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描写也有三段论
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范文

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范文
第一段,引出话题。
初中生活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学习知识,结交
朋友,经历挫折,也收获成长。
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是我们写作的基本模式,它包括了引出话题、展开论述和总结结尾三个部分。
下面我将以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为例,来展示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
第二段,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来看看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中的第一部分,引出话题。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简要介绍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并引出我们的观点。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与学习有关的话题,比如“我的学习方法”,然后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的学习方法,并说明我们认为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展开论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详细阐述我们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比如,我们可以详细介绍我们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学习方法,以及这种学习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我们的观点清晰明了,有说服力。
最后,我们进入第三部分,总结结尾。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简要总结我们的观点,并强调我们的立场。
比如,我们可以简要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方法的好处,并呼吁更多的人去尝试这种学习方法。
第三段,总结结尾。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的写作过程。
在写作时,
我们需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我们的观点清晰明了,有说服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修辞,确保我们的文章通顺流畅,引人入胜。
希望大家在写作时能够充分利用初中三段式作文模板,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段论作文初中

三段论作文初中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起了三段论,那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都难以忘怀。
三段论,简单来说就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的一种推理形式。
当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所有的人都会死(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这看起来似乎挺简单,不就是一种逻辑推理嘛。
但老师接下来布置的作业,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三段论的复杂和有趣。
老师让我们以“三段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阐述。
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坐在书桌前,苦思冥想了好久。
突然,我想到了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周末,我和爸妈一起去商场购物。
走到一家鞋店的时候,妈妈看中了一双漂亮的高跟鞋。
妈妈一直都很喜欢高跟鞋,觉得穿上高跟鞋能显得更加优雅有气质(大前提)。
这双鞋款式新颖,颜色也特别百搭(小前提),所以妈妈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结论)。
我继续想着,又想到了爸爸。
爸爸是个球迷,特别痴迷足球比赛。
在他看来,只要有精彩的足球比赛,那不管多晚都一定要看(大前提)。
那天晚上正好有一场他期待已久的重要赛事(小前提),于是爸爸就守在电视机前,一直看到比赛结束,哪怕第二天还要上班(结论)。
再想想我自己,我一直觉得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大前提)。
那段时间,为了准备一次重要的考试,我每天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还花大量的时间复习和做题(小前提)。
最终,我在那次考试中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结论)。
想着想着,我突然觉得三段论好像无处不在。
比如说,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只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能掌握知识(大前提)。
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每天上课都全神贯注,作业也完成得特别认真(小前提),所以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结论)。
还有一次,我们班组织去郊外野餐。
大家都知道,天气好的时候出去玩会更开心(大前提)。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小前提),所以我们所有人都玩得特别尽兴(结论)。
想到这些,我文思泉涌,赶紧拿起笔开始写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构思技巧之记叙文三段式构思下

第2辑记叙文三式构思下四、从三个方面塑造人物千姿百态骆宾王骆老师,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人称骆宾王。
她教过我两年语文,后来匆匆分别,但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依旧似昨日般清晰。
先生可敬。
骆老师很年轻,书却教得好。
实习不出七日便出师了。
按理,这出色年轻的老师应有一大堆机会可以争取。
可她,却蜗居在实习时的小屋里,放点音乐,翻翻《庄子》,呷点香茗,倒是自在。
