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北大学中药学考研参考书目
陕西中医药大学XX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推拿学《推拿学》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之虹于天源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曹雪涛
生理学《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朱大年王庭槐
诊断学《诊断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万学红卢雪峰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1999年修订版中华书局王力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彭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第九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龚千锋普通心理学《医用基础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张颖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傅华健康评估《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张雅丽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波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安微大学出版社李建明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郑日昌。
西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西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西北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如下: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电子与通信工程
3. 信息与通信工程
4. 计算机技术
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6. 软件工程
7. 机械工程
8. 材料科学与工程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2. 控制科学与工程
13. 生物医学工程
14. 数学与应用数学
15. 统计学
16. 物理学
17. 化学
18. 环境科学
19. 地球与空间科学
20. 生物科学
21. 药学
22. 护理学
以上是西北大学考研的专业目录,仅供参考。
请注意,文中不能出现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西大2017版】[1137 ]《中药学 》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大2017版】[1137 ]《中药学 》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89631915f804d2b16c151.png)
1:[论述题]1. 请简述《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在中药发展史上的贡献。
2. 简述道地药材的含义及判定主要标准?3.植物类药材采收的时节?4. 中药炮制中的清炒法分为几种?分别如何定义?5. 请解释中药性能中的"五味”。
参考答案:1. 请简述《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在中药发展史上的贡献。
答案:《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
各论载药365种,按 "三品分类法”。
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故被尊为药学经典之著。
《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官修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
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中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在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贡献。
本书十七世纪初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译本,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
2. 简述道地药材的含义及判定主要标准?参考答案: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药材的品质和临床疗效始终是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标准。
3. 植物类药材采收的时节?参考答案: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或花朵初开时采收。
根和根茎类多在秋末春初采集,因为这一时期药用部分的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好。
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春季或初夏(即清明至夏至)时采集最好。
叶类通常在花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采摘。
花类一般在尚未完全开放或刚开放时分批采摘,过早不但产量少且香气不足;过迟则气味散逸、花瓣脱落和变色,均影响药物质量,如菊花、旋覆花等。
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马兜铃;少数品种要求采收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西北大学中药综合今年试题2013

2007-----2011年中药综合一、单项选择题(一)中药学2007 1、外敷可致皮肤发泡的药物(2、0809 11久服大剂量时可引起浮肿的是(3、0809朱砂入药正确的炮制方法(4、08外感风寒,咽喉肿痛,咳痰不利,大便秘结,应首选(5、081011即能燥湿又能化痰的药物是(6、0811行气药性多温燥,不适用于(7、09鹤草芽服用方法特殊是因为(8、09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的收敛止血药为(9、09用于虚寒性出血,对妇女崩露尤适宜的辛温药是(10、善于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组是(11、09藿香、吴茱萸、芦根都具有的功效是(12、080910脾肺气滞痰湿,宜选用(13、0809温肺寒的药是(14、0809妊娠禁忌用药为(15、0809芍药所反之药是(16、09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功效的是(17、09黄苓与大黄相配伍是(18、0810天门冬、麦冬、沙参一般不适用于(19、09枯矾尤善用于(20、09珍珠母归经于(21、09清热药的作用(22、08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23、08善泻三焦之火的药是(24、08蒲黄的用药部位是(25、0811肉桂与补气养血配伍,其用意为(2008 1、从乌头里提取乌头碱的记录见于《》2、甘味的药用作用是(3、0910生半夏的毒性被生姜减轻或消除称为生半夏被生姜(4、白芷善治()经头痛5、贝母归()经6、10性味为甘、淡、平、的是(7、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者为(8、10被誉为疮家之要药的清热解毒药是(9、善于消除油腻肉食积滞,降脂软脉的是(10、五味子的作用(25、运用补血活血药时,最多配伍的药是(2009 1、善于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是(2、藿香为芳香化湿、健脾止呕佳品,此外还善治(3、人参与黄芪共同点是(4、珍珠母的功效(5、11半夏归()经6、入汤剂宜包煎的药是(7、1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2010 1、传统认为乌头不能与()合用2、辛味药作用是(3、可以清热安胎的是(4、五味子不具备的作用是(5、既能清气分实热,又能退蒸的药是(6、凉血泻下药是(7、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最佳选择是(8、郁金活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痛症常配伍(9、生地和玄参功效共同点为(10、寒凝肝脉、厥阴头痛应选(11、一般高血压及失眠忌用(12、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的是(13、咸味药善治的病症是(14、与脑、脊髓和肾密切相关的是(2011 1、哪项不是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2、药味属阴的是(3、妇科肝郁气滞者,应首选(4、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的要药是(5、佐药作用(6、白术治疗()引起的出汗7、既养心安神,有敛汗生津的是(8、白前与前胡共有的功效是(9、大黄的功效(二、多项选择题2007 1、08理气药的性能特点是(2、08羌活与独活在功效上的相同点是(3、08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4、11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是(5、升浮药的功效有(6、0911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7、可缓急止痛的是(8、具有止汗作用的是(9、08醋制后可加强止汗作用(10、08黄苓的功效有(2009 1、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是(2、具有疏肝功能作用的药物(3、能治肺胃之阴的是(2010 1、11影响升降沉浮的主要因素是(2、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的药物是(3、不能火煅的是(4、具有明目功效的有(5、研末服用较煎服效果好的药物是(2011 1、炒炭的目的是(2、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三、填空2007 08 1、在三焦用药特点上,认为上焦用药应质地_______,所谓“治上焦_______,非清不举。
西北大学中药综合今年试题2013

