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76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76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种 安 全 有 效 的 辅 助 治 疗 方 法 _ 。1 降 颅 压 : 2 甘 露 醇 1 ] ) 用 O
其 主 要 临 床 特 征 、 高 临 床 医 师 的诊 疗 水 平 、 早 期 诊 断 、 提 为 治 疗 提 供 科 学 的理 论 依 据 , 对 今 年 1 6 份 我 院手 足 口病 区 现 ~ 月 收治 的 7 6例 小 儿 重 症 手 足 口病 病 例 的 住 院 病 历 进 行 查 阅 、 分
手 足 口病 是 由 肠 道 病 毒 ( 柯 萨 奇 病 毒 A 组 1 以 6型
( oa6、 道病毒 7 C xl ) 肠 1型 ( V7 ) 见 ) 起 的 急 性 传 染 病 , E 1多 引
窦性心动过速 3 3例 , 上性 心 动过 速 1 , 室 例 T波 2 , 例 I度 房
多 发 生 于学 龄 前 儿 童 , 以 3岁 以下 年 龄 组 发 病 率 最 高 。病 尤 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 主要 通 过 消化 道 、 吸 道 和 密 切 呼 接 触 等 途 径 传 播 。 主要 症 状 表 现 为 手 、 、 足 口腔 等 部 位 的斑 丘 疹 、 疹 。少 数 病 例 可 出 现 脑 膜 炎 、 炎 、 脊 髓 炎 、 水 肿 、 疱 脑 脑 肺 循 环 障 碍 等 , 由 E 1 染 引 起 , 死 原 因 主要 为 脑 干 脑 炎 多 V7 感 致 及 神 经 源 性 肺 水 肿 。手 足 口 病 是 全 球 性 传 染 病 , 已在 世 界 多 个 国 家 暴 发 和 流 行 , 年 来 在 我 国 的发 病 率 显 著 升 高 , 呈 现 近 并 季 节 性 流 行 和 全 年 散 发 的 趋 势 。我 国 于 20 0 8年 5月 将 其 规

重症手足口病25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25例临床分析
生物可降解物质在生物体 内吸收不 明显 , 通过水解 反应 逐 渐降 解 , 物为 C :和 产 O
引发手足 口病 的肠道病毒有 2 0多种 ( 。柯 萨奇 A组的 1 、… 0型 , 型) 64 5 9 1 B 组 的 25型 , 、 、 以及肠道病毒 7 型均 为手 1 足 口病较常见的病 原体 , 其中以柯萨奇病 毒 A1 6型 ( oA1 ) 肠 道 病 毒 7 cx 6 和 1型 ( V 1 最 常见。传播渠 道 以飞 沫传播 、 E7) 饮食传播 、 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及直接接触 患者传播 。5—7月是手足 口病高发期 。 E7与CX 1 V1 O A 6所致的手足 口病在 临床症状上难 以区别 , E 7 感染 易伴 但 v1
参 考 文献 .
1 毛 中林. 肠道病毒 7 感 染 的研 究进展 . 1 国 外 医 学 儿 科 学 分 册 ,0 1 2 6) 3 1— 2 0 , 8( : 1
31 3.
2 李爱敏 , 孙洪亮 , 于慧萍. 足 口病患儿 血 手 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中国儿科杂志 ,
2 0 ,9 8 :6 4 5 0 4 1 ( )4 4— 6 . 3 周慧 敏 . 足 口病 9 手 o例 患 儿 心肌 酶 及 心 电
图改变 临床分 析. 学理论 与实践 ,0 7 医 20 ,
2 ( )8 0 1 :7—8 . 8
学性能 , 又具有血栓 源性 小、 炎性 反 应轻 微 和内膜增生少等特性。 从理论上讲 , 制血小 板黏 附、 抑 血栓 HO 一般开始降解时间为 6— 周。不 , 8 形成 、 血管 内膜增生 的药物可防止支架 内 同的生物可降解物降I速率不同, | } 可降解 共聚物也 因所 含物质 的量不 同而有不 同 再狭窄 。目前 临床应用 最广泛 的药 物涂 的降解速率 。生 物可降解 物质仅 引起轻 层支架为 雷帕霉 素和紫杉 醇支 架。载药 微 的异物反应 , 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 反 生物可降解性 冠状动 脉支架 由完 全 B S D 应 轻 微 , 热 原 、 溶 血 、 全 身 毒性 和 细 和药物两部分组成 , 无 无 无 以可降解聚合物为主 胞 毒 性 , 良好 的 生 物 相 容 性 和 可 吸 收 体 , 顾 药 物涂 层 支 架 与 B S的 优 点 , 有 兼 D 能 性 。整 个 过 程 较 少 引 起 新 生 内膜 增 生 及 够 在 更 长 的时 间 内提 供 更 大 的药 物载 荷 ; 不但治疗支架 内再狭 血栓形成 , 能在 一定 时 间 内保 持血 管通 能够投放多种药物 , 窄, 还可治疗原发 病 ; 血管壁 的机 械作 对 畅。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危险因素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危险因素。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归为重症组,同期选取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归为普通组,对比两组试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重症组和普通组在病程、热峰、白细胞计数、血糖、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托幼儿童、饲养宠物、卫生习惯不良、家庭人口密集、病例接触史、出疹个数、神经系统异常、循环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异常、发热、血糖。

