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策略PPT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策 略
• 引言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理机制 • 抗栓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 抗栓策略的临床应用 • 抗栓策略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 抗栓策略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冠心病与房颤的关联性
冠心病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联性。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而房颤则是一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房血栓形成。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 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 或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栓塞风险
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流动, 阻塞远端血管,引发栓塞 事件,如脑栓塞、下肢动 脉栓塞等。
风险因素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增加血栓形成和 栓塞的风险。
03
抗栓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
总结词
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 风险。
对于心肌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优 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 率。
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
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应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
对于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如房颤持 续存在,也应考虑使用华法林或新型 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应长期使 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 栓塞事件的发生。
在使用抗栓药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 使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药物,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05
抗栓策略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临床疗效指标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通过抗栓治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 引言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病理机制 • 抗栓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 抗栓策略的临床应用 • 抗栓策略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 抗栓策略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引言
冠心病与房颤的关联性
冠心病和房颤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们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联性。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而房颤则是一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房血栓形成。
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在血管内聚集形成血栓, 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 或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栓塞风险
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流动, 阻塞远端血管,引发栓塞 事件,如脑栓塞、下肢动 脉栓塞等。
风险因素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增加血栓形成和 栓塞的风险。
03
抗栓策略的分类与选择
抗血小板药物
总结词
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 风险。
对于心肌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优 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 率。
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
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应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
对于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如房颤持 续存在,也应考虑使用华法林或新型 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治疗。
对于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应长期使 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 栓塞事件的发生。
在使用抗栓药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 使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药物,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05
抗栓策略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临床疗效指标
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通过抗栓治疗,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推荐课件

284
173
140
双联治疗
279
236
208
死亡, MI, TVR, 卒中, ST
100
三联治疗组
90
双联治疗组
80
70
60
50
40
HR: 0.60; 95% CI: 0.38‒0.94; P=0.025
30
17.6%
20
10
0 0 30 60 90 120 180
11.1%
270
365
时间 (天)
2020/4/23
12
房颤:口服抗凝治疗已成为有栓塞风险患者的标准治疗
✔临床需求:房颤的主要危害在于血栓栓塞并发症。 ✔循证证据:多项RCT证实,口服抗凝剂(OAC)可有效降低中高危房颤患者的缺血 性卒中风险。抗血小板治疗不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卒中。 ✔权威建议:2016 ESC房颤指南、2014 AHA/ACCF房颤指南指出,OAC是房颤治疗的 重要措施。
累计发生率 (%) 累计发生率 (%)
TIMI 出血事件患者总数
100
三联治疗组
90
双联治疗组
80
70
60
50
44.4%
40
30
20
19.4%
10
HR: 0.36; 95% CI: 0.26‒0.50; P<0.0001
0
0 30 60 90 120 180
270
365
存在风险的患者数
时间 (天)
三联治疗
ACS合并房颤患者,如何预防血栓?
2020/4/23
14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Risk factor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LV dysfunction Hypertension Age >75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TIA/thrombo-embolism Vascular diseasea Age 65–74 Sex category (i.e. female sex) Maximum score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PPT课件

➤ 对于高出血风险(HAS-BLED≥3分)的ACS合并房颤患者, 无论支架如何,建议PCI术后4周进行三联治疗(OAC+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然后使用OAC+氯吡格雷75 mg/d(或阿司匹 林75~100 mg/d)长期治疗(至12个月)。
➤ 对于出血风险非常高(例如近期出血事件),可省略阿司
华法林+氯吡格雷优于三联 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相当,但心源性死亡(HR0.69) 和出血风险降低(HR0.78)
8
Lamberts M, Gislason GH, Olesen JB,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3;62:981-9.
真实世界中数据
在真实世界,心肌梗死或PCI术后需多重抗栓治疗患者中, 在安全性和获益方面,口服抗凝药+氯吡格雷与三联抗栓 策略相当甚至优于三联抗栓策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 缺血性卒中风险更高,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组及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组全因死亡率更高
匹林,给予OAC+氯吡格雷75 mg/d的双联治疗3~6个月,其
后仅给予OAC。
13
抗血小板药物选择
14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
成人接受口服抗凝治疗且行PCI的患者,与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组相比,氯吡格雷+口服 抗凝药组显著降低出血并发症而不增加血栓事件
15
替格瑞洛
ACS合并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替格瑞洛 与三联抗血栓治疗(华法林+氯吡格雷+阿 司匹林)相比,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相似
9
三抗时间问题
通过一年随访发
现,在合并房颤的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选择 PPT【48页】

