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之我见

合集下载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演示实验感想这是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电学实验、磁学实验,和第一次一样,这次演示实验妙趣横生、令人难以忘怀。

首先,是实验课老师给我们挨个示范那些难度大、操作难的大型实验,比如法拉第笼、高压电作业、人造闪电、电磁炮等。

电学实验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辉光球。

仪器开启后,用手触摸玻璃球,会产生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并且辉光会随着手的移动而移动,给视觉产生强烈的震撼,那时刻才知道原来物理实验也可以这么美。

通过查资料,得知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即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玻璃球内充有某种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球内电极接高频压电源,手指轻轻触摸玻璃球表面,人体即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

别以为这个神秘的玻璃球只能养眼用,其实其用途还有很多,如霓虹灯、日光灯、氙灯、人体辉光等,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更深地探索。

磁学实验中,模拟电磁炮无疑是最夺目的一个演示实验了。

把“弹”放进炮管里,开启仪器“弹”就会飞奔出来,击中前面的靶目标。

其实电磁炮的原理很简单,有初中知识的人就可以理解:两根导体制成轨道,中间放置炮弹,使电流可以通过三者建立回路,把这个装置放在磁场中,并给炮弹通电,炮弹就会加速向前飞出。

尽管其原理很简单,但是却是有潜力的一种仪器。

它可以用于天基反导系统、防空系统,还可以装备炮兵,作为反坦克武器。

随后就是我们自己操作一些规模小、易控制的实验,有摩擦启动日光灯、自行车发电、避雷针模拟实验等,也充满趣味,使人回味无穷。

这次演示实验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日常生活和物理的联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两者的相辅相成是那样的显现。

总之精彩的演示实验激发了学习物理的乐趣,也扩展了以前狭隘的知识面,值得留念!。

物理演示实验光学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光学感想

光学物理演示实验感想今天上了光学的物理演示实验课,收获颇多。

我们看到了很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物理原理来解释,让我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兴趣。

由此想到生活中也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光学的原理来解释,还有一些扫描成像、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技术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上课后,老师开始对实验台上的光学仪器逐一讲解。

其中有几个让我映像颇深。

有一个装置被命名为留影板。

那是一个黑箱子。

在它的正面开有一大一小两个口。

大口为观测使用,小口可以放进实验仪器。

实验开始,老师将一个有图形轮廓的黑色板状物从下口放入箱中底板上,接着老师让同学们都背过身去。

可以感觉到身后一道亮光。

回过头去,待老师将黑色图形从箱子底板上拿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和黑色图形完全一样的黑影留在地板上。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箱子底板材料吸收光能后缓慢释放的特性。

被遮挡的部分吸收光能远远小于未被遮挡的部分,所以相比别处要暗淡,而这暗淡的阴影恰为遮挡物的轮廓图形。

看似简单的实验,复杂的实验现象,其中的原理却让人为其中的奥妙而惊叹。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这个技术让我印象很深刻,全息投影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

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

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

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是由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实验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

物理实验对人类认识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

高中的物理实验课程则应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进行探究。

在课改与减负背景下,高中物理的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了解,很多学校都把物理实验教学放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上,以讲代做现象非常普遍。

事实上,像我们这样的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重视而成为了薄弱环节,这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程标准出台,新课标使用了“科学探究”这样的一个词来引起我们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在如此形势之下,个人认为对于实验教学的问题有必要从新认识。

下面就对比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效应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体会。

一、利用对比实验激发思维、形成概念在系统学习物理知识之前,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物理实验得出正确的物理概念。

但从实验现象到物理概念的建立往往跨度很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比实验现象、形成概念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出发点。

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的对比实验,不但能赋予学生丰富的物理表象,而且能通过感官的刺激,唤起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及对物理问题的深入探究,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由于对比实验很适合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很多物理概念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引入。

二、实验程式化。

虽然学生动了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或书本)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结论,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三、多媒体实验流行。

多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实验,听实验”。

物理演示实验力学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力学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力学感想第一篇:物理演示实验力学感想物理演示实验感想今天上了物理演示实验的课,我一进门就被各种稀奇古怪的仪器吸引住了。

