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儿歌《冬天是什么》

合集下载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寒冷的冬天。

2. 通过学习儿歌《冬天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冬天到》歌词卡片、图片、雪花贴纸等。

2. 教学环境:温暖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带领幼儿做冬季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让幼儿感受冬天的活力。

2. 引入主题(2分钟):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景象,如雪花、冰冻等,让幼儿说出冬天的特征。

3. 学习儿歌(3分钟):教唱儿歌《冬天到》,讲解歌词含义,让幼儿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冬季情感。

4. 互动游戏(2分钟):分组进行“冬日接力”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加户外冬季活动,感受冬天的魅力。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冬季主题的作品,如绘画、手工等。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冬季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歌词学习中,部分幼儿跟不上节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音乐节奏的训练。

2. 在互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但个别幼儿表现出胆怯、不敢尝试的情绪,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予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 总体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儿歌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冬季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情况。

3. 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冬季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难点1. 儿歌《冬天到》的节奏感和音准。

2. 幼儿对冬季特征的理解和表达。

八、教学建议1. 对于儿歌的学习,可以先从简单易懂的句子开始教起,逐步增加难度。

2. 在冬季特征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教案

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教案

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教案教案:小班语言《冬天的小路》一、教学内容1. 教材:小班语言领域《冬天的小路》一课,选自《幼儿园课程教材》。

2. 内容:通过学习儿歌《冬天的小路》,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冬天的小路,知道冬天小路上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冬天小路上的特点,如“白雪皑皑”、“结冰”等。

2. 重点:让幼儿学会儿歌《冬天的小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冬天的小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录音机、磁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1.1 播放冬天景色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的特点。

1.2 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冬天的小路,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小路上的景色。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2.1 讲解儿歌《冬天的小路》的歌词,让幼儿理解歌词的含义。

2.2 分组讨论:让幼儿讨论冬天小路上的特点,如雪、冰等。

3. 学生活动(10分钟)3.1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手工材料制作冬天的小路。

3.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在小路上行走,体验冬天的乐趣。

4. 儿歌学唱(5分钟)4.1 播放儿歌《冬天的小路》,让幼儿跟唱。

4.2 分组比赛: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儿歌演唱比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冬天的小路2. 板书内容:冬天的小路——白雪皑皑、结冰、小动物行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小路,用彩笔描绘出冬天的小路。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冬天小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冬天小路上的特点?是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冬天的小路,亲身体验冬天的乐趣。

小班语言儿歌课件《冬天到》.

小班语言儿歌课件《冬天到》.

小班语言儿歌课件《冬天到》.一、教学内容《冬天到》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语言儿歌,选自小班语言教材第二章节“季节变化”。

歌词描述了冬天到来时的自然景象,如雪花飘落、北风呼啸等,以及孩子们在冬天里的欢乐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唱儿歌,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2. 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演唱儿歌。

3. 引导学生体验冬天活动的乐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儿歌歌词,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演唱儿歌。

难点:理解儿歌中冬天的特点,体验冬天活动的乐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音响设备、挂图、雪花贴纸。

学具:儿歌本、铅笔、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冬天的景象,如雪花飘落、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等,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的魅力。

同时,教师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让学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2. 学习儿歌(10分钟)(1)分组朗读儿歌,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节奏和情感。

(2)教授儿歌歌词,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儿歌内容。

(3)示范演唱儿歌,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朗读儿歌,巩固学习成果。

(2)分组演唱儿歌,选拔优秀演唱者。

(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冬天活动的乐趣。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冬天到》板书内容:冬天到,雪花飘,北风吹,气温低。

小朋友,堆雪人,滑雪板,乐趣多。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儿歌《冬天到》的内容,分享学习乐趣。

2. 请学生用彩纸剪出雪花,贴在窗户上,体验冬天氛围。

3. 完成儿歌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儿歌《冬天到》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冬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培养了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演唱儿歌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季的颜色儿歌

四季的颜色儿歌

四季的颜色儿歌
1. 《春天的色彩》
春天呀,那是绿色的呀!你看那小草探出脑袋,多像绿色的小精灵在跳舞呀,难道不是吗?
2. 《夏天的颜色》
夏天肯定是蓝色啦!那蓝蓝的天空,就像大海倒过来了一样,多神奇呀!
3. 《秋天的色彩》
秋天当然是金色的哟!满树的黄叶,就像黄金挂满了枝头,可不是嘛!
4. 《冬天的颜色》
冬天呀,是白色的呀!那雪花飘下来,不就像白糖撒了一地嘛,哈哈!
5. 《春的绚烂》
春天哟,各种颜色都有呢!花儿红的、粉的、紫的,像在比美呢,多有意思呀!
6. 《夏的缤纷》
夏天呢,多彩极了!泳池里蓝色的水,小朋友彩色的泳圈,多欢乐
呀!
7. 《秋的斑斓》
秋天啊,那是色彩的盛宴!红苹果、黄梨子、紫葡萄,像一幅画一样,对不对呀!
8. 《冬的纯净》
冬天啦,白色统治一切!大地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被子,多暖和呀!
9. 《四季的调色盘》
四季就像一个神奇的调色盘呀!春天涂绿,夏天抹蓝,秋天染上金黄,冬天刷成白色,多奇妙呀!
10. 《四季的颜色魔法》
四季呀,有着魔法般的颜色变化呢!从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冬天的寂静洁白,每个季节都让人惊叹呀,你说是不是呢!
我的观点结论:四季的颜色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美好和乐趣。

