该值可适当 (增大,减少)。

4)热水网路水压图中静水压线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受哪些条件限制?最高 ;最低 、 。

5)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循环水泵扬程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A 建筑物高度H;B网路循环流量G;C管壁绝对当量粗糙度K;D热源内部阻力Δt r;E高温水汽化压力3.回答题1)热水网路支线水力计算时,除了考虑阻力平衡外,还受什么条件限制?2)热水网路水压曲线的实质是什么?3)绘制热网水压曲线的基本技术要求是什么?4)为了消除高层建筑对普通建筑的水静压力的影响,在连接方式上,应采取哪些措施?5)比较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与间歇补水定压的优缺点,并指出两种定压方式在水压图上的区别。

6)闭式热水供热系统补给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如何确定?7)热水网路中继加压泵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采用中继泵?4.分析、画图题1)对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分别画出膨胀水箱接在供水管上和接在回水管上两种不同情况的水压图,并分析哪一种情况下,系统容易产生负压?产生负压的条件如何?2)定性画出定压点设在循环水泵旁通管上的补水定压方式水压图,并分析旁通管上、下两个阀门的开启度对水压图的影响。

3)画出下列不同情况下的水压图所对应的热水供热系统形式。

第三章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1.解释名词术语管段的阻力数管段的通导数水力失调一致失调等比失调非等比失调不一致失调水力稳定性2.选择填空1)网路中各管段的阻力数S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管径D (B)粗糙度K (C)管内水流量G (D)管内水压力P (E)水温T(F)阀门开启度2)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系数Y值的范围是。

3)提高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或。

4)用户入口安装调节装置的目的是维持用户恒定,这种恒定是通过调整调节装置实现的,其实质是调整用户的。

(水温、流量、压力、阻力数)3.回答题1)供热系统水力失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热水网路中某一用户流量发生变化后,变化的流量能否全部转移到其它用户?能否完全不转移?为什么?3)简述热水网路水力工况变化条件下流量再分配的计算步骤。

4.分析、面图题1)某热网管道管内径d1=50mm,管内水流量G1=0.72t/h。

此时计算管段的阻力数S1=28935Pa/(t/h)2,若该管段管径改为d 2=70mm ,管内水流量G 2=1.08t/h ,试确定此时的阻力数S 2,接近下述数值中的 。

(A)2198 (B)4946 (C)12860 (D)651042)图中所示为具有五个热用户的热水供热系统原理图和水压图,当作如下调整时,系统将产生何种水力失调?并画出调整后的水压图(假定热源处的作用压头不变)。

①阀门A 节流;②阀门B 节流;③阀门C 关闭;④阀门B 关闭;⑤在用户5以后再并联一个用户6。

第四章 蒸汽供热系统1.解释名词术语蒸汽供热系统 开式凝结水回收系统 闭式凝结水回收系统满管流凝结水回收系统 非满管流凝结水回收系统 加压凝结水回收系统2.选择填空1)蒸汽供热系统中热用户与蒸汽网的连接方式可采用 、 、 、 等方式。

2)对蒸气管路水力计算,在 、 情况下,多采用常用流速法选择主干线管径,其常用设计流速:对饱和蒸汽,D >200mm 时,为 m/s ;D =100~200mm 时,为 m/s ;D <100mm ,为 m/s 。

3)热网规范规定,饱和蒸汽管道内蒸气的最大允许流速:D >200mm 时,为 m/s ;D <100mm ,为 m/s 。

3.回答题1)按凝结水回收动力分,凝结水回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回收方式?各种回收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如何?2)蒸汽管路与热水管路在水力计算上有何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3)蒸汽管路水力计算时,主干线平均比摩阻如何确定?4.分析、画图题1)某蒸汽管路始端压力为P s =0.8MPa ,末端用户压力P m =0.4MPa 。

