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艺术课件:早期阅读指导技能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说课稿 讲稿 PPT

。
说教法
•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讲授法,阐述早期 阅读基本概念等。
• 讨论法:通过该方法,就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有利于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案例分析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通过案例,有 利于学生结合实际,拓展对于早期教育基本问题的认识, 具有启发性。
提出儿童每周五天,每天读写30分钟,每周至少与成人一起阅读一次,申请 使用图书馆卡,每天学习一个新字。
• 1997年,“美国阅读挑战”运动 (America Reads Challenge)
帮助孩子在三年级结束前能够独立且流利地阅读。
• 2001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 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象、文字和成人 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活动 过程,它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于 一体的综合过程。
早期阅读的内涵----是什么?
• 误区 早期阅读等于早期识字 ?
• 字体对符号的一种代表 • 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
作业
• 自己阅读绘本或者童话,结合今天所讲写一篇随笔。
• 思考一个问题: • 早期阅读的教育目标怎样有别于文学作品教育活动?
早期阅读一起走入阅读的世界PPT课件

情感
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 体验,培养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 性,有利于心理健康
画图课结束 了,葳葳却 还是无法离 开。她的图 画纸是空白 的。
葳葳的老师,低 头瞧着那张纸。 她说:“啊,暴 风雪里有一只北 极熊!”“真- 好-笑!”葳葳 说,“我就是不 会画图呀!
老师笑着说: “你就画个几 笔,看他最后会变成什么。”
“嗯!我可以画得更好!”
她打开从来没用 过的水彩盒,开 始工作。
葳葳画个不停。 黃色的点点。 绿色的点点。 红色的点点。 蓝色的点点。
她还发现,把 红色加蓝色, 竟然可以画出 紫色的点点。
葳葳不停地实 验,画出各种 颜色的小点点。
“既然我画 得出小点点,
那我一定也 可以画出大 点点。”葳 葳用更大的 画笔,在更 大的画纸上 挥洒色彩, 画出了许多 大点点。
四、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4)与孩子一起扮演角色、想象 对话。
❖引导孩子大胆表现,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表达出来,体验图书阅读的快乐,培养孩 子积极的情绪。
四、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 (5)当孩子有兴趣的时候,对图 书中经常出现的字,可以教孩子认 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004年,新纲要带给我们的启示
• (一)目标
•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阅读兴趣是关键目标
• (二)内容与要求
•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
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教师培训PPT:三部曲”让幼儿阅读教学更高效

画面信息:熊爸爸开始帮小迪洗头,画面色 调灰暗,小迪紧闭双眼,痛苦的表情被放大。
教师提问: *小迪为什么这么痛苦? *洗头让小迪很痛苦,可是不洗 的话粘在头上的蜂蜜怎么办?
画面信息:场景切换,小迪来到小猪家,小 猪开始帮助小迪解决难题。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可选 择相应的提问形式:
小班
表层提问(判断性、描述性“有什么”“做 了什么”)
中班
多层提问(表层+深层“为什么”),开放 式提问(“会怎么样”)
大班
多层多向提问(教师提问+幼儿发问)、开 放式提问、递进式提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悬读法
所谓悬读法就是阅读预测。教师在读到故事的 紧要处停下来,设置悬念,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 与想象对后面的情节展开预测和联想,激发幼儿接 着往下读的兴趣。
二、分析作品内涵,把握教学要点。
阅读教学活动之前——
• 教师阅读优先:分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 教师欣赏优先:体悟作品的图画和文字特色。 • 教师理解优先:把握作品中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讨论
1. 故事中重难点画面是哪几幅? 2. 结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说一说这 个故事的教学要点有哪些?
难点:通过本幅图的具体环境,
以及联系前后画面,让幼儿理 解路途遥远,时间漫长。
难点:
思考:为什么是狮王子的婚礼?让 幼儿进一步理解“犟”的含义。
《犟龟》教学要点
1. 教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图画表现的“艰难险阻”,自 然环境的恶劣、路途的遥远以及其他动物的否定和打击,体 会陶陶一路坚持到底的信念。
2. 幼儿通过陶陶的表情、语言等,理解“犟”的含义。 2. 教师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做出猜想,并说明理由。 3. 幼儿能较为完整地使用故事中的词句叙述“犟龟”的 故事。 4. 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法仿编、续编故事。 5. 幼儿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犟”的理解。
有关幼儿园幼儿阅读的培训PPT内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辅导

