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河北)辅导教材(专题讲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圣才出品】

第一章景点讲解【考试目的】考察考生对山东省省情和景点讲解的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具有一定讲解技巧,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准确性。

【考试内容】包括山东省省情、省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讲解和景点知识问答。

山东省省情的讲解,应掌握下列基本要素: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主要河流、面积人口、行政区划、历史沿革、齐鲁文化、风物特产、旅游资源等。

在讲清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力求有深度、有创意并能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点。

省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景点讲解和景点知识问答主要围绕景区的概况和景区主要景点介绍。

考生考试时随机抽取其中1个景区进行讲解,并回答景点相关问题。

中文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包括:山东省省情和11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蓬莱阁景区、“三孔”景区、泰山风景名胜区、崂山风景区、刘公岛风景名胜区、南山旅游区、台儿庄古城景区、天下第一泉景区、沂蒙山旅游区、青州古城旅游区、华夏城景区)。

外语类考生讲解范围包括:山东省省情和5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蓬莱阁景区、“三孔”景区、泰山风景名胜区、崂山风景区、天下第一泉景区)。

【要点详解】一、山东省省情讲解1.简介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省会济南,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总面积15.71万平方千米,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6个地级市,截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

山东地势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是半岛,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貌。

山东省地跨淮河、黄河、海河、小清河和胶东五大水系,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2.历史沿革(1)远古时期山东石器时代文明包括距今8500年~7500年的后李文化,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要点详解(语言表达能力与外语能力)【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要点详解(语言表达能力与外语能力)【圣才出品】

【要点详解】一、导游语言的内涵、特性1.导游语言的内涵(1)广义的导游语言广义的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所有含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一种符号。

它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而且包括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

其中书面语言包括景点文字介绍、导游图说明、旅游活动日程等;体态语言包括目光语、手势语、微笑语、姿态语、服饰语、首语等。

(2)狭义的导游语言狭义的导游语言是导游人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感情、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时使用的一种具有丰富表达力、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

2.导游语言的特性(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导游语言必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在遣词造句、叙事上要以事实为基础,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①态度严肃认真;②了解所讲内容;③遣词造句准确;④词语组合得当。

(2)逻辑性逻辑性,是指导游人员的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语言要保持连贯性,并且语言表达条理清晰、有层次感。

①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②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③掌握必要的逻辑方法:a.比较法:比较法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其异同或高下的方法。

b.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综合法则是把分析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c.抽象法:抽象法又称概括法,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方法。

d.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和归纳法都是推理的方法,前者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中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后者是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3)生动性要使口语表达生动形象,导游人员除了要把握好语音、语调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夸张、映衬、引用、双关和示现等修辞手法。

①比喻比喻就是用类似的事物来打比方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a.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b.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c.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d.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e.激发丰富想象的比喻。

2021年导游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河北省)

2021年导游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河北省)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河北省)一、考试目的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验考生是否具备导游应有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重点考察考生的景点讲解能力、导游服务流程规范的掌握情况、导游服务应变能力、对综合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相关知识在导游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身体语言的运用能力等。

(二)要求考生有良好的仪表、仪容并对礼节、礼仪正确运用。

(三)要求考生用符合导游规范的程序进行景点讲解,确保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条理性以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够运用一定的讲解技巧,能够正确回答与景点相关的问题。

中文考生景点讲解范围:1.石家庄西柏坡;2.正定古城;3.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4.张家口崇礼滑雪旅游度假区;5. 秦皇岛山海关;6.唐山清东陵;7.廊坊霸州胜芳古镇;8.雄安新区白洋淀;9.保定白石山景区;10.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11. 衡水湖;12.邢台扁鹊庙;13.邯郸涉县娲皇宫景区。

外语类考生景点讲解范围:1.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2.张家口崇礼滑雪旅游度假区;3.秦皇岛山海关;4.唐山清东陵;5.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

(四)要求考生掌握导游服务规范的流程和工作程序,并能够恰当地运用。

(五)要求考生能够处理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和解决疑难问题。

(六)要求考生了解河北省的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掌握河北省重要景点的相关知识。

(七)要求外语类考生能够用相应报考语种熟练地完成景点讲解并回答有关景点相关问题,进行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和综合知识问答。

