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习题答案-副本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7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事务(Transaction)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一个事务内的所有语句被作为一个整体,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的中的逻辑单元,相当于操作系统中的进程。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个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 )。
这四个特性简称ACID 特性。
2、试述事务的状态及转换。
3、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数据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资源,尤其是多用户可以同时存取相同的数据。
在这样的系统中,在同一时刻并发运行的事务数可达数百个。
若对事务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数据存、取的错误,破坏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可以防止数据不一致性出现。
4、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不一致性的情况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分为四种情况:丢失数修改、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和产生“幽灵”数据。
在数据库环境下,进行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有封锁(Locking)、时间戳(Timestamp)和乐观控制法。
商用的DBMS一般都采用封锁方法。
5、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哪些试述它们的含义。
封锁机制,即加锁(Locking),是一种并发控制机制,是用来调整对共享目标的并行存取的技术。
事务通过向封锁管理程序的系统组成部分发出请求而对事务加锁。
基本封锁类型有两种:共享锁(Share Locks,简记为S锁或读锁)和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记为X锁或写锁)。
6、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为封锁协议或加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
对封锁方式加不同的规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气态活染物控制技术基础一、填空题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在吸收剂中的不同,或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答】溶解度,化学反应2、用水吸收HC1气体属于,用N a OH溶液吸收S02属于,用酸性溶液吸收N H3属于。
【答】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化学吸收3、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吸收设备可分为、和三大类。
【答】表面吸收器,鼓泡式吸收器,喷洒式吸收器4、气体扩散同时发生在气相和液相中,扩散过程既包括,也包括。
【答】分子扩散,湍流扩散5、吸收操作线斜率Ls/G s称为吸收操作的液气比,物理含义为。
【答】处理单位惰性气体所消耗的纯吸收剂的量6、常用的吸收剂有和。
【答】水,碱金属钠、钾、铵或碱土金属钙、镁等的溶液7、防治S02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清洁生产工艺、采用低硫燃料、、及等。
M g2+, S二酸,氨【答】燃料脱硫,燃料固硫,烟气脱硫8、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存在结垢和堵塞问题,通过在吸收液中加入C a C l2、、、等添加剂可解决此问题。
【答】浆液的p H值,吸收温度,石灰石的粒度9、影响湿式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流体力学状态,控制溶液过饱和,吸收剂种类等。
【答】石灰/石灰石法,氧化镁法,钠碱法10、目前应用较多的脱硫方法有、、、氨吸收法、亚硫酸钠法、柠檬酸钠法等。
【答】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选择性),吸收法,吸附法11、吸附设备主要有、和三种类型。
【答】固定床吸附器,移动床吸附器,流化床吸附器12、影响吸附容量的因素有、、、和。
【答】吸附剂表面积、吸附剂的孔隙大小、孔径分布、分子极性、吸附剂分子上官能团性质13、吸附区高度的计算方法有法和法。
【答】穿透曲线法;希洛夫近似法14、希洛夫方程式为。
【答】x=K L-t015、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气体首先要除去粉尘、液滴等有害组分,其目的为。
【答】防止中毒16、催化剂的组成为、和。
【答】主活性组分;助催化剂;载体17、催化剂的性能主要指其、和。
第7章参考答案08

=4,addr(38) = 5,addr(61)=6,addr(84)=7。如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则关键字为 49
的结点的地址是(D)。
A. 8
B. 3
C. 5
D. 19
9.散列函数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函数值应当以(D)取其值域的每个值。
A.最大概率 B.最小概率 C.平均概率 D.同等概率
10.假定有 k 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法把这 k 个关键字存入散列表中,至少要
