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3篇)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doc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三篇第1条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条例。

I 、职业危害、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或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化学、生物。

本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来自露天工作环境中的紫外线辐射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伤害,以及人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

二、职业病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根据公司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分为四类1、高温作业危害长期高温作业会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人体崩溃、昏迷甚至休克,容易造成事故。

预防措施(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加强生产现场的通风散热。

(2)加强个人防护,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免或减少热辐射;(3)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期间的工作,增加工作间的休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期间的室外高温工作,为员工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

(4)应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建议多次少量供应冷饮、冷饮产品和补充营养饮用水。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5)准备毛巾、香膏、藿香正气水和任丹等防暑降温用品,制定合理的饮食制度,并在饮食中补充蛋白质和热量。

(6)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高温禁忌症,班组长不应指派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7)注意天气预报2、有毒物质危害发布的极热天气警报。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有机溶剂经常暴露在外,如防水施工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

喷漆经常会接触到苯、苯系物、乙酸乙酯、氨、甲苯二氰酸盐等。

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挥发。

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会很高,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预防措施(1)控制和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代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造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尝试将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化操作、密封操作、自动化和遥控操作。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5篇)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5篇)

职业病危害预防实施方案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计划1.1检查计划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征者,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定期健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1.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建立职业卫生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要求。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组织和检查结果及评价。

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等。

1.3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1.3.1改进作业方式,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散发。

1.3.2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

1.3.3搞好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止有害物质的____次污染。

1.4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5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____对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

1.6.1不安排女工到不适合女性身体条件的岗位。

1.6.2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工作。

1.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

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一、预防措施:1.确保用人单位履行法定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实施职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3.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4.采取技术措施,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降低职业病危害;5.采取物理措施,如安装通风设备、隔离屏障等,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6.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手套、防护服等,保护职工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7.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识别和评估措施: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2.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浓度、接触剂量、暴露时间等相关因素,评估职业危害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3.识别并记录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如化学品的毒性、噪音的强度、粉尘的浓度等;4.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三、控制措施:1.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2.通过材料替代或工艺改进来降低有害物质的风险;3.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散发;4.在有害物质的产生源头进行控制,如加装密闭设备、喷雾装置等;5.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清新;6.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具、安全眼镜、手套等;7.建立健康监护制度,进行职业病筛查和健康体检;8.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四、监督和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2.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能力;3.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查,检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4.及时处理职业危害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5.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措施和工作;6.推广先进的职业卫生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防控水平;7.加强与职业卫生相关的科学研究,为职业危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6篇)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6篇)

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做好____年我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努力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全员职业卫生意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促进职工健康。

二、总体目标____年我公司的职业卫生工作,要继续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根据工作安排____实施。

具体目标如下: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____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提高全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建档合格率____%。

3、按照规定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杜绝职业病或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4、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确保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按照要求安排,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5、对存在有害作业因素的场所进行改造,并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三、工作计划:1、做好职业卫生培训工作,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全员普及《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知识,增强作业人员的责任和权益意识;制定职业健康培训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整体提高职业卫生素质。

2、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申报工作。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配合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查体,并将检测检查进行公示。

4、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健全职业病危害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
1. 职业病危害评价:对工作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是预防职业相关病危害的首要步骤。

评价过程应考虑到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和程度,以确定适当的防护措施。

2.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是防止职业相关病危害的重要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理和消毒工作场所,及时清理垃圾和废弃物,并提供足够的通风。

3. 个人防护用具: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果,为工作人员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

例如,为了防止职业性呼吸道疾病,应提供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或面具。

4. 健康监测和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和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职业相关病危害的迹象。

这样可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疾病风险。

5. 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员工了解职业相关病危害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这样可以增加员工对个人防护的意识,并提高他们采取正确措施的能力。

6. 监督和反馈:建立并监督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的机制,以确保员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工作。

同时,鼓励员工提供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和调整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

总结起来,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评估危害、工作场所管理、个人防护、健康监测、教育培训和监督反馈。

只有当所有这些措施得以有效配合和实施时,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职业相关病危害对工作者健康的威胁。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法律建议。

在实施职业相关病危害防治措施时,请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并咨询合格专业人士的意见。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是指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 防止物理危害:对于存在物理危害的工作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如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和眼镜等。

2. 防止化学危害:对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作,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面罩、防护服、手套等。

同时,要加强通风和排放,确保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3. 预防生物危害:提供必要的慰藉发,汽灯止幡、随风扑蝶摘王帘, 酱凉竹萧,项阀附司如露含; - 茨菰甘,千蕃蓼薄,茱菀满,重叠见青丝墨....
4. 防止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以减少重复动作、不良姿势和力量过度施加对肌肉和骨骼的负荷。

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正确的工作姿势和动作。

5. 管理职业性精神危害: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鼓励员工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工作压力。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员工处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6.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受伤或事故发生时,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减少工作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总之,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工作环境、工作设备、个人防护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各种措施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岗位需要进行具体的定制。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____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以应对____年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

1. 制定全面的职业危害评估计划: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一项全面的评估计划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逐一评估不同危害源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

2. 强化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职业危害的数据和信息。

借助新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职业危害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监测结果将用于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

3. 加强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职业危害教育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4. 推动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建立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平台,各类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分享职业危害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

5. 提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危害防护装备也在不断创新。

在____年,应注重研发和推广更先进、更高效的防护装备,如智能防护面具、抗菌防护服等。

同时,应加强对防护装备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6. 制定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和评估力度,确保其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实。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7.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制定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措施。

二、防治方针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社会保险。

三、职业危害分析
根据我司实际的施工工程特点,工程施工中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
粉尘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搬运,使用水泥,对地面进行打磨平整,对墙面进行抛光、抹灰,对材料的切割、打磨,以及电焊时产生的大量粉尘,在长期的接触和吸入各种粉尘的情况时容易引起尘肺病。

噪声类:在工程施工中使用到的切割机、电焊机、冲击钻、刨床、空气压缩机、砂轮机等机械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噪声,长期处在一个高分贝噪声的施工环境下容易导致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

中毒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钢材的防腐防锈、对木材的防腐、防水,对墙面进行粉刷、对装饰材料进行喷涂等施工过程中的防腐剂、油漆
等各种有机材料会挥发大量的有毒气体,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容易导致慢性中毒。

振动类:在施工中使用切割机、手提式砂轮机、冲击钻等机械设备时会产生强烈的振动;长期使用和接触较强的振动可以引起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外周循环功能改变,外周血管发生痉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振幅大,冲击力强的振动还可以引起骨、关节的损害等各种疾病。

高温中暑类:在夏季高温时在室外施工或者在较为密闭空间里施工里都会导致人员大量出汗,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容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脱水和中暑。

四、职业危害综合防治措施
1、为作业人员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在易扬尘和灰尘较大的部位及环节采取加装吸尘机、洒水等防护措施,给作业人员配备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

2、为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设备加装减音装置,为作业人员提供耳塞等防护用品。

3、在涂料、油漆、裱糊、电焊等施工部位和环节加强现场通风,使用新型无毒电焊条以及为作业人员配备防毒面具等防护措施。

4、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

5、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施。

6、积极推广、应用有利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7、公司质安部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8、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9、一旦发现施工现场有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危害因素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10、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作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

11、与作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工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作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

12、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

五、各职业危害具体防治控制措施
粉尘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对地面、墙面施工环节中灰尘较大的环节可以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作业人员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噪声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在机械上加装降噪音设备,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班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市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措施,严格监督作业人员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班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作业人员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振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作业人员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

(2)个人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加大作业人员轮班次数。

(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作业人员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