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206-1999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

合集下载

铁路规范大全(中铁建技术中心网站)

铁路规范大全(中铁建技术中心网站)

一、线路1、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 2098-2007)2、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3、工务作业标准大型养路机械道床换碴作业(TB/T2658.20-2004)4、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5、快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6、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7、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二、地质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TB/T10403-2005)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5、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7、铁路工程地质风沙勘测规则(TB10053-98)8、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程(TB10055-98)9、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测规范(TB10049-96)10、铁路工程地基土旁压试验规则(TB10046-96)11、铁路工程地质盐渍土勘测规则(TB10045-96)12、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TB10042-95)13、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95)14、铁路工程地质软土勘测规则(TBJ38-93)15、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J37-93)16、铁路工程地质岩溶勘测规则(TBJ28-91)17、铁路工程地质泥石流勘测规则(TBJ27-91)18、动力触探技术规定(TBJ18-87)19、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20、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96)21、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22、铁路供水水文地质勘测规则(96年局部修订版)(TBJ15-96)2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2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三、机车1、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TB/T 3034-2002)2、铁道动力装置用柴油机认证试验实施细则(TB/T 3098-2004)3、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试验台技术条件(TB/T 2229-2004)4、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技术条件(TB/T 1491-2004)5、铁路内燃机车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21-2000)6、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四、高速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ZT216-2007)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8号)3、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4、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1-2005)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3-2005)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7、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8、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4-2005)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0、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2-2005)1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4、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函[2004]157号)1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16、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17、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18、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册)(铁建设[2003]13号)19、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下册)(铁建设[2003]13号)五、其它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 10402-2007 J269)2、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 J774)3、铁路路基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4、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5、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8、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9、铁路工程基本术语(GB/T50262)10、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1-86)11、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12、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13、铁路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TBJ16-86)14、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15、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1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17、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18、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98)19、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20、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21、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B10044-98)22、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2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99)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25、铁路采石管理规则26、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2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28、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2)29、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TB10079-2002)六、路基1、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 J532)2、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 J 158)3、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J 127)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6、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7、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9、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0、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七、桥涵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3043-2005)3、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2484-2005)4、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2331-2004)5、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 1527-2004)6、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8、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10、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1、铁路桥梁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2、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13、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条文说明14、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TBJ106-91)15、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16、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17、铁路装配式小桥涵技术规则(TBJ107-92)18、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19、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TB10116-99)20、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21、铁路桥梁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2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2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2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25、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TB10052-97)26、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99)2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28、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八、轨道1、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82-2006)2、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 10411-2005)3、轨枕螺栓机动扳手通用技术条件(TB/T 3099-2004)4、混凝土枕用轨下调高垫板技术条件(TB/T 1781-2004)5、高锰刚辙叉技术条件(TB/T 447-2004)6、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 412-2004)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9、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3-98)10、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11、轨道车管理规则12、铁路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2003年)九、隧道1、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2007]106号)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5、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6、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8、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7-98)9、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10、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11、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十、电力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3、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0-2003)4、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98)6、铁路电力牵引变电所所用电系统设计规范(TB10080-2002)7、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64-2000)8、铁路电力变、配电所设计规范(TB10065-2000)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规范(TB10117-98)10、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99)11、铁路电力施工规范(TB10207-99)1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1-2000)13、铁路电力机车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22-2000)十一、测量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3、吸水式锚固包技术条件(TB/T2093-2002)4、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TB/T 3080-2003)5、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 3054-2002)6、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TB/T 1879-2002)7、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TB/T 1878-2002)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9、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10、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1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1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13、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1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TB10425-94)15、填土密度湿度核子仪测试规程(TB/T10217-96)16、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7、铁路工程水质分析方法(TBJ104-87)18、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方法(TBJ103-87)1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20、铁路工程地基土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TB10051-97)21、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2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3、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2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25、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十二、安全规则1、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全防护网(TB/T 3089-2004)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1-2003)4、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2-87)5、铁路临时工程附属辅助生产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1-87)6、铁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0-87)7、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9-87)8、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9、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3-87)10、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2-87)11、铁路轨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1-87)12、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十三、通信1、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5部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5-2004)2、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4部分:铝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4-2004)3、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3部分:综合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3-2004)4、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2部分:塑料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2-2004)5、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TB/T3100.1-2004)6、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34-2005)7、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TB10112-2005)8、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05)9、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8-2003)10、铁路通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8-2000)11、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12、铁路通信施工规范(TB10205-99)13、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TB10060-99)14、铁路光缆PHD通信工程施工规范(TB10215-2000)15、铁路信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9-2000)16、铁路驼峰信号施工规范(TB10221-2000)17、铁路通信光纤用户接入网工程施工规范(TB10222-2002)18、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十四、站场1、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2007)2、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091-2006)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95)4、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2005)5、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6、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7、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J209-96)8、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99)9、铁路单层砖房抗震设计规范(TB10040-93)10、铁路集装箱货场设计规则(TBJ19-88)11、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98)12、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98)13、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2-98)14、铁路站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3-98)15、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TB10062-99)16、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10056-98)17、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B10114-97)18、铁路房屋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19、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TB10066-2000)20、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TB10078-2001)21、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2002年)。

