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二月对应十二卦知识讲解
十二消息卦

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复卦--------冬至(十一月)12月21日姤卦--------夏至(五月)6月21日临卦--------大寒(十二月)1月20日遁卦--------大暑(六月)7月22日泰卦--------雨水(正月)2月19日否卦--------处暑(七月)8月23日大壮--------春分(二月)3月21日观卦--------秋分(八月)9月22日夬卦--------谷雨(三月)4月20日剥卦--------霜降(九月)10月23日乾卦--------小满(四月)5月20日坤卦--------小雪(十月)11月22日复卦冬至临大寒、泰卦雨水是正月。
大壮春分二月天、谷雨逢决小满乾。
后卦夏至大暑遁、否卦处暑气不通。
观卦秋分是八月、剥卦霜降坤小雪。
第二节爻位爻象信息一、爻位: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为位正,其信息之象一般为:1、测人事:世爻位正,说明卦主为人处事行得端、做得正。
不正则为人处事不光明磊落,必有某些违反道义、理法之事。
2、测官运官职:官爻位当,说明官位与自身能力、品德等相称。
不当则官位不适当,不是自身能力、素质、品质高而官位低,就是自身能力低或品行不端难于和本位相符相称。
3、人的性别:“一、三夫,二、四妇”(阴位女性位置,阳位男性位置),阴爻居阴位,说明女人品行端正,具有女性传统美德(温柔体贴、贤惠善良等)。
阳爻居阴位:女有男性作风,或此女品行不端,二者必居其一。
男测婚姻:未婚以应爻代表女方,若应阴居阳位,或应阳居阴位,都主女不具传统性(有男性作风或行为),有失于人们正常理念,这与婚姻能否成没有关系,位不正不代表不能成。
4、五爻为道路、君位、一家之主等;二爻为宅、女人、腿部等;三爻为门户、兄弟、腰部等;六爻为房顶、梁栋、高处等。
信息定向:当所测事项定下来时,爻位信息随之定下,如测房宅:二爻宅、五爻走廊、六爻房顶、栋梁等,所有爻位信息都定位于有关房宅方面,其它与房宅无关的信息就不体现。
十二消息卦

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1 。
坤为地;为10月,地支为亥,也是后天乾宫所在位置,纯阴之卦,亥也为乾宫所属,乾寒,冰,坚。
10月也是冬季开始的第一个月,冬藏,所有动植物遁形。
论日象,也为夜最沉之时,2.地雷复;为11月,地支为子,也为后天坎宫所在位置,阳气初爻起,阳气渐生之卦,也是阴阳相交之时的子时,是阳消融阴之时,阳入阴,阴抱阳,往而反复,谓之复。
论日象,是为天将破晓之时。
3。
地泽临;为12月,地支为丑,也为后天艮宫所在位置,阳气入二爻,阳气渐临大地,泽为折毁,阳气已逐渐破坚而出,此时,六五为阴。
九二为阳,正是阴阳异位之时。
论日象,日至地渐出,东方已白之时。
4。
地天泰;为1月,地支为寅,也为后天艮宫所在位置,阳气入三爻,阴阳各占一半,阴阳互济,天地相交,感而生物,万物始发,阴育阳,阳润阴,天地相容阴阳平衡,万物祥和,安泰。
为之泰。
论日象,日将要破地而出。
5.雷天大壮;为2月,地支为卯,也为后天震宫所在位置,阳气入四爻,阳已胜阴,阴已消融,归藏与地之生物已展露头角,晨鸡报晓,春雷憾天之时,阳渐润五爻,占据主导位置。
论日象,一轮红日已破地而出,天光已明。
6.泽天夬;为3月,地支为辰,也为后天巽宫所在位置,阳气入五爻,占据主导地位,阴已消融至衰,万物至地奋出,此时是春发,夏长,秋成,冬藏之春发之末。
五爻尊位,得中得正,君临天下,论日象,红日已高挂正东天际。
照耀万物之时。
此为昨晚看书时,看纯坤时所想到的,不一定对。
先写6个卦。
<周易>六十四卦的分布,蕴涵着古代的天时观。
这在易经六十四卦的本义卦序方阵中得到完备的反映。
在六十四卦中,前人以阴阳消长依次配对,凡“消”“息”之卦共十二卦,称为“十二辟卦”。
主一年之十二个月。
对应如下:复卦一阳息阴建子十一月临卦二阳息阴建丑十二月泰卦三阳息阴建寅正月大壮卦四阳息阴建卯二月夬卦五阳息阴建辰三月乾卦六阳息阴建巳四月姤卦一阴消阳建午五月遯卦二阴消阳建未六月否卦三阴消阳建申七月观卦四阴消阳建酉八月剥卦五阴消阳建戌九月坤卦六阴消阳建亥十月周易六十四卦底蕴深厚,包罗万象,反映的是全息元素。
十二消息卦简解

十二消息卦的轮回地雷复卦(上坤下震)、地泽临卦(上地下泽)、地天泰卦(上天下地)、风天大壮卦(上风下地)、泽天夬(上泽下天)、乾为天卦(上乾下乾),阳生为息。
天风姤卦(上天下风)、天山遁卦(上天下山)、天地否卦(上天下地)、风地观卦(上风下地)、山地剥卦(上山下地)、坤为地卦(上地下地),阴生为消。