我们曾试探着问过:“不打算捞个官儿做做?”她望着我们,笑道:“教好你们呀,就够了。
”听得我们感动颇深。
直到被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举荐,她才从那个蜗居许久的小屋搬到一间明亮的办公室。
至此,她便成了学校行政的一员,工作自然更辛苦了。
先生可爱。
骆老师作为教室里的一份子,也是一个活泼的元素。
骆老师上着课,突然发现教室里门窗闭,空气不流通,大家大脑缺氧,便推开窗子,打开门。
顿时,教室里狂风四起,她的教案,我们的试卷,漫开飞舞,景象极为壮观。
有一同学不幸,他的试卷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飘了窗外,从此再不见踪影。
骆老师立在黑板前,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许久才瞥出一句:“现在是冬天哪!对——不——起!”先生可喜。
骆老师才华横溢,且教书有方。
在她领导我们班之后,我们的语文成绩永久性地名列榜首。
她上课语言极为精致,时不时会将所讲内容戏剧化,更容易理解,她上课会有许多笔记,但我们却只记得欢喜。
这大概就是好成绩的由来吧!先生还有许多“癖好”,有些另人啼笑皆非,有些另人心中敬畏。
她会在你《白毛女》片断的期间,将头染成银白,过后再投重金修复;她会将十指指甲涂成漆黑,体验是否能使手与黑板溶为一体;她会将衣裤喷得香飘十里,看看能否也能引来蝴蝶,结果连花坛里的几只小蜜蜂都被她熏晕……她会对一篇我们的文章进行大笔涂抹,直到只剩下她认为最为精致的文字;她会对一段自认为不好的教案长时间修改,最终依然不满意,只得舍弃自行创作……这回该清楚了,她是位千姿百态的女老师。
〖点评〗文章采用先概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展现了骆老师“千姿百态”的个性特征,展现了新时代年轻教师的新形象,也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理想。
写作指导(1) 三段式作文

Yours, Li Yue
此篇书面表达属于实物说明文,其篇章结构可按三段式进行写作。本 文的第一段,可用直接的叙述“I’m so pleased to learn that you and your classmates are learning Chinese”。正文即可作为第二段,其主要内容是对 两本词典的一些介绍。结束语即可作为第三段。应将两本词典的特点表达 准确,以便加拿大笔友Steve做出合理选择。表达时,文章的基本时态可考 虑用一般现在时。
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请家教。对 于这种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根据内容提示写一篇短文,并简要 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有必要
另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
1.跟老师学比自学好 2.可以巩固课堂所学 3.可以学到更多知识
1.容易养成依赖的习惯 2.学生需要时间休息 3.都以赢利为目的
递进型:besides,what’s more,let alone,worse still,moreover,even, furthermore等; 解释型: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or等; 转折型:however,but,yet,although,otherwise,instead,on the contrary 等; 列举型:firstly...secondly...finally,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等; 举例型: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that is,like,take...for example等; 因果型:because (of),since,therefore,as a result,thanks to,thus,due to 等; 让步型:though,although,in spite of,despite等; 顺序型:first...next...and then...finally,first...then...after that...finally等; 并列型:and,or,also,as well as等; 时间型:afterwards,soon,later,the moment,hardly...when...,no sooner...than...等; 总结型:in conclusion,in a word,to sum up,in short,on the whole等; 见解型:in my opinion,personally speaking,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 以上写作模式可时常运用于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只要我们把握好写作技巧 和模式,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初中语文三段式作文万能模板

初中语文三段式作文万能模板第一段,引出话题,提出观点。
初中语文作文通常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开头-中间-结尾”,这种结构清晰
明了,适合表达观点和论证。
在写作文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引出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段,阐述论点,举例论证。
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第二段详细阐述自己的论点,并举例论证。
比如,如果我
们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可以在这一段详细介绍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具体的环保方法和案例。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的观点,并且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三段,总结观点,呼应开头。
最后,我们可以在第三段总结自己的观点,呼应开头。
可以简要概括前面的论点,并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让读者在读完全文后,对我们的观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也让文章更加完整。
通过以上三段式作文的模板,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容易
理解我们的意思。
同时,这种结构也有利于我们在写作文时,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可以灵活运用这种结构,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2023年中考作文指导:三段式写法

2023中考作文指导:三段式写法写作文,三段式写法是一个不错的技法。
一、什么是“三段式”三段式,是指一篇文章按照三个部分谋篇布局。