铁路信号具体施工规范TB-10206-99

铁路信号具体施工规范TB-10206-99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
TB-10206-99
1总则
1.0.1 为统一铁路信号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 促进和适应铁路信号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 保铁路信号设备安全可靠,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信号工程的施 工及验收。
1.0.3 信号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 关方面会审的设计图纸施工,如需变更应按铁 道部现行的变更设计处理办法执行。
1.0.7 信号工程应按规定对主要设备和器材 的电气、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并作记录。
1.0.8 施工中的安全工作,应遵守铁道部现 行的有关施工安全规则的规定及产品技术 文件的安全规定。对重要工序,尚应事先 编制技术安全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执 行。
在进行改(扩)建既有线工程时,应做 好新旧设备的倒替施工方案,并经运营部 门批准后实施,确保行车安全。
1.0.12 信号工程施工,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 定。
2 施工准备
2.0.1 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认真做好现场的 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规划施工部署 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签订施工中必要的 协议等。
2.0.2 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核对设计文件, 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联系 解决。
3 建筑限界
3.1般规定 3.1.1 信号设备除车辆减速器、限界检查器、
轨道接触器外任何部分均不得侵入表3.1.1 的规定。
见下页表
表3.1.1 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mm)

设备名称或距

轨面距离
正线信号机、站线信号机 1 (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2 站线信号机
3继 电
4器

箱 及
6表 示
7器
等 8

11铁路电务工程(高柱信号机组立)技术交底书

11铁路电务工程(高柱信号机组立)技术交底书
(4)单轨车运输:用大绳、撬棍将机柱拽到钢轨附近,将机柱小头抬起。单轨车推进边抬边推,直到将机柱平放到单轨车两边平衡为止,用方木垫挤结实,并用大绳捆绑。
(5)人抬:用人抬时,按支点进行,抬运时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选择平坦路径行走。
3、挖机柱坑:
(1)无轨立机柱基坑开挖:
无轨立杆使用于新建铁路区间通过信号机及进站信号机。
起杆时,听从指挥一起用力,底杆抵住底撑后起杆人员及时上肩,用力抬起,当机柱与地面成45度角时,把杆人员及时把杆,选好支撑点,保障把杆用力不滑动,机柱平稳不摆动。其他人员可稍一休息。
用四人把杆,四人上肩起抬,两人拉边绳,其余人员拉主大绳。边拉绳边把杆,把机柱逐渐立直。三根大绳每根三人成等边三角形拉稳机柱。
技术交底通知单
项目名称: 编号:11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分项工程
高柱信号机组立
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99)
3、《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
4、《铁路信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9-2003)
二、技术标准
1、混凝土支柱的质量标准:
(2)吊车立机柱
在距机柱顶端约三分之一处,用钢丝绳套牢固后由吊车吊起机柱,慢慢放入机柱坑。
调整机柱限界及引线孔方向,引线孔方向与信号显示方向保持一致。调整机柱限界,在吊车保持吊起机柱的状态下(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采用手推方式保持机柱垂直,同时同时施工技术人员测量机柱的限界,为防止铺架时钢轨外移,在不影响显示的情况下限标高确定但仍未上砟铺轨时尽享施工。
无轨立杆机柱位置的确定目前普遍采用全站仪测试高柱信号机所在里程的线路中心坐标点和中心外侧2米处的坐标点,并用水泥钉标记两坐标点。这样就可以在两点所确定的线上进行信号机坑开挖。信号机坑开挖的限界以线路中心坐标及外侧2米坐标确定。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室内设备