以成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天地轮回,循环往复。
以年节言,冬至一阳初生,春气萌动于下,阴极而阳生,是一年晷影最长的时候,以冬至、小寒二节应复卦,月份为农历十一月,日为午夜子时(11-1点),按子午流注法为胆经当令。
《象传》曰: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于人而言,正值交姤之后,男精在母体初生,接触化育之时,正如盘古开天中所描述的那样: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大寒二阳渐长,以大寒、立春应临卦。
月份为农历十二月,日为半夜丑时(1-3点)。
肝经当令。
《象传》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于人而言,正是胎儿在母体成形长大后欲临盆之过程。
正如盘古开天中所描述的那样: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雨水阳升阴消,以雨水、惊蛩应泰卦。
月份为农历正月,日为半夜寅时(3-5点)。
肺经当令。
《象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于人而言,正是从出生到十岁左右的年龄。
正如盘古开天中所描述的那样: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内经言: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春分阳升阴消,以春分、清明以大壮卦。
月份为农历二月,在日为凌晨卯时(5-7点)。
大肠经当令。
《象传》曰:利贞,君子非礼勿覆。
于人而言,正是10到20岁岁左右的年龄。
正如盘古开天中所描述的那样: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内经言: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谷雨阳升阴消,以谷雨、立夏以夬卦,月份为农历三月,在日为早上辰时(7-9点)。
经之十二消息卦

经之十二消息卦即易学中“十二辟卦”。
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十二消息卦”即被视为由“乾”、“坤”二卦各爻的“消”“息”变化而来的。
“辟” 是君主的意思,这里取其主宰之义。
用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每一卦为一月之主,是谓“十二辟卦”即十二月卦。
这十二卦是:复、临、泰、大壮、夬幻、乾、姤、遯、否、观、剥、坤。
配以地支排序之月份,就是:复主十一(子)月,临主十二(丑)月,泰主正(寅)月,大壮主二(卯)月,夬主三(辰)月,乾主四(巳)月,姤主五(午)月,遯主六(未)月,否主七(申)月,观主八(酉)月,剥主九(戌)月,坤主十(亥)月。
此十二卦中,阳爻递生的六个卦,即从子月复卦到已月乾卦,阳爻从初爻的位置逐次上升,故称为“息卦”,“息”即为生长之意。
反之从午月姤卦到亥月坤卦,阴爻逐序上升,阳爻依序递减,以至全无,故称为“消卦”。
在十二辟卦中,子月(中气冬至)为复卦,为一阳来复之像(初爻为阳爻),表示冬至过后阳气初生,而午月(中气夏至)为夏至过后,阳气盛极而转衰、阴气初生(初爻为阴爻),寅月阴阳调和(三阳爻、三阴爻)故初春为“三阳开泰”,其义即源于十二辟卦。
“十二辟卦”既是全部都集中在“乾”“坤”为上下卦的“乾坤区”内,也是全部集中在八宫中的“乾”“坤”二宫之中。
乾宫的辟卦:乾(巳)、姤(午)、遯(未)、否(申)、观(酉)、剥(戌)。
它们具有相同的六亲属性:兄弟金、子孙水、妻财木、官鬼火、父母土。
坤宫的辟卦:坤(亥)、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
它们相同的六亲属性是:兄弟土、子孙金、妻财水、官鬼木、父母火。
临卦六三大寒遁卦九三大暑泰卦九五雨水否卦六五处暑大壮初九春分观卦初九秋分夬卦六三谷雨剥卦六三霜降乾卦六五小满坤卦六五小雪。
【易卦基础】十二消息卦

【易卦基础】十二消息卦
农历十一月冬至后,阳气慢慢发展壮大,阴气逐渐变弱,这种阴阳转换的过程,先哲称之为“息阴”。
息阴持续六个月的时间,则阳气达到了顶峰,古人将每个月阴阳相对的状态以卦象作标记,得到如下六卦:
十一月建子,一阳息阴,对应复卦;
十二月建丑,二阳息阴,对应临卦;
正月建寅,三阳息阴,对应泰卦;
二月建卯,四阳息阴,对应大壮卦;
三月建辰,五阳息阴,对应夬卦;
四月建巳,六阳息阴,对应乾卦。
