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语义学
第三章 语义学

二、语义的性质
(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 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实有事物、虚构) 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 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虚构、抽象、实有具体事物)
在掌握了这些符号的意思后,“坎齐”可以根 据需要在键盘上有选择地敲键,从而组织有意 义的句子,以表达自己参加游戏或想吃东西的 愿望。电脑屏幕会显示有关的句子,附设的电 子合成器随即把句子“说”出来。例如,“坎 齐”想看一部名叫《寻火》的有趣电影(讲述 的是原始人利用火来战胜敌人保护自己的故事 时),便会按先后顺序敲击“我”、“要”、 “看”、“寻”、“火”、“的”、“电影” 这7个键。它还通过电脑,“说”出“我想要 一杯冻咖啡”、“请给我买个汉堡”等不少句 子。
一、语义是什么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 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 出来,就是语义。 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 联系。 几种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意义理论 : (一)指称论 (二)观念论 (三)用法论
案例2:能“说”会“道”的大 猩猩
“坎齐”是美国佐治亚洲大学语言研究中心的一只黑猩 猩,今年12岁。生物学家休· 萨维奇以一种特制的键盘 作为教具,来教“坎齐”“识”字。该键盘设有约400 个键,每一个均附有一个符号供黑猩猩辨认。这些符 号可代表不同事物以至于抽象概念,包括最简单的 “火”、“苹果”、“给”、“好”、“坏”、“电 影”、“请帮忙”等具体和抽象的意思。经过一段时 间的训练之后,“坎齐”能够用“手”指着键盘上的 符号,或者敲击相应键,使其发出相应的英语单词的 声音,来表示自己内心的愿望或要求。它虽然不会讲 话(因为猿类缺乏组词成句的有声指男性儿童或少年), 常出现于小学作文 \数学题和笑话中。小 明这个名字天生有冷笑话的气质,因此 成为很多笑话中的主角名字 。
第三章第三节__语义特征分析法[]
![第三章第三节__语义特征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e2a12cb52acfc789ebc954.png)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l.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它们的结构层次和句法关系都一样:
g.他 付了 一万元定金 给 王老板
h.他 要了 一些白药 给 小王 i.他 画了 一幅山水画 给 孙教授 主 连 动 宾 定 中 谓 动 动 宾
需全面考察,认真分析,以免以偏概全。 根据上面的例子 ,似乎可以得出结论:
褒义形容词和中性形容词能进入“A一点儿!” 祈使句式,贬义形容词不能进入这种句式 。 但如果再仔细考察,就会发现:
有些褒义形容词是不能进入该句式的——
D.﹡棒一点儿! ﹡高尚一点儿! ﹡健康一点儿! ﹡可爱一点儿! ﹡平凡一点儿! ﹡伟大一点儿!
C形:
D形:
-
-
↓ 形容词:[+可控,—贬义]
七、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实例:用于口语
(1)你们老夫老妻了,还闹什么别扭啊。 (2)他呀,部长了,可还是那样平易近人。 (3)哟,几年不见,都都大姑娘了。 (4)你大学生了,还那么不讲文明! (5)“他哪一年入的党?”“老党员了。” (6)冬天了,得穿毛衣毛裤了。 (7)“今天星期几了?”“星期四了。”
四、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 式
实例:
A.死了 三天了 B.等了 三天了 C.看了 三天了 D.挂了 三天了 动 宾
四种不同的表义情况:
A.死了三天了 三天:“V”动作完成后的时间
伤了三天了 断了三天了 熄了三天了 了了三天了 丢(=遗失)了三天了 塌了三天了 出现了三天了 出嫁了三天了 娶了三天了 提拔了三天了 到任了三天了 枯死了三天了
语言学课件语义学课件

• 专门意义例子(2)
• 从目光的光谱特性看,波长0.38微米~0.43微米的 光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我们看到的是紫光;波长 0.43微米~0.47微米的光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我 们看到的是蓝光;依次类推,0.47微米~0.5微米 是青光,0.5微米~0.56微米是绿光,0.56微米~ 0.59微米是黄光,0.59微米~0.62微米是橙光, 0.62微米~0.76微米是红光。所有这些波长或颜色
• (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 语义所反映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 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
• 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比 较具体的。
二、语义的性质
• (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 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
定的稳固性。 • 语义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而
• 此外,为什么只能够说“东西南北”、 东南西北、东西、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等却不能说“北南西东”、“北西 南东”等?
