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金融危机回顾范文

合集下载

金融危机作文五百字左右

金融危机作文五百字左右

金融危机作文五百字左右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crisis led to a significant downturn in economic growth, widespread job losses, and a decline in consumer confidence.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场危机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显著下滑,普遍的失业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

The collapse of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subsequent government bailouts shook the foundation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nd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ulatory measures.主要金融机构的倒闭及随后的政府纾困动荡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并引发了对监管措施有效性的质疑。

On a personal level, many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faced foreclosure on their homes, bankruptcy, and a loss of savings and retirement funds.在个人层面上,许多个人和家庭面临房屋被没收、破产以及储蓄和退休基金的损失。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it caused stress,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for millions of people.金融危机在心理上的影响不容小觑,它带来了数百万人的压力、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是时刻提醒我们金融市场存在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事件。

历经多次危机事件,我们必须认真反思,提高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本文将从历次金融危机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我国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美国发生了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动荡。

虽然当时我国金融业与国际市场联系有限,但这次危机仍给我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系统性风险。

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了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经济崩溃,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国在这次危机中也受到较大冲击,资本外逃、股市下跌等问题凸显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存在。

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陷入混乱。

我国勉力应对了这次危机,但也增强了我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认识。

四、我国反思与应对历次金融危机的反思使得我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加强了金融监管,完善了金融市场的准入机制,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其次,推行金融创新,拓宽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市场流动性和金融风险的分散化程度。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信息,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然而,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

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利益固化、权力垄断,增强金融市场的自律和风险防控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避免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对涉及金融安全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罚和追责。

此外,提高金融机构内控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审查和监管,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加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总之,历次金融危机反思告诉我们,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世界各地,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18年已经过去十年,让我们回顾一下金融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反思与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的关键诱因之一是次贷危机。

2007年,由于美国长期低利率政策和金融机构利润追求的驱动,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次贷债务危机爆发。

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蔓延到其他国家。

2008年,经济脆弱的冰岛银行爆发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崩溃,导致金融市场动荡。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失业率飙升成为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

世界各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救助措施,包括降息、提供流动性支持、投资基建等等。

这些措施并不能立即解决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金融危机迫使国际社会对金融体系进行反思。

一方面,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开始加强监管,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加强了对金融业的监管。

许多国家也开始着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金融业的依赖,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

整个国际社会也开始更加关注全球经济治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试图减少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尽管过了十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速度和程度不一,一些国家的经济仍然在危机的阴影下挣扎。

全球贸易战的升级和脆弱的国际金融体系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深入反思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

一方面,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防范措施。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不能过分依赖金融业。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全球经济的复杂性。

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为建立更加稳定、可持续和包容的全球经济秩序而努力。

国际金融案例集范文

国际金融案例集范文

国际金融案例集范文以下是一组国际金融案例:案例1:Lehman Brothers倒闭导致全球金融危机2024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倒闭,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Lehman Brothers在房地产市场建立了巨大的抵押贷款头寸,但由于不良贷款增加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该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政府拒绝出手救助,导致该公司宣布破产。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许多金融机构持有与Lehman Brothers有关的债券和衍生品,这些金融产品的价值迅速下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

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体系,包括提供大量资金支持银行、降低利率和采取量化宽松政策。

这一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全球贸易减少,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

该事件也暴露出金融监管的不足,许多国家开始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2:希腊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是欧洲面临的一场重大金融危机。

2024年,希腊政府宣布其公共财政赤字高达12.7%,这引发了对希腊政府是否能够偿还其债务的担忧。

国际金融市场对希腊国债的信心下降,导致希腊国债利率飙升。

希腊政府随后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洲央行(ECB)的援助。

在IMF和ECB的支持下,希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削减开支和提高税收的紧缩措施,以换取贷款。

然而,这些措施导致了公众的不满和社会动荡,为国内政治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这一事件暴露出了欧元区的结构性问题,包括无法共享债务和缺乏紧密一体化。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欧洲各国开始推动进一步的银行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加强欧元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案例3:阿根廷债务违约2001年,阿根廷宣布违约其公共债务,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主权违约事件之一、阿根廷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政府债务危机,无法偿还其外债。

此后,阿根廷政府与其债权人展开了长时间的谈判,最终在2024年和2024年达成了一些债务重组协议。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发生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启示》旨在探讨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金融危机的回顾、对影响的具体分析以及对应对措施的探讨,本文将展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层出不穷,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全球经济体系。

其中,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1. 金融市场的崩溃:金融危机爆发后,诸多金融机构出现倒闭、破产,股市暴跌,股票市场资金流动陷入停滞,投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2. 实体经济的衰退:金融市场的动荡直接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投资减少,生产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下滑。

三、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间接影响1. 贸易受阻: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市场需求减少,国际贸易活动受到明显冲击。

跨国公司订单减少,进出口贸易额锐减。

2. 国际投资减少: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国际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忌讳增加,大量国际资本流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

3. 货币贬值与通胀加剧:金融危机导致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通胀压力加大,进一步削弱了经济活力。

