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其特征是心脏的上室部分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震颤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

对于房颤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常用的药物。

治疗目标:房颤的治疗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复律,即恢复窦性心律,将心脏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有规律的心跳;二是控制心率,即使心脏保持在较低而有规律的心率下工作,以减少房颤对心脏的负荷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药物治疗:1.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房颤复律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心脏细胞内电信号的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要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 心率控制药物:对于房颤的控制心率治疗,主要采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数字化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心脏频率,并减少心室与房室传导。

其中,钙拮抗剂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阿罗洛尔,而数字化治疗常用的是地高辛。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减慢心室率、控制心律等,从而有效缓解房颤带来的不适症状。

3.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也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

综合治疗策略:除了药物治疗,房颤的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心房封堵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也非常重要。

房颤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房颤的发作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较大关联,所以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房颤的药物治疗》课件

《房颤的药物治疗》课件

β受体拮抗剂
总结词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对房颤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详细描述
β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的β受体结合,减缓心率和降低心输出量,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缓解心 绞痛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在房颤的治疗中,β受体拮抗剂可以作为辅助药物,用于控制心室率和预防房 颤的复发。常见的β受体拮抗剂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房颤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房颤的概述 • 房颤药物治疗的原理 • 房颤的常用药物 •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展望
01
房颤的概述
房颤的定义
总结词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 下降。
详细描述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房颤状态下,心房的电信 号活动变得快速且不规则,导致心房的收缩功能下降,血液无法有效地泵入心 室。

控制心率
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房 颤患者的心率,改善症状,预防心 脏骤停。
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房颤患者的血 压,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事 件风险。
药物治疗的展望
新型药物的研发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 会有更多新型药物用于房颤的治
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 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
禁用抗凝药物。
β受体拮抗剂禁忌症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禁用β 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拮抗剂禁忌症
严重主动脉狭窄、失代偿性心 力衰竭等患者禁用钙通道拮抗 剂。
其他禁忌症
对某些药物过敏的者应禁用 或慎用相应药物。

《房颤的药物治疗课件》

《房颤的药物治疗课件》

分类
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久性房颤,具体分 类根据症状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确定。
房颤的危害和临床表现
1 危害
房颤增加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临床表现
房颤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但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 状。
药物治疗的原理
药物治疗通过调节心脏电信号和心肌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和传 导,以控制和预防房颤的发作。
需要注意的用药事项
房颤的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尤其是剂量和用药时间。同时要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过敏反应等。
非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1 非药物治疗
包括电复律治疗、射频消融术、心房封堵术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
2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是恢复正常心脏节律的有效选择。
房颤患者的生活建议和护理
房颤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当的运动和规律作息。同时要依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诊和 监测。
房颤的预防措施及预后评估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合理用药、规范抗凝治疗和定期复查,预后评估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恢复窦性心律药物的作用及使用
作用
恢复窦性心律药物可尝试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和传 导,将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
使用
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和心电图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的优缺点
1 优点
药物治疗是房颤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减少房颤的发作和相 关并发症。
2 缺点
药物治疗可能存在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测和调 整用药。
房颤的药物的药 物治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该疾病。
什么是房颤

2023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常用药物用法

2023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常用药物用法

2023房颤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常用药物用法节律控制是心房颤动综合管理的重要部分,能有效降低房颤负荷、减轻患者症状,在早期房颤中有改善预后的证据。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线推荐。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主要针对房颤节律控制药物应用规范的指导建议,关于心房颤动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方法,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普罗帕酮A用法用量•复律:静脉注射: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10mg∕min,必要时10-20min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21Omg/口袋〃用药:一次性口服450~600mg o•维持窦律:口服用药:每日300~600mg,分2~4次服用。

A禁忌证•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病史)或1VEF≤40%;•左室显著肥厚;-QRS增宽超过基线25%左束支传导阻滞或任何其他传导阻滞>120ms;•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CrCI<35m1∕min\A注意事项•与CYP2D6抑制剂(如氟西汀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联用,会增加后者血浆浓度;•年龄>50岁或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使用Ic类药物前,应考虑进行缺血评估(如负荷试3佥);•长期使用Ic类药物的患者,应每年进行冠心∖病评估,当出现明显冠脉缺血相关症状时,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此类药物;・静脉用药期间注意低血压、肝损害、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A随访和监测■初次静脉用药需心电监测;•口服用药后1~2周应行心电图检查,排除对传导系统的不良影响。

