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三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年寒假,小秦的表弟小海从上海来陕做客。
作为东道主,小秦打算带表弟进行一系列有本土特色的研学活动,让表弟了解陕西,记住陕西。
【不夜城里恍穿越】小秦带表弟夜游大唐不夜城,表弟感触极大,边走边记录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请你帮小海解决文字问题。
从大雁塔东西两侧向里走,林影婆娑,烂漫的灯火缀在树梢,火树银花连绵如织,道路wǎn若两条熔金的河。
走近一看,垂下来的点点光晕.来自一句句古诗词形成的灯,一步一景,句句都是大唐风貌,字字都是人间烟火,好一个“诗意长安路”。
大街上不断穿梭着身着汉服、优美宜人的小娘子们,拍照录像、直播互动,这古韵和现代相互碰撞,是古人穿越来到了千年后的西安,还是今人梦回到了古代的长安?熟悉的诗词句句入耳,我猛地惊醒,曾经背过的古诗还记忆犹新。
我不禁感慨,唐诗千古的风采,随意吟诵,便是长安;guī 丽夺目的诗牌,飘扬至今,这便是长安!1.请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婆娑.( ) 光晕.(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wǎn 若( ) guī 丽( )【芙蓉园里对唐诗】3.【在第(1)~(7)题中,任选5题;在第(8)~(10)题中,任选1题】(6分)在大唐芙蓉园里,看到唐代诗人群雕,小秦打算用下面一段文字为表弟介绍唐代诗歌文化,请你帮他完成。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诗中有李白“(1),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气;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2) ”的博大胸襟;有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3) ”的无我奉献;有刘禹锡“(4),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我慰勉;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5) ”的依依惜别;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6) ”的爱国壮志;有王湾“乡书何处达?(7) ”的思乡情切。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学情检测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学情检测模拟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统的扎染艺术,色彩风格大致分为两个类别。
一类是以大理白族为代表的靛蓝为主的蓝白色调风格,另一类是以四川自贡为代表的红白、绿白等鲜艳浓烈的色调风格。
不论是怎么样的色彩风格,植物染料都是民间印染技艺的主要原料。
除了植物染料,扎染在染色时也会使用矿物质染料,用色相对被划分为红、黄、蓝色系。
扎染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在了色彩的表现形式上。
单色扎染的晕染效果具有中国写意画般的意境,与之不同的是,多色套染则呈现不同色彩的视觉碰撞,有强烈的视觉刺激,让人产生新的梦幻般的视觉享受。
除了这两种染色技法,常见的还有涂染着色法、罩染着色法、局部防染法,艺术效果各异,但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较云南大理白族地区凝重、素雅的蓝白扎染而言,以四川自贡地区为主的蜀缬色彩浓烈、绚丽多彩,可以说是久负盛名。
早在唐代,民间献入宫廷的织物里面就有四川蜀缬。
四川蜀缬的工艺技法可以说是极为丰富,针法灵活,会运用绞、缝、扎、捆、叠、缚、夹等多种结扎技法,图形纹样也会设计使用多种吉祥寓意的纹样,例如我们熟知的牡丹、荷花、凤凰等等,在结扎时每个结的大小、松紧、稀密又各不相同,与此同时,其在染色时也格外注意色彩的层次变化,所以四川蜀缬扎染到最后的艺术成品就各有不同,绚丽多姿。
它常常用深色染料作为背景,突出多次套色而形成的多种色彩融合,艺术风格鲜艳而又浓烈。
扎染图案纹样多种多样,主要是以点、线、面为主的几何纹样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民间图腾这两种最为经典。
民间图腾大多数为写实图案,通常反应自然界中的动物、风景,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生活场景,以艺术的手法(寓意、象征、虚构等)将其展现在织物上,例如传统的五福捧寿、松鹤延年、莲生贵子等图样。
与之相比,几何纹样大多数为抽象图案。
它以设计最为基本的点、线、面去描述对象,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和艺术表达力,常常给予人们想象的空间,例如鹿胎缬、鱼子缬、玛瑙缬、青碧缬、三套缬等图样。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 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 徜.( ) 徉① 号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 洋yì ( )① 高ào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转瞬即逝B.悲欢离合C.装腔作势D.志存高远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
阅读之后,完成问题。
(5分)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甲的摇篮,更是乙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2分)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湖北省随州市2024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题三含解析

随州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影评,完成1—4题。
驱散校内欺凌,依法呵护“少年的你”沈慎①正在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内欺凌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未成年爱护法大修、增设校内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电影画面把校内欺凌给孩子造成的损害直观呈现,直击人心。
在揪伤心心之余,也让公众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化的思索。
②相比较影视作品中的剧情,现实发生的案件往往更为残酷和骇人动目。
这其中,给舆论带来剧烈震惊的莫过于2015年留美学生暴力群殴熬煎同伴长达5个小时,最终两名主犯被美国检方判处终身监禁。
而最近大连发生的一起13岁少年杀害10岁女孩的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暴力和犯罪行为的探讨。
每一起暴力案件见诸舆论,总是令人痛心。
