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热点问题选析

合集下载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2 物态变化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温度【题型二】熔化和凝固【题型三】汽化和液化【题型四】升华和凝华【题型五】三个图像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温度【典例分析】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提分秘籍】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变式演练】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C.寒暑表的示数是21℃D.寒暑表的示数是39℃【答案】C【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中考物理重要测量仪器考试要点及题型分析:专题2 机械秒表(停表)问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要测量仪器考试要点及题型分析:专题2 机械秒表(停表)问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要测量仪器考试要点及题型分析专题02 机械秒表(停表)一、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问题学啥1.机械停表的构造与用途如图甲秒表的主要构造有:A.启动、停止按钮;B.回零按钮;C.分钟刻度:读取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D.秒钟刻度(读取秒数)。

甲乙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对于甲图秒表,使用秒表前首先要上好发条,按压启动按钮,表启动,再次按下该按钮,秒表指针停止转动,按压回零按钮,分针与秒针都归零. 即三次按下按钮:一“走时”,二“停止”,三“复零”,对于乙图秒表,使用前,转动秒表上端带滚花的手轮,上紧发条使用时,分为开始、停止、秒表清零三步。

(1)第一次按下手轮,开始记时,指针开始走动;(2)第二次按下手轮,停止记时,指针停止走动,读出时间,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所读刻度;(3)第三次按下手轮,秒表清零,指针复位。

3.机械停表的原理与读数方法秒表是利用周期性振动的等时性制成的.它的读数方法是:①首先读出小刻度盘中的整分钟数(包括半分钟);②然后读出大刻度盘的秒刻度数;③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先后相加即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

4.会使用钟表或停表测量时间使用停表时(1)测量前:要注意小圈的指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min;大圈指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s,常用的停表秒针走两圈为1min,即分针走1格。

要注意分针和秒针的分度值(2)测量时:先读分针指示的示数,观察分针是否过半格,再秒针所指的示数。

二、用机械秒表(停表)测量时间问题考法【例题1】下图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

【答案】579 s【解析】秒表读数问题是难点,原因就是平时使用的次数不多,训练的少。

要加大实践的力度就会突破这个难点。

这个问题应该属于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素材。

抓住秒表使用与读数规则是关键。

首先读出秒表分钟数是9min=540s然后观察剩余值是否已过半刻度,是。

再读出剩余部分的秒数39s。

最后将两个读数统一单位后相加即得最后读数为579秒。

专题04光现象-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

专题04光现象-2024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原卷版)

专题04 光现象2023年考点与往年变化不大,考法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生活生产实例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如:探究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作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图仍是高频考点,占分比较重;小孔成像、反射、折射、散射、漫反射、不透明物理的颜色也是常考点。

预测今年中考考点不会变化太大,考点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考点。

考查方式会进一步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即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景设置上更加新颖、贴近生活、加入最近科技信息,考有所依,学有所用。

(建议用时:20分钟)一、单选题1.(2023·江苏镇江·二模)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表演时,艺人们操纵鲁皮制作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屏幕上就会出现活动的影子。

下列现象与皮影戏的光学原理相同是()A.月食的形成B.湖面的倒影C.海市蜃楼D.用放大镜看报纸2.(2023·江苏南通·二模)小明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通过手机APP开启了家中电热水器,其指令信息的传递依靠()A.紫外线B.红外线C.电磁波D.超声波3.(2023·江苏徐州·一模)云龙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图所示,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蜻蜓在水中的像()A.是一个倒立的像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C.在水面下0.9m深处D.与蜻蜓相距1.2m4.(2023·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图,夜色中的五亭桥流光溢彩,让游客小明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B.小明取下近视眼镜,看到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C.小明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桥,发现看到一个倒立桥,这个像是虚像D.小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5.(2023·江苏扬州·一模)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生活实例说法错误的是()A.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B.家里炒菜的锅导热性比较好C.家用测温枪利用红外线测量体温D.人耳可以直接听到响度足够大的次声波6.(2023·江苏扬州·二模)“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现象与阴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光倒“影”B.杯弓蛇“影”C.毕业合“影”D.形“影”不离7.(2023·江苏盐城·二模)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内能的利用-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内能的利用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热机【题型二】热机效率【题型三】能量转换与守恒二、最新模考题组练【题型一】热机【典例分析】如图所示是某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即为压缩冲程,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提分秘籍】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2.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汽油机:四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靠惯性运动,吸进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外界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做功冲程—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靠惯性运动,排出废气。

