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重量偏差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建筑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测定检测方案

建筑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测定检测方案

第 1 页 共 1 页 建筑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测定检测方案 1 检测方案目的
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建筑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的检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用热轧带肋钢筋。

3 编制依据
GB/T 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4 使用设备
天平、钢直尺。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下进行。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

5.2 先清理干净钢筋表面附着的异物。

5.3 检查钢直尺,检查电子天平并归零。

5.4 检查钢筋规格是否与质保书对应。

5.5 将钢筋试样放置于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称总重量并记录。

5.6 用钢直尺逐根量取钢筋试样长度并记录。

5.7 根据公式计算重量偏差。

5.8 交货状态为盘卷的钢筋,应在无延伸矫直后进行试验,并在记录和报告中注明矫直方式。

6 试样
试样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不小于500mm ),过长的用切割机切至试样尺寸。

7 公式
()100⨯⨯⨯-=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 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符合YB/T 081的规定,即修约至1%。

公称直径6~12mm 重量偏差为±6%,公称直径14~20mm 重量偏差为±5%, 公称直径22~50mm 重量偏差为±4%。

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作业指导书

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作业指导书

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作业指导书5.1钢筋质量检查和验收程序钢筋绑扎和接头连接完成后,按钢筋质量检查项目对钢筋进行质量自检,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接头取样,钢筋接头试验检查合格后,施工技术员通知质检员进行钢筋复检。

最后由质检员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钢筋验收。

5.2钢筋接头检验5.2.1接头的工艺检验对每种规格钢筋,制作不少于3根的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当三根试件的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母材抗拉强度或1.05倍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时,接头工艺检验合格。

5.2.2接头现场验收钢筋接头检测主要依据《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的也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

不同型式的接头分开按以上要求进行取样。

对同一验收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或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满足表5-1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定合格。

若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如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验收批评定为不合格。

对不合格接头,应查明原因,并会商有关部门处理,处理方法及接头部位记录存档。

表5-1 等强直螺纹接头性能指标单向拉伸强度f mst≥f st或f mst≥1.05f tk 割线模量E0.7≥Es且E0.9≥0.9Es 极限应变εu≥0.04残余变形U≤0.3mm反复拉压高应力强度f mst≥f st或f mst≥1.05f tk 割线模量E20≥0.85E1残余变形U20≤0.3mm反复拉压大变形强度f mst≥f st或f mst≥1.05f tk残余变形U4≤0.3mm且U8≤0.6mm5.3钢筋质量检查项目(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排距是否正确;(2)检查钢筋接头、位置及绑扎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3)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形现象,钢筋绑扎点应梅花型布置;表5-2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1 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1/2净保护层厚2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柱及梁中板、墙中±0.5d±0.1间距3 同一排中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0.1间距4 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0.1排距5 保护层厚度的局部偏差±1/4净保护层厚(5)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6)钢筋绑扎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表5-2的规定。

钢材作业指导书讲解

钢材作业指导书讲解

钢材作业指导书批准人:批准日期:2016年03月20日受控状态:受控编号:YCJL-GC-2016持有人:第1页目录钢材4.1知识概要 3 4.2 钢材性能检测试验 44.2.1 钢筋拉伸性能检测 44.2.2 冷弯试验174.2.3 重量及允许偏差20 4.3 钢筋机械连接224.3.1 术语 234.3.2 接头的设计原则和性能等级 234.3.3 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 254.3.4 接头试件的试验方法(工艺检验) 26 4.4 钢筋焊接 274.4.1 术语 274.4.2 钢筋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 274.4.3 弯曲试验 29第2页钢材4.1 知识概要建筑钢材的分类:建筑钢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1 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碳素钢也可以按照碳含量的高低分为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合金钢按照合金元钢(含碳量大于0.6%,对于建筑用碳素钢材一般应小于0.8%)素总量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

~10%)和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2 按照有害物元素(S、P、O、N)的含量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3 按照脱氧程度,可以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

