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构建和比较_李佳悦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刘芳君;蓝吴涛;李鹏飞;许冬梅;张磊;朱芷葳【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22(49)4【摘要】【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以期为将茶多酚用于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用不同浓度茶多酚(0.05、0.10和0.15 g/L)处理B16F10细胞,不处理(0 g/L)的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生长抑制率;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划痕试验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16F10细胞中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和黑色素形成限速酶(tyrosinase,TY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迁移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MITF和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0.05 g/L茶多酚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MITF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0.10和0.15 g/L茶多酚均极显著降低TY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
【结论】0.10和0.15 g/L茶多酚对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降低黑色素生成基因MITF和TYR的表达,表明茶多酚能抑制黑色素瘤的进展。
一种提高小鼠黑色素瘤在体转移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小鼠黑色素瘤在体转移模型成功率的方法陈泽慧;章亮;柴冰阳;张波【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8(34)9【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成功率较高的黑色素瘤转移动物模型,为黑色素瘤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的造模方法.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免疫抑制剂;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及尾静脉注射B16F10 细胞在C57BL/6 小鼠建立黑色素瘤转移模型,每天观察小鼠状态,并记录体重;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0、VEGF、MMP-9 含量;解剖小鼠,观察肺部有无转移、转移结节的数目及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情况;HE染色确定转移灶组织形态.结果环孢素及地塞米松的网络接近中心度排名靠前,且靶点较集中于肺和肝脏.造模后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0、VEGF、MMP-9 含量增加,肺与肝转移灶数量明显增加,肺组织 HE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可以成功增加小鼠黑色素瘤转移模型的成功率.%Aim To improve the rate of melanoma metastasis animal model and provide a reliable experimental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melanoma metastasis mechanism. Methods Five immunosuppressants were selected and then their targets were screenedby network pharmacolog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immunosuppressants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B16F10 cells were performed on C57BL/6 mice, then the mice were observed, and body weight were recorded daily. The contents of TNF-α, IL-6, IL-10, VEGF and MMP-9 in serum were measured with ELISA kit. The mice were dissected,then the metastasis situa-tion and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nodules in the lung and other organs were evaluated. HE-staining was involved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y of metastatic tissues. Results The closeness centrality of cyclosporine and dexamethasone ranked the top and the targets were concentrated in lung and li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dy weight were observed after animal madel in-duced. The contents of TNF-α, IL-6 IL-10, VEGF and MMP-9 in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nodules in the lung significantly augmented with some kind of liver metas-tasis. HE-staining in the lung tissues showed that tumor presen-ted invasive growth. Conclusion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the success rate of mice melanoma metastasis model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总页数】5页(P1326-1330)【作者】陈泽慧;章亮;柴冰阳;张波【作者单位】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2;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新疆植物药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322.35;R392.12;R73-37;R734.2;R739.502.2;R979.5【相关文献】1.