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试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试题分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其突出特征为“国际视野,稳中求变,关注社会,凸显素养”。

试题虽然采用了新的形式,但依然紧贴高中教学,考查了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论述文选择《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既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一点四面”中的“依法治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更体现了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

实用类文本选择介绍“XXX纪录片频道”,并将其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作比较,也体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国形象。

作文题要求考生从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更是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时代主题。

整张卷注重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学生对母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注重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让语文能力真正强的考生拿到高分。

同时又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变化,气势磅礴,眼光深邃,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体现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光辉,耐人咀嚼。

新”体现在:取消选考模式,适度增加阅读量,文化常识考察趋稳。

2017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自2015年开始考查的文化常识考点成为之后,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实用类文本一改往年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新闻类材料,而且是非连续性文本,这要求要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极大的合理化分配时间。

此题虽新,但在不少套卷练中都出现过非连续性新闻类文本阅读,相信做过多篇的考生并不陌生,而且庆幸自己积累不少此类题的做题经验。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oc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报告oc

2017年全国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7年普通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Ⅰ卷)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助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要求。

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试题学科特点突出,通过考查内容的精心选择与考查形式的创新,落实了《考试大纲》的原则,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体难度降低;选择题和材料题的跷跷板现象逐渐趋于平衡;阅读难度降低,阅读量减小的特点继续保留;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科基本素养上;知识的考查隐性化;试卷整体趋于稳定平实,学生入手门槛降低,但考查区分度很好。

试题呈现以下特点:一、试卷特点1.稳定性(1)从考点分布来看,高频考点仍然在考。

例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第24题),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25题),封建经济的发展(第27题),经济近代化(第28题),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浪潮(第29、30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第31题),工业革命(第33题),苏联的工业化(第34题),二战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第35题)。

(2)从分值来看,与前三年相比基本没太大变化。

以选择题为例,中国古代史4题,16分;中国近代史3题,12分;中国现代史1题,4分;世界古代史1题,4分;世界近代史1题,4分;世界现代史2题,8分。

(3)从命题思路和考查内容来看,主观题基本一致。

如41题(原40题),以往的命题方式不外乎两种——中外对比(如2015年苏格拉底和孟子法制思想的对比)和古今贯通(如2016年中国古代和近代的人口问题),今年是通过中外对比的方式考查近代东西方的民族主义。

从2013年开始,考查内容主要在必修二和必修三,今年考查的是必修三2.创新性——稳中有变(1)通过各种各样的材料创设新情境。

今年试卷的材料形式与以往相比,极为丰富、活泼,既有文字资料(第24、27、28、29、30、31、32、35),又有表格(第25、26、33),还有漫画(第34题)。

2017高考试题分析

2017高考试题分析

2017高考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试题设计紧贴时代脉搏,强调实际应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以下是对2017年高考试题的详细分析。

首先,语文试题在阅读部分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考查力度,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文言文阅读题目选取了经典篇章,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意,还要能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现代文阅读则涵盖了多种文体,如散文、小说等,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数学试题注重基础,同时不乏创新。

选择题和填空题覆盖了高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如函数、几何、概率等,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题则更加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考查,部分题目设计巧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英语试题在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听力部分选材贴近生活,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覆盖了多种体裁的文章,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捕捉信息并进行分析。

写作部分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情境或话题,组织语言进行表达。

理科综合试题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均体现了对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视。

物理试题通过设计实验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试题则通过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

生物试题则通过生物学现象和实验设计,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文科综合试题在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同样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政治试题通过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分析能力。

历史试题则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

地理试题通过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

总体来看,2017年高考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选择题试题分析和评卷报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注重对考生物理学科素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尤其注重对数学计算能力、作图能力以及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等基本能力考查,试题不偏不怪,突出高中物理学习的主干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于评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题分析如下。

22题:力学实验题满分分值:5分全省311891份试卷的平均分:1.76 难度系数:0.35【考查内容定位】通过滴水实验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查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类似纸带问题进行速度加速度的计算,结果呈现对有效数字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并利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考生答卷问题】(1)结果呈现不规范,不能完全按照题目要求答题例如,题目第一问: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明确指出应填内容,但考生答卷中出现了大量与题目要求不符的答案,比如“从右向往”、“从右向右”、“从向左左”、“从右向外”、“从右向坐”、“向右向左”、“从右向往”、“从向左左”等答案。

再如,题目第二问: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很多考生没有按照要求填写两位有效数字,导致丢分。

(2)数字运算错误,数学运算能力较差从得分比例上看,0分占比26.14%,第一问1分占比31.43%,合在一起占比57.57%。

有57.57%的考生没有顺利完成第二问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教学备考建议】(1)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在平时训练时尽量不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分析、计算和结果呈现。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试卷设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到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好的落实了国家考试中心提出的,高考命题的四层考查目标,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及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即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不同类型的三种试卷体现了对不同省份的不同要求。