有效性终点
安全性终点
是否需要双联或三联治疗?WOEST试验
*
*
*
中等规模、开放性WOEST研究(N=573)对三联治疗(VKA+氯吡格雷+ASA)与双联治疗(VKA+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终点进行了比较 在WOEST研究中, 69%的患者有房颤,包括置入人工瓣膜的患者
23% CV死亡
13.7%
30.6%
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比例
N=831
N=219
阵发性房颤(12.2%,N=128)
持续性房颤(4.2%,N=44)
永久性房颤(4.5%,N=47)
房颤与冠心病互为风险因素
房颤
冠心病
风险因素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并发冠心病
最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房颤潜在风险因素
David D. McManus, et al. Am J Med. 2012 November ; 125(11): 1076–1084Naess IA, et al. J Thromb Haemost . 2007;5(4):692-699.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凝选择
目录
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抗栓策略NOAC在房颤患者行PCI术的前瞻性研究NOAC在冠脉领域的探索
既往多项研究证实:房颤患者并发冠心病比例高
Stefan Kralev. et al. PLoS ONE 6(9): e24964.Zhang H. et al. Intern Med J. 2014 Aug;44(8):742-8
氯吡格雷75mg/d
2016ESC房颤指南推荐
推荐
类别
等级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择期支架植入术后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
安全性终点
是否需要双联或三联治疗?WOEST试验
*
*
*
中等规模、开放性WOEST研究(N=573)对三联治疗(VKA+氯吡格雷+ASA)与双联治疗(VKA+氯吡格雷)的安全性终点进行了比较 在WOEST研究中, 69%的患者有房颤,包括置入人工瓣膜的患者
23% CV死亡
13.7%
30.6%
中国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比例
N=831
N=219
阵发性房颤(12.2%,N=128)
持续性房颤(4.2%,N=44)
永久性房颤(4.5%,N=47)
房颤与冠心病互为风险因素
房颤
冠心病
风险因素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并发冠心病
最常见的血栓性疾病房颤潜在风险因素
David D. McManus, et al. Am J Med. 2012 November ; 125(11): 1076–1084Naess IA, et al. J Thromb Haemost . 2007;5(4):692-699.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凝选择
目录
房颤与冠心病的关系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凝抗栓策略NOAC在房颤患者行PCI术的前瞻性研究NOAC在冠脉领域的探索
既往多项研究证实:房颤患者并发冠心病比例高
Stefan Kralev. et al. PLoS ONE 6(9): e24964.Zhang H. et al. Intern Med J. 2014 Aug;44(8):742-8
氯吡格雷75mg/d
2016ESC房颤指南推荐
推荐
类别
等级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择期支架植入术后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治疗ppt课件

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 抗凝应贯穿房颤合并冠心病治疗的始终
01 2 3
6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终身
房颤+ 稳定性CAD
抗凝
房颤+ ACS(无PCI)
抗凝
单一抗板(氯吡咯雷)
房颤+ 择期PCI
双联抗 板
抗凝
1种抗血小板药物*
房颤+ 急诊PCI
双联抗板#
* 高出血风险/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风险:缩短1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 # 高出血风险/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风险:缩短2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 & 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风险/低出血风险:延长2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
冠脉不良事件发生率(%) 心梗发生率(%)
1.00
P=0.01183
0.80
0.70
0.60
0.40
0.20
0.16
RR=1.38,
1.00
P=0.048 95%CI(1-1.91)
0.80
0.74
0.60
0.53
0.40
0.20
0.00 希美加群
华法林
FDA对希美加群VTE预防及VTE治疗研究进行汇总,希美加 群组共包括1848例患者,华法林/安慰剂组1859例患者, 评估两组对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
0.50
0.50
0.00 无AF
合并AF
0.00 无AF
合并AF
*P<0.01 #校正因素包括年龄、eGFR、吸烟、糖尿病、既往心梗、恶性肿瘤病史、他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单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事后分析,纳入奥地利Wilhelminen医院2003-2012年间的2890例PCI术后患者, 其中1434例稳定性冠心病(CAD)患者中合并房颤(AF)146例、14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合并AF 93 例,平均随访4.8年,评估AF对CAD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策略ppt【43页】