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构建和比较 [J], 李佳悦;朱欣凯;王萍;钮利喜2.高强度聚焦超声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在体内的转移 [J], 李欢;罗进勇;何通川;李崇雁;王嫣;李发琪;王志彪;周兰;袁世梅;杨敏;段亮;王海燕;查何;李雪茹;孙晖;翁亚光3.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构建 [J], 孟星君;李孝东;刘俊;周康熙;崔庆亚;胡仁萍;闫荣;戴克胜4.小鼠黑色素瘤胰腺转移模型的建立及针对肿瘤的控制性实验 [J], 胡国章;颜游游;李金梁;宣巍5.血小板增多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模型的影响及机制 [J], 陈芋屹;周杰;张甘霖;杨国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橙皮精油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橙皮精油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张娟;陈海燕【摘要】目的:探讨橙皮精油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将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橙皮精油组,观察不同浓度精油对细胞形态的变化,分别采用MTT法和建立3D胶滴模型培养细胞的方法检测橙皮精油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Trab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橙皮精油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橙皮精油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微镜下经染色后,随着精油浓度增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精油浓度为0~1.25%时,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精油浓度为1.25%~5%时,抑制作用达到一定极限;3D胶滴模型培养的细胞,随着精油浓度的增加细胞越来越少,染色深度越来越浅;transwell迁移实验提示随着精油浓度增加,细胞侵袭能力的越弱;划痕实验提示随着精油浓度增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橙皮精油能够抑制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橙皮精油;B16;胶滴;细胞增殖【作者】张娟;陈海燕【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黑色素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人。
该病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至肝脏和脑部。
其死亡率占皮肤恶性肿瘤第一位,5年生存率不足5%,因此黑色素瘤已成为严重危机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1-2]。
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虽然能够大面积清除肿瘤细胞,但是也会不可避免损伤正常细胞,导致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免疫功能下降等,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天然抗癌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活跃。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摘要】目的: 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 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纯化其融合蛋白, 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
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 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全长TYR, 克隆至pMD18 T载体, 进行双链核苷酸序列测定。
构建TYR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 TYR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 表达的重组蛋白用SDS 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 采用Co2+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TYR并采用TYR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
结果: 克隆了TYR基因。
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 TYR。
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 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约53 000处出现1条特异性蛋白带, 且能与兔抗TYR抗体发生反应。
结论: 克隆TYR基因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相一致, 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和纯化并在体外测定了纯化的TYR活性。
【关键词】酪氨酸酶基因黑色素瘤细胞毕赤酵母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由酪氨酸酶基因(TYR)编码产生, 是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其含量和活性直接影响着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产量。
黑色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功能多种多样, 在人体主要存在于皮肤、眼睛及脑黑质等组织, 对人体提供某种形式的保护作用,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由TYR结构改变或表达失控所导致酪氨酸酶的量或者活性发生改变临床上会引起多种色素性皮肤病的发生[1]。
临床上许多皮肤病: 如黄褐斑、色素痣、白癜风、白化病等均是由TYR结构改变或表达异常导致酪氨酸酶的量或活性发生改变所引起。
基因突变、酪氨酸酶活性异常升高、黑色素合成过度增加被认为是恶性黑色素肿瘤的起因, 某些神经性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 帕金森氏综合症、老年痴呆症都与黑色素缺乏有关, 这些疾病均为难治疗性疾病, 目前尚未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
