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作文全册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第2单元《写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2单元《写作》一. 教材分析《写作》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单元的主题是“情感的抒发”,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等多种写作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语言匮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丰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如优秀文章、写作指导书籍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了解写作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优秀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教案单元写作指导内容第一单元学习仿写第二单元说明的顺序第三单元学写读后感第四单元撰写演讲稿第五单元学写游记第六单元学写故事第一单元学会仿写教学目标1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2•进行仿写训练,提升仿写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岀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位列“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
可见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仿写的方法吧!二、了解仿写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
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既要借鉴范文的写法,又要发挥独创精神。
三、仿写的步骤(―)选好范文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
范文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模仿。
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
训练语言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1 •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1)一线贯穿法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跟随爬悬崖——被困悬崖中——引导下悬崖——从中有感悟;《社戏》:盼社戏---- 社戏途中看社戏------- 归航偷豆看戏后------ 怀念社戏。
(2)画面组合法如:《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济南的冬天》:阳光下朗照的山——薄雪下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最新八年级下册作文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第一单元【训练要求】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妈妈”。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的字眼,充满了希望、爱、抚慰和人的心灵中所有亲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
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
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宥的源泉,谁要是失去了母亲,就失去了他的头所依托的胸膛,失去了为他祝福的手,失去了保护他的眼睛……自然界的一切,都象征并表露着母性。
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以热量孕育了大地,用光明拥抱大地。
大地,是树木花草的母亲,她生育并培育它们,直到它们长大。
树木花草又是香甜可口的果实和充满活力的种子的慈母。
而宇宙万物的母亲,则是充满美和爱的无始无终的永恒不灭的绝对精神。
母亲这个字眼,蕴藏在我们的心底,就像果核埋在土地深处。
在我们悲伤、欢乐的时刻,这个字眼会从我们嘴里迸出,如同万里晴空和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溢出的芳香。
上面这篇优美动人的散文就是著名作家纪伯伦的《母亲颂》。
通过品读此文,相信一定会触发你对母爱的点滴回忆和联想。
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活动,使我们达到如下目标:①多角度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②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③培养自己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本单元指定的作文题目是《妈妈,您听我说》和《母爱》,但在具体写作时,只要是围绕“母爱”这一话题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母爱”这一话题,对同学们来说是毫不陌生的,但要写出好文章却不易。
因此,这里向大家提出如下要求,供写作时参考:1.选择的切入口要注意小、巧,以小见大,避免空洞笼统;2.将自己的真感实情融入叙述描写中,避免平铺直叙;3.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语言要力求生动、活泼。
4.选材要注意“避熟”,对那些用得过多、过滥的材料要坚决回避。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第二课时:如何选材和构思3. 第三课时: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4. 第四课时:如何写出优美的景物描写5. 第五课时: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议论作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作文教学的看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籍:关于作文技巧和方法的参考书籍。
3. 网络资源:关于作文的在线教程和优秀作文案例。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激励教学: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明确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示例法:展示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优秀的作文是如何写出来的。
3. 练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即时指导。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学习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第二周:学习如何选材和构思。
3. 第三周:学习如何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想要做好一份好的教案就要学会创新,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并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深入走进文本,读懂母亲的优秀品格,读懂母亲的爱子之心。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分析母亲的形象,概括母亲的品性。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欣赏公益广告《我为妈妈洗脚》。
师:从广告中可以看出: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影响。
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1、作者的母亲冯顺娣,教师引用作者《先母行述》中一段话。
2、速读课文,说说本文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什么感情?从哪里可看出来?三、解读探究1、找一找:找出文中语句说说我为什么要感谢母亲?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说一说: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品性,请你从文中找出概括性语句或典型事例来说一说。
(教师可从“母亲对我的训练、母亲与家人相处、母亲对自己的人格”三方面加以引导概括并赏析语句)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3、想一想: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全册)

2018审定改版最新教案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2018春季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简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阅读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写作:说明的顺序。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抒情。
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受。
写作: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写作:学写游记。
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第六单元:古诗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
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写作: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六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八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
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1、知识积累与运用:(1)掌握八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能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人教版)

如何写好状物的文章(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备课资料)一. 教学内容:如何写好状物的文章二、命题趋势(一)“状物”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状物”就是描绘事物。
状物的记叙文,就是写动物,写植物,写实物,把它们的形状、状态、颜色、特征描绘出来。
当然,这种记叙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二)状物的记叙文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描述植物植物包括花、草、藤、树,也包括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等。
