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反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仅是道德和法律的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建设问题。
虽然道德和法律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但是它们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首先,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是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标准,更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此外,道德教育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入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
其次,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法律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然而,法律的执行需要依赖于各级政府和司法机构的支持和保障,需要依赖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
如果法律执行不到位,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法律规定,也无法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从道德、法律、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入手。
我们不能指望单一因素的作用,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谢谢大家!二辩反方辩词: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而非法律。
虽然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法律只是形式上的规定,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
而道德则是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更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道德教育是能够培养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重要手段。
只有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和自我规范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在社会中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法律只能够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而道德能够影响人们的内心,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如果只依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这样的社会难以实现和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只有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自我约束,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篇一: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反方立论)反方立论陈词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我方观点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社会秩序表示社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条不紊的状态.维系秩序是指维持和联系社会的秩序,使之不涣散.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而我方判断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的标准在于何者在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下面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首先,从社会秩序维系的根本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辩题中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指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而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利因素时法律和道德相比,法律是更加有效的,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是,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因此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其次,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法律的强制性与明确性,公正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个人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同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公平正义,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最后,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与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马克思在>中提到〝如果有_%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去冒险;有1_%的利润,就愿意去冒坐牢的危险;有_%的利润就愿意冒杀头的危险〞,而道德是〝言义而不言利〞,是一种极高的圣人标准,缺乏社会大多数人遵循的准则.当代社会,这种纯粹的道德标准往往因缺乏权利的关怀而被多数人敬而远之,所以,法律作为适应社会特征的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综上,我方坚定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篇二: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一辩稿法律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法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法律的三大功能,这几个方面说法律的优点,再对比道德而言,说道德的缺失,这是我做为一辩的陈词观点下面由我来阐述我方观点.我方认为维系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首先,让我们来对辩题有个更好的理解:社会秩序指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条不紊的客观状态.下面来了解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由经济基础决定,为维系社会秩序服务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而道德是人们以善恶为标准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维持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通过影响社会风尚间接影响社会秩序,而法律则通过强制性手段来直接维系社会秩序.既然要比较二者对于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当然要从二者的衡量标准是否统一.约束力大小.公正性.1.法律具有在指引和衡量人们行为上的明确性.它明确规定了法律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它是一种统一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则.