我们能看到各种球,轮子,盆等组成的装置,这些仪器每个都代表着不同的物理原理,让我们大开眼界。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个叫鱼洗的装置,这是古代用于洗手洗脸的水盆,人们在四个角画上鱼,将手蘸湿后用手摩擦盆,水会溅出,就好像是从鱼嘴里喷出的一样。

这个实验的物理原理主要是摩擦盆将能量传入盆,使能量传入的过程是一个非线性自激振动过程,其物理实质是用力激起双耳的振动。

这个实验让我对于古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古代人能够掌握鱼洗壳体振动的波节,波幅位置,堪称神奇。

或许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他们善于发现物理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实验是旋转车轮演示陀螺进动,这个实验是用力使车轮快速转动,然后将其头放置到支架上,令转轴竖直,可看到车轮继续绕自身对称轴旋转,若轴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车轮不仅绕其自身对称轴旋转,而且自身对称轴还会绕支架旋转。

老师讲解这个实验的时候告诉我们原本这个实验当转速很低时轮子会掉下来,有可能会砸伤人,但一名同学就提出了它的缺点,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在轮子下方加了一个板子,轮子停下来时会靠在板子上而不会掉下来。

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改进,可见这名同学很善于思考,这个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我认为我们的确不仅应当认真学习好理论知识,还应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才能让知识发挥它本来的作用。

考虑到安全因素,我想到滚柱式转动惯量演示仪这个实验,我在做实验时由于两个滚筒较重不好控制,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偏离轨道甚至可能掉下轨道砸伤自己,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在圆弧轨道上加一个光滑的槽来控制滚筒的方向,应该能使实验更加安全。

今晚的实验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是一个生动形象而具有很大意义的课程,即增加了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收获很多。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今天晚上的物理演示实验课让我大开眼界,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事物。

在本次的演示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老师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让我们通过奇妙的物理现象来感受伟大的自然科学的奥妙,即便有遗漏的地方也可以看桌上的说明来了解。

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很新奇的仪器和实验,我们都带着好奇心仔细的观看了每一个实验,并亲手操作了部分实验,一些看似不正常的现象都能用科学的自然知识来解释。

刚接到临时上课的通知时还很不愿意,心想怎么突然又有课,怀着满肚子不乐意走进教室就呆住了,很漂亮的一间教室,不满的情绪烟消云散,整颗心都沉浸在新奇的事物上了。

屋顶是星空的布局,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操纵,闪烁的星空很让人心驰神往。

旁边摆着光学实验的很多仪器,感兴趣的同学津津有味的操作着。

除此之外还有光学显微镜,三原色显示仪,以及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每一个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小小的物理知识。

在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无源制水,开始我确实被现象迷惑住了,水源源不断的从悬空的水龙头中流出,不知水从何而来,不过原理也是很简单的,在下泄的水柱中有一根水管,水管的透视率和水相近。

水管下面的水泵通过这根水管将水压上顶端的水嘴后,再反向流出。

由于反向的水流包裹着水管而且两者间的透视率相近,所以大家就不容易发现水管,误以为这水是“从天而降”。

平时我更多的时间是坐在教师和自习室里学习,很少有机会有时间自己动手实验,很感谢这次的机会,让我对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

总之这次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我会在今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是自己更快的成长,期待下次的物理演示实验课。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今天我们进行了物理演示实验,经历过上学期之后再次步入实验室,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实验室的布局更科学了内容更丰富了仪器也更先进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磁铁的同性相吸"这一实验.在一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同性磁铁相互排斥,突然间这个定理被打破了我们实在是有些疑惑,然而根据实验方法进行试验,两块尖端磁铁在经过排斥之后确实紧紧吸到一起,这也让我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两块磁铁之间有软磁铁的存在致使二者靠近时磁感应强度为0的点跑到内部而产生了这种现象.
这个实验不仅教给了我科学上的知识更交给了我一种探索怀疑的科学方法.最近有实验室研究出了比光还要快的粒子,打破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础,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这对整个物理学界来说是一场大的变革,很多结论将因之而改变.这是一个大的理论被推翻的实例,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演示实验中也体现了出来,我想我们现在的小实验是为了培养一种正确的科学思维,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这次的实验大多是电磁学的东西,较为典型的是那个头发蓬松的实验,我上去做了一下,切身体会了那种同性相斥的感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对物理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
实验也让我觉得物理知识运用到现代确实很有发展前景,像磁悬浮,脚踏发电机,能量转换轮,鸟笼电瓶仪,高压带电作业,避雷针这些实验都在现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是土木专业的,专业中涉及到很多与力学有关的知识,能把理论联系到实际,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
我很喜欢上物理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更多的接受这样的东西.谢谢老师!。