抑癌基因p16及Rb在肺癌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抑癌基因p16及Rb在肺癌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张维彬;王智园;杨海峰;胡少为【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09(031)001【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组方对小鼠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小鼠Lewis肺癌细胞复苏后,于小鼠右腋窝皮下传代后构建小鼠Lewis肺癌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雌雄各半.接种后第2 d开始灌胃,中药治疗组予中药稀释液(相当于生药量60 g/kg),替加氟组予替加氟稀释液(相当于替加氟药量78mg/kg),0.9%氯化钠注射液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为0.4 mL,每日1次灌注.观察中药组方、替加氟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各组瘤体大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组别间抑癌基因p16和Rb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各实验组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中药治疗组和替加氟组小鼠皮下肿瘤平均质量均比0.9%氯化钠注射液组小(P<0.01);中药治疗组、替加氟组抑瘤率均>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方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组p16的标记指数(LI)、Rb-LI显著低于中药治疗组和替加氟组(P<0.01,P<0.01).镜下可见,p16、Rb蛋白阳性细胞在各组中表达不一,0.9%氯化钠注射液组阳性细胞呈棕黄色,细胞形态较完整,数量较少,呈散在分布;中药治疗组和替加氟组阳性细胞呈棕黄色,深浅不一,细胞形态相对不完整.结论中药组方对小鼠Lewis肺癌的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中药激活抑癌基因,影响细胞周期的发生和阻断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有关.【总页数】4页(P111-113,封3)【作者】张维彬;王智园;杨海峰;胡少为【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病理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02.2;R-332【相关文献】1.癌基因c-erbB2、c-myc和抑癌基因p16、p53在口腔鳞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协同作用 [J], 刘乃国;张卫群;吴淑华;单长民;吕增华;曹同涛2.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Rb及周期素D1蛋白表达的研究 [J], 缪林;赵志泉;季国忠;金宁;范志宁;刘政;张平;黄光明3.抑癌基因p16及Rb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缪经瑞;郭美君;吕有勇4.抑癌基因 P16、 Rb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J], 王子良;耿建立;王农;战志勇;王太泽5.抑癌基因p16、Rb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J], 王子良;王农;耿建利;战智勇;王太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移性人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

转移性人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丁小青;蒋留留;张志坚;王梅;许文荣;朱伟;钱晖【摘要】目的建立转移性人小细胞肺癌(SCLC)的裸鼠模型,探讨其用于人SCLC的治疗研究的可行性.方法 RPMI 1640培养基培养的人SCLC细胞株NCI-H446用无血清培养液重悬成1 ×107个/mL,取0.1mL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nu裸鼠胫骨结节骨髓腔内,构建裸鼠模型并观察腿部肿瘤生长情况及肺等器官的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细胞肺癌标志物CD56及神经上皮干细胞标志物netsin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胫骨结节骨髓腔注射的方法注射细胞后裸鼠腿部均形成原位瘤,肺部转移6/6只,肝、脾等脏器未见转移灶.肿瘤组织细胞CD56阳性率>75%,nestin阳性率为4%~12%.结论经胫骨结节骨髓腔注射的方法可以形成弥散性肺部肿瘤,其他各器官则未见肿瘤块,可以为人SCLC实验性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高效的实验模型.【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2(030)005【总页数】3页(P321-323)【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BALB/c-nu裸鼠;转移【作者】丁小青;蒋留留;张志坚;王梅;许文荣;朱伟;钱晖【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与吸烟密切相关的高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约2/3的SCLC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2-3]。
B16F10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

B16F10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
Cat Number:KG078 For Research Use Only
一、组成:
二、客户自备试剂:
1、PBS (凯基货号:KGB5001)
2、Complete growth medium (凯基货号:KGM 31800-500)
3、0.25% (W/V) Trypsin-0.53mM EDTA (凯基货号:KGY0012)
三、细胞简介: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培养瓶有破裂,培养液有漏液:细胞极大可能会污染,所以我们会及时安排帮老师解决。
2、细胞漂浮:培养瓶不开封,瓶口酒精擦拭后平躺放置在培养箱。
次日观察,如细胞大部分又贴回瓶底,表明细胞
活力正常,剩余漂浮的细胞可以离心去掉,留10ml培养液培养观察,细胞生长至汇合度80%,进行消化传代;如细胞还是不贴壁,将细胞离心收集转到新培养瓶,原培养瓶加部分培养液继续培养,中间注意观察,我们的技术人员会一直跟踪指导,直到问题解决。
客户收到细胞后请务必仔细阅读细胞注意事项,确保细胞的培养条件一致,如果由于培养条件不一致导致细胞出现问题,责任由客户自行承担。
