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8: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目录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萧伯纳 第三节 劳伦斯 第四节 托马斯·曼 第五节 昆德拉 第六节 纳博科夫 第七节 海明威 第八节 索尔·贝娄 第九节 塞林格
2
第一节 概述
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以其快速、锐气和新颖的表达模 式,实现了文学主潮的华丽转身,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延续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最杰出的戏剧家。 他兼收并蓄地吸收马克思、尼采等人 的哲学思想和布莱克、易卜生等人的 艺术成就,确立了积极乐观的“创造 进化论”、针砭时弊的社会问题剧和 以反讽、悖谬及讨论见长的“萧伯纳 式”风格。
• 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 奖词称赞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 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动的讽刺往往浸 润着独特的诗意之美。”
萧伯纳
康拉德 高尔斯华绥 毛姆
戈尔丁
莱辛
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 法国文学
19世纪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的创作确立了现实主义的辉煌,随着20世纪 社会状况和审美观念的急剧变化,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已 经发生了很多变异。一是长河小说的涌现;二是描写空间的扩大。
罗曼.罗兰
纪德
杜伽尔
杜拉斯
最后伊莉 莎离开息 金斯,嫁 给了一直 追求她的 佛莱第。
二、最受观众喜爱的萧剧——— 《匹克梅梁》
• 《匹克梅梁》的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 多种解读,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还是关于人的社会身份问题。
✓首先,这部戏剧深刻地揭示出人的社 会身份的差别。特权阶级与普通民众 在社会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区隔:一 方面表现为实在性的,主要指占有资 本或财产的多少;另一方面表现为符 号性的,即谈吐、举止、品位的差别。 萧伯纳在本剧中着意探讨的是身份的 符号性。

外国文学史 (下)

外国文学史 (下)

第一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上)第一节概述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思想上:第一,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之中大多数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地种种罪恶;他们正视现实的发展变化,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风貌,在描写生活上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但不时仍能闪现出新的斗争精神,或多或少地用阶级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问题,站在崭新的时代高度去描绘现实。

第二,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或者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社会底层,五光十色,包罗万象。

第三,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第四,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争的激烈,残杀和迫害人民或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等,都是以往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的。

艺术上:第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第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第二节英国文学和劳伦斯的创作名词解释:费边主义:1894年伦敦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体现了中产阶级倾向社会主义团体,政治纲领的改良主义,主张用渐变的方法进入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

(一)生平与创作、第一时期:(1906——1910)《白孔雀》自然生命与文明的冲突《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工业文明批判)畸形情感2、第二时期:(1910——1920)《虹》《恋爱中的女人》《迷失的少女》注:《虹》中的人物形象:第一代:汤姆·布兰温;第二代:安娜·布兰温;第三代:厄秀·布兰温。

外国文学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一、历史文化背景★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联的出现;★20、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促成了20世纪文化观念的急速变化。

★哲学流派非常活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

另外,文艺批评新流派如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所尊奉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广泛影响。

二、基本特征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

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

三、发展概况1、英国: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尔斯华绥:(1867—1933)代表作长河小说《福尔赛世家》(1932)萧伯纳:(1856—1950)英国最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代表作《巴巴拉少校》(1925)戈尔丁:(1911—1993)“寓言编撰家”,代表作《蝇王》(1983)20世纪上半叶最有创作个性也最有争议的作家:劳伦斯(1885—1930)跨越两个世纪:康德拉(1857—1924):“航海小说”毛姆(1878—1965):《人生的枷锁》“英国的漠泊桑”福斯特(1879—1970):《小说面面观》讽刺小说:乔治·奥维尔《一九八四》赫胥黎《奇妙的新世界》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作家:格林、艾米斯、戈尔丁2、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1915法郎士:《诸神渴了》1921马丁·杜伽尔:长河小说《蒂博一家》1937安德烈·纪德:《伪币制造者》1947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心理现实主义大师《蝮蛇结》195220世纪下半叶: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情人》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新寓言派的先驱”3、捷克米兰·昆德拉,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部分 第一章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部分 第一章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特点?答: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1)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特点1.1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使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批判意识进一步增强,常常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描绘社会现实。