③校内欺凌和暴力绝非个案。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内欺凌现状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遇学校暴力和欺凌。
据最高检今年5月份发布的数据,2024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内欺凌犯罪案件3 407人,起诉5 750人。
数据不会骗人,可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遭遇欺凌的孩子选择了缄默,许多案件达不到刑事层面,有的还进入不到司法程序。
校内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其严峻性不得不引起高度警惕。
④围绕校内欺凌的治理,早在2024年,教化部等11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看法》,从有效预防、依法处置、形成合力三个方面,对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提出了要求。
近年来,各地也开展了多回合、多形式的专项整治。
应当说,校内欺凌多发的态势总体得到了遏制,但离治本的目标还有差距。
缘由何在?一方面校内欺凌的法律规范空白,导致惩处机制缺乏震慑力;另一方面预防、干预、救济机制不到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⑤正因如此,此次未成年人爱护法的修订,被寄予了治本的厚望。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的身体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睡觉?是你大脑深处的24小时生物钟发射出的信号。
生物钟会制造出循环的昼夜节律,让你在夜晚和白天的常规时段感到疲倦或清醒。
但它也控制着其他的节奏模式,包括你偏好的饮食时间、你的心情和情绪、产生的尿量、核心体温、代谢率,以及多种激素的释放。
很显然,在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可能性与一天中的时间段有关,这并非巧合。
破纪录的可能性会在人类昼夜节律维持生命的关键代谢、心血管、体温和激素水平等波动过程,都是由昼夜节律这个生物起搏器所控制的。
早在我们发现这个生物起搏器的很久以前,就有一项巧妙的实验得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果:时间静止---至少对于一株植物来说。
含羞草的叶子会在白天追随天空中太阳的弧形轨迹,到了夜晚会像枯萎了一样垂下。
第二天早晨,叶子又会像伞一样张开,如往常般茁壮。
这种特别的植物吸引了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德梅朗的注意。
当时许多人认为,植物的舒张和收缩行为完全由对应的日出日落决定,但这个设想被德梅朗推翻了。
他将含羞草放置在户外环境中,叶子在白天的光照下舒张,并随着黑夜的降临而收起。
将含羞草置于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白天,尽管植物不能接收到自然光照,它仍然表现得好像沐浴在阳光下一样,叶子扬扬得意地舒展着;而夜幕降临时,即使没有收到任何日落的讯号,它也垂头丧气地收起叶子,整夜保持着叶子下垂的状态。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四个大题,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空间是文化生存、发展与交流的场所,是特定空间、时间和其中一种或多种文化的统一体。
传统村落是承载中华传统文明与悠久历史的重要栽体,其文化空间是彰显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物质表现。
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传统村落在现代生活与文化影响下开展文化空间更新与新型文化空间建设。
但是,新建空间与设施往往趋于现代风格,缺乏地域特色,缺乏对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与智慧的继承。
一处村落是否能够防止自然灾害、避免外界侵犯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古语有云,“高毋近阜而用水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建邦设都,皆凭险阻。
山川者,天之险阻也;城池者,人之险阻也;城池必依山川为固”。
从功用角度思考,如此空间选址的本质源于先民朴实的生存安全需求与防御意识。
历史上的沿黄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纷乱中,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人们常受外来匪患侵扰,因而需要将村落设在不易被外界发现、易守难攻的环境中,借助自然这一天然屏障形成村落的第一道防御设施。
村落街巷功能综合,一方面作为村落社会交往的主要媒介,通过线性连接将不同功能空间组织起来,提供可达路径实现人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交流;另一方面则作为排水基础设施,将建筑单个空间的排水集中到街巷中,再经由街巷引导至河流或池塘中,避免降雨集中时期引发洪涝灾害;更有些村落借助复杂的街巷空间组织达到通风或防风目的,以适应当地的气候。
03【2023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长沙卷)】(原卷版)

2023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三(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下面某同学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拈轻怕重”应写成“粘轻怕重”,“翻来复去”应写成“翻来覆去”。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以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狭隘(ài)憔悴(cuì)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帐篷”应写成“帐蓬”,“感慨”不能写成“感概”。
D.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烂(làn)漫”应读成“烂(nàn)漫”,“热忱(chéng)”应读成“热忱(chén)”。
2.下面是某同学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则关于推行“公筷制”的新闻报道,其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为了在餐桌上阻断病菌传播,降低健康风险,推行公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今,使用公筷已成潮流,倍受市民推崇,加入践行的人数也与日俱增....,这种“新食尚”成为了时下流行餐桌文化。
但是,不少同学发现,和家人吃饭,推行公筷的难度还很大。
一些长辈觉得用公筷又麻烦又生分,短时间很难转变这种根深蒂固....地逐步践行使用公筷、文明....的错误观念。
因此,我们更要从自己做起,间不容发就餐习惯。
