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数学原理
土木工程中的数值方法-3-有限单元法-概述

259
8 奇异摄动理论
222
9 力学的公理化体系
199
10 克服声障、热障的力学理论
196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体系形成
方法拓展
商用软件
学科交叉
60年代
70~80年代
90年代
至今
Turner &Clough
Argyris Melosh Jones Pian 冯康 Besseling
单元求解区 域上插值
(2) 变分方法 有限元方法最早的严格理论论证就是以这种形式给出的。
Ritz法要求被分析的问题存在一个“能量泛函”,由泛函取驻 值建立有限元方程。对于线性弹性问题就表现为最小位能/势 能原理、最小余能原理或其他形式的广义变分原理。Galerkin 法只要求被分析问题的 “本构关系/方程”存在。
(3) 加权残值法
Zienkiewicz (1921- )是需要特别提到的一位学者,他是英国威尔士(Wales)大学土木 工程学院教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数值计算委员会主席,他在工程FEM计算方面作 出了卓越贡献,这些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600多篇论文与25部专著中。1968年创办FEM主流 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有力地推动了 有限元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FEM求解工程问题过程
(1) 选取恰当的单元,建立单元有限元方程; (2) 网格剖分,离散求解域; (3) 将单元由局部坐标系转换到整体坐标系,并叠加 单元有限元方程,形成总体有限元方程; (4) 在总体有限元方程中引入强制边界条件; (5) 求总体有限元方程,得到节点解; (6) 后处理,求出单元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
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一、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1. 基础数学和物理知识:土木工程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运算,学生需要掌握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微积分、力学等基础知识,以便能够进行结构设计、荷载计算和材料力学分析等工作。
2.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静力学、动力学、杆件和板壳的受力分析等知识,能够分析和计算各种结构的受力情况。
3. 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建筑和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玻璃、塑料等,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4. 结构设计和分析:学生需要学习结构设计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荷载计算、结构稳定性分析、结构抗震设计等,以便能够进行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和分析。
5.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学生需要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求,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施工、钢结构安装等,以便能够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并且进行实施。
6. 工程测量和勘察:学生需要具备工程测量和勘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掌握勘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以便能够进行工程测量和勘察工作。
7.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包括项目计划、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以便能够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和组织。
二、土木工程专业的能力要求1.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解决各种土木工程问题。
2. 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技术设计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土木工程涉及到大型工程项目,学生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程项目。
4. 实践操作和实验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实践操作和实验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土木工程设备和工具,并能够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及其在土石坝设计中的应用

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及其在土石坝设计中的应用有限元法是采用直接法计算变分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土木工程计算领域的分析软件如ANSYS、Workbench、Autobank等均以变分法为理论基础。
本文将就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作一简单梳理,并采用Autobank软件建模分析某土石坝的渗流场及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大坝应力变形符合工程实际,计算分析对大坝设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标签:有限元;变分法;Autobank;土石坝设计;应力变形分析引言随着坝工技术的发展,土石坝建设高度越来越高,其应力和变形计算越来越关系到大坝安全。
因此,结构计算分析将会在土石坝的设计和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为变分法,变分法历史悠久,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数学分支,在工程技术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变分法起源于泛函的极值问题,其关键定理是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Autobank软件应力变形分析模块是以变分法为理论基础开发的一款有限元分析软件,提供线弹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如邓肯E-B、E-μ模型)等,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有限元法简介目前在水利工程结构分析领域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元法FEM、边界元法BEM、离散元法DEM等,其中有限元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有限元法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工程计算和科学研究领域,常常需要求解各类常微分方程(组)、偏微分方程(组),而许多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很难得到,甚至无法求出。
使用有限元法将微分方程离散化后,编制计算机程序辅助求解,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2、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2.1 泛函及其极值设有泛函的极值问题:研究泛函在某函数类中的极值问题即变分问题,例如最小曲面问题、悬链线问题、边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的滑弧问题、重力坝的最优断面问题等。
研究泛函极值的方法即变分法。
直接法是求解泛函极值的近似方法,对于无法求解解析解的变分问题及工程计算,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

