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药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亦不同。
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2 毒性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含强心苷类: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杠柳等中草药均含强心苷,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
含强心甾体类:蟾酥为重要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 分钟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心悸、甚则昏迷、以致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
有毒中药管理制度

有毒中药管理制度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丰富的药物资源,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有毒中药的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有毒中药一旦应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立科学的有毒中药管理制度,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监管和控制,对维护民众的用药安全,提高中药的疗效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毒中药的定义和分类1. 有毒中药的定义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的毒性成分和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材或中成药。
其毒性成分可能对肝肾等器官产生损害,或者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
2. 有毒中药的分类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和危害程度,可将有毒中药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中药有剧毒性,可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和危害;中毒中药毒性较低,但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低毒中药毒性较轻,但长期使用或者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二、有毒中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 有毒中药目录的编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和危害程度,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统一编制有毒中药目录,并根据有毒中药的毒性等级分别进行分类管理。
对高毒中药实行重点监管,建立健全的追溯机制,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中毒中药实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有毒中药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低毒中药进行一般监管。
2. 有毒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有毒中药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典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有毒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高毒中药,应建立独立的有毒中药质量标准,加强对高毒中药原植物或原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3. 有毒中药的生产管理有毒中药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技术实力,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生产规范,严格执行GMP和药材GAP要求,加强对原料药的筛查和检测。
4. 有毒中药的流通管理有毒中药的流通环节须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建立有毒中药的追溯和溯源体系,确保有毒中药的来源可追溯和流向可控。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
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
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6 ]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2020新版执业药师中药二有毒中药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二有毒中药《中国药典》将有毒中药,分为三级:“有大毒”、“有毒”、“有小毒”。
一、“有大毒”的中药1.川乌:【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入丸散。
宜炮制后用(三生饮除外)。
2.马钱子:【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脾经;有大毒功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0.3-0.6g,炮制后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天仙子:【性味归经】苦、温,有大毒功能:解痉止痛,平喘,安神。
【用法用量】: 0.06〜0.6g。
4.巴豆:【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功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装胶囊,0.1-0.3g,不入汤剂。
止泻必须炒炭服。
外用:适量,研末敷,内服宜制成巴豆霜,以降低毒性。
5.巴豆霜:功能: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