三、
在阅读中提高 幼儿的创新能
力
首先设置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我们通过“导读引入”和“定向设疑”使幼儿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兴趣。 例如:在《会想办法的鱼》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你们喜欢鱼吗?为什么?——小鱼看到鱼饵会怎么 想,又会怎么做?——鱼饵到底能不能吃?——鱼妈妈为何这样说话?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保持浓厚 的兴趣,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小鱼和他是好朋友,有的说:小鱼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其次、采 用激发兴趣。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成功地激 发了幼儿的听、说兴趣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采用(如果、假如)、逆因性提问(为什么) 等。再以《会想办法的鱼》为例提问:如果小鱼吃了鱼饵会怎样?怎样既可以吃到鱼饵又不被鱼钩钩住? 有的说:“请螃蟹来帮忙,把鱼钩上的绳子剪断”,有的说:“请河蚌把鱼饵的肉一块块夹下来分给大家 吃”,还有的想到了潜水员、孙悟空、奥特曼等。多向的提问把普通的故事变为让幼儿有内容想和有话说 的故事,这会使幼儿的思维处于激奋状态,使幼儿喜欢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乐于参加,才能激发 幼儿的创新能力。
A、认识书名。每次更换新书,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书,并让幼儿反复指字、认读。通过一段 时间的练习,小朋友对班里的图书都能说出名字。
B、学会翻书。幼儿看书时,大都不会按顺序翻页,信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 候我就教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告诉幼儿有书名的一面是前面,看书时应由前到后,一页一页地 按顺序向后翻。
C、引导幼儿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看书时要让他们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 人挣抢图书;看书时不能大声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发现图书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体幼儿面 前,及时用胶条或糨糊粘好。老师无声的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损坏 图书的现象就会逐日减少。我还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 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演示精品课件

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演示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原理、组织方法和实施步骤。
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演示精品课件,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原理,掌握组织方法和实施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演示精品课件进行早期阅读教学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演示精品课件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重点: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原理、组织方法和实施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精品课件、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笔记本电脑,安装相关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成功的早期阅读活动案例,让学生感受实际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原理、组织方法和实施步骤,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演示精品课件,讲解如何设计一个有趣的早期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早期阅读活动,并运用演示精品课件进行展示。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早期阅读活动设计原理2. 组织方法和实施步骤3. 演示精品课件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早期阅读活动,并运用演示精品课件进行展示。
2. 答案要求:活动设计合理,演示课件精美,操作简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深入研究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课后拓展:观看更多早期阅读活动案例,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演示精品课件的设计与运用2. 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原理与组织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与展示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演示精品课件的设计与运用1. 课件设计要简洁明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元素。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六章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设计与指导

2.前识字经验 集中、大量、快速识字是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有计划、有目的的早期 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前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学习文字的兴趣。 3.前书写经验 早期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解积累有关汉语文字构成和书写的学习机会。例如, 认识汉字的独特书写风格,知道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学会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等。
19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实施早期阅读活动时,怎样 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学习,是早期阅读教育的一个重点。下面结合本节引 导案例 “小熊住山洞”,讲解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0
一、幼儿自己阅读
在阅读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应创设让幼儿自己阅读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地接近 阅读活动的学习内容,观察认识对象,获得有关的信息。在幼儿自己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巧妙地进行引导。
17
4.完整阅读故事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故事,鼓励幼儿有表情地讲述小熊的语言。 5.组织幼儿讨论,以思考性问题迁移新经验 (1)教师:“你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2)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向小熊学习呢?”
18
活动评价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 动中,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在观察、讨论、模仿中积累了阅读经验,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完成了活动设置的目标。同时,教师在 活动中,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迁移、想象创造的阅读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 调动幼儿视、听、说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分析书中内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帮助幼 儿学习阅读的基本技巧,初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这一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幼儿 体会到小熊珍惜树木、关爱他人的真情,这一点更能打动幼儿的心,让幼儿体会到 关爱他人的快乐,萌发环保意识。
幼儿园《早期阅读--绘本》PPT课件

4.绘本阅读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指导下,在幼儿园绘本选择、环境创设和 绘本教学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幼 儿原有认知经验和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 挥绘本在语言、情感、审美、想象力、创 造力等多方面的价值,更好地综合利用绘 本这一优秀的早期阅读材料。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主页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主页
1. 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
④图画书是幼儿最先阅读的非文字的文学 作品,是接触人类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 文学样式。 ★构图的连续性 图画书的图画区别于插图的特征是它的连 续性,即必须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使 幼儿看画就能明白故事。 ★画面的趣味性 即情趣视觉化的艺术表现,要求图画的色 彩、线条、构图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幼儿 的审美需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①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概括为连续的发 展过程。 认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不是阶梯式的,而 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认知发展各 阶段出现的年龄,因各人智慧程度、动机、 练习和教育影响、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差 异,或提前或推迟。但阶段先后顺序保持 不变的。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主页
子页1
子页2
子页3
子页4 主页
2.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 ◆左半球 (优势)
子页1
子页2
◆右半球(优势) 韵律 节奏 音乐 图画 想象 图案
子页3
子页4 主页
语言 逻辑 数字 数学 顺序 词语
2.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 本的整体意境,通过直观化的绘本阅读, 孩子吸收、激荡、转化着各种观点,无形 中便培养出精湛的阅读能力,促使孩子积 极地从图画阅读向纯文字阅读过渡。
幼儿园《早期阅读》课件

