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复习要点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复习要点及答案

第一章1、按照零件成形的过程中质量m 的变化,可分为哪三种原理?举例说明。

按照零件由原材料或毛坯制造成为零件的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可分为三种原理△m<0(材料去除原理);△m=0(材料基本不变原理);△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

2、顺铣和逆铣的定义及特点。

顺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的铣削方式.逆铣;铣刀对工件的作用力在进给方向上的分力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的铣削方式。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有小到大逐渐变化的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工作台丝杆与螺母能始终保持螺纹的一个侧面紧密贴合。

而顺铣时则不然,由于水平铣削力的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一致,当刀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的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而且严重时会损坏刀具。

逆铣时,由于刀齿与工件间的摩擦较大,因此已加工表面的冷硬现象较严重.顺铣时的平均切削厚度大,切削变形较小,与逆铣相比较功率消耗要少些。

3、镗削和车削有哪些不同?车削使用范围广,易于保证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加工、切削平稳、成本低。

镗削是加工外形复杂的大型零件、加工范围广、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效率低,能够保证孔及孔系的位置精度.4、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1)加工时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去除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屑,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 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

(5)各种加工方法易复合形成新工艺方法,便于推广。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原则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原则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原则夹紧力是指在夹紧过程中,夹紧器对被夹物体施加的力。

夹紧力的方向对于夹紧效果和夹紧器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夹紧器时,需要根据夹紧物体的特点和夹紧器的结构,确定夹紧力的方向。

一、夹紧力方向的基本原则夹紧力的方向应该尽可能地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这样可以使夹紧力均匀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同时,夹紧力的方向还应该尽可能地与夹紧器的结构相适应,以保证夹紧器的使用寿命和夹紧效果。

二、夹紧力方向的具体原则1.对于平面夹紧器,夹紧力的方向应该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2.对于圆柱夹紧器,夹紧力的方向应该与被夹物体的轴线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3.对于角度夹紧器,夹紧力的方向应该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4.对于弹簧夹紧器,夹紧力的方向应该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5.对于气动夹紧器,夹紧力的方向应该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三、夹紧力方向的注意事项1.在夹紧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夹紧力方向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平行,以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2.在夹紧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夹紧力方向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夹角过大,以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3.在夹紧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夹紧力方向与夹紧器的结构不相适应,以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夹紧器的使用寿命和夹紧效果受到影响。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原则是在夹紧过程中,夹紧力的方向应该尽可能地与被夹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被夹物体的表面上,以避免因夹紧力方向不当而导致的变形或损坏。

夹紧力方向确定原则

夹紧力方向确定原则

夹紧力方向确定原则夹紧力方向确定原则夹紧力是指通过夹具或装配工具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力。

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正确确定夹紧力的方向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工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夹紧力方向确定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1. 确保夹紧力与工件的几何形状相适应:夹紧力应该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工件表面上,并且不会导致变形或损坏。

2. 考虑工件材料的特性: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强度和韧性,因此需要根据工件材料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夹紧力方向。

3. 考虑工艺要求:根据具体的制造和装配过程要求,确定合适的夹紧力方向,以确保工艺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常见原则1. 垂直夹紧原则:当需要对一个平面进行加工或装配时,夹紧力应该垂直于该平面。

这样可以确保平面上没有滑动或移位,并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2. 平行夹紧原则:当需要对两个平行面进行加工或装配时,夹紧力应该平行于这两个平面。

这样可以确保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并且工件不会发生倾斜。

3. 对称夹紧原则:当需要对一个对称工件进行加工或装配时,夹紧力应该沿着对称轴线方向施加。

这样可以确保工件保持对称,并且避免产生不均匀的应力。

4. 反向夹紧原则:当需要对一个柔性工件进行加工或装配时,夹紧力应该从反方向施加。

这样可以避免工件变形或损坏,并提供足够的支撑。

5. 多点夹紧原则:当需要对一个大型或不规则形状的工件进行加工或装配时,应该使用多个夹紧点来分散夹紧力。

这样可以确保整个工件表面受到均匀的压力,并防止局部变形。

三、特殊情况原则1. 薄板材料:对于薄板材料,应尽量避免在薄弱区域施加过大的夹紧力,以防止变形或破裂。

可以使用辅助支撑物来提供额外的支撑。

2. 弯曲零件:对于弯曲零件,夹紧力应该沿着曲线的切线方向施加,以确保工件保持其形状。

3. 精密零件:对于精密零件,夹紧力应该尽量小而均匀地施加,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变形或应力集中。