结论: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可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儿童;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最常见的致病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两种,5岁以下的儿童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多数患儿在发病后1周内可自行痊愈,少数患儿会因并发症导致病情急转直下甚至死亡[1-2]。

针对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病情重、发展快的特点需要对重症患儿和普通患儿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进而总结其危险因素,为此,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和选取同期的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重症组,选取同期的4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为普通组,入选病例均经病原学证实。

重症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4岁,平均(3.45±1.12)岁,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11例,肠道病毒71型25例。

普通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4岁,平均(3.24±1.09)岁,感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9例,肠道病毒71型27例。

重症手足口病26例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26例临床特征与治疗分析
征 , 反 射 减 弱 或 消 失 。本 组 2 腱 6例 患 儿 均 符 合 上 述 重 症 病 例
手足 口病 ( M 是 由肠道 病 毒 ( HF D) 以柯 萨 奇 A组 1 6型
( oA1 ) 肠 道 病 毒 7 Cx 6 、 1型 ( V 1 多 见 ) 起 的 急 性 传 染 病 , E 7) 引 多 发 生 于学 龄前 儿 童 , 引起 手 、 、 可 足 口腔 等 部 位 的 斑 丘 疹 、 疱 疹 。E 7 感 染 多 可 导 致 重 症 与 危 重 症 病 例 , 出 现 脑 炎 、 V1 可 脑
迅 速 。为 提 高重 症 患 儿 的 临 床 救 治 水 平 , 将 镇 江 市 第 一 人 现
[ ] 中华 医 学 会 心 电 生 理 和 起 搏 分会 心 电 图学 学 组 .动 态心 电 图工 3
从 现 代 医 学 角 度 来 看 , 能 性 早 搏 又 叫生 理 性 早 搏 , 为 功 多 神 经 一精 神 因 素 、 内结 构 发 育 缺 陷 、 解 质 紊 乱 、 境 因 素 心 电 环 所 致 J部 分 人 可 以 出 现 明 显 的 心 悸 症 状 从 而 导 致 生 活 质 量 , 下 降 , 分 人 可 因 长 期 早 搏 过 多 导 致 心 脏 器 质性 病 变 , 而 影 部 进 响 患 者 预 后 。针 对 这 部 分 人 群 , 患 者 拒 绝 射 频 消融 治疗 , 若 长
我 国第 1 经 膜 片钳 技 术 证 明 有 多 种 离 子 通 道 作 用 的抗 心 律 个
失 常 中成 药 , 仅 不 增 加 反 而 缩 短 跨 室 壁 离 散 , 明 稳 心 不 说
颗粒治疗心律失 常的同时并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 全性好 , 安 可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I 关键 词 l手足 口病 临床 表现 治 疗
【 图 分 类 号 】R 5 1 中 7 .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 1) a- 0 9 0 文 4 0 4 ( 0 11 () 0 9 — 2 6 2 2
手 足 口病 (a d fo n uh dsaeHF ) 发生 于 学 h n , ta d mo t i s , MD 多 o e 龄 前 儿 童 , 以 3 以 下年 龄 组 发 病 率 最 高 , 夏 季 易流 行 , 一 尤 岁 春 是 种 儿童 传 染 病 。 引起 手 足 、 可 口腔 、 部 等 部 位 的斑 丘 疹 、 疹 ; 臀 疱 个 别可引起脑膜炎 、 炎 、 脑 脑干 脑 炎 、 经 源性 肺 水 肿 、 吸 循 环 衰 神 呼
14 转 归标 准 . 痊愈 : 发病 7 以上 , 温 正 常3 以上 , 疹 消 退 和( 干 燥 、 d 体 d 皮 或) 结 痂, 口腔 溃 疡 愈 合 , 常 规 中 自细 胞 计 数 正 常 , 其 它 系 统 合 并 血 无 症 ; 转 : 病7 以上 , 好 发 d 体温 正 常 2 d 皮 疹 隐 退 和 ( ) ~3 , 或 口腔 溃疡
控 制颅高压 ( 甘露 醇 、 尿 、 制 入 量 ) 酌情 静 脉 注 射 免 疫 球 蛋 速 限 白 ( 量 2 /k 分 2 给 予 ) 应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强 龙 1 总 a g, d 和 甲 5~ 2 mg ( g d ,d; 测 控 制 血 压 ( 力 农 、 妥 拉 明 、 普 钠 ) 0 /k -)3 监 米 酚 硝 ; 监测 血 糖 及 对 症 治 疗 。 症 病 例 危 重 型 ( 3 、 4 ) 出现 呼 重 第 期 第 期 : 吸 衰 竭 、 水 肿 及 时 给 予 气 管 插 管 正 压 机 械 通 气 ( 据 血 气 随 肺 根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取心理护理、生理护理以及健康宣传等护理方式,探讨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情况以及护理体会。