而道德取决于人的认识.情感.意志,是对个人利益取向的判断.可见,道德判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是仁者该听智者的还是智者该听仁者的呢?试问,这样的道德怎样能很好地维系社会秩序呢!1/29页2.法律具有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规范人们行为的强制性.只有通过国家机器保证实施的法律才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威慑作用.而道德是不具备这种约束力的.对于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道德能做的充其量是舆论的谴责和当事人内心的自责,如同隔靴搔痒,是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的.3.法律具有公正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正义.与此同时,法律的教育作用和惩戒作用使人们将之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从而能更好的维系社会秩序.4.社会秩序的某些领域是道德无法涉及的.在这些领域只能通过法律来维系.例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政府的组织规则等领域,法律的指导更便利同时更有效率,道德是做不到的.综上所述,法律具有明确性.强制性和公正性,同时法律涉及了道德无法涉及的领域.这样就比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道德更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法律凭借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这种强制作用使社会秩序更加直接迅速的得以稳定的维系.所以我方认为,维系社会秩序靠法律比靠道德有效.谢谢篇三:辩论赛辩词_>演说辩论材料正方观点: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来维护一辩陈词:〝各位评审.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我要阐述的观点是: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我的重点论述理由如下:1.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而道德作为社会经济的上层建筑,也远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换句话说,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给对方辩友提个醒: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或许这会成为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2.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来论.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活动.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不进行有力的斗争和制裁,社会安定根本无法谈起.道德的阶级性却决定着它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对被统治阶级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制裁!3.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论.法律不仅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不仅是制裁敌对分子的锐利武器,法律更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且在国家的强制力作用下发挥作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这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合并,足以显示,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中起主要作用.4.从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比较来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社会舆论.个人信念.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它是两方面的,它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这就使法律比道德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具有的更重要的作用.5.辩题中强调的是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辩题本意就是对少数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应付,法律与道德谁更有效?我们的回答是:法律.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对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来维持.谢谢.〞二辩攻辩提问〝曾经有一位备受道德尊崇的人,杀害了一位深受道德谴责的恶人,而大快人心,请对方辩友用你的道德观作如下判断:问题1.杀人者到底是道德高尚不高尚?(高尚)--杀了人对方辩友还要认为他的道德高尚,请问你这是什么道德观?(不高尚)--那你觉得他的这种行为是不是违法了法律,既然如此,你觉得去用道德感化他这能行得通嘛?所谓杀人者偿命,难道你用道德感化他了就可以了吗?2.从刚才对方辩友的回答不难看出,用道德标准连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都很难,我是否可以再问对方,用道德如何来处理这一事件.请明确回答!3.仅仅受到道德谴责就够了吗?如果这样,人们可以去做类似的事情了,比如杀人抢银行等等,而只要等着道德来谴责就可以了结了.这样的话,社会安定如何维持?结论: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道德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对方辩友恰恰把道德无能为力而造成恶果的责任推卸给法律,对方辩友是否有不道德的嫌疑呢?〞三辩攻辩提问:〝1. 对方辩友是否承认社会是由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构成的?(统治阶级)请问对方辩友,如果社会安定靠道德来维持,那究竟是靠统治阶级思想上的还是被统治阶级思想上的道德?(被统治阶级)对方辩友,你不觉得你的逻辑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怎能临驾于统治阶级之上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工具?这样,两者的关系岂不是倒过来了?同时,不是和你的逻辑再次矛盾?显然,维护社会安定这个角色不适合让矛盾的道德来担任.3.(1)从刚才对方辩友的话语中我明白了一点,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可以让被统治阶级接受认可,是这样的吗?(是的)对方辩友的记忆力显然并不好,我方一辩陈词中已经说了,统与被统两者的道德是根本对立,水火不融的,那如何让一方接受另一方的道德观?如果可以,显然就不存在阶级了,可面对现实,被统治阶级会不断造成社会的不安定,请问道德对此能起什么作用?(不是)既然不是,那么被统治阶级或者敌对分子图谋造反,造成社会混乱,道德还能起维护作用吗?3.(2)那好你想用统治阶级的道德去维护谁的社会安定?是统治阶级呢,还是被统治阶级?请明确回答!(被统治阶级)真是笑话,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社会是统治阶级的社会,他们会放弃己利去维护敌对阶级?)(统治阶级)那么对方辩友是否承认被统治阶级必将对社会安定造成破坏?(不承认转4)(承认)那道德能起作用吗?(能)如何发挥作用?……我想告诉对方辩友,面对阶级矛盾,道德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它又怎能起什么维护作用!经我方归纳:我国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不外乎:一.人民内部矛盾,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二.代表被统治阶级的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在一辩陈词中,。