用法用量:0.1〜0.3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
6.红粉:辛,热;有大毒。
功能:拔毒,除脓,去腐,生肌。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他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7.闹羊花【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散瘀定痛。
用法用量: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8.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法用量:炮制后用。
9.斑蝥:辛,热;有大毒。
功能: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用法用量: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
二、“有毒”的中药1. 干漆:辛,温;有毒。
功能:破瘀通经,消积杀虫。
用法用量:2〜5g。
2.土荆皮:辛,温;有毒。
功能:杀虫,疗癣,止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末调涂患处3.蟾酥:辛,温;有毒。
功能: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法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就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亦不同。
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就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与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与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与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 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2 毒性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含强心苷类: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杠柳等中草药均含强心苷,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
含强心甾体类:蟾酥为重要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 分钟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心悸、甚则昏迷、以致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
中药中有毒的药名

中药中有毒的药名:有毒中药目录丁公藤九里香干漆土荆皮土鳖虫/蛰虫蟾酥绵马贯众炭山豆根千金子川乌制川乌千金子霜鹤虱绵马贯众川楝子小叶莲马钱子天仙子马钱子粉蕲蛇金钱白花蛇天南星木鳖子巴豆巴豆霜白果罂粟壳草乌北豆根白附子水蛭甘遂半夏蜈蚣蛇床子华山参地枫皮艾叶仙茅朱砂蒺藜常山苍耳子红大戟全蝎红粉芫花蓖麻子商陆两头尖两面针吴茱萸附子苦木雄黄急性子苦杏仁苦楝皮京大戟闹羊花制草乌硫黄重楼草乌叶南鹤虱牵牛子轻粉鸦胆子斑蝥香加皮猪牙皂洋金花三分三中华人民共与国有毒中药大辞典第一篇有毒抗癌药:蟾酥、喜树、长春花、山慈姑、光慈姑第二篇有毒止痛药:延胡索、马钱子、铁棒锤、天仙子、白屈菜第三篇有毒麻醉药:洋金花、闹羊花、六轴子、醉乌草、茉莉根第四篇有毒解表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苍耳第五篇有毒清热药:1、有毒清热解毒药:北豆根、山豆根、地不容、马鞭草2、有毒清热燥湿药:苦参、鸦胆子、博落回、拳参、白英3、有毒清热泻火药:芦荟4、有毒清热滚血药:白头翁、蛇莓5、有毒滋阴清热药:天花粉、密蒙花第六篇有毒祛风湿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花蛇、青风藤第七篇有毒泻下药:大黄、巴豆、红大戟。
第八篇有毒渗湿利尿药:泽漆、关木通、石蒜、第九篇有毒催吐药:藜芦、瓜蒂、胆矾第十篇有毒抗疟药:常山、土常山、八仙花第十一篇有毒理气药:川楝手、青木香、烟草第十二篇有毒活血祛瘀药:三七、水蛭、虻虫第十三篇有毒止血药:马勃、紫金龙、麦角第十四篇有毒温里药:附子、川乌头、草乌头第十五篇有毒平肝熄风药:全蝎、蝎毒、蜈蚣第十六篇有毒开窍药:皂荚、猪牙皂第十七篇有毒安神药:朱砂、徐长卿第十八篇有毒化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第十九篇有毒补益药:人参、壁参、雪莲花第二十篇有毒收涩药:五倍子、罂粟壳、白矾第二十一篇有毒消导药:槟榔第二十二篇有毒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雷丸第二十三篇有毒强心药:万年青根、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第二十四篇有毒续筋接骨药:小天蒜、披麻草根、独一味第二十五篇有毒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毒性成分与临床表现(一)常见植物类有毒中药1、含乌头碱类的有毒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毛莨、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有乌头碱,乌头碱的毒性剧烈,服用乌头碱0、2 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2~4mg,4~6 mg可使人速死。
有毒中药材统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内容以及行业内共识,汇总以下含有毒性的药材,供持有人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大毒(10个):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斑蝥。
有毒(37个):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鳖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陆、硫黄、雄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蟾酥。