结果:50例患儿均未出现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应及时确诊,立刻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减小感染人群,实施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治愈率。

关键词: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护理;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00-01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状之一,又称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主要是指有机体因肠道病毒而引发的手部、足部以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粘膜疱疹或溃疡的临床症状。

[1]主要发病人群为0-5岁的儿童,以三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且具有传染性强、感染严重、不易治愈等特点,为隐形传染疾病。

其中,引发病症的病毒多达20多种,主要通过饮食、分泌物以及患病儿童所使用的毛巾、牙杯、玩具、奶具以及衣物等物品进行传播。

发病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心肌炎、脑膜炎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死亡。

加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患儿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1-2012年间来我院就诊的50个病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0-1岁之间的病例有12例;1-3岁之间的病例有21例;3-5岁之间的病例有17例。

患病原因包括:12例肺炎、14例心肌炎、15例并发脑炎、其他病症9例。

参与研究考察的病例均得到患儿本人或家属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足口病好发3岁以下的患儿,占70.9%,多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主要合并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

本组36例患儿合并颅内感染5例,合并心肌炎15例,合并肺水肿2例。

所有患儿均对症采取抗病毒、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治疗,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尽可能阻止疾病向危重症方向进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手足口病是由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有死亡病例报道[1]。

病毒通过口腔由人传播到人,儿童好发。

大多数病例恢复良好,然而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死亡[2]。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5月半,最大10岁9月,5岁2例(5.6%)。

全部于发病后1至5天内出现病情恶化。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断依据:(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异常、脑电图、磁共振、胸部线、心电图检查可有异常。

(4)确诊依据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表 1 手足 口病 神 经 系 统 受 累期 ( 并发 脑 炎 ) 要 表 现 主
右 下肢瘫 痪 1例 . 右 膝 反 射 消 失 及 右 下 肢 肌 其 力 Ⅱ级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精 神 差 、 食 差 、 肢 凉 ; 饮 下 呼 吸增快 I4 m n 最 快 6 > 07 i . .  ̄/ 6次/ i ; 率增 快 ≥10 mn 心 5
【 关键 词】 危重型 , 手足 口病 ; 高血压; 神经源性肺水肿 ;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7 29 R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d i1 .99 ji n 10 — 30 2 1.5 0 1 o:0 36 /.s . 02 1 1.0 2 0 . 1 s