(2)柴油机:四冲程柴油机的结构—汽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几乎一样,但有三个区别:1)吸气冲程:汽油机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吸进的仅仅是空气;2)压缩冲程:汽油机压缩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油机压缩的仅仅是空气;3)做功冲程:汽油机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用喷油嘴喷油。

【变式演练】1.(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如图,蒸粽子时,锅盖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B.蒸锅烫手,因为它含有的温度多C.闻到粽香,说明加热后分子才运动D.水蒸气顶起锅盖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似【答案】D【解析】A.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B.温度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D.水蒸气顶起锅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 的沙子和水加热。

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问:(1)图a 、b 中,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像? (2)加热2min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答案】(1)图a ;(1)4.2×104J ;(1)0.9×103J/(kg·℃)。

【解析】 【分析】(1)用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沙子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沙子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利用公式Qt cm∆=进行分析;(2)从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从而可知和水的温度变化,已知水的质量和比热容,可利用公式Q cm t =∆吸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2min 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也相同,由图a 得出沙子温度的变化量,再根据Qc m t=∆计算沙子的比热容。

【详解】(1)由题知,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且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由公式Qt cm∆=可知,沙子升高的温度多,所以图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2)由b 图像可知,加热满2min 时,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则加热满2min 时水吸收的热量:()()344.210J/kg 0.2kg 7020 4.210J Q c m t =∆=⨯⋅⨯⨯-=⨯水吸水水水℃℃℃;(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吸收的热量:44.210J Q Q ==⨯沙吸水吸,因加热2min ,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由Q cm t =∆吸可得,沙子的比热容:()()434.210J 0.910J/kg 0.2kg 25020Q c m t ⨯==≈⨯⋅∆⨯-沙吸沙℃℃℃。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作图题:光学类(含解析)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作图题:光学类(含解析)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及训练—作图题:光学类(含解析)1.(2023•枣庄)自行车尾灯可有效避免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它由多组“直角反射器”组成,其中一组“直角反射器”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镜S1,请在图中画出经过S1、S2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到下面的镜面,同理画出第二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2023•大庆)如图,A为暗室中的点光源,B为不透光薄板,B与上方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左边缘对齐,请画出B薄板右侧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区域左右边界的光路图(只考虑直接经平面镜到达地面光线)。

【解答】解:先作出点光源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A与平面镜的左端,交平面镜于点C,作出入射光线AC和反射光线CE;连接A与挡光板的最上边缘,交平面镜于点D,作出入射光线AD和反射光线DF;则水平地面被光照亮的区域为EF,如图所示:3.(2023•郴州)“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解答】解:过井沿的边缘和青蛙的眼球画出进入青蛙眼睛最边缘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可见“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4.(2023•泸州)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

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解答】解:过入射点O的垂直于界面是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3°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53°=37°,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为90°﹣37°=53°,折射角为:90°﹣53°=37°,如图所示:5.(2023•广西)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中考物理力学热点分析

中考物理力学热点分析

中考力学热点压题分析力学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多,题型复杂多变,最常见的题型有:读数估测题、受力及运动状态分析题、机械能转化分析题、应用密度公式、压强公式、浮力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和功与功率公式的综合性计算题目。

力学知识在测量问题上常常根据一定的图示,让学生读出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重力;应用物理单位,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重力、质量、压强、功率等,解答时注意明确各测量工具的用法,各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联系比较熟悉的事物及现象去类比解答。

进行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时利用平衡力、反作用力、摩擦力、重力等力的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用等量代换的方法寻找解题途径;本部分的综合计算题可以以“浮力”为知识为主体,密切联系运动学、密度、压强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弄清各公式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读数估测题[例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B. 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kgC. 成人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2m/sD. 洗脸水的温度大约是70℃解析:A 项中课桌的高度可以与中学生的身高类比,中学生的身高一般为1.5~1.7m ,课桌不可能与其身高接近;1.5kg 可化为我们熟悉的市斤为3斤,一个苹果不可能有这么大;我们的体温是37℃,洗脸水的温度应当与体温接近,不可能为70℃;我们走路一般1s 迈两步,而每步距离为0.5~0.7m ,即每秒行驶1~1.4m ,接近事实。