农历五月夏至后,阴气慢慢发展壮大,阳气慢慢变弱,此阴阳转换的过程,叫做“消阳”。
同样地,消阳也持续发展六个月的时间,每个阶段配一个卦象,则有如下六卦:
五月建午,一阴消阳,对应姤卦;
六月建未,二阴消阳,对应遯卦;
七月建申,三阴消阳,对应否卦;
八月建酉,四阴消阳,对应观卦;
九月建戌,五阴消阳,对应剥卦;
十月建亥,六阴消阳,对应坤卦。
息阴和消阳的过程共有十二个卦象,即: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合称为“十二消息卦”,又称为“十二辟卦”。
八卦如何定吉凶-论十二辟卦讲解

十二辟卦(12消息卦)十二辟卦又稱十二消息卦,或十二月卦,是指主掌一年十二個月的十二個卦。
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息卦(陽卦,陽長陰消)----消卦(陰卦,陽消陰長)--在孟喜的卦氣理論架構裡,以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來主掌一年的節侯時序,其中震、兌、離、坎「四正卦」分主春夏秋冬四季,震為春,兌為秋,離為夏,坎為冬。
四正卦共有24爻,每爻則又分掌一個節氣。
最後則又以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分掌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而有六日七分之說,也就是六十卦每卦分掌6日又7分,也就是6又7/80日。
而十二辟卦則是以十二個卦來分掌一年十二個月,這十二卦總共有七十二爻分掌七十二侯。
之所以叫「辟」卦,辟是指「君」,或「法則」的意思。
《爾雅.釋詁》:「林,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
」孔穎達疏曰:「辟者法也,為下所法則也。
」《爾雅.釋詁》又曰:「柯,憲,刑,範,辟,律,矩,則,法也。
」所以辟卦可以理解為十二主卦、十二君卦,或是十二法則卦。
而之所以稱作「消息」卦,是因為這十二法則卦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的陰陽消長。
息為生長,消為消退之意。
前六卦從復至乾為陽之「息」,所以稱為「息卦」,也可稱為陽卦。
而後六卦為陽之消,也是陰之息,所以稱作「消卦」,也可稱為陰卦。
以下分別說明這十二卦:復卦:十一月建子,一陽復生於下,雷動藏於地下。
「一元復始」的吉祥語就是源自於此。
只是「一元復始」正是冬至最為寒冷之時,此時陽氣才方歸來,生機(下卦之雷動)還隱藏於地下,乃萬物冬眠之象。
所以復卦《大象》說:「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所以,看來和「一元復始」比較應景的時節應是冬至吃湯圓時不是春節春暖花開時。
臨卦:十二月建醜,陽氣漸長,浸逼於陰,因此稱「臨」,臨就是近逼的意思,也是陽剛之氣開始增長以近逼於陰。
《彖》傳曰「臨,剛浸而長」,剛也就是陽。
泰卦:一月建寅,陰陽通泰調和。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

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如何理解?易经中有十二个卦象被称为十二辟卦,十二辟卦是中国古代对天文的一种归纳方法,结合宇宙法则及每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归纳为十二个卦。
古人从伏羲六十四卦中抽取十二个卦,用来表示节气的变化规律。
这十二个卦就是十二辟卦,又叫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十二候卦。
他们分别是: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坤卦。
十二辟卦中,从复卦到乾卦,阳爻逐次递生,即阳爻的位置从初爻逐次上升:复卦是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爻、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爻、二爻、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为阳爻;夬卦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为阳爻;乾卦则是全部为阳爻。
反之从姤卦到坤卦,阴爻逐次上升。