• 因为:东>西>南>北(“>”表示顺序优 先。)
思考
• 1、偏正结构中多个定语连用有一定的 条件限制,如:
• 大黄狗(*黄大狗) • 旧小木盆(*小旧木盆) • 新小白木床(*小新木白床) • 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中等学校) • 古代哲学思想(*哲学古代思想) • 新版袖珍英汉词典(*英汉袖珍新版词典) • 大号塑料防风雨衣(*防风塑料大号雨衣)
• (二)义素
•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 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 义特征、语义标示、语义原子等等。
• 传统语言学分析词语的意义,一般到义项为止,现 代语言学进一步把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如 “男人”这个义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 其中[男性]、[成年]、[人]就是三个义素(方括号 [ ]是义素的标记),这三个义素组合起来,就构 成“男人”这个义项。
第三章 词汇语义学

B. 义素和义位的关系 比较两对概念:a. 音素/音位 a. 音素/音位 ⅰ. 音位 = {[音素1],[音素2],[音素3]……} ⅱ.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是“类别”和“成员” 例如:英语中,音位[k]的成员包括/k/和/k'/两个音素 b. 义素/义位 ⅰ. 义位 = [义素1] 并且 [义素2] 并且 [义素3] ⅱ. 义位和义素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 例如:“男孩”这个义位由[+男]、[-成年]、[+人]三个义 位构成,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和 b. 义素/义位
b. 第二层:概括一词类中部分词的“语义·语法义素”,如: 名词:生物、非生物;具体、抽象 动词:及物、不及物;状态、心理 形容词:颜色、形状、质料 上表中四个词的第二层义素是“不及物”、“非心理” c. 第三层:一个义场的各义位的“上位语义义素” 也就是是各个义位所共有的“共性义素”,也叫“类素” 在上表四词中是“人或鸟兽的脚”和“移动” d. 第四层:下位语义义素中主要的个性义素 这类义素表示的是主要区别特征 在上表四词中是“方向”和“速度”
二、义位的微观结构 1. 义位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a. 义位的微观结构是指义位的内部结构 b. 义位的宏观结构是指义位和义位之间的结构 2. 微观结构中的相关概念 ① 义值和义域 A. 义值和义域是义位的下位概念,两者共同构成义位 B. 义值是词的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义位的质 C. 义域是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是义位的量 a. 笔 写字画图的工具。(《现汉》)——义值 b. 笔 包括了铅笔、钢笔、圆珠笔、粉笔、画笔 、 毛笔等等。——义域
2. 给义位作定义的不同角度 ① 义位相当于词的一个义项 ② 义位是自由的最小语义单位 区别于义素、素义、义丛 ③ 义位是最基本的语义单位 ④ 义位是义素的综合体 给 = [+使(谁),+具有] 获得 = [+开始,+具有] 丢失 = [+停止,+具有] 保存 = [-停止,+具有] ⑤ 义位是语义系统中的抽象常体 书:装订成册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 A. 什么书?古书、旧书、新书、丛书、禁书、兵书、辞书、福 音书、工具书、黄书、教科书、经书、历书、琴书、史书、 闲书、小人书、医书、韵书、字书
语义学(自用)

【岑运强,男,1947年5月9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 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市语言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自学考试委员会课程考试委员】
定的学科领域。比如,具备生理学知识的人,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本质区别是性染色体不同[并非所有的词都有 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的区别]
⑧ 附加意义:词语所体现的各种联意义,或色彩意味
⑨ 评价意义: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
⑩ 显性评价意义:又称为感情意义,或感情色彩,反映说话人对所指对象明显的褒贬态度,大 体上分褒义和贬义两种
Се́ ма —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ый 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 признак, компонент значения, который выявляется при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 значений разных слов. Является нечленимой составной частью лексического значения (семемы).