2胺碘酮A用法用量•复律:静脉注射:负荷量150~300mg(3~5mg∕kg),静脉滴注方式在30-60min完成;负荷量完成后给予1~1.5mg∕min,静脉滴注6h;然后减量为0.5mg∕min,根据需要持续2~4d;每日最大剂量(包含静脉和口服剂量)不超过2.2g o口服用药:负荷剂量过小将影响起效时间,一般不建议累积剂量少于7.2g(即600mg∕d,用药1周之后4OOmg∕d,用药1周燃后200mg∕d,长期维持),判断胺碘酮疗效前,累积剂量应达到10g。

急性房颤的药物治疗

急性房颤的药物治疗

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
急性房颤药物治疗的目 的是恢复并维持正常心 律,以减轻症状和预防
并发症。
药物治疗还可以预防 血栓形成,降低卒中 和系统性栓塞的风险。
药物治疗可以控制心室 率,减轻心脏负担,改
善心功能。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 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最
佳疗效。
预防血栓栓塞
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 的风险
患者的自我监测:向患者说 明如何自我监测病情,包括 心率、血压、症状等,以及
何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
PART 05
急性房颤药物治疗的疗 效评估
症状改善程度
添加 标题
心率控制:药物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
添加 标题
心律控制:药物治疗后心律恢复正常
添加 标题
症状缓解: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添加 标题
生活质量改善:药物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量导致心律失常
维持窦性心律治疗
药物选择:普罗 帕酮、胺碘酮等
剂量调整:根据 患者病情和药物 反应进行调整
给药方式:口服 、静脉注射、心 内注射等
监测疗效:定期检 查心电图,评估药 物疗效和副作用
控制心室率治疗
药物选择:β阻滞剂、钙通 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
目的:降低心室率,减少心 肌氧耗,改善心功能
0 2
0 3
0 4
药物相互作用
抗凝血药物:如华 法林、肝素等,需 谨慎使用,避免出 血风险
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胺碘酮、普鲁卡 因胺等,需根据病 情调整剂量
降压药物:如ACEI 、ARB等,需密切 监测血压,避免血 压过低
抗心绞痛药物:如硝 酸甘油、β阻滞剂等, 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避免心动过速或低 血压

房颤药物治疗进展

房颤药物治疗进展

房颤药物治疗进展1. 引言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有许多新的房颤药物出现,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房颤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 房颤药物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房颤药物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下所示:2.1. 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是最早应用于房颤治疗的药物,其通过阻断心肌细胞的钠通道来减慢心房传导速度,从而控制房颤的发作。

常用的钠通道阻滞剂有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室肌细胞,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从而减慢心房的收缩速度,达到治疗房颤的效果。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

2.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的激活,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从而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控制房颤的发作。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钾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延长心房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增强心室肌细胞的复极过程,从而抑制房颤的发作。

常用的钾通道阻滞剂有胺碘酮、丙米嗪等。

2.5.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近年来,随着对房颤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开发出来,如离子通道调节剂、磷酸酶抑制剂等。

这些新型药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安全性,能够更有效地治疗房颤。

3. 房颤药物治疗的进展房颤药物治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更安全的药物选择传统的房颤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使用时需注意心电图监测和剂量控制。

近年来,针对房颤的新型药物在选择性和安全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

例如,多种离子通道调节剂已被开发出来,能够更精准地作用于心脏离子通道,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个体化治疗策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个体基因差异可导致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脏不再以正常的节律跳动,而是出现不规则的、快速而不规律的心律。

房颤患者常常会感到心悸、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是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选择什么药物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及其效果,仅供参考。

1. 抗心律失常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调整心脏的电活动和离子通道功能,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房颤的发作频率和减轻症状,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2. 抗凝血药:房颤患者由于心脏颤动而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中风等并发症。

抗凝血药主要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功能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凝血药有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但是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注意避免出血的风险。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脏的快速心律,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达到控制房颤的效果。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这类药物对于频发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4.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减缓心率和心脏的兴奋性,从而控制房颤的发作。

常用的钙拮抗剂有地尔硫䓬、硝苯地平等。

这类药物对于心悸、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对于保持窦房结节律的效果不如其他药物。

5. 心血管代谢药:房颤的发生与患者的心血管代谢状态密切相关,因此一些能够改善心血管代谢的药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颤。

常用的心血管代谢药有辅酶Q10、左旋肉碱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心脏能量代谢,减少心脏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房颤的发作。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房颤是一种经验性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房颤的药物治疗