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都是研究和应用力学原理来解决建筑和工程问题的学科。
本文将分别介绍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物内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学科。
在建筑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建筑物受力的原理,以便设计和构建安全可靠的建筑物。
建筑物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重力、风力、地震力等。
建筑力学通过分析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建筑物内部的材料特性,来确定建筑物的结构是否稳定,以及能否承受这些外部力的作用。
建筑力学主要包括结构力学和结构分析两个方面。
结构力学研究建筑物内力的产生和传递规律,通过分析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计算建筑物内部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
结构分析则是根据结构力学的原理,利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建筑物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在建筑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混凝土、钢材等。
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决定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合理计算和分析建筑物的受力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力学是研究力学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的学科。
在工程力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以便设计和建造具有合理结构和良好性能的工程。
工程力学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行为。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和分析各种静力学问题,如杆件的受力、梁的弯曲和剪切、板的承载等。
通过静力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断面尺寸来满足设计要求。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行为。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分析和计算各种动力学问题,如机械系统的振动、结构的地震反应等。
通过动力学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工程结构在不同运动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结构的震动和振动。
建筑力学和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
它们通过研究和应用力学原理,解决建筑和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确保建筑物和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古代建筑结构设计与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对比分析

古代建筑结构设计与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对比分析古代建筑和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
古代建筑结构设计是凭借先人们的智慧和经验逐渐形成的,而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则是基于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对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和现代土木工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古代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依赖自然材料和手工劳动,而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则广泛运用钢材、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
古代建筑通常使用石头、木材和粘土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较低,限制了古代建筑的高度和规模。
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则可以使用更坚固和耐用的工业材料,使建筑能够更好地承受各种力的作用,从而实现更大的高度和跨度。
其次,古代建筑结构主要依靠人工技能,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计算。
古代建筑师和工匠通过丰富的经验和传统方法设计结构,但这些方法往往无法确切地预测建筑物的性能。
与之相比,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基于物理和数学原理,可以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更准确地预测建筑物的受力、变形和破坏情况。
这使得现代建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三,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强调装饰和艺术价值,注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
古代建筑物往往具有华丽的外观和精美的雕刻,建筑师注重在建筑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然而,现代土木工程技术更注重功能和效率,建筑结构的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安全要求。
现代建筑通常追求简约、实用和环保,将技术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更高适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
此外,古代建筑结构设计缺乏标准化和统一规范,每个建筑都是独特的创作。
当时没有普遍适用的建筑规则和详细的设计准则,建筑师和工匠在设计和施工中主要依靠个人技能和经验。
相比之下,现代土木工程技术具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
这些规范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也使得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能够更加高效和可控。
最后,古代建筑结构设计常常受到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较为简单。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数学密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数学密码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数学密码指的是在建筑设计与建设中应用的数学原理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密码:
1. 对称和比例:古代中国建筑非常注重对称美和比例美,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结构形态等都遵循一定的对称和比例原则。
2. 余数法:在古代建筑中,常使用余数法来确定基座和墙体的石块大小和摆放位置,以保持墙面整齐美观。
3. 空间布局:古代建筑在建筑空间的布置中,经常运用到数学的三角、比率和分割等原理,来实现空间上的均衡和和谐。
4. 曲线美学:中国古代建筑中常使用弧线、曲线等形式,而非直角和直线,这是因为传统中国人认为曲线更具美感和和谐感。
5. 吉凶学:在古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常使用吉凶学原理来选择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以确保吉祥的气场和风水。
