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普法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字常识

语言文字常识

语言文字常识语言文字常识一、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

2.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标准汉字。

4.我国语言文字的根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标准汉字。

5.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那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明目标和要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2022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根本标准”。

8.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四大重点行业及作用:党政机关——龙头作用教育系统——根底作用宣传媒体——典范作用公共效劳行业——窗口作用9.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0.推普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第一届为1998年9月。

2022年9月14–20日是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二、语言知识1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12.那些场合应该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要求是工作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大到联合国讲坛,小到基层信访办公室接待外地来访者,在这些场合说方言或不庄重,或有失政府形象。

13.推广普通话是要消灭方言吗?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膜,以利于社会交际。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还要会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划分〔三级六等〕普通话水平划分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笔记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内地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规范法律,于2001年通过颁布实施。

该法案的实施旨在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以及加强对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

此法案的颁布,对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容和要求1. 语言文字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保证其准确、清晰和统一。

这意味着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都应当遵循语言文字的规范用法,使人们能够准确、清晰地理解和交流。

2.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促进此法案也着重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鼓励少数民族传承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同时保障其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权益。

3. 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鼓励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之成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主要语言文字,促进国家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撰稿人,我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也保护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以及促进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

这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内容涵盖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促进,以及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

这些举措有助于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管理,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这一法案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国家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撰稿人,我会继续关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效果,并不断深入研究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用法,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完整word版)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语言文字规范知识1.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定在每年的什么时候?1997 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 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 年起,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2016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第十九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4.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5.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规范汉字。

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6.什么是不规范汉字?所谓不规范的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和错字、别字。

7.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有什么重要意义?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经济基础和文化教育基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使用全国通用的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才能在保证交际顺利,信息、政令畅通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增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推广普通话小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3]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3、规范字:规范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 [1]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4、不规范字:不规范字是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7、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8、推普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至今2018年为第21届推普周。

9、21周宣传主题:说好普通话迈入新时代
10、。

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宣传标题大全

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宣传标题大全

国家语言文字法规宣传标题大全
1.遵循语言文字规范,文明用语从我做起!
2.爱国爱国语言文字,从语言文字规范开始!
3.用好语言文字,建设文明社会!
4.节约用语,文明交流;文明口才,获得尊重!
5.文明用语,体现文明人格!
6.语言文字规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7.倡导文明用语,创造和谐社会!
8.用词准确,表意明确,文明用语从我做起!
9.祖国待我们的就是优雅的言辞和文明的语言文字!
10.树立文明意识,远离野蛮用语!
11.文明用语,从我做起,为社会献出一份爱!
12.言行不一致,容易误导,文明用语是我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13.讲文明话,树文明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4.从简单的话语开始,树立文明形象!
15.想用妙语言文化典雅的语言交流,就先抛弃不文明口吻吧!
16.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展现优雅自信的生活方式!
17.文明用词从我做起,为人们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18.文明用语,为家庭增色;文明口才,为人生增光!
19.讲取文明,尊重对方,促进友谊和谐!
20.文明交谈,展现你的文化修养和内涵!
21.坚持文明用词,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22.积极倡导文明用语,共同建设一种文明新风尚!
23.文明口才,赢取别人尊重。

言不文明,损失尊严!
24.文明用词,展现你的情商,推进社会和谐!。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班会学习课件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班会学习课件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 视;各民族都有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 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写进了条款(第三条),就将国家语言文字的基 本政策上升为法律。这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同时,国家也强调各民 族语言文字地位一律平等。在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当 地通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同时使用。
(7)1992年7月9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了《关 于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正确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的规定》。
9.《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是何时发布的? 它适用于哪些范围?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草案)于2001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 作委员会发布试行。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 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 自何时起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 (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 好地发挥作用; (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 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 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 字健康地向前发展。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 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 状况亟待改变。

语言文字普法宣传资料

语言文字普法宣传资料

(一)大标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规范语言文字中做表率1. 什么是普通话?答: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对普通话加以规范。