?冠心病患者中10%~15%同时伴有房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后的患者中房颤的 比例为5%~7%
二、冠状动脉内血栓和房颤血栓形 成机制
(一)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机制
1动.动脉粥脉样粥硬化样:硬慢性化、:进行慢性病性理、改变进行性病理改变
内皮功能减退
LDL进入动脉壁 LDL被氧化 单核细胞浸润 动脉粥样硬化的 启动因子之一
NOAC 停用 24h后监测 INR值来确保华法林达到目标强度;换 药后1个月内密切监测以确保 INR稳定(至少3次INR在2~3)
? 服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因其主要通过肾脏代
谢 清除,率)应≥该5根0m据l/肾mi功n的能患评者估,给给药予时华间法。林Cr3Cdl后(停内生用肌达酐
不同口服抗凝药物的转换
不同抗凝药物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抗凝不中断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出血风险
?从华法林转换为 NOAC:停用华法林后监测 INR,当 INR<2.O 时,立即起用 NOAC
?NOAC转换为华法林:从 NOAC转换为华法林时,两者合用直至 INR达到目标范围,
需注意:合用期间监测 INR的时间应该在下一次 NOAC给药之 前;
?欧洲心房颤动诊治指南建议所有具有抗凝适应 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经过评估血栓和出血风 险后均应优先选择NOAC。
?鉴于上述证据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下列情况下非 瓣膜病房颤患者优先使用NOAC:(1)不能或不愿 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包括不能或不愿监测 INR。(2)未经过抗凝治疗的患者。(3)以往使用 华法林出现出血或INR不稳定的患者。
?长期NOAC治疗患者发生ACS:综合评估冠心病相关 和心房颤动相关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常用的方法包 括GRACE评分、CRUSADE评分、CHADS评分和HASBIED评分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PPT课件

Scors 1 1 2 1 2 1 1 1 9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Risk category
One ‘major’ risk factor or >2 ‘clinically relevant non-major’ risk factors One ‘clinically relevant non-major’ risk factor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2DS2-VASc
Risk factor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LV dysfunction Hypertension Age >75 Diabetes mellitus Stroke/TIA/thrombo-embolism Vascular diseasea Age 65–74 Sex category (i.e. female sex) Maximum score
低危者,无需VKA治疗,择期PCI依支架术常规抗凝方案
VKA抗凝任何阶段均需密切监测INR及出血倾向
药物保守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三联 3-6个月 出血风险低者进一步延长时间 加用PPI 后VKA+阿司匹林/波立维至12个月 后VKA终生
急性冠脉综合征
服用抗凝剂量华法林的NSTEMI拟行PCI者
服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假设需要CABG,建议术前 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桥连治疗。
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最正确时机目前研究较少,建议CABG 前听华法林至少7天,氯吡格雷5天,阿司匹林依血栓及出 血风险而定。
紧急CABG 新鲜冰冻血浆及维生素
冠心病伴心衰
冠心病心肌梗死、LVEF<40%的房颤患者属卒中高危人群, 口服VKA单药长期抗凝。
【正式版】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PPT资料