第一部分,总说一个观点或直接说出事件结果;第二部分,分说论据或写清事情原委;第三部分,总说观点或事件结果,或进一步升华主题等。
二、三段式写法模型三段式写法模型,其实就是把整篇文章分为开篇、中部和结尾,以“总—分—总”的架构展开。
(一)开篇,总说开篇即文章的第一段,通常要写的内容分五种类型:第一种,可以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等;第二种,可以开篇提出大家有目共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种,可以一开头就写大家都持有的观点或者常识问题;第四种,可以在第一段直接告诉大家“这样看问题是错误的”;最后一种,可以在第一段提出能激发读者好奇心的问题,或可以展开联想的话题。
我们来看九上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未删改的原文的开头: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乞丐向我们乞讨,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枚五法郎的银币。
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他解释说:“这个可怜人让我回想起一段往事,一段我至今念念不忘的记忆。
我且说给你听听吧。
”这样的开头能立刻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约瑟夫·达夫朗什为什么会给他一枚五法郎的银币?其中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紧接着,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开始叙述事件的原委。
(二)主体,分说文章的中间部分就是主体部分,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几个自然段。
这部分的内容是摆出事实,或提出论据,或写出事件发展的过程,通常采取“实例+发感”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来丰富内容,突出中心思想。
比如题为“成长”的中间部分这样写道:成长中的小酸楚,就像是一枚酸涩的青梅。
记得那年……成长中的小甜蜜,就像是蜜蜂采的花蜜。
有一年冬天,我得了重感冒……成长中的苦,就像是磨练我性格的神器。
上半学期,我的成绩下滑得厉害……成长中的辣,就像是考验我意志力的试金石。
很清晰地记得那次校园运动会上……这篇文章的中间部分共分四个小自然段,先后描述了作者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而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其实是一个小概括,这让文章看起来结构清晰,赏心悦目,主题明确。
作文厉害三段论通用

作文厉害三段论通用写作文这件事儿,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是攀登一座没有明确路径的高山,让人感到迷茫又头疼。
但经过我多年的“摸爬滚打”,还真让我总结出了一个所谓的“作文厉害三段论通用”方法。
咱先来说说这第一段,那就是“凤头”。
啥叫“凤头”?就是文章的开头得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吸引人!比如说,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别一上来就干巴巴地写“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咱可以这么开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你瞧瞧,这一开头,是不是就让人仿佛能闻到春天的味道,感受到春风的轻抚?这里面的关键啊,就是得用一些生动的描写,或者引用一句恰当的诗词、名言啥的,让人一瞅就觉得:嘿,这文章有意思!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旅行”的作文。
我开头是这么写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对远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渴望。
于是,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假期,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旅程。
”后来老师在班上读了我的作文,还表扬我开头写得好,把那种对旅行的期待和兴奋劲儿一下就展现出来了。
接下来是第二段,也就是“猪肚”。
这“猪肚”嘛,就是说文章的中间部分要像猪肚一样丰富、有料。
比如说,还是写“春天”,光开头写得美可不行,得详细地描述春天的景色。
可以写柳树怎么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像小姑娘的辫子在微风中摇曳;可以写桃花、杏花如何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还可以写小河解冻了,河水哗哗地流淌,像是在欢快地唱歌。
这部分啊,就是要多写细节,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看到你所描述的画面。
就像那次写“旅行”,我在中间详细地描述了我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我写我看到了古老的城墙,岁月在上面留下了斑驳的痕迹,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写我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当地人,他带着我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那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我还写我在山顶看到的日出,太阳从云海中缓缓升起,把整个世界都染成了金黄色,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都被这美景填满了。
中考英语三段论作文模板

中考英语三段论作文模板
中考英语作文通常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段论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模式,它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是一个中考英语三段论作文的模板,供同学们参考。
引言(Introduction)。
在引言部分,你需要清楚地陈述你的观点,并简要说明你将要用来支持你观点的论据。
这一部分通常包括一个引人注意的开头,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论据(Arguments)。
在论据部分,你需要列出两到三个支持你观点的论据。
每个论据都需要有相关的事实、例子或统计数据来支持。
你还需要用适当的连接词来连接这些论据,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连贯。
结论(Conclusion)。
在结论部分,你需要再次重申你的观点,并总结你的论据。
你还可以对整个话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者提出建议。