“苹果”一词所指的意义 2、并非所有的词语都有所指对象,许多表示虚概念的词语在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指称的对象 比如:孙悟空,飞马这些词都有意义,但没有所指对象 3、同一词语在不同场合可以指不同的对象,但词语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不同
比如:“老师,我,儿子”都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指不同的人 4、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相同的对象,但意义显然不同
глава 3
семантика
《语言学概论》
2020.04.01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第三章-语义学

c1. 马上看/别看/看着 c2 . *马上塌/*别塌/塌着
d1 . 看了/我看了/看了份报 d2 .塌了/房子塌了 /塌了所房
动词具有一种对立的语法意义,从性质上可分 为自主动词(volitional)和非自主动词(novolitional)。前者如“看、听、说、写”等, 这些动作可以由施事者有意识地发出的,或者 说动作者一定是施事,谓语表示一种动作行为; 而“病、长、醒”这类动词是非自主动词,动 作不是由施事有意识地发出的。或者说动作者 不是“施事”,而是一种主体,谓语也不是动 作行为,而更多是表示一种变化、属性。
四、举例说明评价意义和文化意义。 五、举例说明各级语义单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义素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概念:义素分析的原则 学会应用:步骤和方法、名词模式、动词模
式、形容词模式
第二节 义素分析
知识要点:
义素分析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名词模式、 动词模式、形容词模式
第二节 义素分析
女性 同辈 婚姻关系
亲属
哥哥
男性 同辈 同胞关系 年长 亲属
姐姐
女性 同辈 同胞关系 年长 亲属
弟弟
男性 同辈 同胞关系 年幼 亲属
妹妹
女性 同辈 同胞关系 年幼 亲属
(三)简化义素
{父亲}=[+男性 {母亲}=[-男性 {儿子}=[+男性 {女儿}=[-男性 {丈夫}=[+男性 {妻子}=[-男性 {哥哥}=[+男性 {姐姐}=[-男性 {弟弟}=[+男性 {妹妹}=[-男性
肢体接触
接触地面
接触地面
地面的顺序
的肢数
run
—
1-2-1-2
2
语义学讲义

语义学讲义吴振国第一章语义和语义学第一节语义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因此,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要素,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不同的人对语义的认识很不相同,围绕着语言的意义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义理论,这些问题将在后面专章讨论。
尽管人们对语义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语义有一些基本性质是得到大多数人对认同的。
一、语义的性质语义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而且各种性质相互关联,往往形成某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里只讨论几种最基本的性质。
(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语义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又有一定的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山、牛、高、红、吃、跑”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那些表示虚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鬼、神、天堂、龙、孙悟空”等,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
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但仍然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花接木式的反映。
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属于主观世界。
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
表示虚构事物的词语,如“鬼、神”等,表示抽象观念的词语,如“自由、幸福、爱、美”等,其语义的主观性显而易见。
即使是表示实有具体事物的词语,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如“人”的语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推而广之,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自然也不可能达到了认识的终点。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语义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学

原文地址:《语义论》笔记整理(1)作者:抱蔓石安石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5月第1版全书主要内容: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
“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
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
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
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从30年代到50年代后期,以美国布龙菲尔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统治着西方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认为,研究语义学的人须是万事皆通的博学者,语言学家无法担此重任,语言学家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义的类型