十二辟卦对应的月份是:复卦对应十一月,临卦对应十二月,泰卦对应正月,大壮卦对应二月,夬卦对应三月,乾卦对应四月,姤卦对应五月,遯卦对应六月,否卦对应七月,观卦对应八月,剥卦对应九月,坤卦对应十月。
12生肖从“鼠”开始,就是“子”开始,十一月,(如果表示是“时辰”就代表“子时”)。
用易理表示是这样:子月:地雷复▅▅▅▅▅▅▅▅▅▅▅▅▅▅▅▅▅▅▅▅▅▅▅▅▅上卦“地”下卦“雷”。
“雷”入地下,所以,十一月从“冬至”算起,就听不到雷声。
从卦象看,上面五阴,下面一阳,因此叫“冬至一阳生”。
十二月丑月:地泽临▅▅▅▅▅▅▅▅▅▅▅▅▅▅▅▅▅▅▅▅▅▅▅▅▅▅阳能继续增加,4阴2阳。
现在不能解释为水(“泽”为水)入地下。
它是表示水已经结冰。
正月寅月:地天泰▅▅▅▅▅▅▅▅▅▅▅▅▅▅▅▅▅▅▅▅▅▅▅▅▅▅▅这个叫“三阳开泰”,我们过春节时常常看到人家大门上的对联有这四个字。
它表示:地气上升,阳气下降。
阴阳调和,万物开始生长。
二月卯月,叫《雷天大壮》▅▅▅▅▅▅▅▅▅▅▅▅▅▅▅▅▅▅▅▅▅▅▅▅▅▅▅▅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

八卦与十二月节气的关系周敏教授养生课讲诉了分辨八卦与十二月论关系一年分12个月,春夏秋冬,如何用八卦去解释十二节气呢。
正月为一年之始,阳气与阴气为平衡,乾卦在下,坤卦在下,是为泰卦。
从泰卦的卦象看,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来居于下,地本在下而往居于上,这种天尊地卑的位置的互换有利于阴阳二气交通畅达,往来无阻,促使万物生长发育,这是宇宙自然所普遍遵循的规律。
到了二月份阳气上升出现在地面上,万物开始复苏,乾卦在下震卦在上,是为大壮卦,震为雷;乾为天。
乾刚震动。
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
刚壮有力故曰壮。
大而且壮,故名大壮。
三月阳气已然升到半空之中,是以乾卦在下兑卦在上,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
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guài),夬即决。
四月阳气到达顶端天气间充满了阳气,乾卦为六十四卦第一卦,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
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
万物生长到了极致,五月份阴气初现,由地往上升,是以乾卦在上巽卦在下,合为姤卦,乾为天,巽为风。
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
六月阳气在空气,阴气继续在地下滋长,四阳在上,阴柔的势力渐次盛长,阳刚的势力渐次消退。
天气开始炎热,地下井水开始变得清凉。
七月上乾下坤,乾坤互换是为否挂,阳气在空中达到了最大值,天气是最热的天气,相反地下的井水也到了最冰凉的时节。
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
八月阴气上上升到地面,下坤上巽是为观卦,万物进入了衰败。
以天道之循环。
理数之往复。
有必至之势也。
功成者退。
物极者变。
阳至观已将穷矣。
时当八月。
秋令既盛。
过此则交冬矣。
秋收冬藏。
天道自然之序。
九月阴气悬浮在半空中,上艮下乾坤是为剥卦,剥就是指剥落的意思。
万物生长开始衰落,树叶从树上掉落下来。
十月阴气充满天地之间,冬天到来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了,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十二月对应十二
卦
一年十二月(十二个气),对应十二卦
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有每个月的特性,每个月的特性各不相同。
要描述一年十二个月这各自不同的特性,我们来看看这六十四卦怎么刻画一年的十二个月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从冬至(即农历十一月)起阴极阳生,坤卦下生一阳,一阳复起,是为复卦。
冬至一阳生,寒冷的土地下,悄悄地开始变暖,所以谓之一阳生。
这个时候的大地,地面上寒冷还在,万物不生,还是当初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是为坤卦;地面下,已有一丝暖意升起,因这点点的温暖,百草的根或种子开始准备孕育新芽,是为震卦;上为坤,下为震,从而构成卦象名为地雷复,是为复卦。