由于运输的情况,所以极个别细胞会出现不稳定,客户收到细胞后务必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告知细胞具体情况,以便我们技术人员能及时有效的和老师沟通,不胜感谢!。
IL-23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IL-23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王倩;马跃美;甄江涛;姜俐洋【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L-23 on the levels of VEGF expressed by mouse B16 melanoma cells.Methods Mouse B16 melanoma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Cell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5 ng/ml, 10 ng/ml, 20 ng/ml, 50 ng/ml) of recombinant mouse IL-23 and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out IL-23.The levels of VEGF expressed by B16 melanoma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fter 48 hours. ResultsThe VEGF levels in the supernatants of the B16 cells tre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IL-23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by ELISA (P<0.05), which was IL-23 concentration-dependent.ConclusionIL-23 can promote the mouse B16 melanoma cells secreting VEGF.%目的:探讨IL-23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5 ng/ml、10 ng/ml、20 ng/ml、50 ng/ml)的IL-23,并设空白对照组,48 h后通过ELISA实验检测IL-23对B16黑色素瘤细胞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论著・ 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构建和比较李佳悦朱欣凯王萍钮利喜【摘要】 目的 采用尾静脉接种法建立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观察小鼠肺部成瘤过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
制作肿瘤切片,通过HE染色分析两种肿瘤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方法培养B16黑色素瘤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时收集细胞,用生理盐水调整浓度为5×106/ml备用。
将备好的B16细胞通过尾静脉接种小鼠,每只注射0.2 ml。
接种后,两种小鼠每隔一定时间随机各取一只小鼠处死,解剖取肺,观察成瘤情况,计数肺表面的瘤结节数,测量瘤结节大小。
以出现瘤结节开始计时,记录小鼠荷瘤时间。
形成稳定的肿瘤模型后,制作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
结果B16细胞尾静脉接种C57BL/6小鼠和KM小鼠,均能形成肺转移模型,但两种小鼠成瘤情况差异较大。
KM小鼠的荷瘤时间比C57BL/6小鼠荷瘤时间长。
HE染色结果显示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两种小鼠的肺组织中均形成巢团状的转移瘤,且两种模型肺转移瘤均多分布在支气管周围。
结论通过对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成瘤特点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KM小鼠更适合用于研究新的肺肿瘤治疗药物,为研究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尾静脉Establishment and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lung metastasis mouse models Li Jiayue, Zhu Xinkai,Wang Ping, Niu Lixi.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Niu Lixi, Email: nlx@【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umorigenic process, two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sof melanoma B16 cells were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 using C57BL/6 and KM mice, respectively.Methods Tail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1×106 melanoma B16 cells/mouse resulted in macroscopic diseaseby 4-9 days and a randomly selected mouse was sacrificed in a certain interval to survey the morphologiccharacteristics of melanoma. The number of tumor nodules in the lung surface was counted and the size oftumor nodules was measured. The tumor-burdened time of mice was recorded and the tumor sections weremade for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each mouse in the B16cell injection groups had nest-shape metastatic foci distributed around the bronchi in the lung, but thetumor-burdened ti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ch was longer in KM mice than in C57BL/6 mice.Conclusion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s of C57BL/6 mice andKM mice, we can concluded that the B16 melanoma models in KM mice were ideal tumor models whichwere suit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new drugs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Our research would provide evidence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lanoma.【Key words】 B16 cells; Pulmonary metastatic mouse model; Tail vein肺肿瘤又叫支气管肺癌(lung 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19.022基金项目:山西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035-5)作者单位:030006 太原,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讯作者:钮利喜,Email: nlx@ 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2]。