Future Medicine ;5:259
பைடு நூலகம்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 Death
Future Medicine ;5:259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 Stroke
Future Medicine ;5:259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AF的抗栓治疗
• 可根据AF的危险度分层决定抗栓治疗的策略
MI合并AF的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 AF AF
阿司匹林
抗栓治疗需达成三重平衡:
阿司匹林
植入支架的CHD患者合并AF的抗栓治疗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MACE
ACS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或华法林(INR 2-3)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AF的抗栓治疗
7% vs%, p=0.
ACS合并AF的抗栓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邱原刚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支架植入术后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MACE 或华法林(INR 2-3) 植入支架的CHD患者合并AF的抗栓治疗 (ACCP8及 中国PCI指南) 抗栓治疗需达成三重平衡:
0) oral VKA plus low-dose aspirin (< 100 mg/d) for at least 3 months after the MI (Grade 2A).
For high-risk patients with MI, including those with a large anterior MI, those with significant heart failure, those with intracardiac
பைடு நூலகம்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 Death
Future Medicine ;5:259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 Stroke
Future Medicine ;5:259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AF的抗栓治疗
• 可根据AF的危险度分层决定抗栓治疗的策略
MI合并AF的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 AF AF
阿司匹林
抗栓治疗需达成三重平衡:
阿司匹林
植入支架的CHD患者合并AF的抗栓治疗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MACE
ACS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或华法林(INR 2-3)
稳定型心绞痛合并AF的抗栓治疗
7% vs%, p=0.
ACS合并AF的抗栓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邱原刚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 冠心病的抗栓治疗
– 稳定型心绞痛 阿司匹林 –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支架植入术后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CHD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MACE 或华法林(INR 2-3) 植入支架的CHD患者合并AF的抗栓治疗 (ACCP8及 中国PCI指南) 抗栓治疗需达成三重平衡:
0) oral VKA plus low-dose aspirin (< 100 mg/d) for at least 3 months after the MI (Grade 2A).
For high-risk patients with MI, including those with a large anterior MI, those with significant heart failure, those with intracardi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接受支架手术的房颤患者:ACCP与ESC两大指南 均指出1年后应停用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抗凝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6
8
AF合并CHD抗栓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9
❖ 70%-80%的房颤患者有指征长期服用抗凝药,其中有 20-60%患者合并冠心病;
❖ 支架置入后会导致两个主要不良后果——支架内再狭窄 和支架内血栓,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 为防止支架内血栓则需要加双抗治疗;
❖ 口服双抗预防卒中的效果明显弱于口服抗凝药物;
❖ 口服抗凝药物不能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因此,临床上最为的关键问题是要平衡好缺血与出血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各国指南都怎么说?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0
2014 AHA/ACC/HR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房颤合并ACS且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只要无 禁忌症,应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I,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2
2016 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择期支架植入术后推荐使用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 (IIa,B)
➤ 植入支架的ACS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6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IIa,C)
➤ 未植入支架的ACS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雷和口服抗凝药物双联治疗12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IIa,C)
➤ 双联治疗,尤其是三联治疗,应权衡冠脉缺血事件和出血风险,尽量缩短 治疗时间(IIa,B)
➤ 部分病人使用氯吡格雷(75mg/d)加口服抗凝药物的双联治疗可代替三联 治疗(IIb,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3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4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5
总结
众多研究探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
——美国指南:OAC+氯吡格雷,疗效和安全性等于或优 于三联抗栓治疗
——欧洲指南(2014EHRA及2015):“4步走”(抗凝&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LOREM IPSUM DOLOR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4Biblioteka CHA2DS2-VASC评分
血管性疾病指心肌梗死、外周房颤动合脉并冠疾心病病患、者主的抗动栓脉治疗斑策块略 形成等
5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6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7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美国:超过60%的房颤患者伴发冠心病(2014房颤指南) 我国:32.4%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garfield研究)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2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应双管齐下,但同时也会增加 出血风险。目前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中高危房颤患者 应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中高危房颤患者治疗的基石。
➤ 房颤行冠脉血运重建(经皮或手术)且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氯吡格雷(75mg/天)+口服抗凝药 双联抗栓治疗是合理的,可不加用阿司匹林(IIb,B)
➤ 房颤患者接受PCI治疗时,应选择裸金属支架以尽可能 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IIb,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1
2014欧洲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或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 联合共识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6
8
AF合并CHD抗栓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9
❖ 70%-80%的房颤患者有指征长期服用抗凝药,其中有 20-60%患者合并冠心病;
❖ 支架置入后会导致两个主要不良后果——支架内再狭窄 和支架内血栓,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 为防止支架内血栓则需要加双抗治疗;
❖ 口服双抗预防卒中的效果明显弱于口服抗凝药物;
❖ 口服抗凝药物不能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因此,临床上最为的关键问题是要平衡好缺血与出血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各国指南都怎么说?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0
2014 AHA/ACC/HRS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房颤合并ACS且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只要无 禁忌症,应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I,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2
2016 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
稳定型冠心病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择期支架植入术后推荐使用阿司匹 林、氯吡格雷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 (IIa,B)
➤ 植入支架的ACS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和口服抗凝药物三联治疗1-6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IIa,C)
➤ 未植入支架的ACS合并有卒中风险的AF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雷和口服抗凝药物双联治疗12个月,以预防复发冠脉和脑缺血事件(IIa,C)
➤ 双联治疗,尤其是三联治疗,应权衡冠脉缺血事件和出血风险,尽量缩短 治疗时间(IIa,B)
➤ 部分病人使用氯吡格雷(75mg/d)加口服抗凝药物的双联治疗可代替三联 治疗(IIb,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3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4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5
总结
众多研究探讨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
——美国指南:OAC+氯吡格雷,疗效和安全性等于或优 于三联抗栓治疗
——欧洲指南(2014EHRA及2015):“4步走”(抗凝&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LOREM IPSUM DOLOR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4Biblioteka CHA2DS2-VASC评分
血管性疾病指心肌梗死、外周房颤动合脉并冠疾心病病患、者主的抗动栓脉治疗斑策块略 形成等
5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6
HAS-BLED出血危险评分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7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美国:超过60%的房颤患者伴发冠心病(2014房颤指南) 我国:32.4%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garfield研究)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2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应双管齐下,但同时也会增加 出血风险。目前国内外众多指南一致推荐中高危房颤患者 应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是中高危房颤患者治疗的基石。
➤ 房颤行冠脉血运重建(经皮或手术)且CHA2DS2VASc评分≥2的患者,氯吡格雷(75mg/天)+口服抗凝药 双联抗栓治疗是合理的,可不加用阿司匹林(IIb,B)
➤ 房颤患者接受PCI治疗时,应选择裸金属支架以尽可能 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IIb,C)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11
2014欧洲非瓣膜性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或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 联合共识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