手足 口病 ( adf t n o t dsae F h n o a dm u i s ,H MD) o h e

下患儿 4 (30 % ) 9例 8.5 。男 3 , 2 。病人来 自 3例 女 6例 昆明市城镇 2 , 3例 农村 1 ; 6例 专州县城镇 5例 , 农村 1 3 例 ; 2例分别为北 京 、 另有 南京 旅游 者。全部 病例 均有 口腔黏膜疱疹 或溃疡 , 手心 、 可见斑丘疹 、 足心 疱疹 。同 时并有臀部 、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1 ; 斑丘疹 、 3例 臀部 疱疹 6 : 例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7例 。全 部患儿 均有发 热 , 体温
高 为 3 .5 g L 治疗后 复查 均 正常 。心 电 图检查 5 95m / , 8 例 均为心动 过 速 。5 均 做 了肝 、 9例 肾功能 、 肌酶 检 心 查 : 2例 A T C 除 S 、 K轻度 增 高 , 心 肌酶单 项轻 度增 3例
1 2月收治 的 5 9例危 重型 H MD病 例报 告如 下 。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干预措施,阻止轻症患儿向重症患儿转化。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128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28例患儿中,男81例,女47例,男女之比为1.72︰1,发病年龄最大5岁,其中0~3岁最多,占90.6%;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 d,出现嗜睡、激惹、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粪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128例(100%)。

结论重病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1~2岁。

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标签: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Clinical analysis of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WANG?Hongqing??NIU?Mingya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Pediatrics,Children’s Hospital of Xuzhou City,Xuzhou 22100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explore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and prevent patients transforming from mild symptoms to severe symptom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8 children with HFMD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the 128 children,81 were male and 47 were female,with the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1.72︰1 and the maximum onset age of 5 years old. Children aging 0 to 3 years old were the majority,accounting for 90.6%. Most children’s fever duration sustained for≥3days,showing drowsiness,irritation,startle and other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Fecal and intestinal tract virus type 71test found 128 positive patients (100%).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s and acute severe symptoms were mainly infected with EV71,mostly aging from 1 to 5 years old,especially from 1 to 2 years old. For children with HFMD,vital signs should be monitored closely,acute severe patients should be detected early and ear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ase fatality rate and improve patients’ prognosis.[Key words] Severe hand-foot-mouth disease;Clinical features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病原之一[1]。

大多数病情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极少数重症患儿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干脑炎等,个别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2]。

重症患儿的早期诊断、积极尽早干预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本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28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重症HFMD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其中男81例,女47例,男女之比为1.72︰1;年龄为8个月~5岁,平均(2.3±1.5)岁,年龄3 d的有18例。

1.2.2?皮疹?分布于手足口部的有91例(83.38%),手足口臀部的有37例(16.62%)。

特征:以四肢末端、手足心及臀部为主,有时膝、肘等大关节出亦可发现皮疹,数量不等,可为丘疹或后转为成卵圆形、周围有红润的水疱、疱浆液少,口腔黏膜呈疱疹或小溃疡。

1.2.3?发热与皮疹?先发热后起皮疹106例,先皮疹后发热10例。

1.2.4?神经精神症状?全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出现肢体抖动128例(100%)、嗜睡81例(63.20%)、颈痛或头痛3例(2.35%),抽搐1例(0.78%)、脑膜刺激征阳性28例(21.87%)、呕吐80例(62.5%)、病理反射阳性15例(11.72%)、肢体肌张力减低6例(4.68%)。

1.2.5?严重合并症?合并肺水肿2例(1.56%),休克1例(0.78%),瘫痪1例(0.78%)。

1.3?辅助检查血常规中WBC>15×109/L的有35例(27.34%)。

血糖升高的有105例(83.38%)。

均检测心肌酶谱,CK-MB升高的有3例(2.34%)。

均检查脑脊液,其中127例(99.22%)WBC增高。

病原学检查EV71阳性的有128例(100%)。

X线胸片仅肺纹理增粗的有18例。

头颅磁共振检查100例,81例(81%)表现为脑干脑炎,脑电图表现为背景活动慢波。

2?结果2.1?治疗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如烦躁应镇静以使患儿休息,清淡饮食,有呕吐时适当禁食4~6 h,且少食,予抗病毒治疗,预防继发感染。