房颤的药物治疗
药物转律与电转律
(1)两者都有效,电转律比药物转律有效 (2)血栓栓塞、脑卒中旳危险性与转律方式无关 (3)电转律需镇定、麻醉、药物转律无需麻醉 (4)一般选用药物转律,它旳缺陷有促心律 失常作用
药物转律
(1) AF发生7天内药物转律有效率较高 (2)一般自发复律发生在24-48h,超出7天者极少 能自动复律 (3)推荐用于AF转律旳药物在不同旳国家有区别 (4)药物转律宜在医院后进行
推荐用于AF复律有效药物和剂量(2)
药物 给药途径 剂量 不良反应 肌酐清除率 多非利特 口服 >60ml/min 0.5mg Bid QT延长,TdP 40-60ml/min 0.25mg Bid 根据肾功能,体表面积、 20-40ml/min 0.125mg Bid 年龄调整剂量 <20ml/min 禁用 氟尼卡 口服 200-300mg 低血压,AFL时加紧AV 静脉 1.5-3.0mg/kg> 10-20min 传导 依布利特 静脉 1mg/10min,必要时可重 QT延长,TdP 复1mg 心律平 口服 450-600mg/kg 低血压,AFL时加紧AV 静脉 1.5-2.0mg/kg >10-20min 传导 奎尼丁 口服 0.75-1.5分次 不小于6-12h QT延长,TdP、 消化道症状、低血压
AF病人用于维持窦律药物剂量
药物 剂量 副作用 胺碘酮 100-400mg/d 光敏、肺纤维化、甲功异常 丙吡胺 400-750mg/d Tdp、HF、青光眼、尿潴留 多非利特 500-1000mg/d Tdp、 氟尼卡 200-300mg/d VT、CHF、加强AVN传导 普酰胺 1000-4000mg/d Tdp、狼疮样变 心律平 450-900mg/d VT、CHF、加强AVN传导 奎尼丁 600-1500mg/d Tdp、CHF、SB (AF-AFL) 施太可 240-320mg/d 加重哮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倍,复律后口服抗凝剂至少4周 房颤<48小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抗凝前立即电复律 Ⅱa类 房颤48小时内——复律前后抗凝根据危险性决定 房颤复律前——TEE 未检测到血栓——普通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后复律,继
续抗凝剂至少4周 TEE检测到血栓——抗凝治疗复律前至少3周和复律后4周 房扑——同房颤
编辑版ppt
8
复发/持续性/永久性房颤
复发性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无明显症状(如低 血压、心衰、心绞 痛)无需治疗
房颤症状影响活动 抗凝和控制心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必要时电复律
抗凝治疗和心率控制
必要时继续抗凝治疗并 维持窦性心律
反复发作症状严惩的房
颤经过一个以上抗心律
失常药物加心率控制治
编辑版ppt
23
控制心室率
◆ 阻滞剂: 控制活动时心室率.主要与地高辛合用. ▼ 冠心病病人首选,心衰病人选用 ▼ 美托洛尔5mg静注;倍他乐克25-50mg Bid口服; ▼ 比索洛尔(高选择性1阻滞剂)2.5-5mg/日
◆ 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唑,口服或静脉 ▼ COPD、肺心病病人首选 ▼ 高血压合并房颤 ▼ 静脉地尔硫唑,安全、作用快、有效
房颤的药物治疗
编辑版ppt
1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
常,可以显著增加卒中、心力衰竭
危险性或全因死亡率,女性患者尤 为如此。
编辑版ppt
2
房颤的流行病学:
▪ 心房颤动的患病率约为1% ▪ 中国人的患病率约为0.7%-1%,大
于80岁人群则上升为8% ▪ 80以上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
率高达30%
编辑版ppt
16
复律后维持窦律的药物选用
◆ 根据不同病例特点选用 - 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 - 心功能差:胺碘酮. - 缺血性心脏病:胺碘酮.索他洛尔. - 同时控制快心室率:索他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氟卡尼
编辑版ppt
17
控制心室率
◆ 控制心室率适应于以下3种情况
– 急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急性发作(持续时间<48小时)-静脉用药 – 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药物或电转律前或需要控制心衰 – 永久性房颤或权衡利弊后决定不转律者,伴快心室率
快而不规则的心室率影响左室 功能和结构-心律失常心肌病
缓慢而均匀的心室率血栓机会 减少
编辑版ppt
18
宽松控制心室率
▪心室率的影响因素 ▼房室结的结构与电生理特性—隐匿性传导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张力 ▼前向旁路传导
活动伴有症状——运动中心室率控制评估
编辑版ppt
21
控制心室率
Ⅱa类
休息/活动时心室率——联合地高辛与β受
滞剂或钙拮抗剂
体阻
药物无效/副作用——房室结/旁路消融
静脉胺碘酮
房颤并旁路不需行电复律——普鲁卡因胺、 伊布利特
编辑版ppt
22
控制心室率
◆ 洋地黄制剂(非一线药) ▼ 适用于心衰病人 ▼ 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起作用性,伴心衰时可首 选用 ▼ 可控制静息时心室率,活动时心室律控制不满 意 ▼ 对重症、交感兴奋病人疗效差
▪ 房颤患者,未来五到十年的死亡率,男性 增加1.5倍,女性增加1.9倍。
编辑版ppt
3
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 以及患者的敏感性 多数患者有心悸、头晕、疲乏、气短和黑朦等 少数患者无症状 左心室功能不全症状,可能继发于房颤时持续 快速的心室率
编辑版ppt
4
房颤的分类
▪控制心率的目标 ▼静息时:小于110次/分 不适用于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
▪评价方法 ▼动态心电图 ▼运动试验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控制心室率
Ⅰ类 静息时——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控制心室