4 按照钢材的形貌可以分为钢筋(主要品种有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等)和型钢(主要品种有热轧型钢、冷弯薄壁型钢、钢板和。

压型钢板等)5 按照加工工艺可以分为热轧、冷轧、冷拉、冷扭等钢材。

6 按照冶炼方式分为氧气转炉、平炉或电炉冶炼。

注: 关于批准发布G 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 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自2013 年1月1日起实施,现予以公布。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筋检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统一公司对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检测规范化,特制定本项试验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中心试验室、各项目试验室测定各种钢筋的力学性能。

适用于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冷轧带肋钢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钢筋焊接件接头、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检验。

3、编制依据:(1)GB/T 701-2008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2)GB13788-2017 冷轧带肋钢筋(3)GB/T 1499.2-201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4)GB/T 1499.1-201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5)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6)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7)JGJ 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8)JGJ/T27-2014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9)JGJ 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4、工作程序:4.1取样组批规则:4.1.1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的组批规则:a.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

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

b.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筑方法的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

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 t。

4.1.2冷轧带肋钢筋的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

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4.1.3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盘条应成批验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

4.1.4钢筋焊接件接头的组批规则:凡钢筋牌号、直径及尺寸相同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应视为同一类型制品,且每300件作为一批,一周内部足300件的亦应按一批计算,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作业指导(最新整理)

建筑用钢筋检验指导书1、试验目的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钢筋混凝土用钢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平面反向弯曲变形性能及钢筋的耐反复弯曲性能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焊接钢筋。

3、引用标准: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13013-91 《钢筋混凝土热轧光园钢筋》GB13014-91 《钢筋混凝土余热处理钢筋》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园盘条》GB13788-92 《冷轧带肋钢筋》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4、检测的环境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应在10℃-35℃范围内。

5、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级代号直径mmR2358~20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ⅢRRB40028-40冷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符合表五,冷弯试验时受弯曲部位550650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有脆断、焊接盘)进行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查,如检查不合格,则应钢丝的检验规则应按GB2103-80《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执行;对每盘钢丝的两端取样进行抗拉强度、弯曲和伸长率的试验,屈服强度和松驰试验每季度抽验一次,每次海次不少于3根。

盘条的质量检查与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每批盘条由同一冶炼炉号、同一牌号、同一尺寸的盘条组成;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组批规则按GB701—9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的规定执行。

冷拉钢筋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t的同级别、同直径的冷拉钢筋组成,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当用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当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

钢筋重量偏差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检验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通过钢材力学性能及弯曲试验,可以了解相应钢材的品质。

2、引用标准:2.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2.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2.3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1-2010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2.5冷轧带肋钢筋 GB13788-20082.6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3、仪器设备:万能试验机、SHT微机液压试验机、弯曲试验机、引伸计、标距仪、游标卡尺、钢板尺。

4、环境要求:室温10℃~35℃。

5、检验程序5.2重量偏差检验5.2.1从不同钢筋截取5个试样长度逐支测量(精确到1 mm),试样的总重量(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1%)。

5.2.2重量偏差(%)按下式计算:试样实际总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重量偏差=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1005.3力学性能检验5.3.1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5.3.1采用WES万能材料试验机(根据试样的尺寸选择试验机)5.3.1.1打开试验机、打开程控器及配用的电脑,运行正常后填写使用记录。

5.3.1.2根据试样估计最大力值,选用相应量程,调整配砣。

5.3.1.3在电脑桌面中找到数据采集系统的检验图标,并双击打开进入检验模块。

5.3.1.4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夹具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5.3.1.5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油缸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

5.3.1.6在电脑检验模块窗口中输入检验编号回车。

5.3.1.7输入5个试样的长度、总重量及弯曲试验结果和其他信息。

5.3.1.8将试样的一端夹于试验机上钳口中,调整指针回零。

5.3.1.9打开送油阀,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注意使试件垂直)。

5.3.1.10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试验,同时按下电脑键盘中的回车键进行自动数据采集。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在确保材料及时供应的情况下,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2、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严禁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材料进场后按规范要求取样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冷拉、冷弯试验,试验合格才可用于主体工程结构。

