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小学语文五下第五单元语文天地《职业》课文解读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2.能找出插叙的部分,并了解他们的作用。继续练习写心得笔记。
3.继续练习用不同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围绕“心愿”写一篇文章,既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
4.继续练习独立识字,认字19个,写字22个。
5.理解“慈悲、撇嘴、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潜身、滋润、躯壳、孕育、吮吸、积攒、明媚、絮语、妒忌、稚气、许诺、盟誓、酿造”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语文天地
1.《对岸》我想象中的“对岸”有着怎样令人神往的美妙的景象?




2.《职业》对于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04.应用作业设计
单元内容
试题
课文题目
(内容领域)
知识要点
难易程度
能力层级
语文核心素养



识记
表达应用
理解
分析
综合
鉴赏评价
语言
思维
审美
文化
第五单元
心愿
我读《凡卡》
姓名:自评:小组评:


4.金钥匙:心得笔记应该写明针对文章哪些地方,自己有什么想法。



0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力水平
适用课型
单元主题
一级学习目标
课文
题目
二级学习目标




分分析综合
评评价反思
表表达应用
探探究
单单元课
学学时课
整整合课
第五
单元
心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种子的梦》和语文天地中的2句名言、一首古诗。学习《凡卡》找出凡卡心愿不能实现的原因,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情感;懂得“职业”高低贵贱感受《种子的梦》诗人不屈不挠、与厄运抗争的信念,以及为光明美好的春天贡献自己一切的美好愿望。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

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小学教材全解五年级语文 1.1 基本信息出版社: 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装: 318页读者对象: 7-10岁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32 ISBN: 9787541985393 条形码: 9787541985393 商品尺寸: 21 x 14.6 x 1.2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二十一世纪金星 ASIN: B005CEOBEU1.2 内容简介《小学教材全解:5年级语文上(语文版)》知识讲解细对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拓展点、延伸点、能力点……详细讲析。

习题设计细针对基础知识点对点设计训练题,巧练重点,突破难点,基础知识训练与基本技能形成同步。

1.3 目录1 想当一棵树2 美丽的“三潭印月选读一“天涯”踏浪语文乐园一3 古诗二首宿石邑山中望洞庭4 中秋节5* 母亲的纯净水选读二酸枣情语文乐园二6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7* 可爱的地球8 富饶的海洋选读三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语文乐园三9 “诺曼底”号遇难记10* 长城在我心中11 古诗二首望天门山题临安邸选读四高原汽车兵语文乐园四12 斗笠13 傲霜篇14* 石榴又红了选读五我家有个大花园语文乐园五15革命烈士诗二首16*清贫17狼牙山五壮士选读六一个苹果语文乐园六18新年来了19寻找幸运花瓣20*皮皮鲁的风筝选读七代课老师语文乐园七21寓言二则滥竽充数郑人买履22*稻草人23草船借箭选读八快乐王子语文乐园八附录:本册书生字表中的新词解释2.1 基本信息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丛书名: 金星教育全解丛书平装: 318页读者对象: 7-10岁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开本: 32 ISBN: 9787303136209 条形码: 9787303136209 商品尺寸: 21.2 x 14.8 x 1.4 cm 商品重量: 299 g 品牌: 二十一世纪金星 ASIN: B006M9RVXC 2.2 内容简介《小学教材全解:语文(5年级下)(北师大版)(工具版)》内容简介:全内容全对教材知识全方位、立体化解读。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五》评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五》评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五》评课稿介绍本文是对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语文天地五》一课的评课稿。

本课是一篇以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语言形式呈现的语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评课稿从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对该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课文内容《语文天地五》是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讲述了小动物们在森林中的生活和互动。

通过对小动物的描写,课文展现了森林中的和谐与友爱,引发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关注。

课文包括开头、故事主线和结尾,结构清晰,内容生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学习运用形象化的描写语言;•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常用词组。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小动物的关注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小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运用形象化的描写语言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课文细节和推测课文意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以情境为背景,通过真实的场景或互动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意义。