最后,你可以用一个强有力的句子来结束你的文章,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一个中考英语三段论作文的模板。
当你写作时,记得要清晰地陈述你的观点,并用具体的论据来支持。
另外,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连贯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希望这个模板能帮助你在中考英语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10描写也有三段论——清楚、具体、形象【目标取向】●认识描写的作用是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
●知道描写能力不是笼统的,而是有具体的句式可以操练。
●掌握描写基本句式的结构和功能。
●灵活运用描写手法。
【问题描述】问题描述一我喜欢描写生动的文章,也知道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可是,我就不大会描写,请问不会描写有办法改进吗?问题描述二写具体是指把文章写得长一点吗?有一次写作文,我一口气写了好几张纸,我想,这回应该算具体了吧,可是作文交上去,老师还是说我写得不具体,我想知道,到底怎么样才算写具体?问题描述三描写形象是什么意思?我们初中写的作文,不是写人就是写景,这不都是形象么?为什么还有形象不形象的区别呢?怎么样描写才会形象一些?【方法指导】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描写,就不能算是记叙文。
中学生常常因为不会描写而头痛。
文章写不长,写不精彩,写不生动,都与不会描写有关。
描写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有人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很多指导文章也是含糊其辞。
其实,只要是常见的问题,总能够分析原因,总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按照规律训练,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描写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样的道理。
逻辑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判断推理的三段论,比如这样一句话:“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是好学生,我是班级的一员,所以,我也是好学生。
”一个判断分三个句子,第一句叫“大前提”,第二句叫“小前提”,最后一句叫“结论”。
人们通常称它为逻辑推理的“三段论”。
三段论其实是逻辑推理的三个步骤,有了这三个步骤,一个判断就成立了。
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作文的描写句子也有三个步骤,借用逻辑学的概念,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描写三段论”。
例如这样一个普通的描写句子:“操场上有一根旗杆,静静地竖立着,就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哨兵。
”第一句话是叙述,第二句话是形容,第三句话是比喻。
三个句子合起来,完成对一件物体的完整描写。
“叙述”主要负责介绍人、物、事件的基本事实、大体经过以及重要背景,让人们认清事物大体的轮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写作要求是“写清楚”,比如,“学校对面是一排高层楼房”这个简短的句子,清楚地介绍了描写对象的方位——学校对面,“形容”主要是描绘人、物、景、数量,一排;性质,高楼房,这就把对象介绍得十分清楚。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故事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细更清晰地了解它,它所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比如“这些楼房有一百多米宽,全部是银白色墙面,金色屋顶”。
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更清晰了。
“比喻”负责把描写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去把握此物,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
比如前面的句子,可以加上“远远看去,像一排身披铠甲的巨人”。
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一般来说,有了这三个步骤,你对某样东西的介绍就比较清楚,也比较生动,也比较感人了。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样的句子:西边天空有一道彩虹,弯弯的,长长的,像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
教室的东边是学校的操场,平坦,宽阔,长满绿绿的青草,(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地毯。
公路上,汽车一辆接一辆(你追我赶)地飞驰,就像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
天空飘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像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
三段论可以简化为两段:朵朵白云在天空游荡,就像一群在蓝色草地里追逐嬉戏的绵羊。
城市里的高楼,一幢紧连着一幢,就像一排排钢筋水泥筑起的森林。
三段论的每一个单句,也可以分别增加修饰成分,变为一组复杂的描写,如:乘飞机飞越内蒙,坦荡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绵延千里,一望无垠,牧民的帐篷零零星星地闪现在眼前,白白的,圆圆的,就像刚经过雨水冲刷的草地上钻出的无数颗小蘑菇。
记叙性文章离不开描写,一些普通的事物,经过细致描写,往往变得美不胜收。
因此,文学家往往都是描写高手。
在朱自清的文章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经典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摘自《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摘自《荷塘月色》同学们可能会想,朱自清这样的高手,当然写得出如此美妙的句子,一般人就不一定“这家伙不讲情比如这样的句子,这种描写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会话中并不少见,其实,?了吧.名师整理优秀资源谊,就像白眼狼一样”,“这本书没有一点价值,简直就像垃圾一样”,大家都会说。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可以用三段论的句子来描写的,顺便再举几个例子:热水瓶——外冷内热——像一位诚实热心的朋友眼睛——透露内部信息——像窗户小草——默默无闻地生死、生活、奉献——像普通大众以上的比喻倒过来用也一样。