四、安全原则1. 避免夹紧力过大:夹紧力过大可能导致工件变形、损坏或破裂。

夹具设计(钻孔)说明书

夹具设计(钻孔)说明书

前言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如纺织机械设计、矿山机械设计、农业机械设计、船舶设计、汽车设计、机床设计、压缩机设计、内燃机设计、汽轮机设计、泵设计等专业性的机械设计分支学科。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

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

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1.3零件工艺分析本次课设是要为此图1-1-3中的端盖设计一个钻3-φ9孔的夹具,最终实现将工件定位,更加精确和方便的完成钻孔工作,并保证能夹紧工件,夹紧力要适中,不要使工件变形,又能保证工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

高三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周考试题

高三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周考试题

高三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周考试题【机床夹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1.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分类有、、、、。

2.夹具按使用机床不同可分为、、、、齿轮机床夹具、、自动机床夹具自动线随行夹具以及其他机床夹具等。

3.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作为定位基面。

4.采用布置恰当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

5.短圆柱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长圆柱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菱形销可限制个自由度。

圆锥销一般只能限止个自由度。

窄V形块限止个自由度。

长V形块限止个自由度。

6.工件的某个自由度被限制称过定位(重复定位)。

7.工件的实际定位点数,如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少于应有的定位点数,称为定位。

这在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8.机床夹具由装置、装置、对刀或导向装置、连接元件、和组成。

9.主要支承用来限制工件的。

辅助支承用来提高工件的和,不起作用。

10.工件的个自由度被的定位称完全定位。

11.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

12.机床夹具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元件、装置和。

13.设计夹具夹紧机构时,必须首先合理确定夹紧力的三要素:、_和。

14. 和两个过程综合称为装夹,完成工件装夹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8分)1.()长的V形块可消除四个自由度。

短的V形块可消除二个自由度。

2.()工件定位时,被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完全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不完全定位。

3.()工件以其经过加工的平面,在夹具的四个支承块上定位,属于四点定位。

4.()工件在夹具中与各定位元件接触,虽然没有夹紧尚可移动,但由于其已取造得确定的位置,所以可以认为工件已定位。

5.()组合夹具是由一套完全标准化的元件,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拼装成的不同结构和用途的夹具。

6.()一般在没有加工尺寸要求及位置精度要求的方向上,允许工件存在自由度,所以在此方向上可以不进行定位。

7.()采用一夹一顶加工轴类零件,只限制六个自由度,这种定位属于完全定位。

车床法兰盘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法兰盘夹具设计说明书

前言夹具是对我们两年学习和知识的融汇、运用和贯通,是迅速提高我们实践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教导我们发现问题,以及怎样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让我们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扎实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这次设计我们能巩固,熟悉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会查阅,运用各种技术资料,手册。

初步掌握对专业范围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这是我们在进行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两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应该得到下述各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 加强使用软件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这次设计,基本上掌握了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等。

并学会了使用和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

最重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巩固和加深了所学到的东西。

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

希望王树逵老师给予指点、指正。

1产前准备1.1年生产纲领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化和自动化的程度,决定了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生产纲领计算:N=Qn(1+ a%+ b%)式中:N——零件的年产量(件/年);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a%——该零件的备品率(备品百分率);b%——该零件的废品率(废品百分率)。

3.1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夹紧力的确定(改)

3.1夹紧装置的组成和基本要求,夹紧力的确定(改)
复习
1.以外圆定位时的定位误差计算
ΔD
δd 2
sin(1α/2)
ΔD
δd 2
1 sin(α/2)
1
ΔD
δd 2
1 sin(α/2)
1
2.一面两孔定位的定位误差计算 两定位销中心距设计 圆柱销设计 削边销设计 定位误差计算
Page 2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一、 夹紧装置的组成 二、 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 三、 夹紧力确定的基本原则 四、 减小夹紧变形的方法
四、减小夹紧变形的方法
1.合理定三要素; 2.均布夹紧力; 3.提高刚度;
Page 26
LOGO
作业
Page 27
LOGO
2020/9/25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四、减小夹紧变形的方法
例.薄壁套夹紧变形与减小措施
2020/9/25
薄壁套筒的夹紧变形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四、减小夹紧变形的方法
1.合理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
2020/9/25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2.夹紧力的作用点
(1)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靠近定位元件的几何中心或落在定位元 件的支承范围内。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三、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
2.夹紧力的作用点
(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选在工件刚度较高的部位 。
2020/9/25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三、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
LOGO
3.1夹紧装置的组成与夹紧力的确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卢秉恒主编,.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