最新-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 精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篇一: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反方立论)反方立论陈词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我方观点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社会秩序表示社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条不紊的状态。
维系秩序是指维持和联系社会的秩序,使之不涣散。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而我方判断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的标准在于何者在促进社会良好发展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下面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从社会秩序维系的根本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辩题中社会秩序的维系是指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利因素,而当我们面对一些不利因素时法律和道德相比,法律是更加有效的,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是,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因此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其次,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法律的强制性与明确性,公正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于社会舆论、个人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同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可以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间公平正义,从而能够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
最后,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来说,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与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去冒险;有100%的利润,就愿意去冒坐牢的危险;有200%的利润就愿意冒杀头的。
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1)

正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正方一: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嘉宾,大家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总是离不开秩序。
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有交通秩序,上班有工作秩序;从大的方面说,贸易来往有经济秩序,参政议政有政治秩序。
那么,这些秩序如何维系呢?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也就是说国家主要靠法律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协调运行。
第一,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职,日月同辉、道德分善恶,辨美丑,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法律定规则划界限,更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我们热爱道德,崇尚道德。
讲道德可以改善民风、民情,影响社会风尚。
但要维系社会秩序主要还是靠法律。
可以说,道德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而法律与社会秩序唇齿相依。
第二,法律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法律的作用:评价作用最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既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法不仅具有判断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而且由于法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的,所以也能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善良的,正确的还是邪恶的、错误的。
发通过这种评价,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人们的行为的标准,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团体的规章等也具有对行为的评价作用。
但是法所做出的评价却有着与他们不同的特点。
首先法的评价具有比较突出的客观性。
也就是说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其次发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人民的道德观念可能不同,从而导致行为准则也因人而异,但法律规范不同,不论人们的客观愿望如何,只要他们的行为进入了法律行为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凭借癌作用对她们来说就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认为社会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
在维系社会秩序上能够标本兼治。
人们自觉立法来约束自身行为,确定社会秩序的内容与规则,使生活有序化,规范化,条理化;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人人自觉守法护法,更保证了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正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正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辩题: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正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观众:首先,我代表正方团队,就辩题“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立足于道义、立足于人性,将为大家阐述“靠道德”一方的观点。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需要同时考虑道德和法律。
然而,我们认为在这两者之间,道德的力量更为重要和持久。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而法律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机制,对于一些违法者来说,可能只是一纸空文。
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
当人们内化和遵守道德规范时,社会将呈现出和谐、互助和发展的状态。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群体,道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人们正确价值观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此外,道德还能够弥补法律的不足。
法律只能给人们设定行为界限,但无法完全预测和涵盖所有的情况。
