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

1.纸片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吗 ⑴ 实验过程① 如图所示,拿一个长度为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形状和质量都不相同的几个物体,如果纸片和硬币等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这些物体下落的情况。
② 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去,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⑵ 实验现象当玻璃筒内有空气时,硬币比纸片下落得快;而当抽去玻璃筒内的空气时,纸片和硬币同时下落。
⑶ 实验结论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⑴ 实验过程①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纸带一端系着重物,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捏住纸带,启动计时器,松手后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一串小点。
② 根据“逐差法”求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2sa nT∆=。
③ 改变重物的质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⑵ 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均为g 。
知识点睛14.1 运动的研究第14讲 演示实验(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通过物理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大家认识物理现象、理解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建立物理模型。
这两讲我们复习一些力学、电磁学的演示实验,帮助大家回忆、复习学过的基础知识,同时希望大家对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有更深的体会。
3.用光电门测量瞬时速度 ⑴ 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一辆小车从一端垫高的木板上滑下,木板旁边装有光电门,其中A 管发出光线,B 管接收光线。
当固定在车上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阻挡,记录仪上可以直接读出光线被阻挡的时间。
这段时间就是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根据遮光板的宽度s ∆和测出的时间t ∆,就可以算出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s v t ∆⎛⎫= ⎪∆⎝⎭,由于遮光板的宽度s ∆很小,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平均速度就是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⑵ 物理思想本实验用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这里用到了极限思想,根据s v t ∆=∆,t ∆非常小,s ∆也非常小,就可以认为st∆∆表示的小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物理演示实验集锦

物理演示实验集锦引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物理现象,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演示实验,通过简要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1. 摆锤实验实验目的利用简谐振动的原理,观察摆锤的运动规律。
实验材料•细线•小铅球•木棒实验步骤1.在木棒的一端固定细线。
2.将小铅球系在细线的另一端。
3.将小铅球拉到一侧,释放后观察其运动。
结果分析当小铅球释放后,会进行摆动运动,呈现出周期性的振动。
通过计时器,我们可以测量出每次来回运动所花费的时间,即一个周期的时间T。
可以发现,无论小铅球的振幅大小如何,每个周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这就是摆动运动的特点之一。
2.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材料•光源•直尺或三棱镜•平板玻璃1.将直尺或三棱镜竖直放置在桌上,光源放在直尺或三棱镜的一端。
2.在光源的另一侧放置平板玻璃。
3.调整光源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现象。
结果分析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比值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实验中观察到的折射现象符合这一定律。
3. 热膨胀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物体受热时的膨胀现象,验证热膨胀定律。
实验材料•金属条•温度计•热源实验步骤1.在金属条上标记出长度刻度。
2.将金属条的一端与温度计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放置在热源附近。
3.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条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温度和对应的长度。
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金属条的温度升高时,其长度也会增加。
根据热膨胀定律,物体的膨胀量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4. 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导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电流现象,验证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材料•铜线圈•电磁铁•电流表1.在铜线圈的两端接上电流表。
2.将铜线圈放置在电磁铁的磁场中。
3.打开电流表,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变化。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模拟、微观模拟动画演示(大全)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与现象