12. m 阶 B 树每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都小于或等于 m。(√)
13.散列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构造散列表时选取的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14.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15.当负载因子 α 小于 1 时,则向散列表中插人元素时不会引起冲突。(×)
16.查找表中数据元素的任何数据项都可以作为关键字。(x)
图 7-11 【解答]建树过程如图 7-11 所示。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体2资2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写5交、卷重底电保要。气护设管设装备线备置4高敷、调动中设电试作资技气高,料术课中并3试中、件资且卷包管中料拒试含路调试绝验线敷试卷动方槽设技作案、技术,以管术来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C程序设计第七章课后练习答案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2009-05-16 10:567.7 打印“魔方阵”。
所谓魔方阵是指这样的方阵,它的每一行、每一列和对角线之和均相等。
例如,三阶魔方阵为8 1 63 5 74 9 2要求打印出由1 到n2 的自然数构成的魔方阵。
/******************************************************************** **算法思路:魔方阵中各数的排列规律如下:**(1)将1放在第一行中间一列**(2)从2开始直到n×n止各数依次按下列规则存放:每一个数存放的行比前一个数的** 行数减1,列数加1**(3)如果上一个数的行数为1,则下一个数的行数为n(指最下一行)**(4)当上一个数的列数为n时,下一个数的列数应为1,行数减1**(5)如果按上面的规则确定的位置数已有数,或者上一个数是第1行第n列时,则把** 下一个数放在上一个数的下面********************************************************************/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a[16][16],i,j,k,p,m,n;/*初始化*/p=1;while(p==1){printf("input n.(0<n<=15,n是奇数.)\n");scanf("%d",&n);if((n != 0) && (n<=15) && (n%2 != 0)){printf("矩阵阶数是%d\n",n);p=0;}}for(i=1;i<=n;i++)for(j=1;j<=n;j++) a[i][j]=0;/*建立魔方*/j=n/2+1;a[1][j]=1;for(k=2;k<=n*n;k++){i=i-1;j=j+1;if((i<1)&&(j>n)){i=i+2;j=j-1;}else{if(i<1) i=n;if(j>n) j=1;}if(a[i][j]==0) a[i][j]=k;else{i=i+2;j=j-1;a[i][j]=k;}}/*输出*/for(i=1;i<=n;i++){for(j=1;j<=n;j++)printf("%5d",a[i][j]);printf("\n");}}7.8 找出一个二维数组中的鞍点,即该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上最大,在该列上最小。
普通化学赵士铎课后习题答案---副本

普通化学赵士铎课后习题答案---副本(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普通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中国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第一章 分散系1.1 (1)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2)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渗透压大于植物根细胞液的渗透压 (3)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1.2 沸点不断上升,至溶液达到饱和后,沸点恒定;蒸气凝结温度恒定,等于溶剂的沸点。
1.3%6.1)O H (/1)O H ()O H ()O H ()O H ()O H ()O H (kg mol 91.097.0%mol kg 034.0/%0.3)O H (1)O H (/)O H ()O H (L mol 88.0mol34g L g 1000%0.3)O H ()O H ()O H (2222222222221-1-222222221-1--1222222=+=+=⋅=⋅=-=⋅=⋅⋅⨯==M b b n n n x w M w b M w c ρ1.4 凝固点自高至低顺序:葡萄糖溶液、醋酸溶液、氯化钾溶液 1.5b = 1.17 mol kg -1T b = K b b = 0.52K kg mol -1 1.17 mol kg -1 = 0.61K T b = 373.76K = 100.61℃T f = K f b = 1.86K kg mol -1 1.17 mol kg -1 = 2.18K T f = 270.87K = - 2.181.6 = cRT = RT VMm /1-4-1-1m ol g 100.2kPa499.0L 10.0K 300K m ol L 8.31kPa g 40.0⋅⨯=⨯⨯⋅⋅⋅⨯==πV mRT M1.721:2: 30 1280.3 : 1610.2 : 15.9= 化合物中C 、H 、O 原子数比为21:30:21--1A b B f mol g 3105.00g 0.33K g 100.0mol kg K 12.5⋅=⨯⨯⋅⋅=∆=m T m K M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 21H 30O 21.81-B 2BB 22222mol g 4.342)O H (/)O H (}CO )NH {(/}CO )NH {(⋅=∴=M m M m m M m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2.1 (1)错误;(2)正确;(3) 错误;(4)错误;(5)正确;(6)正确;(7) 错误;(8)错误2.2 (1/4)[反应式(1)-反应式(2)]得:(1/2)N2(g)+(1/2)O2(g)=NO(g)f Hm(NO,g)=(1/4){rHm(1) -rHm(2)}=(1/4)[-1107kJ mol-1-(-1150 kJ mol-1)]=90 kJ mol-12.3 (1/4)[反应式(3)-反应式(4)+3反应式(2)- 反应式(1)]得:N2(g)+2H2(g)=N2H4(l)(5)f Hm(N2H4,,g)=(1/4){rHm(3) -rHm(4)+ 3rHm(2) -r Hm(1)} =(1/4){-143kJ mol-1-(-286kJ mol-1+3(-317kJ mol-1)-(-1010kJ mol-1)) =50.5 kJ mol-12反应式(4)-反应式(5)得:N2H4(l)+ )O2(g)= N2(g)+2H2O(l)r Hm=2rHm(4)-rHm(5)=2(-286 kJ mol-1)- 50.5kJ mol-1= -622.5 kJ mol-12.4r Hm=2fHm(CO2,g)+3fHm(H2O,l)+(-1)fHm(CH3OCH3,l)+(-3)f Hm(O2,g)fHm(CH3OCH3,l) =2fHm(CO2,g) +3fHm(H2O,l)-rHm= -183 kJ mol-12.5C(s)+O2(g)rHm(1) CO2(g)r Hm(2)rHm(3)CO(g)+(1/2)O2(g)由题意知,r Hm(1)<0,rHm(2)<0,rHm(3)<0r Hm(1)=rHm(2)+rHm(3)r Hm(1)-rHm(3)=rHm(2)<0即:以碳直接作燃料时放热较多2.6 C(s)+H2O(g)=CO(g)+H2(g)r Hm=fHm(CO,g)+ (-1)fHm(H2O,g)=-110.5 kJ mol-1 -(-)241.8 kJ mol-1=131.3 kJ mol-1C(s)+O2(g)+H2O(g)rHm(1) CO2(g) +H2O(g)r Hm(2)rHm(3)CO(g)+H2(g)+O2(g)r Hm(1)=rHm(2)+rHm(3)rHm(1) -r Hm(3) =rHm(2)>0由题意知,rHm(1)<0,rHm(3)<0 故:以水煤气作燃料时放热较多2.7 均为熵增过程。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经济法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出面值150万元的支票,支付前欠货款,但甲公司账面无款支付,属于空头支票。
根据票据法规定,金融管理部门有权对甲公司处以()万元的罚款。
A.7.5B.3C.10.5D.0.32、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关于支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支票的出票日期可以出票人授权补记B.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得支取现金C.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出票日起1个月D.持票人提示付款时,支票的出票人账户金额不足的,银行应先向持票人支付票款3、甲公司从异地乙公司购进彩电一批,于2009年4月20日开出了10万元的见票后3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该笔货款,乙公司于4月28日提示承兑,则乙公司最迟于2009年()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A.5月20日B.6月20日C.7月30日D.8月8日4、票据的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应当自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通知的期限是()。
A.自收到有关证明之日起3日内B.自收到有关证明之日起5日内C.自收到有关证明之日起7日内D.自收到有关证明之日起10日内5、接受汇票出票人的付款委托同意承担支付票款义务的人,是指()。
A.被背书人B.背书人C.承兑人D.保证人6、见票即付的汇票和银行本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时效为()。
A.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B.自票据出票日起2年C.自票据到期日起6个月D.自票据出票日起3个月7、下列各项中,属于出票行为的有()。
A.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B.持票人在票据背面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C.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D.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而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8、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票据基本当事人的是()。
A.出票人B.收款人C.付款人D.保证人9、关于国内信用证特征的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国内信用证可以用于转账结算,也可以支取现金B.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C.国内信用证结算方式只适用于国内企业商品交易的货款结算D.国内信用申请人交存的保证金和其存款账户余额不足支付的,开证行仍应在规定的付款时间内进行付款10、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收款人根据购销合同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是()。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第七章课后答案

13在所用主存储器芯片已确定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大幅度提高主存储器系统的读写 速度的办法是什么?