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方法以化疗和放疗为主,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
新的有效的肺肿瘤治疗的方法一直在探索中。
肿瘤模型是研究恶性肿瘤病因、发展过程和探索肿瘤治疗方法,进行各种体内实验研究的基础[3]。
所以建立合适的肿瘤模型是探索新的有效的肺肿瘤治疗方法的前提[4]。
在各类动物中,由于小鼠已有明确定型的各种遗传品系,对肿瘤有易感性以及成本较低,因而在肿瘤研究方面较为常用。
本实验通过尾静脉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构建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B16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
B16细胞是来源于C57BL/6小鼠皮肤的自发性肿瘤[5],此瘤株主要发生肺转移[6]。
B16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及转移特性与人黑色素瘤非常相似,为理想的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已广泛地用于研究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药物筛选等研究[7]。
有关各种小鼠的B16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已有文献报道,但这些文献中每次取肺记录肿瘤生长情况的间隔时间较长,或者接种后7~8 d才开始记录肿瘤生长情况。
详细记录某种小鼠B16细胞肺转移动物模型成瘤过程的报道很少,本文记录了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成瘤过程,为研究黑色素瘤发生发展提供依据,为研究新的肿瘤治疗药物实验,选择恰当的药物处理时间点提供一定的参考。
另外本文分析比较了两种小鼠模型的成瘤特点,为肺肿瘤模型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6~7周龄C57BL/6小鼠16只,雌雄各半;6~7周龄KM小鼠16只,雌雄各半,均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7-0001。
室温(22±2)℃,光照12 h循环1次,进食和饮水自由进行[8]。
2. 细胞:小鼠B16细胞购自上海细胞库。
细胞复苏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加青链霉素(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μg/ml),置于37 ℃、5% CO2及饱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孵箱中培养[9],每1~2 d换液,每3 d传代一次,传代用0.25%胰酶消化。
台盼蓝拒染法确定活细胞数,每次实验细胞活力在95%以上。
3.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苏州市创洁净化设备有限公司);HF240 CO2培养箱(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二、实验方法1. 动物模型的建立: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培养基重悬收集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一次,离心,再用适量生理盐水悬起,用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密度为5×106/ml备用。
C57BL/6小鼠6只,KM小鼠6只,雌雄各半。
用75%乙醇消毒小鼠尾部皮肤,取上述B16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尾静脉,每只各接种0.2 ml[10-12],即每只小鼠接种1×106个B16细胞。
接种后每隔一定时间两组小鼠各随机取一只,用脊椎断裂法处死,观察其肺部成瘤情况。
2. 观察指标:观察接种B16细胞后两种小鼠体重及生活习性的改变等情况。
观察解剖后小鼠肺的颜色、形态。
记录瘤结节出现时间,瘤结节的数目,测量瘤结节的大小。
3. 两种小鼠荷瘤生存时间比较:C57BL/6和KM小鼠各10只,用上述方法接种B16细胞。
饲养小鼠直至其自然死亡。
以出现瘤结节开始计时,记录小鼠荷瘤时间。
4. 取材、固定、HE染色:切取形成稳定肿瘤模型后的肺组织,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组织包埋、切片和HE染色。
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及拍片。
结 果一、肺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1. C57BL/6小鼠肺转移模型:接种B16细胞后,C7BL/6小鼠体重无明显变化,生活习性未见改变。
接种第2天引颈处死1只,解剖后小鼠肺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未见黑色素瘤出现。
接种第4天,小鼠肺表面出现轻微的皱缩,颜色略泛黄,肺各叶有淡黑色瘤结节出现,瘤结节直径在0.2~0.4 mm。
左叶靠上处出现约2.5 mm的线状黑色素瘤。
接种第7天,肺部整体颜色泛白,肺组织发干,肺左叶出现轻微的裂痕,肺各叶淡黑色的瘤结节数目增多。
接种第10天,肺部颜色泛白略带黑色,肺部出现皱缩,肺表面褶皱成块状,肺左叶上部的边缘开始向内卷曲。
但瘤结节数目几乎没有增加。
瘤结节的大小也没有明显的增加。
瘤结节颜色依然呈淡黑色。
接种第13天,瘤结节呈黑色,清晰可见,瘤结节数目及瘤结节的直径显著增加。
接种第16天,肺体积膨大,肺边缘向内卷曲,瘤结节数目增多,直径显著增加,各瘤结节大小差异较大,直径约0.3~3 mm,肺的颜色近乎黑色(图1 A)。
2. KM小鼠肺转移模型:接种B16细胞后,KM 雄鼠体重无明显变化,生活习性未见改变。
KM雌鼠在接种B16细胞后的体重开始下降,活动减少,第4天时体型明显比雄鼠消瘦。
从第5天开始逐渐好转,到第12天时恢复正常。
接种第3天引颈处死1只,解剖后小鼠肺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未见黑色瘤结节出现。
左叶和心后叶各有数个约1.2 mm的小红点。
接种第6天,小鼠肺部表面出现皱缩,颜色泛黄,左叶和右上叶各出现一个直径约1.5 mm的小红点,未见有黑色瘤结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