1.2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他们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

有的作家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表现社会变化。

1.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内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工人的斗争变得更有组织,他们的罢工从经济考虑出发发展为带有政治性质,而且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结成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这种变化必然进入现实主义作家的视野之中。

1.4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现实主义作家纷纷表现反法西斯的主题,抒发爱国主义激情。

(2)这一时期文学的艺术特点2.1 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长河小说”深得现实主义作家的喜爱,20世纪上半叶,长篇小说的繁荣与此密切相关。

2.2 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超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外国文学史课件:超现实主义文学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从1930年开始,进入后期超现实主义阶段。
这一时期,运动初创时期的主将阿拉贡、艾吕 雅等先后脱离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步入低 潮,几乎只剩下布勒东依然坚持孤军奋战。
• 1935年在英国出现超现实主义组织,主要人物有理论家、诗人 大卫· 加斯可尼,诗人休·赛·戴维斯和狄兰·托马斯等人。其中, 成就和影响较大者是托马斯。
一、超现实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在20世纪20年代末,超现实主义内部产生分化。
精神解放是可以单独进行,还是必须首先消灭资产阶级 物质生活条件?
纳维尔:首先必须投身革命,运动要为革命服务。 布勒东:运动本身就包含着革命,它应保持绝对自由,不受
任何外界力量,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约束。
2024/10/6
1928年纳维尔脱离超现实主义运动。
2024/10/6
三、超现实主义小说的实践者
• 《磁场》:
• 小说没有什么引人的故事情节,也不讲什么逻辑结构。它主要通 过对一连串梦境、幻觉走马灯式的展示,表现法国青年“黑暗的 绝望”心理。
“我们是水滴的囚徒,我们永远 都只是动物。我们在无声的城市 里奔跑,令人喜悦的海报和我们 再也没有关系。……我们从此只 知道死去的明星;我们彼此相望; 我们高兴地叹息。我们的嘴巴比 干涸了的河滩还要干燥;我们的 目光毫无目的、毫无希望地转动 着。只剩下这些咖啡馆,我们在 这里聚首,喝清凉饮料和掺水的 白酒。”
2024/10/6
一、超现实主义Biblioteka 产生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脱胎而出的,达达主义是超现实主义的 直系母亲。
❖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美出现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 流派。
✓ 1916年法国诗人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主要由青年诗人艺术家组 成的文艺团体,他们以一个随意在词典中翻到的词汇“DaDa”作为他们 团体及其推行的文艺运动的名称。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俄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俄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俄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拉普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萨姆金精神4.解冻文学5.阿克梅派6.白银时代7.俄国形式主义1拉普是〃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成立于1923年,领导人物是阿维尔巴赫、法捷耶夫等人。

它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多建树,对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但是后来推行〃左〃的宗派主义文艺路线才非斥非党派作家,严重阻碍了苏联文学的健康发展。

1932年,苏共中央解散了它,成立了代替性的苏联作家协会。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主要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作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将其与用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在新《章程》中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一创作和批评方法也随之消失。

高尔基的《母亲》是这一创作类型的早期范本。

3.萨姆金精神萨姆金是高尔基史诗性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的主人公。

他自私自利、自命不凡,灵魂空虚,卑鄙虚伪,海派和仇视革命,是个极端主义者的典型。

〃萨姆金精神〃即市份习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代名词。

4.解冻文学这一概念来源于爱伦堡发表于1954年的小说《解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文学出现了一股不同于左倾思潮的文学倾向,强调真实地反映生活,迎来了文学的活跃时期,这十年来的文学被称为〃解冻文学〃。