无预激——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减慢心室 率普鲁卡因胺 奎尼丁
不应该使用的药物 地高辛
索他洛尔
使用途径
口服
I
口服或静脉
I
静脉
I
口服或静脉
I
口服或静脉
II a
静脉
II b
静脉
II b
口服
II b
口服或静脉
III
口服或静脉
III
编辑版ppt
14
房颤>7 天药物复律
药物
已证实有效的药物 多非利特
胺碘酮
伊布利特 效果较差或研究不充分的药物
丙吡胺 氟卡尼 普鲁卡因胺
编辑版ppt
12
药物复律
Ⅰ类 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或伊尔利特 Ⅱa类 胺碘酮 医院外持续性房颤——普罗帕酮或氟卡尼 快速房室传导——β阻滞剂、钙拮抗剂 门诊——胺碘酮
编辑版ppt
13
房颤≤7 天药物复律建议
药物
已证实有效的药物 多非利特 氟卡尼 伊布利特 普罗帕酮 胺碘酮
效果较差或研究不充分的药物 丙吡胺
疗无效,考虑消融
编辑版ppt
9
房颤的复律
编辑版ppt
10
◆复 律 指 征
▼ 适应证: 小于1-3年;无巨大左房及血栓,心功 II级以内
▼ 相对禁忌证: 大于3年;大左房;心功差 ▼ 禁忌证: 心房血栓; 低血钾; 洋地黄中毒
编辑版ppt
11
直流电复律
Ⅰ类 快速房颤药物无效——电复律 预激相关的房颤——电复律 症状不能耐受——电复律 Ⅱa类 电复律——恢复窦律长期治疗策略 有症状、再发房颤——不频繁重复电复律
普罗帕酮
奎尼丁 不应该使用的药物
地高辛
使用途径
口服 口服或静
脉 静脉
静脉 口服 静脉 口服或静
脉 口服
口服或静 脉 编辑版ppt
I II a II a
II b II b II b II b II b
III
15
复律时血栓的预防
Ⅰ类 房颤持续≥48小时或不清楚——至少3周和复律后4周 房颤>48小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肝素、APTT延长
必要时抗凝
持续性
永久性房颤 控制心室率,抗凝
抗凝治疗,必要 时控制心室率
考虑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复律
不必进行长期抗心
律失常治疗
编辑版ppt
7
复发/阵发性房颤
复发性阵发性房颤
轻微没有症状 必要时抗凝和心率控制
房颤症状影响活动 抗凝和控制心率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如果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无效,则房颤消融治疗
▪ 阵发性房颤:阵发一次通常不超过24小时 ▪ 慢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发作一次超过7天)
和永久性房颤
编辑版ppt
5
心房颤动的治疗
恢复并保持窦性心律
- 不能维持 根治性
- 长期维持
控制心室率
+ 起搏器
电复律
射频消融 -
起搏治疗




房室结消融
编辑版ppt
6
新发房颤
新发房颤
陈发性
无明显症状(如低 血压、心衰、心绞 痛)无需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