能够熟练地在中文和相应报考语种之间进行口头互译。

《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导游规范)【圣才出品】

《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导游规范)【圣才出品】

第二章导游规范【考试目的】通过随机抽取问题,考察考生对导游服务的程序、标准和技术性事故、游客个别要求处理规范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考试内容】1.团队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2.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3.导游服务中技术性事故和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规范。

【要点详解】一、旅游团的景区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旅游景区是旅游供给六要素的核心,也是游客旅游活动最为关注的主体。

景区的旅游讲解,是景区旅游服务和景区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主要环节。

1.服务准备(1)接待前的准备①了解所接待的旅游团队或游客的相关情况a.接待游客前,讲解员要认真查阅核实所接待团队或贵宾的接待计划及相关资料,熟悉该群体或个体的总体情况,如停留时间、游程安排、有无特殊要求等诸多细节,以使自己的讲解更有针对性;b.对于临时接待的团队或散客,讲解员同样也应注意了解客人的有关情况,一般应包括客人主体的来源、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其停留时间、游程安排、有无特殊要求等,以便使自己的讲解更能符合游客的需要。

②语言准备a.在以普通话为普遍使用语言的基础上,根据游客的文化层次做好有关专业术语的解释;b.对于民族地区的景区,还应根据游客情况提供民族语言和普通话的双语讲解服务;c.对于外籍游客,外语讲解员应准备相应语言词汇的讲解服务。

(2)知识准备①熟悉并掌握本景区讲解内容所需的情况和知识。

基于景区的差异,可分别包括:a.自然科学知识,历史和文化遗产知识,建筑与园林艺术知识,宗教知识,文学、美术、音乐、戏曲、舞蹈知识等;b.必要时与国内外同类景区内容对比的文化知识。

②基于游客对讲解的时间长度、认知深度的不同要求,讲解员应对讲解内容做好两种或两种以上讲解方案的准备,以适应旅游团队或个体的不同需要。

③预先了解游客所在地区或国家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客人的禁忌,以便能够实现礼貌待客。

(3)上岗时的准备①佩戴好本景区讲解员的上岗标志;②如有需要,准备好无线传输讲解用品;③需要发放的相关资料;④接待团队时所需的票证;⑤对特殊需要的讲解内容或第一次讲解线路,事先踩点和准备。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要点详解(仪表礼仪)【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要点详解(仪表礼仪)【圣才出品】

【要点详解】一、导游人员的仪容礼仪仪容即人的容貌,是个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游人员的仪容礼仪主要包括面部化妆礼仪、头发的护养礼仪和香水的使用礼仪等方面。

1.面部化妆礼仪化妆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巧,它不是单纯地涂脂抹粉,更不是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塑造一副淡雅清秀、健康自然、鲜明和谐、富有个性的形象。

(1)正确认识自己大多数人的面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化妆的目的是在扬长避短的原则下,寻找并突出自己面部最富魅力的部位,掩盖或削弱有缺陷的地方,这样才能起到化妆的效果。

(2)以自然修整为准生活中的美容化妆,以修整统一、和谐自然为准则。

恰到好处的化妆,给人以文明、整洁、雅致的印象。

浓妆艳抹,矫揉造作,过分地修饰、夸张,都是不可取的。

(3)妆容与环境相适应化妆或浓或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在日光下、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只适合化淡妆。

晚上,参加舞会、宴会等社交活动时,可穿着艳丽、典雅的服装,在灯光照耀下妆色可浓些,可使用发亮的化妆品。

导游人员带团时,不要化浓妆。

在秀丽的湖光山色中,最自然的就是最美的。

(4)化妆禁忌①不要当众化妆。

②不要非议他人的妆容。

③不要借用别人的化妆品。

④男士的化妆要体现男子汉的气概,应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脸形,稍稍修整眉型和发型,同时也应该保持皮肤的清洁,合理使用护肤品。

2.头发的养护礼仪头发也是构成仪容礼仪的要素之一,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印象。

拥有整洁干净的头发是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要求。

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通过某人的发型准确地判断出其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及卫生习惯,更可能感受到他(她)身心是否健康以及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