答案:C点拨: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是在生活中找到熟悉的事物及现象,并与其类比,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考点二:受力及运动状态分析题[例2]工人师傅用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

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合力大小是( )A. 280NB. 200NC. 120ND. 80N解析: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与物体受几个力及这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学问题热点考点难点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解析】【详解】[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y=kx+b;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97=k×100+b;2=k×0+b;解方程组得:k=95100,b=2,故方程可变为:952100y x=+,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x=40℃;[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1)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小云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实验室现有:A.水银温度计(﹣20℃~120℃);B.酒精温度计(﹣80℃~60℃);C.体温计;D.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____(选填“A”、“B”、“C”或“D”);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

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不变晶体固液共存自下而上 A 甲【解析】【详解】(1)[1][2]从图乙可以看到冰在熔化过程,从第2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以知道冰是晶体;[3]第6min时,冰的温度还是不变,此时有一部分冰已经熔化成水,但没有全部熔化,应该处于固液共存态;(2)[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因为不能确定温度计的具体高度是多少;[5]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水银温度计,因为水沸腾时,温度能达到100℃,酒精温度计最高温度只能是60℃,体温计、寒暑表这两个量程也不够大;[6]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烧杯上面的水温度较低,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下面的热气泡上升遇上低温的水时,一部分会液化成水,那么气泡会变小,故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热点问题选析近年来,中考物理在重视双基考查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情景的设置,特别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以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类正在进行的探索、社会关注的热点等为命题材料,考查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热点之一──“酒驾”问题“酒驾”行为是造成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酒后驾驶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我国对此现象加以重视,出台了多条规定,也加大了检查和处罚力度,在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酒驾的处罚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今年的中考中结合酒驾问题对物理知识中力学、电学的内容以选择、计算等形式进行了考查。

例1(宁波中考)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5日查酒驾时首用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

若汽车闯卡并驶上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内彻底没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解析:此类题目以查酒驾为背景,对力学中的压强问题和惯性进行考查,阻车器上的铁钉尖头受力面积小,同样压力下压强增大,有利于扎破轮胎,阻碍汽车继续行驶;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使汽车的受力面积增大,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同时增大了阻力,车速减小,但是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的因素都无关。

例2(2011·重庆中考)从2011年5月11日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

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图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9V,传感器电阻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2的电阻为80Ω。

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对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V。

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2)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值为多少?(3)调零后,R1的电阻保持不变。

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 s,若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A,表明驾驶员醉驾,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解析:本题通过理解酒精检测仪的工作电路,来理解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本题实际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属于一道难度不大的综合计算题。

解题时要先看清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电路特点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解决。

由题意分析可知,R2和滑动变阻器串联,且R2的阻值为80Ω,电压表示数U2为8V,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可以得出,U1=U-U2=9V-8V=1V,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R1的阻值,此处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性,选择错误容易出错。

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 s,因为传感器电阻R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利用R1的电阻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为0.3A,计算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1=0.3A×10Ω=3V,然后结合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压表的示数U2/=U- U1/=9V-3V=6V二、热点之二──新农村建设例3(2011·重庆中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楼房顶上装有如图所示的太阳能热水器,右图是内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S l是自动温控开关,当水温低于20℃时闭合,辅助加热电阻R开始加热;当水温高60℃时断开,辅助加热电阻R停止加热。

A、B是水箱中两个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密度为1.8×103kg/m3,悬挂在水箱顶部的压力传感开关S2上。

当S2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16 N时闭合,电动水泵M开始向水箱注水;当拉力小于等于10N时,S2断开,电动水泵M停止注水。

取g=10N/kg。

求:(1)若水箱内有100 kg的水,夜晚在辅助加热系统作用下,水温升高了20℃,水吸收的热量。

[C 水=4.2×103J/(kg·℃)](2)A、B的体积均为500 cm3,A、B的总重力。

(3)正常情况下水箱中的水面最高时,A受到的浮力。

(开关S2下的细绳和A、B间的细绳质量与体积均忽略不计。

)解析:本题依托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将初中物理涉及的力学和热学知识融合在一起,重点考查了学生是否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摒弃无效信息,从题目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运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J/(kg·℃)×100 kg×20℃=8.4×106J。