小毒(25个):丁公藤、九里香、土鳖虫、川楝子、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草乌叶、南鹤虱、鸦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蒺藜、鹤虱。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2年颁布的二十八种毒性中药材:
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蟊、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阳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3.现代医学证明有毒性的药材:何首乌、雷公藤、淫羊藿、栀子、补骨脂、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朱砂莲、千里光等。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6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 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可引起丘脑、中脑、延脑、小脑、脊髓等器官的严重营养不良性改变;肝脏、肾脏、心脏可发生出血与坏死;毒素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肺水肿及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7 ;2 毒性成分为甙类的中药含强心甙类:强心甙是一类对心肌有显着兴奋作用的甙类,在医药上多用为强心药,主要作用于心脏及神经系统,夹竹桃、罗布麻、万年青、杠柳等中草药均含强心甙,中毒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最后因心室纤颤,循环衰竭而致死;含强心甾体类: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制成的蟾酥,为重要强心药之一,其强心成分属强心甾体类化合物,其中毒症状出现时间多在30~60 分钟之后,首先有上腹部不适,继则恶心呕吐、口唇青紫、心悸、甚则昏迷、以致休克,多数病人有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及不同程度的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含皂甙类:皂甙的毒性主要是对局部有强烈刺激作用,并能抑制呼吸、损害心脏,尚有溶血作用;如商陆对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并刺激肠粘膜,引起腹痛腹泻,大剂量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及运动障碍,土牛膝有皂甙及昆虫变态激素脱皮甾酮等,具有肾毒性,中毒性发生肾功能衰竭,木通所含的木通皂甙水解后得长春藤皂甙元等,能损害肾小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含氰甙类:杏、桃、枇杷等的种仁均含氰甙-苦杏仁甙等有毒成分,苦杏仁甙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稳定,易被同存于种仁中的苦杏仁酶水解,甙元水解后可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可引起组织缺氧,并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含黄酮甙类:含黄酮甙的中药有芫花、广豆根等,其毒性作用多为刺激胃肠道和对肝脏的损害,引起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3 毒性成分为毒蛋白的中药巴豆、苍耳子、蓖麻子等植物的种子中,均含有毒蛋白,其毒理作用是对胃肠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性的内脏出血;如巴豆的巴豆油中主要含有毒性球蛋白,能溶解红血球使局部细胞坏死,内服使消化道腐蚀出血,并损坏肾脏尿血,外用过量可引起急性皮炎;苍耳子含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肾脏及心肝等内脏实质细胞,并引起神经消化系统机能障碍,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蓖麻子含蓖麻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2mg即可使人中毒死亡,易使肝肾等实质细胞发生损害而致混浊肿胀、出血及坏死等,并有凝集和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4 毒性成分为金属元素的中药8中药中含金属元素的药物主要是矿物类药物,其中对人体毒性较大的主要有含砷、汞、铅类等药物;含砷类药物:主要有砒石,毒砂,雄黄等;砷为细胞原浆毒,作用于机体酶系统,抑制酶蛋白的疏基便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氧化和呼吸,而且损害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发生各种病变,如砒石红砒、白砒成分为三氧化二砷,雄黄含硫化砷,砷可由呼吸、消化道进入体内,急性中毒者有口腔、胃肠道粘膜水肿、出血、坏死等;砷化物主要经肾脏排泄,无机砷在排出前于体内呈甲基化,可加重肾损害;成人中毒量为10mg,致死量为0.1~0.2g;含汞类药:主要有朱砂,轻粉,升汞等;汞为一种原浆毒, 汞化合物对人体具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作用, 并能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水银、轻粉、朱砂等中毒后可出现精神失常,胃肠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刻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含汞剂中药对肾脏的损害最为突出,汞剂经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收,外用通过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人体;汞盐被吸收入血后,以肾脏蓄积最多,肝脏次之;最小致死量为70mg;含铅类药:主要有铅丹,铅粉,铅霜,黑锡丹等;铅是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含铅类中药引起的中毒有急性铅中毒和慢性铅中毒两种,前者多见于短时间过量服药,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后者为长期持续服药所致;其代谢产物主要沉积于胃组织内,由肾与肠道排出. 