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应用原则

合集下载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明确病因:在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诊断,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对于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患者,在明确联合用药指征及指征后,可以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等,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方案。

遵循药物经济学原则: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药物的成本-效果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抗生素。

总之,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 抗生素的运用原则1.抗菌药物运用近况(1)高运用率(2)高不合理率(3)高耐药产生率(4)高掉败率(5)高经费开支2.抗菌药物临床运用基起源基本则(1)尽早肯定病原学诊断.(2)依各药的药理学特色,即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特色用药. (3)用药进程必须留意患者的心理.病理特色,懂得并存疾病的近况,其对肯定用药计划的可能影响,使治疗计划“个别化”,力争最佳疗效.(4)春结合用药.预防性用药和局部用药要有章可循.(5)像存眷疗效一样存眷不良反响.3.治疗用药的留意事项(1)细菌沾染的患者(2)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3)药物的感化特色(4)统筹病人心理.病理.免疫状态4.抗菌药物的临床运用类型(1)经验治疗:未获成果前或病情不许可耽搁的情形下,可依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致病菌,进行经验治疗(2)针对性治疗:获得造就成果和药敏实验成果后调剂用药计划抗菌药物临床运用计谋(3)转换治疗:指对急性或中.重度沾染而住院患者,先静脉赐与抗菌药,待3~5天临床症状有显著改良后,实时改为口服抗菌药. (4)序贯治疗: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转换治疗中静脉与口服给药都能达到类似的血药浓度的转换治疗.如大多半喹诺酮类(5)降级治疗:静脉给药转为口服治疗时血药浓度会降低者.如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6)猛击(hitting hard)原则:重症病院获得性肺炎和ICU内沾染最初经验性治疗必须笼罩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及MRSA称之为猛击原则.(7)降阶梯治疗:明白病原菌后,立刻缩窄抗菌谱,改为迟钝和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这种给药方法,称为降阶梯治疗.5.抗菌药物的改换和疗程(1)抗菌药物的改换:一般沾染患者用药72h(重症沾染48h)后,可依据疗效或临床微生物检讨成果,决议是否须要改换所用抗菌药物(2)疗程:一般沾染待体温正常.症状消退.体征及实验室检讨显著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持续用药72h,特别沾染按特定疗程履行6.抗菌药物的结合用药常采取滋生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等)结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克制剂结合,以获协同抗菌感化.结合用药实用于下列情形:(1)病原体不明的轻微沾染(2)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混杂沾染(3)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轻微沾染(4)单一药物不克不及有用掌握的耐药菌株沾染,特别是病院沾染(5)结合用药的协同感化可使单一抗菌药物剂量减小,因而削减不良反响(6)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强化期治疗时应采取四联.三联,巩固期以二联为宜7.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重要的耐药菌1)耐药菌沾染检出的病菌中所占比例最高2)致病性较强,常成为直接致逝世原因3)耐药情势多样,变更频仍4) PDR/XDR,让沾染真的无药可救,临床治疗变得十分艰苦8.耐药近况及特色1)耐药菌种数多;2)耐药面宽(几乎涉及所有抗菌药物);3)耐药率高,并多呈上升趋向;4)多重耐药与交叉耐药均许多见;5)耐药机制多样,并陆续发明新的耐药机制,且一菌可同时有多种机制介入.9.面临耐药,怎么办?1)经验性计谋性换药2)周期性轮回用药3)恰当限制运用过多的药物4)尽力选用迟钝药或恰当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包含滥用)5)总之,削减其选择压力.愿望尽少诱发新耐药机制的产生,以遏制耐药率上升9.1耐药株不动杆菌沾染鲍曼不动杆菌是呼吸机相干性肺炎最罕有的病原菌之一.1)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优于美洛培南2)羧苄西林.亚胺培南或??-内酰胺类的复方制剂,结合氨基糖苷类,具有协同感化3)氟喹诺酮类联用阿米卡星亦有协同感化9.2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沾染1)大剂量青霉素2)万古霉素3)或依药敏制订联用计划9.3产AmpC的细菌沾染1)对三代头孢的复合剂(舒普深)耐药2)仇人孢西丁.氨基糖苷类耐药3)可选碳青霉烯类4)可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二.社区获得性沾染时抗生素的运用引起CAI 的病原体中以细菌( 包含非典范病原体).病毒多见,在免疫功效受损者易产生真菌沾染.受累的部位常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系等.而社区获得性肺炎在CAI 中占领重要地位.1.急诊CAP抗菌药物选择须要斟酌以下身分:1)抗菌感化2)药代动力学特征(PK/KD)3)安然性4)依从性5)经济学2.住院(非ICU)患者初始治疗推举1)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克制剂(如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结合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如打针用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结合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3)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三.病院获得性沾染时抗生素的运用G-杆菌在病院沾染致病菌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日益成为ICU 病房病院沾染的重要病原菌.1.ICU 产生病院获得性沾染的原因1)老年患者居多,而其心理防御功效和免疫机能均显著降低,较轻易产生病院获得性沾染.2)大多归并有基本疾病,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效降低,从而导致病院获得性沾染的产生.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纵易使病原菌经由过程损坏的黏膜樊篱侵入或沿导管逆行引起沾染.4)长期大量运用抗生素,使得ICU 自身就是各类耐药菌高度分散的地方.5)抗生素不合理运用,引起菌群掉调,耐药菌的消失.2.病院获得性沾染的耐药性研讨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的耐药性较强.2)鲍曼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等耐药率均达到了50%以上,该菌为病院内沾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迟钝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00. 00%) .左氧氟沙星( 70. 83%) .头孢他啶( 70. 83%)和头孢噻肟钠( 54. 17%) ,耐药率均在50%以上.四.小结1.抗生素运用原则:依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合药物的感化特色,并统筹病人心理.病理.免疫状态进行合理用药.2.面临耐药菌,应当采纳经验性计谋性换药,恰当限制运用过多的药物,尽力选用迟钝药或恰当联用,防止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应用原则