可以适当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分组讨论小动物们在森林中的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分享。

3. 形象化教学法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化。

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小动物的形象,以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森林的图片或播放有关自然的音乐,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预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动物们在森林中的生活。

职业(汪曾祺)-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职业(汪曾祺)-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职业(汪曾祺)-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一. 教材内容概述中国民俗文化作为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民俗的起源、分类、研究方法和民俗的传统节日。

而本教材聚焦于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职业”事宜,通过阅读经典小说《职业》来深入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人文内涵及其特色。

二.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1.了解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职业”概念及其内涵。

2.分析文学作品中“职业”题材的表现形式。

3.理解文学作品中“职业”与现实生活中的关联。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

2.深入理解“职业”的概念内涵。

3.分析文学作品中表达出“职业”题材的手法。

四. 教学难点1.辨析文学作品中“职业”与现实生活中的关联.2.学生学习“职业”的思维方式。

五. 教学方法教师主讲 + 学生互动 + 小组讨论 + 个人思考六. 教学过程与设计6.1 课前准备1.教师抽取故事线索。

2.学生自我准备笔记本,准备紧扣“职业”题材的分析。

6.2 课堂教学6.2.1 阅读文学作品1.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职业》的人物概况以及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疑惑。

6.2.2 分析“职业”题材1.教师让学生围绕“职业”题材进行笔记,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相互分享和交流。

2.团队相互分享笔记,学生讲解各自分析结果和看法。

6.2.3 发散思考1.学生可以在“职业”中得到的收获和启发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以外。

2.学生自我思考,探讨“职业”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影响。

6.3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文学作品中“职业”题材的表现形式,理解了“职业”在现实生活中的内涵和作用,以及提高了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七.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职业》故事的读后感和想法,以及对于“职业”的自我理解以及怎样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

八. 教学反思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以中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以鼓励学生自我思考为主调,在民俗文化和“职业”宏大的背景下,通过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职业”的了解。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职业》ppt课件4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2课《职业》ppt课件4

问题1:小孩子在一天三个时间段里的 所见、所想、所愿具体是怎样的?
问题2:小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职业? 这些职业的共同点是什么?
问题3:为什么要做更夫,他的工作环 境又黑又冷,工作时又孤独?
问题4:做小贩、园丁和更夫有没有价值?
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职业对于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说说你对职业的认识。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情愿 与否和是否为人们带来美好感受的区别。 我们要选择自己自由的、快乐的、热爱 的并能为人们做奉献的职业。
仿写创作
天微亮,没来得及把吃早餐时残留在嘴角的面 包屑擦拭干净,我就被妈妈拖拉着去学校。 我看见有个渔夫在出海,嘴里吆喝着。他光着 脚,黝黑的皮肤,双臂强健地摇摆着船桨,矗 立在天海间。 他每天都用他的网去散播对生活的希冀,没有 贪婪,没有窘迫,没有虚荣。 我愿意我是一个渔夫,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换来每夜的酣睡。
《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 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当时,风华正茂的 泰戈尔,正值春风得意。他的第一个女儿刚好降 生,事业上也不断取得成功。温馨的家庭,锦绣 的前程,使得青年诗人身心愉悦。正是在这样的 背景下,他写了这本著名诗集。诗集问世之后, 泰戈尔也因此被誉为“儿童诗人”。
诗集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童真。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 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这是诗人对 世界儿童文学的一大奉献!
《职 业》
认识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 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 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878年他按照父兄的意愿 赴英国学习,但他对法律不感兴趣,在伦敦学习了英 国文学和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泰戈尔以诗人著称,他的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 称为印度的"诗圣"。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 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己亥杂诗》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项目
基础知识
习作
综合实践
背诵积累
课题