A.行之有效B.与日俱增C.根深蒂固D.间不容发3.下面是某同学在读完《繁星·春水》后写的一段读后感,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①冰心的创作受泰戈尔影响下,以独特的风格、清新淡雅且晶莹剔透的语言随笔写下了自己的感想。
②这部诗集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要内容。
③书中的一篇篇短诗都铭记在我的心中,更使我受益无穷。
④她的诗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没有一丝的虚假。
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A.明天我将登门拜访你,请在家恭候。
B.钱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2024年济南历下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5)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一座城,一处景,一首诗,一段情。
诗人因景生情,写下流传千古的诗篇,永致也因文人墨客的点染而更加光彩夺目。
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遇见·山水济南济南,城外山环水绕,城内千泉遍布,泉水慰藉着身心,风景浸染着诗意。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做卷中人。
"无数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将济南古朴的画境转为静美的诗行。
翁方纲登临千佛山,见静(mì)的山间云雾缥缈,挥毫写下"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读来仿佛身临其境....,写下"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
李白见华不注山草木茂盛,苍翠欲滴郭奎先(màn)步趵突泉,见泉水奋发上涌,写下"一片冰心摇素影,三株玉树照晴湖"。
如虎啸般迸射喷发的黑虎泉,经由晏壁的"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更为世人所知。
护城河"杨柳夹岸,流水汩汩,日夜不息",它流淌千年,传递出济南生生不息....的发展态势。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慰藉"意为安慰、抚慰,"藉"应读作"jiè"。
B."静(mì)"形容静寂无声,此处应写为"静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绵阳市中职学校语文期末复习模拟题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选出下列词语注音有错的一组:A . 褐(h è)色 红缯(z ēng ) 醴(l ì)酪(l ào )B . 贮(zh ù)藏 将(qi āng )进酒 馔(zhu àn )玉C . 啖(d àn ) 萌蘖(ni è) 龟(j ūn )裂D . 欢谑(xu è) 沽(g ū)酒 岑(c én )夫子 2.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建国大业》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B.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电力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弹冠相庆。
C.这次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都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科技和文化产品,参观的人们如趋之若鹜,纷纷涌向个个国家的展厅。
D.在西藏打砸抢烧时间中,部分西方媒体不顾新闻道德和准则,刻意剪辑和加工原始图片,隐去暴徒施暴的画面,将救护车说成军车、救人说成抓捕,颠倒黑白,制造事态严重的假象,令人怀疑其背后的目的和用意。
3. 下列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缯: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醴酪:甜美的奶酪。
B .绡:生丝织的绸子。
宠幸:地位高的人宠爱地位低的人。
C .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飞骑:快马。
D .浩瀚:广大,繁多。
啖:吃。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换的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B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饶幸获奖,母亲已离我整整七年了。
C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D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大意。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B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C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D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画线处的三个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_________发展荔枝的生产。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应该能够_________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③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______了。
A .大力 逐渐 脱化B .大力 逐步 退化C .大举 逐步 脱化D .大举 逐渐 退化 7. 对下列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入海,一去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入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8.对下列句子使用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引用)B. 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打比方)C. 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列数字)D. 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桂绿"等。
(举例子) 9.下列四处“引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引用是为了辨别正误、澄清事实、也增强了文学性。