抗生素应用原则

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一定要有严格的用药指征,否则绝对不能滥用。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和非细菌性发热(如结缔组织病、血液病、变态反应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和恶性肿瘤等),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证。

如能检出细菌,最好做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判断细菌对哪一种抗生素最敏感最有效的测试方法),选用抗菌效力最强的窄谱抗生素(窄谱抗生素是指仅对1~2种细菌有作用的抗生素)。

如不能检出细菌,但从临床角度考虑确属细菌感染,或虽已检出细菌,因条件所限不能做药敏试验,则宜选用广谱抗生素(即对多种细菌都有效的抗生素)。

对使用抗生素指征明确、细菌对药物又敏感者,为迅速控制感染,通常要给足量,且有一定疗程(即用药时间),“蜻蜓点水”式的用药方法对治疗不利。

但需指出,如系老年人、儿童、孕妇、体弱消瘦、肝肾功能不好者,则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时间应酌减。

根据需要,可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指征是:①病情特别严重,如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等。

②数种细菌混合感染,有的细菌对单一抗生素不敏感。

③有时单用一种抗生素要想达到血液有效浓度则用药剂量太大,患者不能耐受其毒副反应,这时加用另一种抗生素可减少该药的用量,既可达到同样疗效,又减小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但联合用药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以两种为宜。

选择药物时必须是有协同或相加作用(所谓协同或相加作用,是指两种抗生素合用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大于两药单用的总和)而没有拮抗作用(即疗效互相抵消)。

如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时,要考虑是否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短、给药途径不当、全身免疫功能差等因素所致。

如与此有关,只要对这些原因予以调整和改善,疗效就会提高,不要频繁地更换药物,造成用药混乱,这对患者有害无益。

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诊断不清时,使用抗生素“试验治疗”虽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但要慎重,不能滥用,特别是不能过早使用。

因为这种“试验治疗”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发热得到暂时控制,也不能科学地证明其疗效;如用药并非适应证,则后患无穷。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

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目前医院对抗生素的应用很严格,在我们小时候可能经常使用消炎药物,一有病就输液。

虽然疾病可以很快消失,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意识的发展,已经意识到抗生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生存危险,所以,应该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因为抗生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破坏。

那么,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是怎样的呢?1、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青霉素(G):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10%葡萄糖液100ml,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G-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7天。

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

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内酰胺抗生素的G+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

合理应用抗生素,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抗生素用药的基本原则:
1、正确选择,使用抗生素的前提必须明确病因,应尽一切努力及早分离出致病菌,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获得前,可根据病情特点和临床经验来选择用药。

2、严格掌握适应症,分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除了合并继发感染的病毒感染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应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过程,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根据个体差异和遗传特异性选择用药。

4、灵活调整,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案,尽量根据个体差异做到剂量个体化和浮动化。

5、慎重配伍用药,要注意抗生素之间和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6、掌握联合用药的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防止滥用。

根据抗生素敏感实验细菌的培养结果来选用、更换抗生素,在细菌培养结果未作出报告之前,根据感染症状、入侵部位、细菌定植使用必要的抗生素。

二、当确定病原菌后,应按各种抗生素的抗菌谱选用高效低毒的抗生素。

三、根据人体免疫力、肝肾功能情况,尤其是新生儿、老人、孕妇、代谢机能降低的病人应谨慎选用抗生素。

四、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有严格的指标,即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及增加毒、副作用。