古诗二首
认字3个
写字5个
乱动犹
赧郎悯农
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熟古诗,理解诗的寓意
复述晏子的故事
表演课本剧:《晏子使楚》
积累词语:摩肩接踵挥汗如雨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为了他的尊严
认字6个
写字12个
乞丐慷慨
施舍鞠躬
鄙夷不屑
气度不凡
报酬怔住
美中不足
第四自然段比喻句
1、通过第11、17、19自然段母亲的话和第1、13、2、8、4自然段中中描写没有右手的乞丐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
2、体会双手健全的乞丐在课文中的反衬作用。
凛冽、寻觅、怀疑、坦然、艰辛、决计、漫天要价、挖苦、无地自容、窘境、嫣然一笑、纳闷、惭愧
深入理解语句“我真惭愧。是我诚实,还是她诚实?是我信任她,还是她信任我呢?”
1、结构上采用倒叙的手法。
2、为表现修鞋姑娘的品质,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
练习写小片段。要求通过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练笔:生活中看到的龙,
观察生活中看到的龙,比较与所读文字的描写,有什么异同。
积累龙的成语
大人们这样说
认字4个
写字10个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崇山峻岭
搏击

高中语文_职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职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职业》教学设计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化的小说《职业》。

同学们肯定有疑问:什么是散文化小说,怪怪的。

《职业》与我们的选修《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学习文本,共同学习,在学习中解决你的疑问。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2、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

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

它包括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民间工艺(本文就选自这一单元)。

婚丧仪式礼俗等都属于民俗文化。

教学目标:1、了解四十年代昆明的风俗文化——吆喝。

语文天地一_01(北师大版第五册)分解

语文天地一_01(北师大版第五册)分解

蓝 天蓝
蔚蓝
海蓝
白 洁白
雪白 白茫茫
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 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也和我们一起起床。
“抄”就是按照原文写下 来,这是积累词句、巩固 记忆的主要方式。抄写之 前先读几遍,要读一句抄 一句,不要看一字抄一字,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
读一读,背一背。
进近
表远近用“近”, 表前进用“进”
走(近) (进)去 接(近)
反返
有去有回才用 “返”
(返 )回 往(返) (反)方向
★碧绿 蔚蓝 将来 ★乘风破浪 保卫 威武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返回 观察 合拢 拳头
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语。
火红

紫红
金黄

桔黄
黑 乌黑
漆黑
深红
黄澄澄
黑乎乎
绿 碧绿
嫩绿
绿油油
但生活中也有不少丑 恶的东西是白色的, 如白色污染、被污染 的河水泛起的白 沫……
1、完成《优化设计》第1单元闯关 P3-4 页,习作不用写,家长签字。
2、自学《语文天地》开卷有益P7页,标 自然段,并试着做实验。
3、完成习作《语文天地》笔下生花P9页。
红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绿灯行,黄色 代表什么呢?
小黄帽色彩艳丽,可 以提醒司机们注意驾 驶,保护孩子们的安 全。小黄帽体现了社 会对儿童的关心。
说说颜色在生活中的作用
许多美好的事物是白
色的,比如白云、雪
橙色救生衣与海水的 花、白鸽……
蓝色是对比色,救生 衣在海面上非常醒目。 救生衣可以帮助救援 人员尽快找到海上的 遇难人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解读
《职业》是泰戈尔诗集《新月集》中的一篇叙述性的散文诗。

作者用平和的笔触,娓娓道来,像在诉说,又似自语,用儿童的眼光写出“我”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几种职业的向往,表达了孩子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

这篇散文诗采用隔行分段。

“我”观察生活,了解小贩、园丁、更夫的劳动,表达了愿做这样的平民的心愿。

泰戈尔的家庭是显赫的望族,但他以博大的悲悯胸怀热爱着人民,他的作品表现了极大的人民性。

这篇课文关注点都是普通的平民,诗人以孩子的口吻表现了这样的情怀。

泰戈尔热爱自由。

在这篇课文中,“我”愿做一个小贩,因为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做一个园丁,因为他“要怎么掘,便怎么掘”,“没有人骂他”,“谁也不来阻止”他。

“我”愿做一个更夫,因为“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而“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在“我”眼中是富有诗意的。

从这首散文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泰戈尔诗歌的特点: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格调淳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