幼儿园《早期阅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选自幼儿园《早期阅读》教材第三章节“有趣的象形字”,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象形字的基本形态,通过图画与字形的对比,引导幼儿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象形字。
2.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 通过对比图画和字形,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象形字,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卡片、挂图等。
2. 学具:象形字卡片、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图画,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与字形的相似之处,从而引出象形字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教材中出现的象形字,如“日、月、水、火”等,通过PPT 课件展示字形的演变过程,让幼儿理解汉字的起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象形字卡片,让幼儿认读并找出对应的图画,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自己认识的象形字。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象形字》2. 内容:象形字的概念教材中的象形字:日、月、水、火等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以象形字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认读并书写教材中的象形字。
2. 答案:(1)作品主题:象形字(2)教材中的象形字:日、月、水、火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象形字过程中的兴趣点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作业。
(2)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方式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确保象形字的教学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艺术化
艺术性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富有表现力。早期阅 读指导语言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审 美性为基础,因而,教学语言应该充满“创造性的艺术风 采”。
【点评】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日]五味太郎 /文·图
一条鳄鱼患了蛀牙,去看牙医: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 看不可。而诊所里的牙医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 不可。
【训练】
《彩色的乌鸦》[德]卡罗拉·荷兰特 文 埃迪特·施爱伯·威克 图
《小蓝和小黄》[美]李欧·李奥尼/文·图
五、语言表达策略
1.规范化
★用词准确、简洁、生动;语法规范、无病句; ★中心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能清楚明白地叙事 、状物 、析理。
【点评】
教师讲述图画书《我们爱运动》(片段) 封面上的这三个人是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他们准备去做什 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找找答案。 爸爸拿的是足球,穿的是运动服,爸爸最喜欢的是球类运动。 妈妈拿的是救生圈,穿的是游泳衣,妈妈最喜欢的是水上运动。姐 姐在练习体操动作,她最喜欢的是体操。 其实,喜欢运动的可不止小姐姐这一家人,让我们再回到封面 看看。封面上除了一家三口以外,还有什么?原来,这本书里还藏 着小老鼠一家,它们也非常喜欢运动。
《小熊的哈欠》[日] 角野荣子 文/ 佐佐木洋子 图
《月亮狗》[德] 纳娜·莫斯特 文/[荷兰] 尤塔·比克尔 图
二、想象人物心理
讲述活动是否生动、独特,与讲述者在讲述时是否 进行必要的联想、想像等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如果能 根据图片中所提供的线索,“看”到图片的内容,“看” 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内容,借着丰富的想像力, 将静止的画面人物活化成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上演 了一出出“真实”的戏剧。
◆从文化层面看,要培养对多元文化理 解和具有交往能力的语言运用者;
◆从创造精神看,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 的语言运用者。
二、早期阅读与图画故事书的关系
早期阅读致力于帮助幼儿提高口语水平 和认知水平,利用阅读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大 胆想象,创造性地运用阅读材料开展形式多 样的语言活动。
图画故事书的表达系统与学前儿童 的心理特点相契合:
◆图画书形象直观,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要形式,
◆图画书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反映,学前 儿童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表象经验
◆图画书色彩艳丽,装帧精美,对求知欲旺 盛的幼儿无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形式多样、风格不同的图画书,符合学前 阶段儿童的感知能力、观察力等心理特征。
三、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儿 童能力发展的关系
小男孩每天仍然坚持除道的那样(26-27)
4.图画书阅读还能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
《白雪公主》
四、图画 书指导
教师 能力构成
语言知识
阅读知识
阅读策略
语言表达 体系
【练习与思考】
1.你心目中的优秀图画故事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哪些因素对你阅读图画书有重要影响? 3.举一、二例具体说明图画故事书阅读与儿童能力发 展的关系。
◆现实生活的直观展示