五、预防用药,一般不宜应用广谱抗生素(继发感染例外)。

严禁把无根据的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六、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应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根据细菌学检验结果、结合临床,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对原来的抗生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后应停用抗生素。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治疗或预防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在医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抗生素也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抗生素应用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原则:1.1 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要提前停止使用。

1.2 合理使用:只有在确诊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时才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则不适合使用抗生素。

1.3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安全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

在有条件下,根据病原学和药敏学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1.4 短时使用: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出现耐药性的风险。

不要随意续方或超过医生建议的使用时间。

1.5 防止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等。

2. 注意事项:2.1 避免滥用: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果。

因此,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严禁将自己剩余的抗生素给他人使用。

2.2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关注可能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2.3 遵循药物说明书:使用抗生素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用药方法、剂量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信息。

如有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2.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使用抗生素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

2.5 避免饮酒:一些抗生素不宜与酒精同时使用,因为酒精可能干扰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并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饮酒。

2.6 避免在孕期和哺乳期使用: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应避免使用抗生素,除非有医生指导。

一些抗生素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抗生素应用原则

抗生素应用原则

抗生素应用原则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1、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

2、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3、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4、青霉素(G ):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 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

5、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

6、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10% 葡萄糖液100ml ,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G - 杆菌感染、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疗程约7 天。

要注意其能引起耳、肾毒性。

7、喹诺酮类:多适用于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及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

8、头孢菌素:除第一代、某些第二代及口服制剂外,一般属于非首选药物。

如属于中度及重度医院内感染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医院内重症感染、重症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可考虑用泰能。

9、最好按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要熟悉选用药物的抗菌活性、药效学及药动学。

10、当一种抗菌药物能控制感染时,尽可能不采取联用,减少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11、单一抗菌药物无效时或重度感染病人,可按药敏试验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联用,一般不联用三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12、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抗生素贵,如病情许可应口服抗生素。

13、严重感染的病人初期需要静滴抗生素,待病情稳定后可改用相同口服抗生素。

14、重症感染者如用头孢他定及泰能可考虑经验治疗。

在某些临床情况下也可考虑次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这样可延长前者的抗菌性。

15、要严格掌握万古霉素适应症,①由耐β —内酰胺抗生素的G+ 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② G + 球菌感染病人对β —内酰胺抗生素严重过敏;③抗生素相关肠炎患者,用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病情十分严重,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等再用该抗生素。