铁路信号施工规范室内设备

8.5 电缆引入
引至信号楼或继电器室的电缆应符合下列求 1 电缆引入后的储备量应排列整齐,盘放在电
缆坑内。 2 设电缆房的车站,备用电缆应整齐地盘放在
专用电缆支架上。 3 电缆引入电缆柜转弯时,应均匀圆滑、整齐
美观不得有硬弯或背扣现象。 4 电缆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分段固定. 5 电缆终端应有标明去向的铭牌。
• 9.3.7 安装后的闭塞设备,进行通电 试验时,应动作正常;在错误操纵情 况下,不得发生错误动作现象。
9.4
计轴设备
9.4.1 计轴设备的安装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9.4.2 计轴站间闭塞应在进站信号机内 方2~3m处安装计轴设备。
12
信号电源设备
12.1
一般规定
交流电源引至 信号楼或车站值班 员室部分,应由电 力专业施工单位施 工。
2 基础埋设时,其基础顶面距地面和轨面高度 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处应平整、无积水。
3 设备安装前,应检查配线正确,焊线无脱焊 现象。
4 电缆引入应固定,排列整齐,配线绑把整齐。
自动闭塞设备
9.2.2 设备类 型,轨旁或轨道 中间设备的安装 应正确。
9.2.3 设备安 装后,应进行通 电试验,检查测 试,确认设备工 作正常。
4 走线架(槽)与机架涂漆颜色应协调 一致。
8.3.3 组合及继电器安装后,应书写名称, 字迹端正、清楚。
8.3.4 装设微机和独立电子设备机柜的房间 按设计要求装设防静电地板。
8.4 分线端子盘(柜)
➢8.4.1 分线端子盘(柜)的类型、安装位置及 盘柜上的端子编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8.4.2 分线端子盘(柜)安装在夹墙内时,应 用角钢固定在墙上,安装应端正、乎直、牢 固。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1基本规定《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 203—961.0.2 铁路工程施工必须按铁路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

如需变更设计,应按现行铁路变更设计规定办理。

1.0.3 施工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认真填写各项施工记录和工程日志。

1.0.4 隐蔽工程,必须经检查合格,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并经有关方面人员签认后,方准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1.0.5 铁路工程采用的各类主要材料、半成品、构件、器材和设备等,均应有符合国家或铁道部技术标准规定的出厂合格证,并按有关规定,经抽样试验鉴定合格,方准使用。

1.0.6 铁路工程各类施工机械、起重吊装设施、电力设备、风水汽管路和各种大型设施,使用前均应进行全面检查,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准使用。

在使用中应经常维修检查并定期检查标定。

1.0.8 铁路工程施工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制订各项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作好预防自然灾害、防火、防毒等工作。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1.0.11 既有线施工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和确保行车安全。

如必须临时中断行车或降低行车速度时,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办理。

1.0.12 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备全竣工文件和技术设备等资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移交。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 l0210—975.10.1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浇筑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2 施工安全《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 402—871.0.5 参加施工的工人应定期进行安全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

1.0.6 从事爆破、电力、高处、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类TB

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类TB


目录
一、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类TB、TB/T、TBJ ZT系列)……1––7
二、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系列)………………..8––11
三、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GB/T、GBIB、GBJ系列) ….……12––23
四、行业标准(建筑工程类JGJ、JGJ/T、JG、JG/T系列)…...……24––27
五、行业标准(城镇建设工程类CJJ、CJJ/T、CJ、CJ/T系列)…..28––30
六、建材标准(JC、JC/T系列)…………………………………31––34
七、行业标准(公路工程类JTG JTJ JT/T JTGB JTG/TB JTG/TC JTGC JTGD JTG/TD JTG/TE JTGE JTGF JTG/TF JTGH系列)...….35––37 八、行业标准(电力、水利类DL/T、SL、YS 、YB系列)……………..38––43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TB TBJ TB/T 页码:1/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 TB TB/T 页码:2/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 TBJ TB 页码:3/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大中修施工标准