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 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大类。 语言意义(词语在语言系统中的概括 的、一般的、固有的意义 ) 语义类型 言语意义(词语在交际中的具体的、特 殊的、临时的意义)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关系: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关系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 们互相区别,互相排斥;另一方面,它们又互相补充,互相联 系。 语言意义还会随着言语意义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语言意义 又对言语意义起着制约与规范的作用,人们主要是根据语言意 义去选择与实现自己的言语意义。
2、形象意义
形象意义(色彩意义):是由造词理据 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 联想。一般用摹状、拟声造词法所造的 词语,都有明显的形象意义,如:鹅卵 石、麻花、鼠标、桃红、天蓝、冷冰冰、 笑嘻嘻、席卷等;蝈蝈儿、布谷鸟、乒 乓球、呼啦圈、哗哗、噼啪等。
3、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文化色彩):是由造词理据体现的, 对相关事物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的联想。 分: 其一,人名、地名、机构名、店名、品牌名等。 其二,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如:“破釜沉舟、 守株待兔、指鹿为马、推敲、琢磨”等。 其三,外来词语。如“巴士、镭射、罗曼蒂克” 等。
专门意义的例子(1) 单糖:C6H12O6——碳6氢12氧5 二糖:C12H22O11——碳12氢22氧11 多糖:(C6H10O5)n——n倍的碳6氢10氧5
专门意义例子(2)
从目光的光谱特性看,波长0.38微米~0.43微米的 光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我们看到的是紫光;波长 0.43微米~0.47微米的光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我 们看到的是蓝光;依次类推,0.47微米~0.5微米 是青光,0.5微米~0.56微米是绿光,0.56微 米~0.59微米是黄光,0.59微米~0.62微米是橙 光,0.62微米~0.76微米是红光。所有这些波长或 0 62 0 76 颜色混合在一起,就是日光的颜色——白光。
第三章 语义学
【学习提示】本章介绍了语义学的主要 内容和语义分析方法。本章需要重点掌 握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节:语言的意义 理论、语义的性质和类型;第二节:义 素分析的方法和模式;第三节:语义场 的性质和类型、语义的纵聚合关系和横 聚合关系;第四节:述谓结构的分析、 述谓结构的类型。
第三章 语义学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一、语义是什么 二、语义的性质 三、语义的类型 四、语义单位 五、语义学
一、语义是什么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 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 出来,就是语义。 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 联系。 几种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意义理论 : (一)指称论 (二)观念论 (三)用法论
、语义单位
(二)义素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 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标示、 语义原子等等。 传统语言学分析词语的意义,一般到义项为止,现代语言学 则进一步把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如“男人”这个义 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其中[男性]、[成年]、[人] 就是三个义素(方括号[ ]是义素的标记),这三个义素组合 起来,就构成“男人”这个义项。 义素是通过一组相关词语的比较而分析出来的相互区别的语 义特征。 义素是一种没有特定语音形式的抽象的意义单位。
(二)观念论
观念论的经典表述是17世纪的哲学家洛克提出的。他在《人 类理解论》第3卷第2章第1节中说:“因此,词语的功用就在 于能明晰地标记出各种观念(ideas);并且,它们所代表的 那些观念便是它们所固有的和直接的意义。”“观念论”不 把意义看成一种客观实体,克服了指称论的一些弊端。但观 念说本身又有不少问题。 洛克本人意识到观念的含义比较空泛,试图作出比较明确的 解释,把观念说成是在意识中通过内省而可区别的东西,即 “感觉和精神意象(mental image)”。 第一,许多词语无法在说话人或听话人心中产生什么意象。 第二,即使是那些能够引起意象的词语,不同的人在心中引 起的意象是很不相同的,是否意味着词语的意义因人而异? 第三,意义很不相同的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可能引起相同的 意象。 第四,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主观精神世界的东西,如 果不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别人是无法了解的。
一、语义是什么
(一)指称论 指称论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指称的对象等同起来(朴 素指称论),或者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与其所指 事物的关系(精致指称论)。 缺陷: 第一,词语的意义不具备词语所指对象的性质。 第二,并非所有的词语都有所指对象,许多表示虚概 念的词语在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指称的对象,但所有的 词语都有意义。可见意义不等于所指对象。 第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场合可以指不同的对象,但 词语的意义并不因而不同。 第四,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相同的对象,但意义显然不 同。
四、语义单位
(三)义丛 义丛是由一般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是由若干 义项组合而成的。 义丛是由义项按一定组合关系组合起来的。 义丛一般指不成句的短语表示的意义,成句的 短语就是句子,而句子的意义一般不叫义丛, 而叫表述。
四、语义单位
(四)表述 表述是由句子表示的语义单位。一个句子表示 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有些句子可以表 示几种不同的意义,每一种意义就是一个表述。 一个句子如果变成另一个句子的一部分,就不 再是一个句子了,那么它的意义也就不再是一 个表述,而是一个义丛了。