(复卦)代表子月,节气为冬至。
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
子月相当于农历十一月。
复卦是五阴一阳,阳
爻居初位,此时一阳来复,阳气始升,将会打开新局。
(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气)
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二阳初生,为地泽临。
二阳在下,井中水极温,是其验也。
泽者,气也。
丑月掘地下入,则见其出气。
农历的十二月,天气仍很寒冷,地面上仍是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而在地面下,二阳初生,已经变得温暖,土壤中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的,在寒冷的天气里,这水分被冰冻;但随着这二阳初生,冰冻的水分解冻了,土壤变得湿润;于是,地面上,仍可用坤卦来刻画,地面下,已需用兑卦来描述了。
上为坤,下为兑。
坤为地,兑为泽,所以,两者构成卦象地泽临,是为临卦。
(临卦)代表丑月,节气为大寒。
临卦六爻代表小寒至立春的三十余天。
丑月相当于农历十二月。
临卦卦象已有二阳,说明天气虽冷,但春天即将来临。
(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气)
寅月(即农历正月)三阴在上,三阳在下,为地天泰,是曰:“三阳开泰”。
天地气交,勾萌尽达。
是月立春,万物发生,律中大簇,以成太和之气象。
这是农历的正月,乍暖还寒,地面上仍没有太多的变化,但地面下,已经很温暖,已经是三阳在下了。
三阳构成乾卦。
从而,地面上为坤卦,地面下为乾卦,坤为地,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地天泰,是为泰卦。
(泰卦)代表寅月,节气为雨水。
泰卦六爻代表立春至惊蛰的三十余天。
寅月相当于农历的一月(正月)。
泰卦卦象为三阳在下,说明春天开始了,万物就要复苏,新的生命就要破土而出了。
成语“三阳开泰”既是此意。
(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气)
二月惊蛰动雷,雷出地而上于天,故应雷天大壮,言万物方壮长也。
农历的二月,春雷开始在天上炸响,是为震卦。
地面下,当然仍是很温暖的景象,仍是三阳在下,这时候,冬眠的动物和虫子被这轰隆隆的春雷惊醒了,地里的庄稼也开始茁壮生长。
地上为震,地下为乾,震为雷,乾为天,构成卦象为雷天大壮。
(大壮)代表卯月,节气为春分。
大壮卦六爻代表惊蛰至清明的三十余天。
卯月相当于农历的二月。
大壮卦六爻已有四阳在下,说明阳气已经战胜阴气,此时万物都开始活动,草木生长发芽,动物开始繁衍。
并且大壮卦是“上震下乾”,雷在天上,天上始有雷声。
(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
三月为泽天夬,言雨泽自天而降。
农历的三月到了,梅雨季节来了,屋里屋外,到处湿漉漉的,常常淫雨霏霏。
这地上,自然只能用兑卦来描述了。
地下,仍是三阳在下,是为乾卦。
上为兑卦,下为乾卦,兑为泽,乾为天,两者构成卦象泽天夬,是为夬卦。
(夬卦)代表辰月,节气为谷雨。
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
辰月相当于农历的三月。
夬卦六爻已经呈现五阳之象,天地间只有一阴气残余,阳气是充足的时期。
正如人们所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旅游好时光。
(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气)
四月阳极,为纯乾之卦,故昼日极长。
农历的四月,是初夏了吧,地面上也热,三阳在上,地面下也热,三阳在下。
上也为乾,下也为乾,自然就是乾卦。
乾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代表巳月,节气为小满。
乾卦六爻代表立夏至芒种的三十余天。
巳月相当于农历的四月。
此时卦象六爻纯阳,天气以没有一丝寒意,人们可以穿单衣,正是草木茂盛季节。
(立夏四月节小满四月气)
五月阳极阴生,是为姤卦。
地面上,骄阳似火,地面下,却阳极阴生,一丝丝的凉意悄悄在地下出现了,从而地面上仍为乾卦,地面下,已经变成巽卦。
乾为天,巽为风,两者构成卦象天风姤。
(姤卦)代表午月,节气为夏至。
姤卦六爻代表芒种至小暑的三十余天。
午月相当于农历的五月。