3.香水的使用礼仪适当使用香水,其芬芳的香味能提神醒脑、驱浊除味,会使自己魅力倍增、风度迷人。

正确使用香水,需注意以下禁忌:(1)忌用量过多香水在使用时应注意适量,一般情况下,1米范围内能够闻到淡淡的幽香较为合适,若在3米左右的距离内仍可闻到香味就显得过量了。

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五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全国中级导游资格考试《导游知识专题》考点归纳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五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第5章武术文化5.1考点归纳一、中国武术的产生与发展1.武术与武术文化的概念(1)武术①定义从广义看,武术既是文化,又是体育。

从武术作为体育项目这一狭义的理解看,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②类型按照运动形式武术分为:套路、格斗、功法。

其中套路按照演练特征分为:拳术、器械、对练。

a.拳术包括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通背拳、地趟拳、象形拳等。

b.器械包括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双刀、双剑、九节鞭、双节棍、绳镖、流星锤等。

b.对练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演练、格斗技击等。

(2)武术文化武术文化是对武术的技击观、伦理观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

2.产生与发展(1)各历史阶段武术文化的发展原因及其特征①远古时期100多万年前,生产资料异常缺乏,人们为了生存,在狩猎等生产活动中学会了使用木棒、石头击打野兽的方法。

这些击打的方法多是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是武术的源头之一。

②石器时期a.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们在劈、砍、击、刺等技术上初步积累了经验,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劈刺格斗技术,形成了武术的萌芽。

b.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用兵器的技艺及战争需要的格斗技术从生产技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技术领域。

人与人的竞技格斗使武术脱离了生产技术。

③公元前21世纪武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并逐渐走向民间。

“侠”和“士”开始出现,武术功能的多样化发展使武术具有了表演性、竞赛性与娱乐性。

同时,武术理论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这些都是中国武术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④公元前221~公元960年出现了套路形式的“剑舞”“刀舞”“双戟舞”等,对抗性的手搏、角力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徒手和器械项目内容更加丰富,武术逐渐与养生相结合。

道家的精、气、神思想对武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应变能力)【圣才出品】

《导游服务能力》(山东)辅导教材(应变能力)【圣才出品】

第三章应变能力【考试目的】通过随机抽取问题,考察考生对带团服务中处理问题时的灵活反应能力及处理技巧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1.导游服务中常见问题的防范与处理;2.导游服务中重大事故的防范与处理。

【要点详解】一、旅游计划和行程变更的处理办法1.客观原因需要变更计划和日程(1)缩短或取消在某地的游览时间①旅游团(者)的抵达时间延误,造成旅游时间缩短a.分析延误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接待社外联或计调部门报告,以便将情况尽快反馈给组团社,找出补救措施;b.在外联或计调部门的协助下,安排落实该团交通、住宿、游览等事宜;c.提醒有关人员与饭店、车队、餐厅联系,及时办理退房、退车、退餐等一切相关事宜;d.地陪应立即调整活动日程,压缩在每一景点的活动时间,但尽量不减少计划内的游览项目。

②旅游团(者)提前离开,造成游览时间缩短a.立即与全陪、领队商量,采取尽可能的补救措施;立即调整活动时间,抓紧时间将计划内游览项目完成;若有困难,无法完成计划内所有游览项目,地陪应选择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重点旅游景点,让游客对游览景点有个基本的了解;b.做好游客的工作:不要急于将旅游团提前离开的消息告诉旅游团(者),以免引起躁动;c.与领队、全陪制订新的游览方案后,向旅游团中有影响力的游客实事求是地说明困难,诚恳道歉,以求得谅解,并将变更后的安排向他们解释清楚,争取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最后分头做其他游客的工作;d.地陪应通知接待社计调部门或有关人员办理相关事宜,如退房、退餐、退车等;e.给予游客适当的补偿:如果旅游团的活动受到较大的影响,游客损失较大而引起强烈的不满时,可请接待社领导出面表示歉意,并提出补偿办法;f.若旅游团(者)提前离开,全陪应立即报告组团社,并通知下一站接待社。