6. 施工技巧:古代中国建筑在施工中也运用了一些数学原理,比如使用勾股定理来确保土木工程的稳定和坚固。
这些数学密码使得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美学和哲学内涵,体现了古代人民在建筑中对于秩序、和谐和美感的不懈追求。
土木工程专业要学什么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要学什么课程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学生将接受广泛而深入的课程培训,以培养他们成为未来
的土木工程师。
这些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建筑结构、土力学、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通常要学习的一些课程:
基础课程
•数学:数学是土木工程所需的基础学科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以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物理:物理学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学科,掌握物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土木结构受力规律等重要概念。
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核心学科,学生需要学习结构的受力分析、力学性能等知识。
•土力学:土力学是土木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学科,涉及土壤力学性质、土体本构关系等内容。
•水利工程:学生需要学习水文学、水力学等与水资源相关的知识,以便设计并建设水利工程。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学科,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专业选修课程
•土木工程材料:学生将学习各种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混凝土、钢材等。
•结构设计:学生将学习设计各种建筑结构的方法和原理,包括桥梁、建筑等。
•地基工程:学生将学习地基工程设计和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土木工程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师。
土木工程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是一门涉及到建筑、结构、材料、地质、水利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课程,以便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主要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土木工程中的许多问题非常重要。
2.物理学: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它在土木工程专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力学和热力学等物理原理,并掌握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3.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了解化合物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如何使用化学知识来设计建筑材料。
二、核心课程1.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了解各种结构的受力情况,并掌握如何设计和分析各种建筑结构。
2.土力学: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和岩石力学性质的科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了解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并掌握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地基和基础。
3.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涉及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领域,在土木工程专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了解各种水利设施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4.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是涉及到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领域,在土木工程专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了解各种交通设施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如何应对交通拥堵等问题。
三、实践课程1.实验室课程:实验室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亲自进行各种实验,以便了解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
2.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软件来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数学
学院:材料学院2013级(研)
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数学
一、数学思维为建筑土木设计拓展了思路,创造了灵感
数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
建筑在数学思维的启发下不断发展为世界创造和谐美。
拜占庭时期的建筑师们将正方形、圆、立方体和带拱的半球等概念优雅地组合起来,就像他们在康士坦丁堡的索菲娅教堂里所运用的那样;埃皮扎夫罗斯古剧场的布局和位置的几何精确性经过专门计算,以提高音响效果,并使观众的视域达到最大;圆、半圆、半球和拱顶的创新用法成了罗马建筑师引进并加以完善的主要数学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石建筑物,显示了一种在明暗和虚实等方面都堪称精美和文雅的对称……
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发现,适应于这些材料最大潜力发挥的新的数学思想也应运而生。
用各种各样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诸如石头、木材、砖块合成材料等等,建筑师们能够设计出实质为任何形状的建筑物。
在近代,我们能亲眼见到双曲抛物体形式的建筑物如旧金山圣玛丽大教堂、抛物线型的机棚、模仿游牧部落帐篷的立体组合结构、支撑东京奥林匹克运动大厅的悬链线缆,以及带有椭圆顶天花板的八角形房屋,中国北京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馆鸟巢与水立方的遥相辉映等等。
我们常说“简约而不简单”,建筑就是一种能够最终归结为数学的简约的艺术。
二、建筑与土木工程中包含的数学知识
1、基础知识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以数学、力学为基础知识。
力学与数学很相似, 都是工具性很强的课程。
以数学为例, 这类课程有如下主要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
这类知识运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函数关系和概念来分析、考察和表述事物量的关系和量变的规律,并不涉及事物或对象的具体性质和内容。
2)、逻辑严密、结论确定和精确
这类知识的概念、推理或运算法则具有充分的确定性。
从确定的概念、定义出发, 按照一定的逻辑法则进行推理, 所得的结论必然具有逻辑上的确定性和必然性。
3)、应用的广泛性
从研究对象看,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而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原则上说, 数学可应用于一切科学。
4)、具有独特的公理化方法
数学中的定理、结论都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定义或公理出发, 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之后得到的。