计算A、B的总重力时注意将二者的总体积进行代入,不能只按B的体积进行计算。

G总=m总g=ρ总g=ρ(V A+V B))g=1.8×103kg/m3×(5×10-4m3+5×10-4m3)×10N/kg=18N,计算A所受的浮力时,要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当正常情况下,水位最高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最小,此时A、B受到的总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拉力F总浮 = G总-F=18N-10N=8N,再利用浮力的公式求出B受到的浮力F B浮=ρ水gV B=1.0×103kg/m3×5×10-4m3×10N/kg=5N,从而计算出A受到的浮力F A浮= F总浮-F B浮=8N-5N=3N三、热点之三──自然灾害今年自然灾害频发,相关的题目也不断被命题人员作为背景进行考查,日本地震、海啸及核辐射、火山爆发、龙卷风等内容在能量能源、声现象、力学等方面有所涉及,以选择、填空、计算等形式居多。

例4(2011·德州中考)2011年5月22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森心脏地带,造成上百人死亡,数百座房屋和大量车辆被毁。

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A.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C.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解析:本题借助龙卷风的信息,结合物理知识对龙卷风的实质有所了解,体现了物理来自生活的理念,题目中考查了重力、浮力和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重力是地球表面及其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由公式G=mg可知,物体质量不变时,所受的重力大小也不会改变。

对浮力的理解要注意,不要认为物体上升就是浮力增大造成的,而是龙卷风的内部气流流速快压强小,外部的压强大,内外存在压强差,将物体“吸”进内部,此题理解易出错。

例5(2011·黄冈中考)“中国的三一,世界的三一”,三一重工集团自主创新研制的长臂泵车创造了多项吉尼斯记录。

3月20日为支援福岛核电站,三一重工集团将62米泵车通过海路运往日本。

该泵车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忽略一切摩擦,=1.4,=1.7)名称SYxTHB62米泵车泵车全长15.98 m泵车总质量51 t长臂总质量8 t长臂伸直全长62 m(1)海上运输船运载泵车前后,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ρ海水=1.0×103kg/m3)(2)在水平地面上,泵车开始工作时,在液压顶的作用下缓慢伸展开多节长臂,使之由水平位置升起到与水平方向成30o夹角,历时1分40秒,此时液压顶恰好与完全伸直的长臂垂直。

长臂展开后简化成粗细均匀的杠杆模型;OA为长臂全长的1/10,如图所示。

求此液压顶对长臂的作用力F的大小?(3)在此过程中,液压顶对长臂做功的功率为多少?解析:此题以日本核事故为背景,对我国三一重工集团自主创新研制的长臂泵车进行了介绍,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物理知识与情感教育进行了有机融合。

题目中是对学生浮力、杠杆、功率等力学知识的综合考查。

首先依据漂浮的条件求出海上运输船运载泵车后,增加的浮力的大小△F浮=G车=mg=5.1×104kg×10N/kg=5.1×105N,然后求出增加的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5.1×105N/(1.0×103kg/m3×10N/kg)=51 m3。

因长臂展开后简化成粗细均匀的杠杆模型,根据题意对泵车的力臂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找出杠杆的力和力臂,此处要注意力和力臂的选择易出错,再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等式F×OA=G臂×OC×cos30°,F×OB/10=G臂×OB/2×cos30°,F=5×8×104N/2=3.4×105N。

泵车开始工作时,克服重力做的功W G=Gh=mgh=8×104kg×10N/kg×OC×cos30°=1.24×106J,由功的原理可得W F= W G=1.24×106J,则P=W F/t=1.24×106J/100s=1.24×104W。

四、热点之四──新能源问题随着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理念深入人心,对新能源题目的考查也成了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

例6(2011·南京中考)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 =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U=300 V,电流I=50 A.在此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 W;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则汽车所受阻力为 N。

解析:电动汽车使用时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P=UI=300 V×50 A=1.5×104W,驱动电机在使用时消耗的电能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没有全部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能量,即驱动功率P动=P×90%=1.5×104W×90%=1.35×104W,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v =36 km/h=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阻力F=F动=P动/v=1.35×104W/10m/s=1.35×103N。

五、热点之五──嫦娥奔月(探月问题)以嫦娥奔月为背景材料,既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又考查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应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推动社会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类问题一般是围绕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力的相互性、力和运动的关系、新能源、物态变化、相对运动、简单运动的计算、压强、声现象、月球表面引力小等相关内容进行考查。

例7(2011·浙江嘉兴中考)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