16、如遇两种抗生素对同一种细菌敏感时,则选其中便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追问母亲最近进食情况,婆婆告知,母亲喜吃橘子,每次 将橘子排成一长列,每次要吃10多个,一天2-3斤.嘱母亲 停吃橘子,患儿喝白糖水,暂不用药,3个月后复查患儿完 全恢复正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细仔的体检:查体是很重要的,很多疾病有时就在发现 一项体征诊断即可明确,因此我们很重视查体,轻易不 放过任何细节.
(BMJ 1998;317:60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1、耐药性-耐药基因的传播(如喹诺酮类) 2、实验失败 用市售鸡蛋不能获培养结果 3、经济损失 大量产品退回消毁 4、归罪于医师 病人化了高昂医疗费用未能挽救生
命,表现在G(-)、G(+)、结核杆菌耐药 5、真菌感染迅速增加 临床诊治难度大 6、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首先要明确病原菌,从临床通过问病史,查体和 必要的化验来推测属于哪个系统那种病,然后 分析是何种菌,再开始用药.如果临床怀疑是病 毒性疾病,可以观察,暂不用抗生素. 我们教给 学生的概念是,只有将基本功做好,才能有效的 分析病例,否则是纸上谈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首先要重视病史的采集、全面的查体及三大常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③女性40多岁,因高热2周伴贫血黄疸住在某院,转来我院门 诊,诊断不明.追问病史,患者与其同事(4位男性)2周前由 国外回京,路过非洲某机场,4位男士均穿西服,只有患者因 夏天穿的是裙子.在非洲候机场等待2-3小时.回国后只有 患者出现高热贫血黄疸.在我院门诊查血色素4.2克,临床 诊断恶性疟疾,在报告未出来前就开始抗疟治疗.下午回报 明确找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
④女性40多岁间断发热2个月,出汗多,食欲稍差,体重减轻. 来我院门诊,查体未发现异常.追问病史.患者爱人系收购 皮毛的,而患者是检查皮毛质量的,否认接触牛羊或接羊羔 史,但进一步问患者鉴定皮毛时,经常用手触摸皮毛的.在 说服病人可能存在布鲁杆菌病后,建议查布鲁杆菌凝集试 验,结果为阳性,经用多西环素后恢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⑤2月新生儿出现皮肤发黄半个月,出生时不黄,检查是 正常的,近2周来皮肤发黄,查肝功ALT正常,TBIL IBIL稍 高,乙肝五项亦正常,父母亲无肝炎史,患儿食欲良好,因 为才出生未吃橘子系母乳喂养.查体:患儿发育营养良好, 皮肤黄染,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③斑疹伤寒的皮疹很特殊,既有充血性又有出血性,我从 未见过,一次急诊室一位病人是澡堂的服务员,40多岁, 因发热全身皮疹,不可能是麻疹,诊断不明.无奈找张主 任看,他看后说皮疹非常典型,我在一旁很不自在,就问 什么病.主任回答,先看皮疹有充血又有出血点,这是典 型的斑疹伤寒,灭虱后收住院,用四环素(当时尚无多西 环素)治疗恢复.
1)病史的采集:协和医大每位见习生要求收16个病例写 16份病历,每份均有导师亲自核对,导师带学生去病房, 即使学生已经详细问过,但导师仍然要补充询问.因为 学生刚入临床缺乏经验,在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主任、 主治医师查房,也一样要问病人的症状.
举例:①一位50多岁女性因发热腰痛3-4个月住院,查房 时主任问病人,疼痛的情况,病人诉说坐、卧、站任何 姿势均痛.乃令其坐起,轻叩脊椎,至L2患者极痛,立即 做腰椎MRI发现骨质破坏诊断腰椎结核,改用硬板床并 用钢丝架固定腰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男性德语教师因寒战发热5天于2002-3-15住院,查 体:心脏有房颤,腹部,肝脾不大.诊断病毒性心肌 炎,住院第二天全身出现充血性皮疹,皮科会诊考 虑玫瑰疹,急查肥达+外斐反应.结果外斐1:160.追 问病史,患者于春节期间去哈尔滨,住院医师认为 其坐飞机由北京直飞哈尔滨,仔细询问患者是北京 飞大连,但由大连去哈尔滨是坐火车的硬坐,回京 也是坐的火车,当时火车拥挤,在起头上方很多棉 被行李.因为正值春节大量民工回家过年,棉被内 可能存在虱子,可能叮咬患者,致其感染斑疹伤寒. 乃改用多西环素,患者很快退热恢复.外斐反应最 高达1:40960.房颤是合并心机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菌耐药机制: 1、降低细菌胞膜的通透性或改变porin 通道 2、产酶使抗生素灭活--产内酰胺酶、AG灭活
酶等 3、改变抗生素的靶位--PBP、DNA旋转酶、
RNA 多聚酶 4、使抗生素泵出增加--细胞膜上的改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生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④女性20多岁,因贫血住院,住院一周后出现皮肤黄疸, 双手掌亦明显发黄,查血总胆红质升高以间接为主,病 房医师找我,我看过病人后,问她你最近吃橘子吗?她说 在她们家乡橘子很少,来京后每天吃2-3斤,我说着就是 手掌发黄总胆红升高的原因,停吃橘子多饮水就好了.
此外在人体内进食含抗生素的肉(鸡鸭鱼肉)进入畅 内释放抗生素使肠腔内的细菌,不断因抗生素的刺激产生耐 药性,导致临床用药无效。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应用范围 人类用(50%)
农业用(50%)
应用类型 医院20% 社区80% 治疗性20% 预防或促生长
80%
有疑问的应用 20%-50%不需要 40%-80%高度怀疑
抗生素在各领域内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除医学外涉及农、林、牧、副(禽类)、渔均在应用 抗生素,有些是治疗但绝大部分是预防。如防止细菌、病毒、 和昆虫的繁殖,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直接影响经济的收获。 少量有限的应用是有益的,但大量广泛的用带来的后果不堪 设想。如BMJ报道鲑鱼池塘内一英亩放50-60kg,可造成长 期危害。另外我国出口的蟹等因抗生素超标而被退回。
举例①心脏或甲状腺部位听到杂音就可诊断心脏病心内 膜炎或甲亢;如发现脑膜刺激症(颈部有抵抗,克氏征 阳性)就应做腰穿,帮助明确脑膜炎;颈部或锁骨上摸 到肿大淋巴结,活检有利于诊断结核或转移癌. ②有一次一位住院病人高热多日,胸片未见肺炎,就 找李教授,他仔细查体,发现双臀部深处有波动感经穿 次为脓肿,请外科局部切开引流后体温下降.这件事给 我印象很深,我觉得自己查体还不过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