而道德则在法律无法约束的领域内发挥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提醒他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道德的力量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当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形成了高度的道德共识和共同价值观,这种道德力量将会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包括教育、互助、公益等。
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道德的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是无法替代的。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只有在道德准则的引领下,才能实现人与人的相互尊重、平等和公正,从而构建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
谢谢!正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观众:作为正方第二位辩手,我将继续为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法律的确是重要的,它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和人们权益的维护。
然而,仅仅依靠法律是不足以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
因为法律往往只是一种对背离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的手段,它不能深入人心,不能真正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辩论赛(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

自由辩论反驳观点①道德按孔子的说法可以归结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侠,基本就涵盖了我国道德的全部了,而法律只讲到了孝、忠、信、廉,由此可知,法律的范围要小的多。
②道德涵盖了一个人从精神到行为的各个方面,涉及内在思想动机,而法律只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且特别是必须行为,因此法律的层次较道德低。
③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接触法律?先后顺序想必各位心中有数。
法律若比道德重要何尝不颠倒二者顺序?④道德是人类数千年公平正义理念的积淀,其形成是自发的,产生先于法律,是一种内在的强制约束力。
⑤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⑥道德是法律的理论基础,价值基础,价值尺度,是法律运行的社会基础,是法律的补充,具有弥补法律的作用。
⑦心灵犯罪远比法律犯罪要更可怕。
⑧在监狱的时候人们必须接受道德教育。
⑨道德是约束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
法律规则具有的道德性,不是法律规则自身生长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则吸收了道德理念,从而彰显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如《秦律》暴政失败)。
⑩法律具有不健全性,存在“法无明文规定不为法、不处罚”现象(如重庆公交车坠江、高铁霸座、救人反被讹等),违法者道德缺失、明知故犯,利用法律的漏洞知法犯法,国家社会无力惩治,所造成的损失由谁来担责呢?法律具有滞后性,往往在事件发生后才起作用,但造成损失无法挽回(如滴滴顺风车杀人案等)。
正方辩论思路参考①道德、法律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道德的约束没有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②道德规范的相对笼统,法律规范的相对详细。
③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④违反两者的社会评价、对社会的影响不同。
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

正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正方一: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嘉宾,大家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总是离不开秩序.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有交通秩序,上班有工作秩序;从大的方面说,贸易来往有经济秩序,参政议政有政治秩序.那么,这些秩序如何维系呢?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也就是说国家主要靠法律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协调运行。
第一,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职,日月同辉、道德分善恶,辨美丑,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法律定规则划界限,更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我们热爱道德,崇尚道德。
讲道德可以改善民风、民情,影响社会风尚。
但要维系社会秩序主要还是靠法律。
可以说,道德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而法律与社会秩序唇齿相依。
第二,法律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法律的作用:评价作用最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既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法不仅具有判断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而且由于法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的,所以也能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善良的,正确的还是邪恶的、错误的。
发通过这种评价,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现实生活中,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人们的行为的标准,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团体的规章等也具有对行为的评价作用。
但是法所做出的评价却有着与他们不同的特点。
首先法的评价具有比较突出的客观性。
也就是说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其次发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人民的道德观念可能不同,从而导致行为准则也因人而异,但法律规范不同,不论人们的客观愿望如何,只要他们的行为进入了法律行为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凭借癌作用对她们来说就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认为社会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
)在维系社会秩序上能够标本兼治。
人们自觉立法来约束自身行为,确定社会秩序的内容与规则,使生活有序化,规范化,条理化;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人人自觉守法护法,更保证了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 正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辩论赛: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正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的话题是“构建和谐社会靠道德还是法律”。
我代表正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首先,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更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规范。
只有通过道德建设,才能形成全社会的道德共识,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其次,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者。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宁。