小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冬天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教材第四章《冬天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词汇学习(雪花、棉袄、雪人等)、句子练习("冬天到了,我可以做……"、"我喜欢冬天,因为……")、儿歌《小雪花》及故事分享《雪孩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掌握与冬天相关的词汇,如雪花、棉袄、雪人等。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冬天的事物和感受。

3. 通过儿歌和故事,培养幼儿对冬天的热爱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练习中,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冬天相关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雪花图片、棉袄、雪人玩具、PPT、儿歌《小雪花》音乐CD。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雪花、棉袄、雪人等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冬天里的趣事,引导他们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冬天图片,讲解词汇和句子的用法。

带领幼儿一起练习句子:“冬天到了,我可以做……”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词汇卡片游戏,巩固词汇学习。

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冬天场景,并尝试用新学的句子描述。

4. 儿歌学习(10分钟)教唱儿歌《小雪花》,让幼儿感受冬天的美丽。

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增加互动性。

5.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故事《雪孩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的趣事,引导他们用词汇和句子表达。

六、板书设计1. 冬天词汇:雪花、棉袄、雪人等。

2. 句子练习:冬天到了,我可以做……3. 儿歌《小雪花》歌词。

4. 故事《雪孩子》梗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冬天场景,并用新学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描述:“冬天到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堆雪人。

”句子练习:“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滑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儿歌、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冬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说、唱、动等多种形式,体验冬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度。

2. 通过学习儿歌《冬天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冬天到》歌词、图片、雪花贴纸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投影仪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教学卡片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冬季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引入主题(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冬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谈论冬天的特点,如雪花、冰冻等。

3. 学习儿歌(5分钟):教师示范唱儿歌《冬天到》,让幼儿跟随哼唱,熟悉歌词。

4. 歌词讲解(5分钟):解释歌词中的冬季景象,如雪花飘落、小喜鹊飞等,引导幼儿理解。

5. 互动环节(5分钟):分组进行歌词接龙游戏,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防止意外发生。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辅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超过了幼儿的认知范围。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肯定,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调整。

4. 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对儿歌《冬天到》的歌词记忆和理解程度。

3. 关注幼儿在集体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如歌词接龙游戏等。

4.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本次活动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冬季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冬天的乐趣。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语言活动以冬季为主题,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二节“冬天到”。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学习、冬季常见现象的描述以及冬季活动的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演唱儿歌《冬天到》;2. 学会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如雪花、冰冻等;3. 能够分享自己冬季的活动经历,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儿歌《冬天到》的歌词,能够正确演唱;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以及能够流利地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频设备、雪花贴纸;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冬季景象的PPT,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自己对冬季的印象;2. 儿歌学习:教唱儿歌《冬天到》,重点讲解歌词中的冬季现象,如雪花、冰冻等;3. 歌词实践:分组进行歌词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舞蹈等;4. 冬季现象描述:分发画纸,让幼儿用彩笔描绘出冬季景象,并可用雪花贴纸进行装饰;5. 分享冬季活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引导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反馈;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冬季常见现象的关键词以及幼儿的冬季活动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对冬季的现象描述,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记录;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儿歌《冬天到》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歌词实践活动。

在冬季现象描述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但在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时,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害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和自信心。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冬季主题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冬季DIY 等,让幼儿在家庭中感受冬季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次语言活动以冬季为主题,通过学习儿歌《冬天到》,让幼儿认识并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并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教案与反思

一、活动名称: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创作的乐趣。

2. 能够听懂并学说儿歌《冬天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冬天的图片、雪花、小动物手偶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冬天的一些季节特征。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的特征。

2. 教师演唱儿歌《冬天到》,引导幼儿听并提出问题,如“冬天到了,谁来了?谁没来?”等。

3. 教师讲解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4. 幼儿学唱儿歌,教师逐一教唱每个角色,让幼儿学说角色台词。

5. 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演唱儿歌。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演唱儿歌。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冬季主题,让幼儿观察并体验冬天的氛围。

3. 区域活动:在表演区,幼儿可以使用雪花、小动物手偶等进行表演,巩固活动内容。

反思: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他们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合作意识。

在活动延伸环节,家园共育的实施使得幼儿在家庭中也能感受到冬天的氛围,有助于巩固活动效果。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仍有困难,今后可以适当简化歌词,降低学习难度,让更多幼儿能够轻松参与活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儿歌《冬天到》并能够进行角色扮演。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冬天的季节特征,以及各个角色的特点。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冬天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冬天的特征。

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 游戏教学法:通过唱儿歌、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儿歌并理解内容。

八、活动步骤:1. 教师出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冬天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附:散文诗《冬天是什么》
青蛙,小熊和蛇说:"冬天呀,就是在树洞里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到春风吹来的时候,再醒来找东西吃……、
燕子,杜鹃和大雁说:"冬天呀,就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度过一个舒适的冬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飞回北方…….
松鼠,兔子和绵羊说:"冬天呀,就是换上一件厚厚的毛大衣,暖暖和和地过日子……
小蚂蚁说:"冬天呀,就是躲在树洞里,美美地吃秋天搬回来的好多食物…..
小朋友们说:"冬天呀,就是穿上棉袄,戴上棉帽,高高兴兴地坐上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冬天呀,就是我们快乐的时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