姤卦卦象显示底部出现一阴爻,天地之气阳极阴生,说明由于温度过高,出现潮湿天气。
(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气)
六月二阴初生,四阳在上,为天山遁。
遁者,藏也。
六月亢阳在上,阴气欲出而不得,名曰三伏。
金遇火伏,即遁藏之意,人皆避暑,亦是遁意。
农历的六月呢,夏天快要走到了尽
头,地面上,暑热仍在,属于三阳,是为乾;地面下,已经转为凉爽,已经是二阴初生,只能用一阳二阴的艮卦来刻画。
上为乾,下为艮,乾为天,艮为山,构成卦象名为天山遁,是为遁卦。
(遁卦)代表未月,节气为大暑。
遁卦六爻代表小暑至立秋的三十余天。
未月相当于农历的六月。
遁卦卦象底部已有两个阴爻,阳动阴藏,有些农作物已经成熟。
天气因阴气的加重更加闷热而潮湿,人和动物躲藏起来,以避暑气。
遁即躲避,也告诉人们要学会躲藏以生存。
(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气)
七月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为天地否。
否与泰对。
天地气交,则万物生;天地气不交,则万物死。
故立秋以后,草木渐死,梧桐叶落,是其验矣。
七月节名处暑,盖暑者,天地水火相蒸之气也。
暑自此止,则天地之气上下各分矣。
三阳在上,三阴在下,上为乾,下为坤,乾为天,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天地否,是为否卦。
(否卦)代表申月,节气为处暑。
否卦六爻代表立秋至白露的三十余天。
申月相当于农历的七月。
否卦卦象已有三个阴爻在下,正所谓泰极否来。
此时阴气已经变得很强盛,也就是说,天气虽然很热,但是还是容易着凉。
多事之秋意即如此。
此时需要祈福消灾,七月十五为鬼节,人们会在此时祭祖先即鬼神,以求庇佑,同时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以求吉祥。
(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气)
八月阴渐盛,为风地观。
观与临反。
至于八月,则临卦之气体休囚,故《爻辞》曰:至于八月有凶,以见八月观卦为主。
上为巽,下为坤,巽为风,坤为地,构成卦象名为风地观,是为观卦。
(观卦)代表酉月,节气为秋分。
观卦六爻代表白露至寒露的三十余天。
酉月相当于农历的八月。
观卦卦象已经是四个阴爻了,说明天气渐冷,正是秋风萧瑟,农作物的生命已到尽头,已经成熟。
而仲秋美景也开始呈现,明月当空,中秋佳
节,合家团聚,正是观赏好时节。
古时有“二八之月,奔者不禁”之说法,正是观玩之意。
(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气)
九月五阴一阳,为山地剥。
草木黄落,剥即落也。
木落而果见树梢,有硕果仅存之象。
农历的九月,草黄了,叶枯了,采摘后果树上,只剩了几颗干瘪的为人遗弃的果实,孤零零地悬挂在光秃秃的枝头,大地的生机悄然收藏。
已是深秋,瑟瑟凉意的表面,仅剩一点点的温暖。
地面下,仍是静悄悄的黑土地。
所以,上为艮卦,下为坤卦。
艮为山,坤为地,两者构成卦象名为山地剥。
是为剥卦。
(剥卦)代表戌月,节气为霜降。
剥卦六爻代表寒露至立冬的三十余天。
戌月相当于农历的九月。
剥卦卦象已有五个阴爻,仅一阳爻在上,说明阴气强盛,连一点余阳都要排挤掉。
此时万物凋零。
落叶纷飞,天地间生气被剥夺。
(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气)
十月六爻皆阴,为坤卦。
俗名阳月,谓其无阳也。
昼短夜长,以应极阴之数。
农历的十月,冬天来了,大地一片沉寂,难得见到生命的气息,六爻皆阴,上也为坤卦,下也为坤卦,构成的卦象名为坤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代表亥月,节气为小雪。
坤卦六爻代表立冬至大雪的三十余天。
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
坤卦卦象六爻纯阴,阴气最盛,此时万物隐藏起来,动物开始进去冬眠时期,天地闭塞成冬,一年到了终点。
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坤卦当令的时节也会有两三天小阳春,所以又有“十月小阳春”的说法。
(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气)
十一月阴极阳生,又为复卦。
天地间,新一轮的循环在这里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