2007-----2011年中药综合一、单项选择题(一)中药学2007 1、外敷可致皮肤发泡的药物(2、0809 11久服大剂量时可引起浮肿的是(3、0809朱砂入药正确的炮制方法(4、08外感风寒,咽喉肿痛,咳痰不利,大便秘结,应首选(5、081011即能燥湿又能化痰的药物是(6、0811行气药性多温燥,不适用于(7、09鹤草芽服用方法特殊是因为(8、09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的收敛止血药为(9、09用于虚寒性出血,对妇女崩露尤适宜的辛温药是(10、善于活血行气止痛的药组是(11、09藿香、吴茱萸、芦根都具有的功效是(12、080910脾肺气滞痰湿,宜选用(13、0809温肺寒的药是(14、0809妊娠禁忌用药为(15、0809芍药所反之药是(16、09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功效的是(17、09黄苓与大黄相配伍是(18、0810天门冬、麦冬、沙参一般不适用于(19、09枯矾尤善用于(20、09珍珠母归经于(21、09清热药的作用(22、08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23、08善泻三焦之火的药是(24、08蒲黄的用药部位是(25、0811肉桂与补气养血配伍,其用意为(2008 1、从乌头里提取乌头碱的记录见于《》2、甘味的药用作用是(3、0910生半夏的毒性被生姜减轻或消除称为生半夏被生姜(4、白芷善治()经头痛5、贝母归()经6、10性味为甘、淡、平、的是(7、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者为(8、10被誉为疮家之要药的清热解毒药是(9、善于消除油腻肉食积滞,降脂软脉的是(10、五味子的作用(25、运用补血活血药时,最多配伍的药是(2009 1、善于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是(2、藿香为芳香化湿、健脾止呕佳品,此外还善治(3、人参与黄芪共同点是(4、珍珠母的功效(5、11半夏归()经6、入汤剂宜包煎的药是(7、1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2010 1、传统认为乌头不能与()合用2、辛味药作用是(3、可以清热安胎的是(4、五味子不具备的作用是(5、既能清气分实热,又能退蒸的药是(6、凉血泻下药是(7、治疗湿痹,筋脉拘挛,吐泻转筋最佳选择是(8、郁金活血止痛,治疗气滞血瘀痛症常配伍(9、生地和玄参功效共同点为(10、寒凝肝脉、厥阴头痛应选(11、一般高血压及失眠忌用(12、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的是(13、咸味药善治的病症是(14、与脑、脊髓和肾密切相关的是(2011 1、哪项不是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2、药味属阴的是(3、妇科肝郁气滞者,应首选(4、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的要药是(5、佐药作用(6、白术治疗()引起的出汗7、既养心安神,有敛汗生津的是(8、白前与前胡共有的功效是(9、大黄的功效(二、多项选择题2007 1、08理气药的性能特点是(2、08羌活与独活在功效上的相同点是(3、08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4、11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是(5、升浮药的功效有(6、0911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7、可缓急止痛的是(8、具有止汗作用的是(9、08醋制后可加强止汗作用(10、08黄苓的功效有(2009 1、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是(2、具有疏肝功能作用的药物(3、能治肺胃之阴的是(2010 1、11影响升降沉浮的主要因素是(2、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的药物是(3、不能火煅的是(4、具有明目功效的有(5、研末服用较煎服效果好的药物是(2011 1、炒炭的目的是(2、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三、填空2007 08 1、在三焦用药特点上,认为上焦用药应质地_______,所谓“治上焦_______,非清不举。
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211翻译硕士英语《高级英语》,(1、2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1日语(二外)《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42法语(二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
243德语(二外)《德语速成》(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4俄语(二外)不指定具体参考书。
245英语(二外)《新编大学英语》(1、2册)(第二版),浙江大学编著,应惠兰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社,2004年8月出版。
246阿拉伯语不指定具体参考书。
331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王思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6艺术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1.《艺术概论》,王宏建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或《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中国美术史》,屈健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或《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或《外国美术史简编》,张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337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1.《艺术概论》,王宏建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或《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中国美术史》,屈健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或《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或《外国美术史简编》,张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338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化学》(上、下),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
348文博综合1.《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药学(2017中医综合 考研大纲修改版)快快记忆法

平肝明目——桑叶、菊花 5.利咽
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 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 柴胡、升麻
中气下陷——黄芩 升阳止泻——葛根 7.头痛
十、服药方法:①汤剂: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 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 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②丸剂: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 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③散剂、粉剂: 可用蜂蜜加以调合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刺激咽喉。④膏剂:宜用 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粘喉引起呕吐。⑤冲剂、糖浆剂:冲剂宜用开 水冲服;糖浆剂可以直接吞服。此外,危重病人宜少量频服;一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 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 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 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1、四气: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有温经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
2、五味: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
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3、升降浮沉:(1)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凡味属苦、酸、 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2)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
载药 5767 种
二、道地药材: 四川:川芎、川贝母、白芷、金钱草、黄连、黄柏、附子。
(道地药材四川多,川字号,金钱草,连柏附子不可少。)
中药学经典著作

中药学经典著作
1.《中药学大纲》:此书系统介绍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药物的性味、功
效、主治证等,是学习中药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2.《中药学讲义》:全书共分上、下两篇。
上篇总论,概括叙述中药学的基
本理论,下篇各论,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共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等十类,每类各就其原始材料、采收季节、鉴别方法、性味功用等项逐一加以阐述。
3.《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期间。
全书收载365
味中药,所记载的麻黄平喘、黄连止痢、大黄通便、常山截疟等,不仅是医药史上的最早记载,而且目前中医学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