3、本工程所用所有钢筋均采用现场加工的方式,然后运到绑扎部位进行绑扎。

(二)、技术准备:(三)、人员准备:(四)、作业条件:1 、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凿,清理干净。

7、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8、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9、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一)、钢筋进场及堆放钢筋的进场必须根据工程进度有计划地运进施工现场,由专业工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和实际情况,将材料规格、数量上报项目材料组,由项目材料组联系供货商将材料运进现场。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按批分等级、牌号、直径、长度挂牌堆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必须有出厂证明书和检验报告,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钢筋设专人管理并建立严格的验收,保管与领取的管理制度。

钢筋在指定场地堆放整齐,并将各规格、型号加以标识,分组挂牌。

存放钢筋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面不得少于 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金属材料作业指导书

金属材料作业指导书
2.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o-Wd)/ Wo×100计算,其中Wo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
3.对直径为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
(三)屈服强度测定方法
1、方法概要
测定金属材料承受拉伸塑性变形能力的试验方法
屈服强度计算:
σb=Fb
So
式中:σb屈服强度(MPa),试验结果数值应修约到5 MPa,修约的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规定进行。
Fb屈服荷载(N)
So钢筋公称截面积(mm2)
注:钢绞线、钢棒等屈服强度由计算机直接获得。
6结果处理
牌号
Rel/Mpa
Rm/Mpa
A/%
不小于
2、引用标准:
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3、主要仪器和设备:
a):万能材料试验机(精确至0.01KN)
b):游标卡尺
c):钢直尺
4、试验条件:
试验室的环境温度一般在10℃~35℃,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为(23±5)℃。
5、试验步骤
a):试前检查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是否运行正常;
3.85
——
24.2
28
4.83
——
27.2
±0.6mm
32
6.31
——
31.0
36
7.99
——
35.0
b):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公式1)
c):钢筋重量偏差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 081规定,其结果应符合下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重量偏差试验
作业指导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钢筋重量偏差试验的实施细则,适用于热轧光圆钢筋及热轧带肋钢筋重量偏差检测。

二、引用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三、仪器设备:
1、钢直尺:量程100cm,最小刻度1mm
2、电子天平:最小分度不大于总重量的1%,建议精确至1g
四、送样规则
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

为方便试验操作,推荐取5根长度为520mm左右的钢筋试样,每根钢筋两端需打磨成与钢筋轴线垂直的平整面,如下图所示。

五、检测环境条件
常温,如需同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则控制实验室温度10℃-35℃。

六、试验步骤:
1、试验前准备:
1)、先清理干净钢筋表面附着的异物(混凝土、沙、泥等); 2)、检查钢尺,检查电子天平并归零;
3)、检查钢筋规格是否与接样单及质保书对应,钢筋两端是否平整,初步测量试
样长度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小于500mm );
2、将钢筋试样放置于已归零的电子天平上,称量总重量并记录;
3、用钢尺逐支量取钢筋试样长度,并记录。

七、试验结果计算
1、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100⨯⨯⨯-=
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
(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重量重量偏差
2、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 081的规定,即修约至1% 。

八、检测结果判定
其检测结果按照标准GB 1499.1-2008与GB 1499.2-2007中的规定作“符合标准要求”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判定。

九、检测过程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
1、因外界干扰而中断试验影响检测质量,检测工作必须重新开始。

2、因检测设备故障或损坏时,应中断试验并将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重新检定设备合格后才能开始检测。

十、试验完毕后样品处理
堆放在废品区。

附表1热轧带肋钢筋
注: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 7.85 g/cm3 计算。

附表2热轧光圆钢筋
注:表中理论重量按密度为 7.85 g/cm3 计算。

公称直径6.5mm的产品为过渡性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