数学应用于自然科学中便成为一种独特的公理化方法。
2、专业知识的特点
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是应用型技术知识。
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方便、合理、安全地进行工程建设。
与基础知识相比, 专业知识有如下特点:
一是专业知识来源于工程经验, 是工程经验的总结。
其作用在于指导工程建设, 因此往往缺乏基础知识那种严格的逻辑性、公理化、演绎和结果的确定性及精确性。
二是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 而基础理论所描述的事物系统的基本特征或数量的制约、依赖关系简单、明确。
三是专业知识通常为某一确定的工程问题“量身定做”的, 一般不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四是各门专业知识无不试图应用数学方法将自己从描述性科学向“精确性科学”发展。
由于不同专业知识系统的影响因素、复杂程度和应用要求不同,不同专业知识数学化的发展程度往往有很大的差别。
将工程问题提炼为数学模型需将纷繁复杂的系统尽可能简化, 抓住主要矛盾, 略去次要因素, 抽象出数学模型。
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就会知道, 由工程问题提炼出的数学模型理论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程度不同的近似性。
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变化性, 简化成数学模型时略去的次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转化为主要因素。
因此, 由工程问题提炼出的数学模型总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3、基础知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影响
基础知识使学生思维方法带有如下特点:
1)、抽象性思维
分析、研究某一事物系统时注重事物系统基本特征或数量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 不注意事物系统的具体性质和内容。
对某一模型、函数关系或公式, 注重其中参数之间的依赖或制约和演绎结果, 不重视其赖以存在的工程背景。
2)、思维的理想化、简单化、绝对化
简单地将任何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之间的关系看成像数学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用数学方法演绎会有确定和精确的结果。
三、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几何学
建筑的几何学价值首先表现在简洁美。
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在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简化规律,简洁产生了重复性,重复演绎出高层建筑的节奏和韵律美,最终形成建筑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同时,简洁的形体易于谐调,使不同的形体组合具有统一美感。
1、几何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早期运用
几何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
早期的几何学是关于长度、角度、面积和体积的经验原理,用于测绘、建筑、天文和各种工艺制作。
通常认为,几何学是“geometry”的音译,其词头“geo”是“土地”的意思,词尾“metry”是“测量学”的意思,合起来即“土地测量学”。
可见,建筑学与几何学的关联由来已久。
2、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几何学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普遍确信建筑学是一门科学,建筑的每一部分,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能够被整合到数学比例中。
“比例”成为建筑几何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名词,而象心形、圆形、穹顶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基本形式,只要人们用几何化的形式来诠释宇宙和谐概念的话,就无法避免这些形式。
在这一时期,建筑师追求绝对的、永恒的、秩序化的逻辑,形式的完美取代了功能的意义。
3、科学改革之后的建筑几何学
17世纪科学革命所揭示的宇宙是一部数学化的机器。
这一时期法国最重要的建筑理论家都是科学家,在笛卡尔理性主义精神的引导下,一切问题讨论的基础都以理性为原则,数学被认为是保证“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唯一方法。
笛卡尔通过解析几何沟通了代数与几何,蒙日则将平面上的投影联系起来,在《画法几何》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平面图式空间形体方法,将画法几何提高到科学的水平。
与传统的模拟视觉感受方式不同,画法几何切断了视觉与知识之间的直接联系,赋予建筑以不受个人主观认识影响的客观真实性,时至今日仍然是建筑学交流最重要的媒介。
四、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黄金分割
1、黄金分割的简介
黄金分割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
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
2、黄金分割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中的运用
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物中几乎都包含“黄金分割比”。
例如,法国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高度和宽度的比例是8:5,它的每一扇窗户长宽比例也是如此。
“黄金分割律”在线条、面积、体积上的体现则比较明显,古希腊人运用的也最多。
希腊人建筑上所用的柱子,和符合“黄金分割律”的人身一样,有着一种节奏性的和谐,柱头和柱身的比例也是一比七。
面积上以长方形为最美,且长方形的边长和高的比例是七比一。
在立体建筑物方面,如台阶、窗门,以及整个建筑的高低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律”,即七比一。
而在现代建筑中,许多著名的大建筑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比”,如米斯·凡·德洛(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的别墅,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朗香教堂(La chapella de Ronchamp)等。
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553.33米),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
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身高达468米。
为了美化塔身,设计师巧妙地在上面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地面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
更妙的是,上球体所选的位置在塔身总高度5∶8的地方,即从上球体到塔顶的距离,同上球体到地面的距离大约是5∶8这一符合黄金分割之比的安排,使塔体挺拔秀美,具有审美效果。
五、结论与总结
建筑与土木工程,只有数与形结合,才更具有神韵,数学赋予了建筑活力,同时它的美也被建筑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你在欣赏一座跨海大桥时,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惊叹大桥的静定多跨结构中包含的数学和自然融合美的成分。
千百年来,数学已成为设计和构图的无价工具.它既是建筑设计的智力资源,也是减少试验、消除技术差错的手段。
比例、与比例相关的均衡、尺度、布局的序列都是构成建筑美的要素。
和谐的比例和尺度是建筑结构呈现自然美的基本条件。
比例的均称与平衡,圆形的对称和和谐,曲面的柔软与变幻,总能不断地启发建筑师创造出更具和谐美和雅致美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