答:在所用主存储器芯片已确定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大幅度提高主存储器系统的读 写速度的办法是采用成组传送数据的方式,该方式是指用于提高在数据总线上的数 据输入/输出能力的一种技术。即通过地址总线传送一次地址后,能连续在数据总 线上传送多个(一组)数据,而不像正常总线工作方式那样,每传送一次数据,总 要用两段时间,即先送一次地址(地址时间),后送一次数据传送(数据时间)。 在成组传送方式,为传送N个数据,就可以用N+1个总线时钟周期,而不再是用 2N个总线时钟周期,使总线上的数据入/出尖峰提高一倍。
01
12存储器读写操作时,地址信号、片选信 号、读写命令、读出的数据或写入的数据, 在时间配合上要满足些什么关系?
02
答:存储器读写操作时,地址信号、片选信 号、读写命令、读出的数据或写入的数据, 它们之间在时序配合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 有了稳定的地址与片选信号才可以读;有了 稳定的地址和写入的数据,再有了片选信号 才能再给出写命令,以便保证无误的写操作。 此外,这些信号应有一定的持续时间,以保 证读写操作得以正常完成。
202X
计算机组成原 理第七章习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7.1.在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它们的应用是建 立在程序的什么特性之上的?
答:在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总是采用由三种运行原理不同,性能差异 很大的存储介质分别构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再将它 们组成三级结构的统一管理、高度的一体化存储器系统。由高速缓冲存储器 缓解主存储器读写速度慢,不能满足CPU运行速度需要的矛盾;用虚拟存储 器更大的存储空间,解决主存储器容量小,存不下更大程序与更多数据的难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顶点的度之和与边数之和的关系?
②有向图中顶点的入度之和与出度之和的关系?
③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边才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若采用
邻接矩阵表示,则该矩阵的大小是多少?
④具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至少应有多少条弧才能确保是强连通图的?为什
么?
①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后等于所有边数的2倍
无向图中,顶点的度数之和是边数的两倍。
有向图中,任意一条边AB(A->B)都会给A提供一个出度,给B提供一个入度,所以顶点的度之和=2*顶点入度之和=2*顶点出度之
和=顶点入度之和+顶点出度之和=边数的两倍。
②对任意有向图顶点出度之和等于入度之和,且等于边的条数
③至少应有n-1条边。
大小是n*n
④n。
在有向图G中,如果对于任何两个不相同的点a,b,从a到b和从b到a都存在路径,则称G是强连通图,强连通图必须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回到原处,每个节点至少要一条出路。
⑵设一有向图G=(V,E),其中V={a,b,c,d,e},
E={<a,b>,<a,d>,<b,a>,<c,b>,<c,d>,<d,e>,<e,a>,<e,b>,<e,c>}
①请画出该有向图,并求各顶点的入度和出度。
②分别画出有向图的正邻接链表和逆邻接链表。
有向图:
ab
e
dc
a:出度2,入度2b:出度1,入度3c:出度2,入度1
d:出度1,入度2e:出度3,入度1
正邻接链表
0a213?
1b10?
2c213?
3d14?
4e3012?
逆邻接链表
14?
1b3
024?
2c14?
3d2
02?
4e13?
⑶对图7-27所示的带权无向图。
①写出相应的邻接矩阵表示。
②写出相应的边表表示。
③求出各顶点的度。
邻接矩阵:
∞963∞∞
9∞∞58∞
6∞∞295
352∞∞7
∞89∞∞4
∞∞574∞
边表表示:
顶点表边表
01019
12026
23033
34135
45148
249
255
357
454
各顶点的度:
顶点1的度:3顶点2的度:3顶点3的度:4
顶点4的度:4顶点5的度:3顶点6的度:3
⑷已知有向图的逆邻接链表如图7-28所示。
①画出该有向图。
②写出相应的邻接矩阵表示。
③写出从顶点V1开始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序列。
④画出从顶点V1开始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生成树。
有向图:
V2
V3
V1
V5
V4
邻接矩阵表示:
01010
10000
1100110100
01110
深度优先遍历序列:V1V4V3V5V2
广度优先遍历序列:V1V2V4V3V5或V1V4V2V3V5
深度优先生成树
V1
V4
V3
V5
V2
广度优先生成树
V1
V4V2
V3
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