2、为什么推广普通话?答: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的具体体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3、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答: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

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东西。

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中国语言和文字,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生动象征。

中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还融合了语言文字标准化方面的国际经验。

因此,当前推行国家通用规范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掌握好社会交际工具为社会发展服务,还对当今时代的国家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同时,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

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义。

最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

最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
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六条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话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三十七条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五)《扫除文盲条例》:
第六条
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六)《幼儿园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
第十四条
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二部分文件摘录
(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第十八条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
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初等、中等学校语文学科和大专院校中文系的有关课程,要讲授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标题: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规范语言文字中做表率
1、什么就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得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得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得语法与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以及台湾地区得官方语言,就是新加坡共与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得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得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对普通话加以规范。

2、为什么推广普通话?
答:推广普通话就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得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否拥有统一、规范得语言,就是关系到国家独立与民族凝聚力得具有政治意义得大事。

《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得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得语言文字,就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得义务,也就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得具体体现。

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得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得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得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得影响。

3、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得重大意义就是什么
答:现在,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来发展自己。

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也需要放眼世界,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得东西。

规范化与标准化得中国语言与文字,既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载体,也就是中国文化得组成部分与生动象征。

中国语言文字得规范化、标准化过程中还融合了语言文字标准化方面得国际经验。

因此,当前推行国家通用规范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人们掌握好社会交际工具为社会发展服务,还对当今时代得国家改革开放与信息化发展有着重大得意义。

同时,语言文字得运用就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文明程度.语言文字就是人们得交际工具,就是信息得载体。

加强语言文字得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得发展、科学得进步与交流与文化教育水平得提高,都有重要得意义。

4、普及普通话主要普及哪四种用语?
答:普及普通话主要普及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

(二)大标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
1、我国现在有多少种语言文字?
答: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得文字而直接使用汉字外,有29个民族有与自己得语言相一致得文字,由于有得民族使用一种以上得文字,如傣语使用4种文字,景颇族使用2种文字,所以29个民族共使用54种文字.
2、普通话就就是北京话吗?
答: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话并不等于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就是由北京话所具有得社会地位与它本身得语音特点所决定得。

作为规范得汉民族共同语,需要有一个非常严格得统一得语音标准,北方方言在我国分布广泛,使用得人口与分布得地域在全国都占有绝对得优势,而作为北方方言得典型代表,北京语音得标准音地位就是毋庸置疑得.但就是,北京话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不少得差异。

总之,普通话就是对北京话得提炼、加工,去除了一部分不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得、土腔土调得语音与词汇,形成了全国各个方言区共同学习、运用得普通话得标准音。

(三)大标题: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什么就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得字与未整理简化得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得字就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得现代汉字规范。

未整理
简化得字就是指历史流传下来得,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得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2、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就是同一个概念.汉字就是记录汉语得
文字.已有6000多年历史,现用得汉字就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不同得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得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得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

而规范汉字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与简化而形成得.规范汉字得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3、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得重点就是什么?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得重点就是:学校得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得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4、什么就是汉字得规范化?
所谓汉字规范化,就是指根据文字发展得规律与社会交际得需要,为汉字得应用确定各方面得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得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与没有必要存在得歧异成分及用法,妥善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交际与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大标题: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推广普通话得依据就是什么?
答:我国推广普通话得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本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得普通话"。

使用国家通用得语言文字,就是每个公民应当履行得义务,也就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得具体体现.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得?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就是我国得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得法律。

3、新世纪推广普通话得工作目标就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得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达到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不存在方言隔阂得目标.
4、推广普通话就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答:推广普通话并不就是不让说方言,这就是一个很重要得语言政策。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汉民族得标准语,就是我国占主导地位得语言。

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
展起来得,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得历史,它得流通范围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步上升到民族共同语得地位,而方言只就是处于从属地位得一方之言。

ﻫ推广普通话并不就是要消灭方言,而就是要在会说方言得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得要求就是在正式得场合与公众交际得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就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因为,方言为一个地区得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得功能,人们对自己得家乡话有着深厚得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得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