它不同于斯大林时代文坛上的歌颂文学,注意发扬民主精神,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尊重文艺创作的自由,反对文艺追随政治,反对个人崇拜,表达了〃关心人〃、〃爱护人〃的文学主题。

〃解冻文学〃的主要作品有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和阿克肖诺夫的《带星星的火车票》。

5小可克梅派是具有代表性的俄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初,它是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纯诗歌流派,以《阿波罗》杂志为理论阵地。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10章 20世纪文学(二)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二)20世纪西方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一)产生背景时间: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条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增加思想:人的孤独感、幻灭感、荒诞感和悲剧感成为主要内容非理性主义盛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现代社会人的异化以及现代人的孤独感、危机感、荒诞感、悲剧感等现代意识为基本主题。

2、在现代主义创作中,人的异化主题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扭曲、割裂和矛盾对立几个不同方面。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个人角度全面反抗社会。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种人们彼此隔膜、倾轧、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3)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物质世界、人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持以全面否定的态度。

(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从非理性主义出发,抱以不可知论的态度。

(三)艺术特色:1、重在表现主观自我,挖掘,展示人的心灵世界,具有浓郁的非理性色彩和鲜明的主观性、内向性,表现性特征。

2、善于使用象征、意识流、荒诞等表现手法,以及神话模式进行创作,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3、大胆采用不合逻辑常规的表现形式,醉心于种种形式技巧的创新和实验。

4、现代主义文学还把“审丑”、“览丑”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二、主要文学思潮(一)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产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长河小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产生的,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多卷本小说。

优点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2.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3.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

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

愤怒的青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文学派别。

这个派别的作家塑造了一种新的任务类型:他们是出身工人家庭或中下层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高于所出身的阶层,可是他们并不想成为绅士;他们对掌权者的特殊享受津津乐道,但又把权力看成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