对肾血管有损害作用,因而引起少尿或无尿,血尿,管型尿,肝肾功能损害;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 全身性不良反应全身性不良反应有轻、有重,重者可涉及全身危及生命,可以见到用药后发热,皮肤损害,如麻黄碱、天花粉、硼砂等可引起猩红热样皮疹9 ;也可以涉及全身性各个系统的损害,如休克、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出现慢性损伤性反应,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癌等;2 引起各个系统的损害如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低血压、低血糖、出血、呕吐、腹泻、低血钾、低钠、低氧、呼吸困难、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以及神经系统诸如昏聩、神昏等;涉及范围较广,系统较多;如乌头类药、蟾酥、雷公藤、山豆根、洋金花等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四肢厥冷及循环系统病变;斑蝥、牵牛子、关木通等,可直接损伤肾功能,见血尿、尿少、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引起尿毒症;消化肝胆系统,如番泻叶、生大黄可以治疗便秘,但也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或依赖性;黄药子、雷公藤、栝蒌等可以引起呕吐、腹泻、黄疸、肝功能损害、中毒性肝炎等;雷公藤、蛇毒等可致血液系统病变如再障、紫癜、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还有些中药可以引起眼、耳、口腔、毛发、精神障碍以及内分泌、生殖系统病变等,近些年有关不良反应的报道确有增加趋势10 ;3 药物的依赖性与致癌药物的依赖性与致畸、致癌、影响生殖等也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常常是较长时间服用才出现的慢性不良反应损害;这些也是不可忽视的11 ;对中药药性与毒性的正确认识“药”是治病的物质,“毒”是药物的属性之一,所以古代才将药物称“毒药”凡是药物均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用之得当,可以调偏扶正,产生治疗作用;用之不当,则可动乱,产生毒副反应12 ;中药的有毒物质一是非有效成分,如半夏、白果都含有无治疗作用的有毒成分,把它们去掉可以防止中毒;二是有效成分,如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所含的乌头碱既是有毒成分,也是有效成分,若将其去掉则药效丧失,若使用生药又会引起中毒,只有降低其含量来保持一定的药效;因此合理提取和利用其毒性成分,可能起到更好的疗效作用;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是中医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彼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痼疾,不善用者,则祸见于须臾之间13 ;中药有毒无毒以及毒性强弱都是相对的;不加限定地将某药视为有毒或无毒,并将其绝对化,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有违科学;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说明中药比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小,使用中药相对比较安全,而将中药说成“没有毒副作用”,甚至说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等等,既是对药物属性的否定,不符合实际,也与中医药基本理论相违背;在我国加入WTO 后,中医药不可避免的要与西医药竞争,与洋中医洋中药竞争,同时由于化学药品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耐药性等而导致的世界性天然药物热及人类医药知识的普及和世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西医对许多疾病的无耐,中医药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商机,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更要注意中药的毒性,使之最小限度的影响中药走出国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毒”中药目录··数据库·
丁公藤九里香干漆土荆皮土鳖虫/蛰虫蟾酥绵马贯众炭山豆根千金子川乌制川乌千金子霜鹤虱绵马贯众
川楝子小叶莲马钱子天仙子马钱子粉蕲蛇金钱白花蛇
天南星木鳖子巴豆巴豆霜白果罂粟壳草乌
北豆根白附子水蛭甘遂半夏蜈蚣蛇床子
华山参地枫皮艾叶仙茅朱砂蒺藜常山
苍耳子红大戟全蝎红粉芫花蓖麻子商陆
两头尖两面针吴茱萸附子苦木雄黄急性子
苦杏仁苦楝皮京大戟闹羊花制草乌硫黄重楼
草乌叶南鹤虱牵牛子轻粉鸦胆子斑蝥香加皮
猪牙皂洋金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毒中药大辞典
第一篇有毒抗癌药:蟾蜍、喜树、长春花、山慈姑、光慈姑
第二篇有毒止痛药:延胡索、马钱子、铁棒锤、天仙子、白屈菜第三篇有毒麻醉药:洋金花、闹羊花、六轴子、醉乌草、茉莉根第四篇有毒解表药:麻黄、细辛、白芷、苍耳子、苍耳
第五篇有毒清热药:
1、有毒清热解毒药:鱼腥草、北豆根、山豆根、地不容、马鞭草
2、有毒清热燥湿药:苦参、鸦胆子、博落回、拳参、白英
3、有毒清热泻火药:芦荟
4、有毒清热滚血药:白头翁、蛇莓
5、有毒滋阴清热药:天花粉、密蒙花
第六篇有毒祛风湿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花蛇、青风藤第七篇有毒泻下药:大黄、巴豆、~太戟。
第八篇有毒渗湿利尿药:泽漆、关木通、石蒜、
第九篇有毒催吐药:藜芦、瓜蒂、胆矾
第十篇有毒抗疟药:常山、土常山、八仙花
第十一篇有毒理气药:川楝手、青木香、烟草
第十二篇有毒活血祛瘀药:三七、水蛭、虻虫
第十三篇有毒止血药:马勃、紫金龙、麦角
第十四篇有毒温里药:附子、川乌头、草乌头
第十五篇有毒平肝熄风药:全蝎、蝎毒、蜈蚣
第十六篇有毒开窍药:皂荚、猪牙皂
第十七篇有毒安神药:朱砂、徐长卿
第十八篇有毒化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半夏、天南星
第十九篇有毒补益药:人参、壁参、雪莲花
第二十篇有毒收涩药:五倍子、罂粟壳、白矾
第二十一篇有毒消导药:槟榔
第二十二篇有毒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雷丸
第二十三篇有毒强心药:万年青根、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第二十四篇有毒续筋接骨药:小天蒜、披麻草根、独一味第二十五篇有毒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