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管理应知应会试题

环境保护管理应知应会试题

单位:姓名:

一、填空(每题1分,满分50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3、中国石油始终坚持“以绿色的方式生产清洁能源”为理念,“绿色方式”是指在生产的全流程中突出节能、、减排。

4、白雪峰总经理在公司2017年安全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安全是企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是天字号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5、“中央环保督察组”是由环保部牵头成立,中纪委、中组部的相关领导参加,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督察。

6、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主任贺荣芳在回顾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工作时提出,牢固树立“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

10、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加快重点行业、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1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推进(VOCS)污染治理。

1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全部进行。

13、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

14、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15、企业要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

1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规定排污。

17、各类排污单位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开展,落实治污减排、环境风险防范等责任。

23、超标准排污费的种类有:超标排污费、噪声超标排污费两种。

24、环保“三同时”是指新、改、扩建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

27、“碳排放”是指关于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28、“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大部分制冷剂等。

29、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30、公司外排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31、燃煤机组必须安装高效脱硝除尘设施,推动实施烟气脱硝全工况运行。

32、环境监测工作是县级以上保护部门的法定职责。

33、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监测质量进行审核和检查。

34、非甲烷总烃指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外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以碳计)。

35、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加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36、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能耗、安全、质量等标准。

37、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要求大力培育节能产业。

38、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39、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业要主动公开新建项目评价、企业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40、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规定建立重污染行业企业信息强制公开制度。

41、水污染防治新机制为“政府统领、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

42、《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年4月16日发布。

4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

44、所有排污单位必须依法实现全面排放。

45、《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严禁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批准、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46、《》“土十条”年5月28日发布。

47、《》“土十条”要求建设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48、《》“土十条”规定各地可制定国家标准的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4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50、从生产和生活中退出使用的固态、半固态物质被称为。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满分50分。)

1、污水在处理工艺期间可以产生的唯一有毒物质是(),这种有毒气体是由富硫废水有氧发酵形成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氮

2、目前所用的COD检测方法为()。

A、重铬酸钾法

B、库仑法

C、酸性法

3、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的系列标准。

A、环境管理

B、食品工业

C、药品生产

4、()不属于清洁能源。

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5、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6、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C、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依法负责的原则”。

A、生产者

B、运输者

C、污染者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环保法》将于()起施行。

A、2014年7月1日

B、2014年10月1日

C、2015年1月1日

9、PM2.5即细颗粒物,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的细颗粒物。

A、2.5厘米

B、2.5毫米

C、2.5微米

10、PM2.5又被称为()。

A、空气扬尘

B、大气酸雨

C、细颗粒物

11、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减少环境污染

C、保护公民健康

1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

A、实质工作

B、重要政策

C、基本国策

13、环保监督部门根据环境管理和总量控制发放()。

A、友好企业证

B、排污许可证

C、环保产业证

14、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15、不属于造成水体污染原因的是()。

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旅运、水运

16、符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

A、适度消耗资源, 不必保护环境

B、低度消耗资源, 适度消费和保护环境

C、不消耗资源, 以保护环境

17、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环境变化是指()。

A、环境影响

B、环境改善

C、环境改造

18、企事业单位向周围居民区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监测部门应在()进行监测。

A、厂内

B、厂外

C、厂界

19、某工厂产生的废酸液属于()。

A、废水

B、危险废物

C、废品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部门

C、利害关系人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明确授权()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

B、环保部门

C、建设部门

2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属于()环境事件。

A、一般

B、严重

C、较严重

23、公司污水处理厂污泥属于()。

A、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B、危险废物

C、生活垃圾

24、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该向()申请该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A、当地政府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当地公安机关

25、“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吨以上的,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A、2

B、3

C、4

2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B总量控制指标C、环境管理

2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2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29、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

C、奢华、浪费

3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

A、规范

B、标准

C、制度

3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3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3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4、危险化学品运输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属于()环境事件。

A、重大

B、特别重大

C、严重

3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36、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标准。

A、国家

B、地方污染物排放

C、地方环保部门确定

37、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38、防治污染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不得擅自()。

A、拆除或者闲置B停用或者损坏C、变更或者闲置

39、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A、12315

B、12369

C、12358

40、排污者必须按照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开展排污状况()。

A、自我监测

B、自我生产

C、自我监督

41、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A、一般废物转移联单

B、一般废物登记表

C、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42、()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环保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有关资料。

A、运输

B、收集

C、产生

43、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

A、鉴别标准

B、鉴别原则

C、识别标志

44、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A、危害程度

B、危险废物特性

C、形态

45、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按()处理。

A、生活垃圾

B、危险废物

C、一般固体废物

46、废矿物油应如何处理()。

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B、招标方式出售,价高者得

C、倒入下水道

47、国务院环境保护(),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职能部门

B、行政主管部门

C、主管部门

48、违反环保法,构成犯罪的,()。

A、开除公职

B、进行重罚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9、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审批单位

B、监督管理单位

C、建设单位

50、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制度。

A、鼓励

B、限期整改

C、淘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