(2)延长旅游时间①与旅行社有关部门联系,重新落实旅游团(者)的用房、用餐、用车情况,及时安排离开本地时的机(车、船)票;②迅速调整活动日程,酌情增加游览项目,适当延长在主要景点的游览时间,努力使活动内容充实、有意义;③及时通知下一站或提醒旅行社有关部门与下一站联系,使其了解旅游团(者)的日程变化;④重新设计旅游计划时,地陪应征求领队和全陪的意见,并共同向旅游团(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河北)辅导教材(景点讲解)【圣才出品】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导游服务能力》(河北)辅导教材(景点讲解)【圣才出品】

第一章景点讲解【考试内容】考生从7个共讲景点和2个自选景点中现场抽取一个进行讲解,时间6~7分钟。

一、共讲景点西柏坡、山海关、白洋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崇礼滑雪旅游度假区、白石山、清东陵。

二、自选景点1.石家庄:正定古城、石家庄概况;2.承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承德概况;3.张家口:大境门、张家口概况;4.秦皇岛:鸽子窝公园、秦皇岛概况;5.唐山:南湖公园、唐山概况;6.廊坊:第一城、廊坊概况;7.保定:野三坡、保定概况;8.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沧州概况;9.衡水:衡水湖、衡水概况;10.邢台:邢台大峡谷、邢台概况;11.邯郸:广府古城、邯郸概况;12.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雄安新区概况。

三、讲解要求1.讲解内容包括欢迎词、景点介绍和欢送词;2.景点讲解要素包括景区概况、历史沿革、代表性景观或重点人物、关键事件,以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等。

考生可从中选择部分要素,自创导游词;3.城市概况讲解要素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沿革、民俗风情、风物特产、主要旅游景观及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考生可从中选择部分要素,自创导游词;4.内容科学准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能够恰当运用讲解方法与技巧,具有现场感。

举止得体,语言流畅、生动、有感染力。

【要点详解】一、共讲景点1.西柏坡(1)简介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16440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主要景点①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②西柏坡陈列馆;③西柏坡石刻园;④西柏坡纪念碑;⑤五位领导人铜铸像;⑥西柏坡青少年文明园;⑦国家安全教育展览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专题讲解
【考试内容】
考生从六个专题中抽取一个进行讲解,时间3~4分钟。

一、讲解专题
1.河北历史文化;
2.河北长城文化;
3.河北红色文化;
4.河北自然风光;
5.河北风物特产;
6.河北饮食文化。

二、讲解要求
紧扣选题进行总结概括,突出特点。

内容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知识科学准确。

讲解方法运用得当,语言流畅、生动、有感染力。

【要点详解】
一、河北历史文化
河北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五大文化脉系,分别是:
1.红色太行——革命文化
太行山纵贯河北省西部,在全国具有很高知名度,从南到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四市的太行山区分布着129师司令部、前南峪抗大旧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特别是西柏坡作为中共中央进入北平前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支撑元素主要包括: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29师司令部、城南庄晋察冀司令部旧址、前南峪抗大旧址等。

2.壮美长城——和合文化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融合线。

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存最完好、建筑最具代表的省份。

支撑元素主要包括:老龙头、山海关、潘家口水下长城、金山岭长城、大境门等。

3.诚义燕赵——根脉文化
战国七雄在中国家喻户晓,河北省据有其二,另外中间还有一个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

无论是燕人荆轲国难当头的慷慨悲歌、义无反顾,还是在赵国信都(今河北邢台)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开中国改革之先河,廉颇蔺相如外敌当前摒私欲讲大义的将相和,包括中
山以千乘之国七雄虎视中不甘平庸、奋发有为的无畏气概。

支撑元素主要包括赵国都城:邢台、邯郸及邢台古城、中山国遗址、易县燕下都、涿州三义宫、邺城、永年广府古城、正定古城等。

4.神韵京畿——直隶文化
河北元为中书省,明为京师,清为直隶省,地位显赫,拱卫首都的地理位置一直延续下来。

清代直隶总督统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寝一处为唐山遵化的清东陵,另一处为保定易县的清西陵。