在现代社会,法律已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它在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只有在道德和法律双重约束下,人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守社会规范,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二辩,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
但是,如果要选择其中一种,我认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首先,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是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道德建设不仅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诚实守信,更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增加社会信任度,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其次,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一个社会缺乏道德约束,那么法律也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相反,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观念比较高尚,法律的执行也会更加顺畅、更有公信力。
因此,道德建设比法律建设更为重要。
最后,道德建设是长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形成道德共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道德建设,让道德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共识和信仰。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三辩,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首先,道德和法律是相互依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正方一: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嘉宾,大家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总是离不开秩序。
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有交通秩序,上班有工作秩序;从大的方面说,贸易来往有经济秩序,参政议政有政治秩序。
那么,这些秩序如何维系呢?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也就是说国家主要靠法律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协调运行。
第一,法律和道德各司其职,日月同辉、道德分善恶,辨美丑,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法律定规则划界限,更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我们热爱道德,崇尚道德。
讲道德可以改善民风、民情,影响社会风尚。
但要维系社会秩序主要还是靠法律。
可以说,道德与社会风尚息息相关,而法律与社会秩序唇齿相依。
第二,法律作为他律和自律的统一,(法律的作用:评价作用最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既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法不仅具有判断行为合法与否的作用,而且由于法是建立在道德、理性之上的,所以也能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善良的,正确的还是邪恶的、错误的。
发通过这种评价,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人们的行为的标准,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和社会团体的规章等也具有对行为的评价作用。
但是法所做出的评价却有着与他们不同的特点。
首先法的评价具有比较突出的客观性。
也就是说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其次发的评价具有普遍的有效性。
人民的道德观念可能不同,从而导致行为准则也因人而异,但法律规范不同,不论人们的客观愿望如何,只要他们的行为进入了法律行为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凭借癌作用对她们来说就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认为社会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
)在维系社会秩序上能够标本兼治。
人们自觉立法来约束自身行为,确定社会秩序的内容与规则,使生活有序化,规范化,条理化;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人人自觉守法护法,更保证了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
至于少数害群之马,法律可以通过外在强制与惩戒,迅速修复局部受损的社会秩序,使社会航船乘风破浪、永往直前。
第三,法律具有保护,预防,惩戒三大功能;三足鼎立,稳固地维系着社会秩序。
法律是保护神,保护一切人的合法权利,如阳光、空气、水源,无时无刻不在呵护我们。
法律是预防针,可以防患于未然,使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悬崖勒马,雷池止步。
法律是无情剑,刀光剑影下邪恶何处立足?铁面无私中罪行怎能藏身?有道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癌细胞可能会威胁人的生命,一个社会的毒瘤可能会葬送国家的前程。
托尔斯泰说得好“行善需要努力,惩恶更需要努力。
”所以,惩恶扬善的法律才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
综上所述,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时,既可以未雨绸缎,也可以亡羊补牢,既可以惩治罪恶,又可以保护良善。
所以说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谢谢各位!反方一:谢谢主席!评判,在座各位,大家好!首先我必须指出对方所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国家秩序与社会秩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是现代社会主要标志之一、第二法律并不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马克思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的自律,而法律是人的他律,请不要混淆。
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价值评判的总和。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是由国家强制性予以实施的社会规范。
而“社会秩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社会活动相对稳定协调的状态。
第一,道德是社会秩序的依据。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的总和,支配着人们最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从而也支配了人类日常最基本的行为。
任何社会要想处于稳定协调富于活力的状态,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道德的宣化与规范,否则法制再严、法典再全也只是社会的灾难。
同时,道德又常常直面每个人的内心,诉求人的良知,更直接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维系提供最本质的动力和理性,使人们自觉服从。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内涵。
从《汉穆拉比法典》到《大清律例》,从《唐律疏议》到方今各国的宪法,古今中外的法律体系无不与其,各自的道德体系密切相关,而法律最重要的精神——正义与公平,正是道德所确立的人类社会水恒主题。