只要平时细心观察事物,多做一些有关描写的练习,让文章出彩是比较容易的。
当然要注意两点,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在一篇文章中,只要抓住描写对象其中的一个特点来描写就行了,用不着面面俱到。
其次,在一般的文章里,描写只是一种手段之一,只要在关键的几个地方用这种描写就可以了,不管什么样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描写也不好。
【实践训练】评一评1.读一读,改一改,写一写。
儿时,我们总是盼望着桑叶一夜之间长大,盼着那桑葚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一下子由青变成淡红,由淡红变成深红,由深红变成黑紫。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我和小龙一头钻进了徐老伯承包的桑林。
多诱人的桑葚啊!我和小龙东攀西摘,弄得满头大汗,有时用手擦一把汗,竟成了大花脸。
我俩相视而笑。
“饱餐”一顿之后,我俩匆匆钻出桑林。
哟,徐老伯正在池塘边放鸭子,怎么办?心虚的我俩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
徐老伯用放鸭的竹竿拦住我们,“吃了我的桑葚吧?“没,没有哇……”没有?你们的脸上是什么?”咽,对了,我们的“大花脸”都没有擦干净呢!我俩只是搓着手,不知说什么好。
“记住,桑葚可以吃但要洗干净,上面说不准还有农药残液呢!吃坏了肚子上不了学可就坏了……”多好的徐老伯呀,我们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注入了一股暖流,徐老伯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仿佛不是古铜色,而是一种可贵的生活色彩……(1)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描写成功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2)从描写是否得当的角度,用简要的语言评一评画横线的句子。
(3)展开想象,描写出当时的情景,写在横线上。
为猫咪加加来一结合自己的感受,看看下文的内容,?你有过与小动物交往的经历吗.2.名师整理优秀资源个外貌速写。
我把我的猫咪取名为加加。
唤它就如在叫我自己。
佳佳,加加,也像爱自己一样疼它。
加加只有两个月大,却已经成了“小肥妞”。
起初它并不贪吃,只是因为我不停地拿鱼来诱惑它,它才到了今天的地步。
加加胖是胖,但并不给人一种厌恶之感,相反,那毛绒绒的身体总是让人忍不住去抚摸,软软的,永远温热着,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在家里,加加最愿意呆的地方就是窗台。
因为在那里它可以看到天,看到地,看到向日葵和草。
那里有我特意放的厚垫。
我去上学的时候,加加就跳上窗台,卧在座垫上看窗外。
窗外很静,各种事物都不会有大大变化,除非有风吹过或有鸟在叫。
每到那时,加加即使在梦中也会立刻张开眼,直到一切又恢复平静。
有时,加加也会睡会儿觉,将两只前爪垫在下巴下面,缩成一团。
可是,不知是视觉原因还是其他,我看到的加加睡时总是微皱双眉,似乎是钟表的“嘀嗒”声扰了它的清梦。
外貌速写:练一练l.同桌点拨:(1)把范围缩小,写成“样的同桌”的基本题型,比如“小学里的同桌”、“新来的同桌”、“淘气的同桌”、“又爱又恨的同桌”、“同过一回桌”、“两个同桌”;也可以写成“同桌的”的题型,如“同桌的脾气”,“同桌的绰号”等;还可以用“同桌是个”的模式,只不过里面的限定词是你心里暗暗加上去的,范围一小,思路很容易找到,就容易切人到具体的内容上。
(2)同桌人人有,看你怎么写出特点。
别忘记展开具体的描写。
用上一点三段论试试:他手上拿着圆珠笔,一次一次抛得转起来,像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他对老师总是彬彬有礼,鞠躬鞠得很低,像一个程序固定的机器人……这样写,你的印象是不是深一点?2.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会始终如一地绽放在我们的生命里:尽管有时它们可能只是一杯已经有点凉的白开水,一个角落里的一张残破的蛛网,一声来自陌生人的不经意的善意问候,一次并不成功的努力……在长河大川般的生命流年里,你是否有幸看到了这些花开的细节?请你用150字左右细致地描绘其中的一个片断。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3.2080年的一天600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展开你的想象,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读一读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一个人在成长路上,会有很多考验。
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下,跨越了一个个障碍,取得了一项项成果,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表现了我的自豪。
人生就是这样,许多事情会自然地步入你的生活,这也许是人生成长的经历吧!在刚踏进中学的门槛时,我开始学习下围棋。
在第一阶段学习结束时,要我去参加升级赛。
那时我真的很害怕。
带队老师看到我神色紧张,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两手在微微颤抖,他笑着对我说;“别紧张,下棋嘛,你输我赢,就像两军对峙,既是比水平更是比意志。
”老师看了看又说;“有老师在,怕什么?把平时学习的全部发挥出来。
”我拼命点点头,老师温和的话如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房,我勇气倍增,摩拳擦掌。
这时远远望见许多参赛的小朋友,他们的脸上泛着兴奋的神情,透露出参赛的自信。
我走向参赛的教室,暗暗地对自己说:“战斗吧!”我坐正举棋,神情专注,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以三战二胜的战绩,取得了好成绩,啊!我胜利了,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成功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
这是我在成长中的一个突破,一个飞跃啊!在今年校庆时,老师要我当小记者,去采访前来的老校友。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在脖子下挂了一个绿色的记者证。
我第一次当记者,要在大人面前讲话,紧张的程度已达到向我走来,她轻松的微笑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放松,A抛物线的最高点。
此时,高一年级的小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她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自信点呀!”那爽朗的声音,深深地感染了我,心中顿时产生了一股勇气,让我镇定自若地执行任务。
我采访了一位30多岁的饮食公司经理,一位50多岁的大学教授,一位40多岁的儿童文学作家,满满地记了3页纸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