例如《爱莲说》、《石榴》、《白杨礼赞》。
2、描述动物动物包括鱼、虫、鸟、兽。
它们有的在水中游,有的在空中飞,有的在山中跑……这些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动物都是我们描述的对象。
例如《海燕》、《白鹅》、《鹤群》。
3、描述物品物品多指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等。
4、描述建筑设施建筑设施是指建筑而成的东西,如桥、塔、喷水池、纪念碑、房屋等。
例如:《陋室铭》(三)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借物抒情——由物的特征引发情思,侧重情感的抒发。
三、探究写作方法:阅读例文,并回答问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问:这段文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使紫藤萝更加形象生动?问: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从以上例文,可总结出写作方法如下:了解事物的特征;静动结合;注重顺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融情于物,真切感人(结尾托物言志,抒发感情)四、写作方法指导1、了解事物的特征。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各种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范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
(2)运用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鼓励学生多读多写,积累语言素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 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 选材、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4. 批改和评价作文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各种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选材、构思、立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分析范文。
2. 互动式教学:讨论、合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多写多练,积累语言素材。
五、教学进程:1. 第一周: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分析范文。
2. 第二周: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3. 第三周:讲解选材、构思、立意的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4. 第四周:学习批改和评价作文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5. 第五周:总结作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作文评价:学生对作文的评价能力,包括对作文内容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运用。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范文的分析和写作技巧的讲解。
2. 范文材料:收集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范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写作练习材料:提供不同题材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对写作基本技法、技能方面的要求,具体说来,同学们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
(1)要言之有物,事情叙述要具体,抒发感情要真切,避免毫无真情的空话、套话。
(2)叙事要完整,表述过程中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避免平铺直叙,语言表述要尽量生动。最好能够围绕中心穿插适当的抒情或议论,写出内心感受。
我们可以模仿以下例子进行拓展。[学生讲,教师点评。]
鸟—一只鸟—一只死鸟—一只被刮到地上毛羽未丰的死鸟
绳一一根绳—一根细绳—一根拴在木桩上即将断裂的细绳
绳—一根绳—一根粗绳—一根挂在悬崖上的摇摇晃晃的粗绳
绳—一根绳—一根长绳—一根牵在孩子手中悠悠荡荡的长绳
绳——一根打了套结的绳——它挂在高高的绞刑架上
3、要训练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抒情和议论的写作方法,并注意写好段落间过渡的语言。
二、写作指导:
显然,这次作文是一个记事类的作文。写好这次作文有三个要点:选好事例,唤醒感动,注意写作方法。下面我们就逐步来看一下:
1、选好事例
选好你需要记的事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同学们需要选哪一件事来写呢?当然选你珍藏在心中的最难忘的那件事或者那些事。请同学们先加快往事,从中挑选一下符合本次作文的事吧——那段记忆你为什么要珍藏?那段记忆你为什么难忘?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要写的事就找到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文全册备课教案
第一次作文珍藏的记忆
一、训练目标:
1、继续学习写作记叙性文章。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然后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或几个生活片断,来表现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特点。通过每件事或每个生活片断来表现这个人的一个生活侧面。
2、写作时同学要注意记叙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2、唤醒感动
珍藏它是因为那件事太有意义了,难忘它是因为那件事太让你感动了。是的,一个人总会碰到令人感动的东西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无言的挥手,一个蹒跚的背影……都能让人感动不已。这微笑、这挥手、这背影……请你仔细口味吧,它对你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引发出的你的情感就在其中。
唤醒感动需要同学们训练回忆能力。同学们可以闭上眼睛,回忆我们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在闭目回忆过程中,学会安排回忆的线索。然后说出自己回忆出来的事情,并能够说出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自己的回忆。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在平时的作文学习中,大多数同学都能真实地写生活,但是写文章仅仅如实地表现事物,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方法,是不够的。一篇文章要想动情感人,还要善于写“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写作技法——“虚”。
二、“虚”的真面目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1、找出写“实”和抒情,议论的句子。
2、小结:“虚”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也就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所谓“虚”就是抒情,议论和想象的语句。一篇好文章往往是“虚”、“实”的完美结合。
三、想象训练:
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形状、各样色彩、各种质地的绳,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绳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假如此时在你面前放着一根绳,你会想到什么?
3、一些春天所特有的景物,如小草、花……
及一些跟春天没有必然联系的东西,如利风,大雨……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发表看法及抒发感情。
4、老师点拨:想象和抒情、议论是写“虚”必具的三种能力。写“虚”的常见方法有:A合理想象B直抒胸臆C在叙述、描写中抒情D在叙述、描写或说明中表明看法
5、以《我心目中绳——一根挂在墙头的绳——它牵着我在时光里游荡
刚才我们想的都是相对具体的绳,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下去,运用相关联想,我们都会想到一些什么呢?
纤绳——三峡的纤夫
拴在心灵中的绳——我
墙上的绳——幻影与错觉
绞刑架上的绳——受难者
拉风筝的绳——田野里的孩子
挂在悬崖上的绳——登山者
通过想象,“绳”被赋予了不同的人物,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思维是有千差万别的,思考使我们深刻,使我们成熟,让我们个性张扬,指引我们走向未来,所以希望同学们开动脑筋,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要求:1、最好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散文。2、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四、学生写作:略
讲评
第二次作文[放飞想象的翅膀,绽放情感的心花]
[设计思路]
首先出示一段短文,让学生找出“实”的部分和“虚”的部分,明确“虚”就是感情的想法;然后出示些简单的名称放飞学生的想象翅膀,发挥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涟漪,绽放闪烁思想灵感的火花。借“实”发挥,谈感受和想法;最后进行本次作文题目训练,让学生分析,思考,口头作文,再书面写作。
四、情感训练
训练二: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放学了,小凡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往家跑。刚绕过十字弯道,不料前面横着一辆卡车,小凡立即刹车,可是速度太快,“啪”的一声撞了个正着。幸好小凡顺势侧身倒地,才幸免“难”。小凡推着破车,顾不上疼痛仍匆匆赶路……“咚、咚、咚!”门“吱”地一声打开了,门口怒目圆睁的爸爸严阵以待。“我——”“啪!啪!”还未等小凡开口解释,脸上已刻上了两个重重的印记。接着又是厉声责问:“为什么晚10分钟到家?”小凡冲进屋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
(4)写出生活情景。此类文章最忌讳生编乱造,能够写出生活情景才能感人。
三、训练题目: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受到鼓舞,从而获得生活的力量。现在,请你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吧。
要求:联系实际口头作文,说说小凡当时的感情或想法。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小结:“虚”的真谛就是发自内心,源于真知,绝不是空泛抽象的,更不是硬加上去的。“虚”要水到渠成,自然天成。
五、学生作文
1学生听音乐《春天在哪里》,以“春天,让我看到什么或春天让我听到什么或春天让我想到什么”的句式开头,写几句话。
2、小组交流,老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