按上述参数选择合适的管径后,始段压力下降为mP '=0.6MPa 。

①若保证流量不变,末端用户压力将如何变化? (mP '=0.2MPa ,m P '>0.2MPa ,m P '<0.2MPa)②若维持管路总阻力损失在0.4MPa,蒸汽流量将如何变化?(增大,减小,不变)2)下图为蒸汽供热凝水回收系统图,按图回答:①AB、BC、CD、DE各管段内流体的流动状态?②各对应管段的凝水回收方式?③BC、CD管段的资用压头?④DE管段水力计算的常用流速?⑤DE管段凝结水泵的扬程?第五章室外供热管网设计1.解释名词术语集中供热系统热水供热系统热电厂供热系统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开式热水供热系统闭式热水供热系统直接连接间接连接供热管网定线枝状管网环状管网管道敷设预制保温管经济保温厚度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峰值应力自限性弹性分析法弹塑性分析法预应力法嵌固段过渡段管道热伸长量补偿器2.选择填空1)我国目前的集中热水供热系统多采用热水供热系统。

(开式,闭式)。

2)热水供热系统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中属于直接连接的有、、等三大类;属于间接连接的则采用连接。

3)室外热网的形式可分为环状、枝状等两大类,我国目前热网系统的形式多采用。

4)架空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底距地面的高度为:低支架,中支架,高支架。

5)地下管沟敷设的地沟净高H和人行通道宽度B的尺寸为:通行地沟:H ,B 。

半通行地沟:H ,B 。

不通行地沟:。

6)地沟盖板的复土厚度不应小于 m。

7)室内供热管道多采用,室外供热管道多采用或。

(水煤气钢管、螺旋焊接钢管、无缝钢管、铸铁管、铜管、塑料管)8)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等三大类。

9)供热管道上用于启闭的阀门有、、等,用于调节的阀门是,用于单向流动的阀门是。

10)供热管道活动支座的作用是承受管道荷载,它允许管道在方向滑动位移,常用的滑动支座,以管托横截面的形状可分为、、等。

11)供热管道固定支座的作用是,它(允许、不允许)管道和支承结构有相对位移。

当管道轴向力<500kN时,可采用,,等支架,当管道轴向力>500kN时,应采用支架。

12)检查井的有关结构尺寸:净空高度m,通道宽度 m,干管保温结构与地面距离m,人孔直径m,检查井地面低于地沟地面m。

13)《热网规范》规定,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的管道、设备一般应保温。

作为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应不大于W/m.℃,其密度应小于kg/m3。

14)确定供热管道管壁厚度时,主要考虑的是引起的应力;确定活动支座间距时,主要考虑的是引起的应力;计算补偿器的结构尺寸和弹性力时,主要考虑的是引起的应力。

15)活动支座最大间距通常按条件和条件确定。

16)固定支座所受的水平推力因所设置的补偿器不同而异,对于设置方形补偿器的管道,其水平推力有、;对于设置套管补偿器的管道,其水平推力有,,;对于设置波纹管补偿的管道,其水平推力有、、。

17)目前管道应力验算时采用的两种方法是法和法。

18)直埋管道与地沟内管道比较,受热时管道的热伸长较(大、小)。

19)直埋敷设管道的过渡段与嵌固段比较,其所受的轴向力较(大、小)。

20)对于一端设补偿器的直埋管段,管道升温时,管道所受的轴向力包括、。

3.回答题1)开式热水供热系统与闭式热水供热系统比较,其优缺点如何?2)以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3)简述集中供热系统热煤(蒸汽、热水)的选择原则。

4)简述地上敷设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各种支架的结构形式。

5)简述地沟敷设的优缺点以及不同形式地沟的结构形式。

6)简述直埋敷设的优缺点。

7)简述供热管道排水、放气装置的设置原则。

8)供热管道设置补偿器的作用?目前常用的补偿器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9)地下敷设管道设置检查井的原则。

10)供热管道及其附件保温的目的有哪些?11)供热管道进行应力计算时,主要考虑哪些荷载引起的应力?12)供热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3)确定管道固定支座间距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第六章供热系统的热源及其主要设备1.解释名词术语热力站工业热力站民用热力站一级供热管网二级供热管网表面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2.选择填空1)热力站凝结水箱总凝水量,一般按分钟最大小时回水量计算,而热源处的总凝结水箱凝水量,一般按分钟最大小时回水量计算。

2)民用集中热力站中,除必要的换热、输送、分配设备外,尚应设置必要的、和等三类装置。

3)下列各换热器所属的类型(表面式,混合式)①壳管式汽--水换熟器()②容积式换热器()③板式换热器()④淋水式换热器()⑤喷管式换热器()4)比较上题中①一④四种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大小,如按序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