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怎样在实验教学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演示实验要注重过程教学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

我认为演示实验的创新,主要应突出实验的过程教学,因为过程教学是物理现象和实验结论之间的纽带,只有搞清楚了过程,才有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

在实验中,重视过程,留出一定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实验中首先应使学生明确观察实验的目的,实验时要让学生看清楚每一步出现的现象,留出一定的时间追究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并由学生综述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如“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很清楚这个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浮力与G排的关系。

传统教学在演示到如图1所示的②、③步时,就告诉学生物块受到了多少浮力,演示到④、⑤步时,就告诉学生排出的水重恰等于浮力,然后让学生去记这个结论。

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突出实验过程,没有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重视知识传授的过程,把过程突显出来。

如在演示完如图1所示的第②、③步时,可向学生提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弹簧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什么?溢出的水跟什么因素有关等问题。

在演示到④、⑤步时,提出第⑤步弹簧秤的示数比第④步弱簧秤的示数小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明确V排和G排,再回到第②、③步,让学生总结出排开的水重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把实验过程突出给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有突出实验过程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就相当于看热闹,只是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某些满足而已,没有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变写实验报告为培养发散思维的过程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设想、探索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观看物理演示实验心得4页

观看物理演示实验心得4页

观看物理演示实验心得4页
首先,物理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来验证或推翻某个假设或理论,特别是当实验能够重复和控制条件时,得到的结果就更具有说服力。

观看物理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增加对物理实验科研方法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在观看物理演示实验时,我们不仅需要着眼于实验的结果,还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为了更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结论,我们需要了解科学原理和实验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实验方案。

最后,观看物理演示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循实验流程,掌握实验仪器操作技巧,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观看物理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物理理解和科研能力,还可以增加我们对科学知识体系的认识。

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深入理解科学知识,为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第1期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Vol.21 No.1 2007年2月 Journal of Yanb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Feb. 2007
·64·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之我见
高卫东田美
(和龙市教师进修学校,吉林和龙 133500)
摘要:物理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方式上好演示实验课。

关键词: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564(2007)01-0064-02
物理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颇多,如何使学生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汲取知识,转变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之中,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参与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排的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改变课堂演示方法,在教学中边做边讲实验。

如在《感生电流方向——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向学生提出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讨论、对比,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给学生显示实验
技能的机会,又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实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做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初步认识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及它所受外力F有关。

然后,再演示课本上的实验,规范操作,使学生对三者的关系获得感知,继而探索知识,画出a-F、a-1/m 的图象,归纳总结牛顿第二定律,自我进行推证。

这样会使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下转66页)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 ·
66·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都直接影响着师生间和谐的气氛。

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来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

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胆子小的学生更要格外关照。

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即使是失败的)时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再次,采用动作、表情、提醒的批评方式,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在教学内容分组练习中,常会遇到个别调皮的学生对练习动作不协调的同学进行装腔作势或出言不逊的讥笑,此时教师应采用严肃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被批评者会感到惭愧,虚心接受批评,被讥笑的那个同学感到激动和内疚,就会大胆积极地去练习。

这样既促进了同学间的谅解和团结,又提高了体育基础较差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四、同学之间的相互促进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动力
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比如
在篮球课的练习中让技术好的同学多和技术差的同学练习。

因为在练习中动作差的同学,能够边练习边观察技术好的同学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且使练习密度加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动作好的同学在练习中体会到要想教别人,自己技术必须要提高,这样也给自己加大了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五、提高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理论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在实践中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

动作的理解增加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球类教学中,加强对球类知识的传授,教学生如何去观看比赛,欣赏比赛,学习球的发展史及球类裁判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人的兴趣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体育运动,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上接64页)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

例如,对于“LC 电磁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分析可利用动画展示:随着电容充放电的进行,LC 回路中的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电路的大小和方向变化的全过程形象逼真,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使学生学习保持精力高
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求知欲高度旺盛的状态。

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景”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物理各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前景。

总之,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上好演示实验课的关键所在。

演示实验课的成功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