这是一种反英雄人物。

2.代表作品有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迷惘的一代1.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恩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2.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3.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杰拉德,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冰山原则A.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B.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D.代表作品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硬汉形象1.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内转趋势】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从外在描写走向 内在描写,从注重描绘形成人物性格的客观世界走向注重描绘人 物的主观精神,努力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思辨倾向加强。
⑶【方法多样】创作方法多样化,情节日趋淡化,象征隐喻 、梦幻寓言、意识流等手法常被使用,自传成分增多。
⑷【长河小说】出现一批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即罗曼·罗兰 所说的“长河小说”。作家力图通过家庭的历史变迁或人物的一 生遭遇,对社会历史风貌作史诗性的反逝世后,苏联的政治以及党对文艺的方针政策发 生了重大变化。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文艺政策和创作的基 本趋势是提倡人道主义,反对粉饰现实,不断深人揭露生活 中的矛盾和冲突,揭露斯大林的错误。主要作家作品有爱伦 堡的《解冻》(文学新时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金采夫的 《不是单靠面包》、帕斯捷尔纳尔克的《日瓦戈医生》、索 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特瓦尔多夫斯基的 长诗《焦尔金游地府》、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 者们》。
Western Literature
第八章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英国 第三节 法国 第四节 德国 第五节 美国 第六节 俄国
第一节 概述
㈠文化背景
⑴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领域里都取得 了巨大进步。
⑵人类不断遇到困难曲折,乃至空前灾难,世 界持续剧变: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西方文学史 一旦灵魂开口言说, 啊!那么灵魂自己就不再言说! 许尔东 ——席勒
Western Literature
西方文学
第导一论章 导 论 第 第第一 二一章 章章 导 古古希希腊腊论、罗罗马马文:学自由与魔影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自由与魔影 第第三二章章 中中世世纪纪:文别学问“我”是谁 第 第 第第三 四 四三章 章 章章 中 文 文文世 艺艺艺纪 复复复: 兴兴兴别 ::文醒问 醒学“ 来来我的的”狂狂是欢欢谁与与忧忧郁郁 第 第第五 五四章 章章 古 古十典典七主主世义义纪::欧带带洲着着文锁锁学链链(跳跳古舞舞典的的主文文义学学) 第 第 第第六 六 七五章 章 章章 启 启 浪十蒙 漫蒙八主 主主世义 义义纪: ::欧““ 思洲人 想人文”有”学的多的(深远深启层我层蒙凸们凸主显就显义能)走多远 第第七六章章 浪十漫九主世义纪:浪思漫想主有义多文远学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八章 19世纪现实主义:金钱时代的心灵体系 第 第第八 九七章 章章 12十90九世 世世纪 纪纪现 现现实 实实主 主主义 义义: :文金揭学钱露时的代痛的苦心与灵快体感系 第 第第九 十八章 章章 2现二0代十世主世纪义纪现:现实性实主、主义荒义:诞文揭与学露死的亡痛苦与快感 第第十九章章 现二代十主世义纪:现性代、主荒义诞文与学死亡
⑵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 代的社会生活。
⑶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⑶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 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
㈢艺术特色
⑴【视野扩大】反映视野扩大,战争题材作品空前增多,劳 资矛盾得到更多的反映。
⑶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理论。 ⑷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弗洛伊德等非理性 主义强调人的精神中非理性,认为人的非理性因素 是世界的本源。
㈡思想特征
⑴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 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 们,使之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大多数同情和支持社 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不遗余力 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种种罪恶;在描写生活上 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 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
苏联文学
㈠19世纪末到1917年的文学(白银时代)
⑴作家 ⒈象征主义:索洛维约夫、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 斯、索洛古勃、勃留索夫、别雷、巴尔蒙特、勃洛克。 ⒉阿克梅派: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施坦姆。 ⒊未来主义:谢维里亚宁、马雅可夫斯基。 ⒋意象派:叶赛宁。
⑵特点 ⒈最大特征,就是打破了过去以某一种主义为主流的
文学格局,流派纷呈。 ⒉最大限度地跨越自身的界限,与其他人文学科互相
叠合交融。 ⒊名家辈出,名作繁多,尤其是女性作家的涌现。 ⒋密切关注现实生活。
苏联文学
㈡1917—1953年
十月革命初期和20年代苏联文坛相当活跃,苏共中央颁 布了两个文件,纠正了文坛上一些振别的左倾错误,对于发 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起了好的作用。
苏联文学
㈡1917—1953年
30年代后期,由于肃反扩大化,使一批有才华的作家消 失于文坛,一批优秀作品无法面世。卫国战争时期的主要作 品有:⑴诗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 ⑵长篇小说: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戈尔巴托夫的《不 屈的人们》。⑶戏剧:柯涅楚克的《前线》、列昂诺夫的《 侵略》、西蒙诺夫的《俄罗斯人》。
战后初期,苏共中央对文艺问题作了四个决议,对文艺 进行了不适当的干涉。两位有才华的作家——左琴柯和阿赫 玛托娃遭到了错误批判。此后的苏联文坛上,粉饰现实、公 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和政治鉴定式的文学批评有增无减,影 响了苏联文学的健康发展。这一时期较优秀的作品有法捷耶 夫的《青年近卫军》、爱伦堡的《暴风雨》、费定的《初欢 》《不平凡的夏天》,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是这一时 期最重要的小说。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有:三部长篇小说——富尔曼 诺夫的《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法捷耶夫 的《毁灭》;三位主要诗人及其作品:马雅可夫斯基的《列 宁》《好》,勃洛克的《第十二个》,抒情诗人叶赛宁的诗 集《俄罗斯与革命》《苏维埃俄罗斯》《安娜·斯涅金娜》等 。
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苏联文学创作和 批评的墓本方法,从而使文坛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这一时 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一批卷帙浩繁的史诗性作品的出现标志着苏联文学 走向成熟,如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肖洛霍夫 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苦难的历 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