实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二、得分情况理科综合客观题总难度0.61,即化学学科难度大于理综平均水平。

表2:近5年河南省考生主观题得分统计:17年理科综合主观题部分难度系数为0.35,也就是说,主观题部分化学学科难度略低于理综平均水平。

三、试题分析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

选择A、B、C、D的学生分别有69%、11.5%、6.5%、13.4%。

最近几年化学试题的第1个选择题,多为这样的联系生产生活类的题目。

如2017年第7题: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该类试题多为送分题,所考查内容贴近教材和学生实际,学生只要关注了化学物质的用途,答题时善于抓住自己熟悉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点,利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答案】B。

2017浙江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2017浙江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风靡(mi)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成为城市“烂疮.(chu d 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 i)”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 e)0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 u)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 i 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 .(j I)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 e)舌。

A项的错误在靡这个字的读音上,【mi】1.浪费,奢侈:〜荡。

〜费。

侈〜。

2.分散:〜散(消灭)。

3.古同“糜”,糜烂。

【mi】①无,没有:〜日不思。

②倒下:望风披〜。

[靡靡之音]颓废、趣味低级的乐曲、歌曲。

所以此处应读第三声。

B 项密诀应为秘诀。

C项禁有两种读音:【j 1 n】1.受得住,耐久:〜受。

〜得住。

〜不起。

弱不〜风。

【j i n】1.不许,制止:〜止。

〜绝。

〜书。

〜令。

〜赌。

〜欲。

〜锢。

此处应该读第一声。

第一题难度与往年相比较是有所降低的,主要考察字音字形的积累,最容易迷惑的是A 选项中的靡的读音,考生需要重点注意。

阅读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2017高考试题分析报告

2017高考试题分析报告

功率为P2=UI=1.17W。
【考点】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点睛】电路图主要是控制电路、测量电路的连接。 小灯泡阻值为小电阻—外接法,电压从0开始测 量—分压式接法。然后由伏安特性曲线分析阻 值的变化,注意纵轴是电流。第3问求灯泡消耗 的实际功率较难,因灯泡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 而变化,通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利用图像 法找到灯泡实际的电流、电压值。
二 、 考 点 分 布
三、2017Leabharlann 考物理逐题解析物理模型 学生易错点 考场应对策略
【考点】动量 动量守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量即反冲类动量守恒问题,只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 即可,比较简单。
【解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水平位移大,或者同 样的水平距离速度大的用时少,故C正确;ABD错误。
拉密定理: mg F1 F2
sin sin sin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 动态平衡 【点睛】本题考查动态平衡,因同一条弦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可利用矢量 三角形构造圆或者拉密定理都可以很快解答。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点睛】注意相邻水滴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46滴水有45个间隔;速度加速 度的计算,注意单位、有效数字的要求。 逐差法的应用:偶数组数据时
25.(20分)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1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 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在油滴处于位置 A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 一段时间t1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 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B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017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及阅卷情况反馈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 2017.9.21
一、试卷整体特点概述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试卷分析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试卷分析导语2017年高考全国II卷语试题,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为依据,在试卷整体结构与试题命制上保持着“稳中有变”的基本原则,“稳定”符合教学的主体思路,让教学与考试有可循,“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程改革的新的理解和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试卷材料与命题以“立德树人”为重点,深化对优秀传统化、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难度控制合理,既注重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又加强了思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语试题力求进一步落实对语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联生活,紧扣学生的实际,既承袭传统,又接地气,是一份很好的考试试题。

1、稳中有变的整体特色(1)稳定,主要体现在命题的形式和试卷整体结构上。

2017年试卷结构维持着“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部分,在内容的考查上维持着论述类本阅读、学类本阅读、实用类本阅读、言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字运用、作几大板块。

言阅读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题型仍是断句、古代化常识、对意的理解和分析和翻译;古代诗词阅读为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题型仍是内容理解与手法赏析;默写题型仍为解说性默写,且命题难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

可以说,无论是从选材类型、从题型特点还是从分值看,这一部分是今年试卷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2)变化。

在平稳发展中体现新的思考,引领教学的改革。

2017年高考语全国II卷取消了“选考题”。

把“学类本阅读”和“实用类本阅读”二选一,改为了均必考,并统一到现代阅读板块,使试卷结构显得简洁干净,知识的分类也更为科学。

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考查更为全面,对考生语基本能力的要求更为全面。

选考改为必考,导致阅读量和题量有所增大,试卷总题量由18个题变成22道题,客观题由去年的9个题,增加到12个题,但主观题量并没有大的增加,选择题的选项字量减少,这样的均衡使学生的思考答题时间仍比较充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