同时北洋、民国时期包括建国后河北省会在京津保之间的变迁也可挖掘宣传,还有张承与北京的后花园、水源地关系,廊坊的京津走廊地位等。

位于张家口阳原县境内泥河湾古人类遗址、涿鹿县中华炎黄蚩三祖圣地、张北县元中都遗址等历史遗存,更强化了京畿重地的神韵感。

支撑元素主要包括:直隶总督署、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宣化钟鼓楼、义和团廊坊大捷以及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涿鹿县三祖圣地、张北县元中都遗址等。

5.弄潮渤海——开放文化
河北环渤海有著名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件卫生瓷,有旅游胜地北戴河、黄金海岸等,有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和黄骅港等系列港口。

支撑元素主要包括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以及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

二、河北长城文化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持续修筑时间最久的建筑工程。

它的修建,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辽、金及明代等10余个朝代,持续近2000年的时间。

万里长城横穿河北,连结京津,在河北境内长达2000多公里,精华地段20余处,大小关隘200多处,是长城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区段,也是中国古代北部以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地区和长城以南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的分界线。

所说的明长城,长约7000公里,多为夯土建筑,真正的砖石结构,也就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长城只有1000多公里,其中只有200多公里在原北平市,其余绝大部分分布在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唐山市、张家口市、承德市。

三、河北红色文化
河北省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成为敌后抗日的主要战场。

在河北保定阜平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阜平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至今保留着这一时期的众多革命遗迹。

1941年以后,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河北抗日军民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反扫荡斗争。

燕赵儿女利用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地道战功绩显赫,被称为“抗日模范村”,成为冀中平原地道战的一面红旗。

现有冉庄地道战遗址,基本上保持了当年地道战的原始风貌。

保定白洋淀也是冀中抗日的重要战场,著名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令敌军闻风丧胆。

现建有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包括千亩荷塘、嘎子村、雁翎队纪念馆等景点。

著名的百团大战也发生在河北。

在壮烈的战火中,河北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少年英雄王璞等。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既是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又是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与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一起被写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小学课本里,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为缅怀先烈,先后修建了包括董存瑞烈士陵园在内的一批烈士陵园。

在河北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当属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四、河北自然风光
河北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北国独特的风景,还可以感受到自然风景所具有的吸引力和魅力。

河北著名的自然景点主要有:保定白洋淀景区、保定野三坡景区、崆山白云洞、邢台峡谷群、嶂石岩风景区、北戴河风景区、雾灵山、昌黎黄金海岸、月坨岛、翡翠岛、桑干河大峡谷、天生桥瀑布群、张北坝上草原、衡水湖、塞罕坝森林公园等。

五、河北风物特产
1.玉田泥塑
(1)简介
玉田泥塑是河北省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孕育、形成、兴盛、抢救、复苏以及开发等几个阶段。

玉田泥塑在制作工艺上,大致需取土和泥、捏泥胎、制泥模、合模装笛、修整晾晒、铺白粉底、调胶、敷彩等八道工序,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内容取材
玉田泥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取材上可分4类:
①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牛郎织女、送子寿星老等;
②戏剧和历史人物:如西游记、杨家将等;
③禽鸟动物:如凤凰、孔雀、大公鸡、小狮子、青蛙、老虎、小灰鼠、小乌龟等;
④时事风俗和现实生活:如娃娃抱鱼、阿福、拨浪鼓、小泥哨、骑驴回家、搬不倒等。

(3)基本特征
①造型夸张、线条简拙,体态妖娆稚雅,颇有唐代陶俑遗韵之美;
②彩绘上主要以铁线用笔,着色粗犷而奔放,点线面勾抹自然,色彩对比生动,形成了大俗大雅的艺术特色;
③有带笛装置,赋予了彩塑鲜活的生命力,对客观物有拟声达意的独特性。

(4)代表作
其代表作主要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大公鸡》《搬不倒》等。

(5)泥塑名家
刘凯、吴玉成、玉田泥人王工作室(由王振锋,王辉于2005年发起成立)。

2.固安柳编
柳编是固安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固安县素有“柳编之乡”的美誉。

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当地农民就开始杞柳的种植和柳器的编织,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笸箩等产品,技术精巧,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远销京、津、苏、奉诸大商埠。

到了清末,柳编产品发展到上百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