四、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启示1. 加强监管能力:金融危机揭示了监管不力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2. 多元化经济结构:金融危机中那些单一依赖金融行业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国家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减少对某一行业的过度依赖。

3. 寻求国际合作:金融危机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国际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范文

金融危机范文

金融危机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防范措施展开论述。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金融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首先,金融机构存在风险管理不当和监管不力的问题,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度越来越高,一国的金融问题往往会对其他国家造成连锁反应。

再次,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容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最后,全球经济不稳定和政治冲突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会导致金融信用的崩溃,使得企业融资困难,投资减少,从而拖累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融危机会引发大规模的失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

再次,金融危机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更加明显。

此外,金融危机还会对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要解决金融危机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次,加强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决策水平。

再次,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问题。

此外,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的普及,提高社会对金融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四、结语金融危机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增强国际合作和提高金融素养,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金融危机的发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共同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善性。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包括经济的衰退、失业的增加和社会的动荡。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范文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范文

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范文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迅速陷入困境。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货币贬值和国内利率的飙升。

例如,泰国的货币泰铢贬值了近50%,这使得该国的进口成本大幅上升,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国内利率飙升,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很多企业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此外,股市大幅下跌,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纷纷撤离市场,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很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大量企业倒闭,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许多劳动力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此外,由于企业的倒闭,大量的不良贷款出现,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银行业不堪重负,导致了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崩溃,使得整个金融体系陷入瘫痪状态。

亚洲金融危机还对亚洲各国的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经济困境的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人们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怀疑。

例如,泰国发生了政治动荡,导致多次政府更迭和社会抗议。

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际社会对这些国家的治理能力提出了质疑。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了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了地区间的竞争和冲突。

然而,亚洲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地区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亚洲各国政府意识到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也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推动了亚洲经济的转型升级。

许多亚洲国家意识到依赖于出口和外资引进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开始注重发展本土产业和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还促使亚洲各国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了亚洲地区的团结和合作。

综上所述,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导致了经济困境、实体经济的崩溃和社会不安定,同时也促使了亚洲各国对金融体系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金融危机论文大学范文

金融危机论文大学范文

金融危机论文大学范文谈金融危机中管理新途径综观全球,金融风暴的爆发日渐频繁。

20世纪80年代初,智利和摩洛哥遭遇金融危机。

90年代初,危机登陆瑞典、芬兰、挪威以及很多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

1994至1995年,危机席卷委内瑞拉、巴西和墨西哥;1997年,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其他几个亚洲国家也遭殃及。

1998年,俄罗斯因债务拖欠引发的震荡,冲击波甚至波及远在南美的巴西。

金融危机造成的代价是惨重的。

企业纷纷破产,管理人员被解雇,投资者损失惨重,雇员失业,养老金没了着落,存款冻结,个人储蓄枯竭,社会动荡加剧,公众骚乱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蔓延过政治边界,政府垮台。

在厄瓜多尔和阿根廷,我们看到中产阶级储户徒劳地敲打已关闭银行的大门,希望提取自己一生的积蓄。

在印度尼西亚,我们亲眼目睹了在印尼货币崩溃引发的雅加达街头中,店主们纷纷奋力保卫自己店铺的情景。

在韩国和日本,我们看到兢兢业业的职员在裁员和失业的重压下艰难度日。

在传统观念和大量学术文献的影响下,很多管理人员都认为金融危机难以预测。

对此,人们的传统认识是,由于导致金融崩溃的原因因国家、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而各有不同,因此应对危机的生存战略难以预先制定。

这些结论使管理人员认为,在金融风暴真正爆发前,我们根本无法对其各项要素进行认识、防范和管理。

对此,我们不能苟同。

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认为危机的预警信号对各国而言都是相同的。

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固然存在差异,然而危机形成和爆发的模式也存在共性。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金融危机是可以预见的,危机发生的规模也是可以估算的;我们可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危机发生,也可以制定和实施相关战略方案并采取补救性措施以缓解金融风暴造成的最终影响。

具有远见的领导者能够洞察危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不仅能在危机爆发后、更能够在危机爆发前对危机加以战略管理。

预见危机风险和预警信号企业管理人员身处跨国资本市场迅疾无序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中,除了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助其发现下一场酝酿中的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金融危机回顾从历史上最早的“黑色郁金香”,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再到2007年开始的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金融危机如幽灵般与市场经济如影随形,相生相伴。

随着全球自由市场制度的逐渐成熟,金融危机以及交织在一起的经济危机发生频次渐多,两次危机的间隔越来越短,危机发生规模和强度越来越大、蔓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波及范围越来越广阔、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面对金融危机的肆虐,世界各国的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都在积极寻找对策,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然而,每个国家都有特殊国情、经济模式、生存方式、文化习俗以及政权架构,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应对手段的不同,实质上却折射出内在价值选择的差异性。

据不完全统计,1900~2008年,全世界共发生各类比较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20多次。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最为严重,有不少专家学者甚至认为本次金融危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在此,本文将对历史上十四次金融危机进行简单梳理,并对四个典型的金融危机进行具体分析。