我方并不否认在社会秩序的维系中法律的作用,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无法左右法律的制定与执行,那又如何产生代表正义的法律?又怎能保证法律的公正?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系统不能配合道德的提高与深化,就算它具备各种经典的条文,也终将被废弃。
德国希特勒也曾主张法律的庄严与神圣,但没有起码的人性与道德,导致30年代德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社会秩序。
第三,道德是社会秩序主要的制约力。
从西方伦理学的“德性论”与“幸福论”,到当代伦理学的“感性主义”,无不强调个人自律与社会制约双重道德手段。
而中央电视台的“东方的空”弘扬美善、鞭笞邪恶,播出以后推动问题的迅速解决……(哨声终了提示)在香港也是一个新闻……主席:对不起。
时间到。
反方一:谢谢各位!(掌声)主席:谢谢陈佩珊同学的发言!现在我们请正方二辩邬健敏同学进一步阐述五方的观点,时间也是3分钟。
正方二:谢谢主席!大家好!首先指出对方辩友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说法律的核心是道德,可是我们知道,法律和道德都来源于人类的理性。
康德就曾经说过: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理性命令基础之上的。
对方辩友不要搞混淆了。
第二,对方辩友一再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
如果道德教化真的是这样神通广大的话,那我们看—下吧,东郭先生对狼也循循善诱,仁尽义至,可是结果呢,他还不是差点让狼给吃了吗?下面我将从社会秩序与法律、道德的关系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权威性的行为规则。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颁发的文件,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威性。
法律不是吓唬鸟用的稻草人,它用“和平的暴力”保护人们安居乐业,真正做到“布大信于天下”。
有了法律,社会生活才能有序化、条理化。
而道德是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
但道德无法保护道德,没有了法律,善良的人们在邪恶的屠刀下只能是沉默的羔羊啊!第二,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明确具体的言行准则,而不是含蓄抽象的精神约定。
法律通过具体的规则和程序划定个人、群体竞争的跑道,使每个人都有恰当的位置,都有能拼搏夺冠的机会。
一法在手,道路清晰,目标在前。
而道德不为行为圈点划线,但它能勉励人自信自强。
因此以法为主,辅之以德,将无坚不摧。
第三,社会秩序的维系需要协调一致的步伐。
正是法律把人们行为纳入同向一律的轨道正所谓:“一民之轨莫如法。
”法律的统一性还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贫富之分、思想家卢梭说得好:“法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并在其命令范围内对全体人适用。
因为它的基础是理性。
”而道德却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性,会影响人们行为的协调一致。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大下必定是非不明;天下事非不明,社会秩序从何谈起呢?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法律直接维系社会秩序,而道德劝人向善,间接的有助于社会趋向和调与完满。
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邬健敏同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反方二辩周健同学是如何反驳正方观点的,时间也是3分钟。
反方二:谢谢主席!评判,在座各位,大家好!对方辩友一上来就引用康德的话,可是别忘了康德还说过:在人类存在的社会中,“理性就是道德性。
”“国有道,虽加刑,无刑也;国无道,虽杀之,不可胜也。
”道德才是法之根本。
看问题要着本质。
不能光看表面呀!对方说维系社会秩序靠法律。
请问法律又是靠什么来维系社会秩序的?那就是道德。
只有道德,才能保证立法的公平,执法的公正;只有道德,才能保证守法的自觉。
首先,守法是什么?是法律,还是道德?我们因为怕被处罚而守法,还是因为觉得那是一种美德而守法?难道对方辩友认为大多数人去守法不做坏事是因为害怕被判刑吗?要是那样的话,那可真是危险人物噗!照对方的观点,在一个秩序的社会,那极少数的危险人物是这个社会主要的,法律并不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马克思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的自律,而法律是人的他律,请不要混淆。
我方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价值评判的总和。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是由国家强制性予以实施的社会规范。
而“社会秩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社会活动相对稳定协调的状态。
第一,道德是社会秩序的依据。
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和价值评判的总和,支配着人们最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从而也支配了人类日常最基本的行为。
任何社会要想处于稳定协调富于活力的状态,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道德的宣化与规范,否则法制再严、法典再全也只是社会的灾难。
同时,道德又常常直面每个人的内心,诉求人的良知,更直接地内化为人们的思想,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维系提供最本质的动力和理性,使人们自觉服从。
第二,道德是法律的内而我们大多数人守法,有守法的美德倒是次要的了。
这难道是你们的逻辑吗?事实表明,守法观念越强,社会越强调这种守法观念,我们的社会中危险人物就越不敢冒险,社会秩序就越稳定。
再从执法的层次看,执法的公正靠什么?靠执法者的良心。
良心就是个人品行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
无论是乱世用重典,还是盛世之大赦,重典不是乱典,大赦不是乱赦。
重典与大赦无不归因于执法者望天下更太平、社会更稳定的动机。
这种动机就是个人品行与社会道德的相一致。
立法也是道德,立法的依据首先要有守法的可能性。
我们说过,守法本身就是一种公德,否则立了法又没有人遵守,最后只好法不责众了。
执法要有勇,立法要有才,可是“才而无德谓之奸,勇而无德谓之暴”啊!现代社会,法律的作用比原来大了许多,我方从不否认这一点。
但是,这本身就是道德的需求,它随时受到道德的约束。
总之,道德不仅贯穿了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始终,而且是整个法律系统真正有效运作的保证。
对方辩友说维系社会秩序靠法律,那么我们应该说是道德保证了法律的维系功能。
谢谢各位!(掌声)主席:谢谢周健同学!现在我们请正方三辩韩璐同学继续发言,时间也是3分钟。
请。
正方三: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再说法律就是无形的他律。
可是我们知道,今天世界青年在结百年之好时都不会忘了先去登记,请间这不是自律又是什么呢?所以说,法律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对方二辩又说,法律要靠道德来维系社会秩序。
我们都想为国家来招财进宝,可是如果没有税法,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要交给谁?交多少?如何交呢?所以,对方带友说的守法美德,其实就是法律的意识深入人心啊!今天对方辩友给我们说例子,可是说来说去却找到了古代社会,这是不是意味着已经承认了在现代社会部分,对方已经同意我方的观点呢?好,那么我们就看在剩下的那一部分,社会秩序是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来维系)。
第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正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进程。
从《左传》记载的“刑鼎”到罗马《十二铜表法》,从《人权宣言》到《拿破仑法典》,从英国300年来的法制传统,到香港一浪高过一浪的“廉政风暴”,请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贞观一年唐朝只处死29人,这是法律约束的结果;新加坡一年中7万公务员只发现7例犯罪,这是法律完善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