对症治疗:甘露醇降颅压,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抗免疫及短期小剂量激素应用,有6例给予呼吸支持。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2.2?转归128例重症HFMD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8.68±3.14)d。

治愈127例(99.22%),死亡1例(0.78%),死亡原因为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3?讨论2007~2010年手足口病在中国大陆大范围流行。

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病例报告,HFMD患儿多数病情不重,预后好,极少数重症患儿并发神经系统疾病[3],如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干脑炎等,个别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呼吸循环衰竭,为该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早期发现重症患儿并及时给予规范治疗,是减少本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文献报道的病死率为0.06%[4],本组死亡1例,占0.78%。

对本组患儿的年龄分析发现,100%的患儿年龄小于5岁,其中1~2岁的患儿占53.12%,<2岁为58.62%提示小于2岁可能为重症病例的高发年龄。

本组患儿临床特点:(1)持续高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68.67%),因此高热不退也是发展为重症病例的一个因素。

(2)本组合并中枢神經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者占100%,早期的神经系统症状多为肢体抖动(100%),一般浅睡眠时发生,嗜睡(63.20%),提示肢体抖动为手足口病的一特有表现,也是向重症发展的一个因素,需高度警惕。

(3)呕吐(62.50%),合并神经源肺水肿2例(1.56%)。

邢文亚[5]进行的尸体解剖及动物实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的证据表明,EV71具有嗜神经性。

EV71引起的重症病例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脑膜脑脊髓炎,引起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神经源性肺水肿。

由于病毒侵犯脑干的血管调节及呼吸中枢,脑干及脊髓网状结构广泛受损,并通过病毒编码的蛋白导致感染的宿主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

本组重症患儿中白细胞及血糖升高分别为35例(27.34%)及105例(83.38%)。

由此可见,白细胞及血糖升高是提示重症手足口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本病系病毒感染,绝大多数患者血象正常,但重症病例由于处于应激状况,外周血细胞释放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同步升高,个别可高于20×109/L,有可能提示预后较差。

随机血糖升高是早期发现重症患者的重要线索之一,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6]。

王中林等研究认为,白细胞增高机血糖升高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而某些肠道病毒感染严重时往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HFMD最常见病原体为EV71、CoxA16与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

一般情况下,柯萨奇病毒A组症状大多较轻,而柯萨奇病毒B组及EV71、埃可病毒引起细胞病变,可表现为重症病例。

本组128例重症患儿中就有128例(100%)大便EV71检测阳性。

其中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3岁以内患儿多见。

对患儿进行头部MRI检查,其中有81例(81%)表现表现为脑干脑炎,脑瘫1例(0.78%)。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相对于其他单纯性脑炎表现比较严重,后遗症的表现也较严重,恢复起来较慢,Chang等的研究发现,EV71病毒感染产生病毒血症,或病毒直接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性改变,主要累及脑干和脊髓,出现脑干脑炎的表现[7]。

本组病例病程1~3 d居多,这也提示EV71病毒感染的HFMD进展迅速,但有部分重症病例3d后才出现发热及神经系统症状,故也要注意这部分病例的后期变化。

总之,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年龄小于3岁,以中高热为主,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病原学为EV71感染,出现高血糖及高血压,有肢体抖动、呕吐,均提示病情比较严重,要及时做相应处理,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1] 何时军,陈贤楠.肠道病毒相关性神经危重症的认识与干预[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2):105-108.[2] 韦跃,吴良玲.5167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J].内科,2012,7(5):520-522.[3] 刘健,欧阳清.重症手足口病114例的脑脊液检测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2):244-245.[4] Ang LW,Koh BK,Chan KP,et al.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ingapore,2001-2007[J].Annal Academy Med,2009,38(2):106-112.[5] 邢文亚.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27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6):362-363.[6] 罗素云,王琴.手足口病患儿肺部改变与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J].现代医院,2009,9(8):49-50.[7] 黄雪华,覃凤鸾.重症手足口病76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5):633-6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