4、语体意义
语体意义(语体色彩或风格意义):是 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 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一般分口语风 格和书面语风格。 口语风格一般显得通俗、活泼、亲切。 书面语风格一般显得庄重、文雅。
四、语义单位
(一)义项 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 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具体地说,义项具有以 下基本性质: 1.义项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 2.义项是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3.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语,各个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这种联系就是多义关系。多义词各个义项,一 般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先后产生的,后有义项是 在原有义项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分析词语的派生关 系时,一般把词语的义项分成本义和派生意义两种。
第二节 义素分析法
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早在2 0世纪40年代,结构主义丹麦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 夫L.Hjelmslev)就提出了义素分析的设想。50年代,美国 人类学家朗斯伯里.G.Lounsbury)和古德纳夫 (W.H.Goodenough)在研究亲属词的含义时就提出了义素 分析法。义素分析作为一种新的语义分析方法,不仅在语言 学中得到普遍采用,而且也在语法学中到广泛应用。 一、义素分析的原则 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二、义素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确定范围 2、比较异同 3、简化义素 三、义素分析的模式 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2……属性n、类别] 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果] 形容词模式:{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
(三)用法论 用法论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提出来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词 在语言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义。 不是任何词语都有指称对象或表示某种观念,但任 何词语都有它的用法。所以使用说能解释任何词语 的意义,其他说法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用法论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用法是什么, 需要进一步说明。根据维特根斯坦所举的象棋的例 子来看,所谓词语的用法,就是指词语的使用规则。 但是他在其他地方又把词语的使用规则说成是语法。 他还说“语言和实在之间的联系是由词的定义造成 的,这些定义属于语法,因此语言是自足和自立 的。”这显然把词语的意义与语法混为一谈了。 其次,用法或使用规则是否能跟意义划等号,很值 得怀疑。
可见光光谱
紫色 蓝色 青色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0.38----0.43----0.47----0.50---0.56---0.59----0.62---0.76(微米)
(二)附加意义
1、评价意义 显性评价(感情意义或感情色彩):反映说话人 对所指对象的明显的褒贬态度,大体上分褒义和 贬义两种。前者含: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的 感情。后者含:贬抑、厌恶、轻蔑、疏远等感情。 隐性评价(含蓄意义或内涵意义):是说话人对 所指对象的委婉含蓄的评价,也反映人们对所指 对象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的主观认识。如:“男 人”常常意味着坚强、勇敢、有气度、有主见等。 但在“他哪里像个男人”中,不是对别人性别的 怀疑,而是说其缺乏男性应有的品质。
二、语义的性质
(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 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实有事物、虚构) 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 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二)语义学的分支 作为交叉性学科的广义语义学,主要包括三大分支: 一是语言学的语义学,即狭义语义学。主要研究语言 的语义系统、语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以及语义 变化。二是哲学的语义学,即语义哲学,主要研究什 么是意义的问题,研究意义与指称、内涵、外延、实 在等的关系,以及如何证明句子意义的真实性等问题。 三是逻辑学的语义学,即逻辑语义学,主要研究语义 的真值条件,研究语义的形式化、符号化,研究命题 的逻辑演算问题。 作为语言学分支的语义学,大体上可以分为语汇语义 学和句法语义学两大分支。
五、语义学
(一)语义学的发展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义的各种性 质、类型、语义关系、语义的结构和组合规则,以及语义的 形成和演变等等。语义学不仅仅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许多 其他学科,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等等, 也非常关心语义问题,而且对语义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所以,语义学实际上是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 语义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理论的产生为标志,语 义学才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