一、三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概况(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曾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随着各国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以及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生产迅速扩大,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在相对缩小,这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成为此次大危机的导火线。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猛跌,标志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至加拿大、日本以及西欧各国,以后又程度不同地席卷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

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

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由于商品严重滞销,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

1933年危机逐渐结束。

(二)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经济危机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日本严重的经济衰退,5000亿的银行坏账,数不胜数的企业倒闭,日本人对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失业率和自杀率屡创新高,曾经的日不落暗淡了……什么造成日本这么严重经济崩溃?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强大到可怕程度,日本国内充斥着乐观,对未来无限的幻想的情绪之中,日本人对股票、债券、房地产投机变态的痴迷,日本人不切实际的追求财富带来的盈利快感是直接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严重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日本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握不当和滞后的调整机制也难逃其责,日本国内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鼓励投机氛围、发放低息贷款、贷款的审核不力等给日本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当利率从持续多年的2%调整到3.25%,当时日本央行行长是主张刺破泡沫的强硬派,又把利率调高到4.25%,人们对日本经济前景突然感到迷糊和不安,当时许多大经济炒家纷纷抛售股票,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都疯狂的抛售股票,日本股市大跌,股市的跌势又造成了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市值严重萎缩,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强烈要求债务人企业和投机者个人增加保证金或是还清贷款,债务人只能把股票和房地产当作抵押物,抵押物又大幅度的贬值,许多中小型银行都相继破产,企业融资形式受到严重威胁,很多企业不得不申请破产,日本经济似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场经济危机对日本国内带来最大的危害就是日本金融业几乎崩溃,一场经济危机领日本沉睡了20年。

(三)1997~1998年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金融危机又称东南亚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1997~1998年间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一场金融风暴。

1997年5月中旬泰铢贬值,由此引发了一场由局部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

自泰铢贬值开始,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和股票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中国由于未开放资本项目,基本未受影响。

这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继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区域性金融危机。

它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破产,货币严重贬值,抑制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1997年10月下旬,东南亚金融动荡一度引发全球性金融市场波动,几乎世界各国都因此调低了对1998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

这场危机从1997年5月开始,大约到1998年底结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

(四)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2007年8月开始浮现到2008年上半年正式爆发,并蔓延到其他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主要发展路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2007年8月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

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

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二危机形成的原因(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1929—1933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解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伯南克的观点。

凯恩斯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解释足总需求不足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来自人们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导致的自发消费不足和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所导致的投资需求不足。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则将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结为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变化,即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由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货币供给的不足所引起。

伯南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总需求不足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对于需求不足的原因,伯南克从货币因素和非货币因素两个方面给出了解释,一方面是一战后重新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先天不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使古典金本位制时期稳定的汇率基础不复存在,各国竞相采用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来增加本国的就业和经济实力,这种状况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紧缩,从而引起了总需求的下降;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的银行业恐慌和企业不景气等问题的存在缩减了信贷业务,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1990年,B本的金融危机使El本陷进了萧条时代,至今尚无重大起色。

日本之所以爆发如此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理论界争论颇多,但一致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迎来了二战后的第二次持续高速增长期,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和乐观情绪导致过度投资,如从1987年到1991年,企业没备投资每年增长10%,5年间共增长60%。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形成泡沫。

其次是“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为防止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其在1987到1990年间每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基本都达到了10%,这给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加快,各种衍生品种类繁杂。

与金融自由化进程相比,金融监管部门则相对滞后,这也给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隐患。

(三)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解释,余永定(2007)以泰国为例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他认为泰国本国货币相对日元的大幅升值、工资增长迅速和资本流入对非贸易品价格的抬高等原因使泰国的对外出口大幅下滑。

面对着泰国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国际投资者对泰国丧失了信心,外资大规模撤离,造成了泰国的金融危机。

刘遵义(2007)则认为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的不足是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他将一段时间内(例如6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到期的外债数量和外商的证券投资三项之和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称为LL比例,如果LL比例较高,则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如在1996年和1997年的时候,泰国短期外债还没有加上进口的需求就已经超过外汇储备;而在1997年,韩国的LL比例超过500%,也就是说韩国能够撤离的外资是外汇储备的5倍以上。

综合来看,本币高估、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汇率政策缺乏灵活、金融体系脆弱、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外汇储备过低是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

(四)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学术界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形成原因的探讨有很多,我们给出有代表性的三种解释。

索罗斯认为次级债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抵押品价值变动为基础的信贷状况循环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发生、政府对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不恰当的救助导致了道德风险的滋生以及虚假的“市场原教旨主义”、金融创新产品的复杂程度使得监管机构和评级机构把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任拱手让于金融机构自身。

Ricardo J.Caballero和EmmanuelFarm(2008)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全球经济失衡。

他认为,亚洲国家及石油输出组织国家通过大量顺差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但在这些国家内部缺乏较好的投资品,进而大量美元流入美国国内,推动了美国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产泡沫。

美国利率的上升,刺破了资产价格泡沫,爆发了金融危机。

张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美联储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资金的流入营造了美国金融市场的持续低利率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