《米菲系列》[荷兰]迪克·布鲁纳/文·图
《米菲坐飞机》
《米菲在动物园》
《米菲在游乐场》
《 米菲在学校》
《米菲在美术馆》
《米菲哭了》
◆将思想性融入故事主体
《拔萝卜》〔俄〕托尔斯泰文〔日〕佐藤忠良图,
【练习与思考】
1.会讲故事的图画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2.图画书中的人物形象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力可 以体现在哪些地方?请具体举例说明。 3.以幼儿的阅读心理为依据,向他们推荐几本 具有阅读价值的图画书。
总算是补好了,鳄鱼“哟”了一声,牙医也“哟”了一声。
【训练】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文·图
《活了100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文·图
四、描述画面内容
◆描述画面既可以表现为通过图画书提供 的视觉形象建构一个主题明确、脉络清晰、连 贯流畅的故事。
◆又可以表现为观察图片的具体的、表层的内 容,去注意、认知和解释图片色彩、形状的布局特 征,并借助语言直接描述出来。
第二节 图画故事书的选用
一、图画本身能充分说明故事 二、充满孩童色彩的趣味感 三、图文能充分配合 四、主题与生活经验有关
一、图画本身能充分说明故事
◆情节具备了三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的图画书容易在 孩子的脑海中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
《古利和古拉》[日]中川李枝子文 大村百合子绘
◆画面图像是否连贯也是图画书“看得见故事”的重要条件。
第八章 早期阅读 指导技能
第一节 早期阅读概说
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 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认知 过程。
教师的引导性阅读非常重要,而贯穿于 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引导更可以让儿童从中受 益。
早期阅读培养目标:
◆从认知角度看,要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 语言运用者;
◆从情感范围看,要培养对母语口语和 文字敏感的语言运用者;
《 我的兔子朋友》 [美] 埃里克·诺曼/文·图
◆天然质朴的童稚之趣。
《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尔兰]山姆·麦克布雷尼 文/[英]安妮塔·婕朗 图
三、图文能充分配合
图文的有机结合正是图画故事书独特的阅读兴味所在。
《小帝奇》[英]佩特.哈金森
《小鱼散步》陈致元/文·图
四、主题与生活经验有关
幼儿喜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的情节,同时, 儿童成长离不开外界的正确引导,从观赏趣味介入, 并在与书籍的接触中扩展自己的知识经验,理解社 会规范,养成正确的社会生活态度,也是图画故事 书重要的功用之一。
第三节 图画故事书阅读指导训练
一、推断故事情节 二、想象人物心理 三、体验情感状态
四、描述画面内容 五、语言表达策略
一、推断故事情节
◆根据前后内容的联系寻找理解故事的线索。 ◆巧妙利用图文关系对情节进行推测。 ◆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细节,开启其他叙事线索。
【训练】
《拼拼凑凑的变色龙》艾瑞.卡尔/文·图
1.图画故事书阅读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语 言能力发展。
《卖火柴的小女孩》
2.图画故事书阅读有利于幼儿获 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社会化发 展。
《 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3.图画故事书阅读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 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胡萝卜种子》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4-5) 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8-9)
鳄鱼看到牙医吓得叫出了声: “啊!”牙医看到鳄鱼吓得叫出了声: “啊!”鳄鱼看着椅子:我一定得去吗?牙医看着鳄鱼:我一定得去吗7鳄 鱼坐到了椅子上:我好害怕。牙医拿起了牙钻:我好害怕。鳄鱼对自 己说:我一定要勇敢。牙医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张大了嘴 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把手伸迸鳄鱼的嘴巴:我做好最坏的 打算了。鳄鱼被牙钻钻痛了:“哎哟!”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 了:“哎哟!”鳄鱼捂着嘴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捂着手腕: 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又张大了嘴巴:不用太久……牙医又 把手伸进的嘴巴:不用太久……
《卷心菜小弟》[日]长新太/ 文·绘
◆一个接一个强烈的悬念也可以起到连接画面的作用。
《神秘的蝌蚪》史蒂文·凯洛格/文·绘
◆重复的情节和句式同样在完成画与画之间的衔接。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农尼·霍格杰恩/文·图
二、充满孩童色彩的趣味感
◆在真实中植入奇异的元素
《你喜欢》约翰·伯宁罕/文·图
◆夸张和谐趣是图画故事书永不言败的创作技法。
2.儿童化
★语汇浅显、形象化语词多; ★句子短小、句法结构简单; ★语气词多、语调舒缓; ★语气略带夸张。
【点评】
教师向幼儿讲述图画书《动物的脚》(片段) 小猴子开了个鞋店,仙鹤说:“请你给我做一双鞋, 等我跳舞的时候穿。”小马说:“请你我做两双鞋,等我 拉车的时候穿。” 蜻蜓说:“请你给我做三双鞋,等我 飞行的时候穿。” 大虾说:“请你给我做五双鞋,等我游戏的时候 穿。”蜈蚣来了说:“我要做鞋。”小猴急坏了“你有二 十一双脚,我什么时候能做完呢?”
【训练】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美] 乔恩·谢斯卡 文/ 莱恩·史密斯 图
《莎莎摘浆果》[美]罗伯特·麦克克洛茨基/文·图
三、体验情感状态
情绪情感是促使儿童阅读图画故事书的原动力。 作为早期阅读指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感受能 力和情感体验的灵敏度,善于被故事打动,去感受 对方的酸甜苦辣,由此产生共鸣,通过情感投射加 深对人物心理的理解,进而加深到对整个故事的理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