10个物理演示实验的原理与现象1.牛顿摆实验:原理是通过将一质点连接到一根不可伸长、不可弯曲且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绳子上,使其悬挂于一固定点并允许自由摆动,演示了周期性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力学波动现象。
2.杨氏模量实验:原理是通过悬挂一个平衡的弹簧,将不同质量的挂物悬挂在弹簧下方,并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根据胡克定律推导出弹性模量的测量原理,演示了杨氏模量与弹性形变的关系。
3.光的折射实验:原理是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折射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演示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
4.平面镜成像实验:原理是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并形成一个虚像。
根据镜面法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特性和虚像的形成。
5.大气压力实验: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力对液体的压强进行实验观测。
将一个杯装的开放水银柱与一个封闭的水银柱相连,利用大气压力对水银柱施加的压力,观察水银柱的高度变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
6.磁体力实验:原理是在一个磁场中放置一个导体,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根据洛伦兹力定律,当导体与磁场垂直时,磁场会对导体施加一个力,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电磁力的作用。
7.电容器实验: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原理,通过将两块金属板分别连接到正负电极上,形成一个电容器。
当给电容器充电时,电荷会在两个金属板之间储存,根据库仑定律,电容器中的电荷与电压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8.磁感线实验:原理是将磁铁放置在纸上并撒上铁粉,当磁铁产生磁场时,铁粉会被磁场激活并排列成一定的形状,形成磁力线。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磁场的分布和磁感线的形状。
9.声音共振实验:原理是当一个物体在特定频率下受到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会因为频率的共振而发生共振现象。
高中物理实验表演教案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表演教案大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光的速度,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加深对光速不变定律的理解。
实验器材:光源、镜子、尺子、定时器、黑纸、激光笔。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黑暗的实验室中,将光源设置在一定距离处,以确保光线传播的距离较远。
2. 在光源的前方放置一个镜子,使得光线能够被反射。
3. 在距离光源一定距离处放置一个尺子,用于测量光线传播的距离。
4. 将定时器准备好,用于记录光线反射和传播的时间。
5. 打开光源,调整光线的角度,使其正好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反射。
6. 同时启动定时器,记录光线从光源射出后,反射到镜子上再传播回来的时间。
7.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测量的距离,计算出光的速度。
8.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得出更准确的光速测量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的安静,避免外界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2. 光线的角度和反射条件要正确调整,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
3. 定时器的操作要准确,记录时间的精度要高。
4. 对实验数据要仔细分析,排除干扰因素,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得出光的速度在299,792,458米/秒左右,与光速不变定律的理论值基本吻合。
扩展实验: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光速的测量实验,进一步探究光速不变定律的规律性。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高中物理的实验和演示是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是几个适合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例子。
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平面镜成像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理解物体成像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固定在支架上,调整好角度;(2)在距离镜子较远的地方放置一点光源(如太阳光或台灯),调整光源高度和距离;(3)用卡尺或直尺测量光源到镜面的距离和镜面到成像物的距离,记录数据;(4)移动成像物的位置,观察成像物的形状和大小变化,记录数据。
2. 棱镜折射实验(1)将棱镜放在光源附近,观察光线射入棱镜内的角度和出射角度;(3)观察出射光与入射光的位置关系、方向和折射角度;(4)用白光照射棱镜,观察光的折射色散现象。
二、机械运动1.小球自由落体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解物体下落的受力和加速度关系。
实验步骤:(1)将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用计时器记录不同时间下小球的下落高度;(2)计算不同时间下小球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2.摆钟实验(1)固定摆球,将摆球置于离支点相等的位置初始状态,释放后观察摆球的振幅和周期;(2)改变摆球的长度,观察摆动的变化;(4)计算不同摆长下摆钟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研究摆长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三、电学实验1. 电流、电阻和电功率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电路中的电流、电阻和电功率变化,理解欧姆定律和功率定律的关系。
实验步骤:(1)制作简单电路(如电池、细电线、电阻器和电流计等),按照一定的电路图连接实验装置;(2)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值,计算电路中的电功率;(3)改变电路中电阻值和电源电压等参数,观察电流变化和电功率变化的规律。
2. 磁感线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磁铁的磁场分布和磁感线的方向,理解磁感线的基本特征。
实验步骤:(1)将磁铁放置在一张纸上,洒上铁屑或磁性粉末;(2)观察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和磁感线的方向及密度;(3)改变磁铁的位置和磁铁极性,观察磁场分布和磁感线变化的规律。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总结1. 弹簧振子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弹簧、物块、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物块与弹簧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将物块拉至一定位置,释放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物块运动的周期及振幅。
- 实验结果分析:分别绘制周期和振幅与物块质量的图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斜面上滑动物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
- 实验装置:斜面、滑块、固定支架、计时器。
- 实验步骤:1. 将滑块固定在支架上,放置在斜面上。
2. 记录滑块的下滑时间及滑过的距离。
3. 分别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滑块下滑的时间与滑过的距离的关系,探究斜面的倾角对物体下滑的影响。
3. 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 实验装置:光源、凸透镜、直尺等。
- 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以一定角度照射到凸透镜上。
2. 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角度。
3. 改变光线入射角度,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4. 电流和电阻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 实验装置:电池、电流表、电阻器等。
- 实验步骤:1. 将电流表、电阻器依次与电池连接。
2. 测量电流表上的电流大小。
3. 分别改变电阻器的阻值,重复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电流与电阻的图表得出结论。
5. 牛顿三定律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牛顿三定律。
- 实验装置:滑轮、弹簧、物块等。
- 实验步骤:1. 将滑轮和弹簧与物块相连,固定在支架上。
2. 以一定的力拉动物块,使其加速度产生变化。
3. 记录物块的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
-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析物块质量、施加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三定律。
以上是高中物理常见实验项目的简要总结,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
安培力的方向
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
选修3-2
自感现象Βιβλιοθήκη 电磁阻尼交变电流电感和自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用示波器观察话筒的工作
电饭锅上的温度传感器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集成块的接线与测试
选修3-3
分子间的作用力
铅块×2、钩码、铁架台
模拟气体压强
台秤、豆粒
功和内能的关系
压缩塞、棉花
选修3-4
相位的演示
小球×2、铁架台
画振动图像
砂桶、固定框架、白纸
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小球、铁架台
研究受迫振动的频率
受迫振动演示仪
共振的探究
共振演示仪
沿绳传播的波
绳子
波的衍射
水槽、挡板
波的叠加
绳子
波的干涉
水槽、同频振动源
演示多普勒效应
蜂鸣器、长杆
观察全反射
半圆形玻璃砖
演示光导纤维
激光器、有机玻璃棒
演示光的双缝干涉
激光光学演示仪
检验光是不是横波
偏振片×2
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仪
用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
酒精灯、食盐、铁丝圈、肥皂水
演示电磁振荡
电磁振荡实验仪
选修3-5
演示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名称
实验仪器
必修1
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
牛顿管、抽气机、条形磁铁
桌面微小形变
平面镜×2、激光器
最大静摩擦力
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小纸团、小车、钩码
必修2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演示
弯形轨道、小钢球、墨水
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
小钢球、条形磁铁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玻璃管、蜡块
选修3-1
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库仑扭秤实验
同规格小钢球×2、较大钢球
观察光电效应
验电器、锌板、紫外线
阴极射线演示
内有十字架的阴极射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