)B .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诱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讽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揭露宫廷生活奢侈腐化。
也增强了文学性。
)C .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形象说明其既轻又薄的特点。
)D .苏轼有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说出了人们嗜爱荔枝,意在表明发展荔枝生产的必要,增强说明文的文学性。
)10.下列文体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B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
C .词作为一种体裁,脱胎于音乐。
很多词本身是可以谱曲歌唱的,好多词牌是由填词用的曲调名演变来的,如“浣溪沙”“雨霖铃”“水调歌头”等。
D.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的是用文言文写出的诗,对诗的字数、句数、音韵格律都有严格要求。
近体诗,指的是不讲究音韵格律的自由诗。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树,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杨柳依依。
3)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
4)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6) 像梦中飘过____________,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9)__________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
10)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共30分阅读《合欢树》课文节选,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一)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
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那时,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1、《合欢树》一文中,作者以什么为顺序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往事?(1分)2、本段所写为何事,请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不得多于15字。
(2分)3、请根据选文,归纳出10岁那年“母亲”的形象特征。
(2分)4、母亲对我的获奖,持什么态度?(2分)5、谈一谈,此时的“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1分)并归纳“我”的性格。
(2分)(二)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文,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
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6.在对荔枝果实形态的描写过程中,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分)7、本段主要介绍了荔枝果实外部形态中的哪一点?(2分)8、请分析以下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①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2分)②《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2分)③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2分)(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③,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④:钟鼓馔玉不足贵,⑤。
古来⑥,惟有⑦。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⑧,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课文内容,默写文中空白处(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11、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烹羊宰牛且为乐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C.径须沽取对君酌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销,消除1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
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的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
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
1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中,加点字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2分)四、应用文写作(共10分)09级商务英语专业的李明同学10月28日在学校操场捡到一个黑色钱包,内有40元钱,一张就餐卡和一张银行卡,为寻找失主,请以李明的名义写一则启事。
五、作文(共30分)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们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当时间悄然而逝的时候你想留下些什么?也有着健康的身体勃勃的朝气,把希冀放在未来,可当未来也成了现在,你拥有些什么?有人说“青春年少,我们可以做梦,但我们不能在梦中生活。
”请以“我想对自己说”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字迹工整,页面整洁,表述清楚,说真话,诉真情。
《语文》期末模拟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D 3 A 4 C 5D 6B 7 C 8A 9B 10D二、略三、1、时间2、十岁那年作文竞赛获奖3、“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4、故作轻慢警戒勉励5、不理解倔强好强6、空间7、大小重量8、①列数字②引用、列数字③打比方、下定义9、“通常”一词为限定范围的词语;“共有十三种”则采用了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