大中修施工标准

XX电务段信号设备大中修施工标准及工艺要求为从源头上提高信号设备质量,从根本上改变电务设备的技术含量与工艺要求相脱节的现象,彻底解决由于施工标准较低,工艺要求不严造成信号设备在大修周期内带缺点带隐患运用的问题。

同时按照有利于今后设备的维护工作,便于今后的设备改造和故障处理的原那么。

结合我段近几年大中修和“精品站〞建立取得的比拟成功实践经历,按照?铁路信号施工标准?〔TB10206-99〕的要求。

特制定此标准。

(文字下划线的条款中修可不执行)一、建筑限界1、既有设备的移设安装应能保证在大中修施工期间设备的正常运用和维修需要,尽量做到设备的水平方正,保证设备的建筑限界,确保行车及设备绝对平安。

2、以维规为标准,各种信号设备安装均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正线信号机为2440mm,站线信号机为2150mm〕。

信号设备高度应符合标准〔进站信号机为5100mm,出站及预告信号机为5300mm〕。

二、箱、盒1、各种机械螺丝要求镀锌,各种根底螺丝应镀锌(不是镀锌的,补涂银粉),同一种用途的螺丝,要求规格颜色一致,安装方式一致。

堵孔螺丝向箱盒内部穿入,箱盒内外壁有垫片,螺纹露出不超过5mm,且安装方向全站一致。

2、各箱、盒、机构采用聚硫橡胶密封,密封良好,到达不进水,不进土。

3、二次防尘齐全,完整,玻璃及胶圈干净明亮,拉扣使用尼龙绳,上下系有死结,不易过长。

4、端子板彩镀锌,固定螺丝采用8X40mm半圆头螺丝,方向一致,且上下有垫片〔以便于螺丝的紧固和拆卸〕。

固定两柱瓷端子的螺丝采用6X20mm半圆头螺丝。

使行线槽与端子板密靠。

电缆配线采用40x40mm行线槽,线槽平直,安装结实,不倾斜。

用5X35沉头螺丝或6X20彩镀螺丝固定〔固定螺丝在端子板中间位置〕。

5、轨道箱盒中心正对轨缝,XB箱的长边和钢轨平行,箱两边与钢轨垂直距离的差不大于10mm,箱根底顶面与钢轨顶面平,HZ0盒盖露出钢轨顶面,HZ0盒需做硬面时,根底与钢轨顶面平。

施工规范转辙装置

施工规范转辙装置
• 2 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 可动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动作乎稳、灵活, 无卡阻现象。
• 3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见下页)
表 5.6.3 主要技术指标
安装位置
转辙器
第一牵引点 第二牵引点
转换动程 (mm) 160
75
第一牵引点
117
辙叉
第二牵引点
117
外锁锁闭量 (mm) ≥35 ≥20 ≥35
电动转辙机的安装要求
• 4 移位接触器在道岔常转换时,其接点应 处于常闭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销折损时, 应切断道岔表示。
• 5 表示系统的动接点与静接点的接触深度, 不得小于4mm,与静接点座应有2 mm以上 的间隙;当挤岔时,定、反位接点应断开。
• 6 检查柱落入检查块缺口内.两侧间隙为 1~2mm。
• 1 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在外 锁闭牵引点处不应有密贴力(允许有小于或等 于0.5 mm的间隙)。
• 2 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可 动部分在转动过程中动作乎稳、灵活,无卡 阻现象。
外锁闭装置的安装要求
• 5.6.3 外锁闭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间在 外锁闭牵引点处不应有密贴力(允许有小于 或等于0.5 mm的间隙)。
• 7 各部螺栓应紧固,开口销应齐全。各部 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各种连 接杆的调整丝扣的余量,不得小于10 mm.
转辙装置的一般规定
• 5.1.5 各种曲线连接杆、接杆类的曲折量, 曲折角应符合设计规定。
• 5.1.6 电动转辙机、电空转辙机、电液转辙 机、电锁器等内部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 小于1.5 mm2的多股铜芯塑料软线。
电液转辙机的安装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