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2023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2023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洋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掌握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特征,探究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与保护策略,研究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技术和方法,培养具备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渔业学科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生物学特征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保护策略,掌握评价渔业资源、制定渔业管理政策、规划与开发海洋渔业的技术和方法,有能力从事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海上渔业生产与技术开发以及渔业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置:1. 海洋生态学2. 生物统计学3. 水产养殖学4. 渔业生物学5. 水产环境学6. 海洋资源管理学7. 水产营养学8. 漁业标准化工作9. 水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10. 水产经济学11. 工程制图与CAD12. 渔业资源分析与评价13. 水产病原学14. 漁业法学15. 水产物流与管理16. 渔业技术经济学17. 汉英渔业专业术语18. 漁业生物技术19. 水产资源保护学20. 漁业信息化三、毕业要求:1. 具备扎实的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及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2. 熟练掌握评价渔业资源、制定渔业管理政策、规划与开发海洋渔业的技术和方法。
3. 能够独立开展水产动物养殖、海洋捕捞的技术和经济研究。
4. 具备协调沟通、管理和组织协作的能力,较强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好的人文素养。
5. 具备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开发、渔业科研、渔业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四、就业方向:1. 政府相关渔业部门,从事渔业管理、规划、调查、评估等工作。
2. 民间渔业企业和渔业物流企业,从事渔业生产、开发、研究、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3. 水产科研院所和大学,从事渔业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研究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养殖技术、捕捞技术和渔业管理的学科。
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海洋渔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必修课程1.海洋生物学概论2.渔业资源与环境学3.渔业生态学4.渔业生物技术与应用5.水产养殖学6.捕捞技术学7.渔业法规与政策选修课程1.渔业经济学2.渔业统计学3.渔业信息技术4.海洋渔业生态环境修复5.水产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6.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渔业机械与渔具设计8.鱼类学9.软体动物学10.海洋化学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2.渔业科研方法与实践3.渔业科研论文写作与报告课程设置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渔业生态系统的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渔业养殖、捕捞技术和管理的熟悉与应用能力。
课程安排本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四年制,课程设置如下:年级秋季学期春季学期一年级海洋生物学概论渔业资源与环境学捕捞技术学捕捞技术学实训二年级渔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实训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学实训三年级渔业生物技术与应用渔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实训渔业法规与政策渔业法规与政策实训选修课程一选修课程三四年级实习实训渔业科研方法与实践渔业科研论文写作与报告选修课程二选修课程四毕业设计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渔业部门、水产养殖企业、渔业科研院所、渔业管理部门、水产食品加工企业、水利水电部门等单位从事渔业生产管理、养殖技术、捕捞技术、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总结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学习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渔业资源与环境、渔业生态系统、养殖技术和捕捞技术,并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本科课程设置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指在海洋资源开发、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渔业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应用的专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增加,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在技术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海洋渔业技术,如远洋渔业、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海洋渔业产能大幅提升,海产品供应量也得到了保障。
其次,在科学研究领域,我国一直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海洋渔业科学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海洋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海洋资源的有限性,海洋渔业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这对于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海洋渔业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运营管理水平。
另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尽管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首先,海洋渔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逐渐提高。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渔业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突破,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化程度将会得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将会提升,为我国的海洋渔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海洋渔业科学研究,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其次,加强与海洋渔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另外,加强与海洋渔业相关的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海洋渔业技术学1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34
二、渔具图的种类和画法
渔具图有网衣展开图、部件图、局部放大图
渔具分类的意义
1、有利于制定统一标准,便于交流和技术推
广; 2、有利于发现新的、优良渔具,淘汰生产效 益低、对渔业资源具有杀伤力的渔具; 3、有利于我国渔业管理部门在制订渔业法规 和渔业政策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5
我国的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
第一章
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海洋学院专业课程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1
前 言
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渔业大国,年产量位 居世界第一。2002年水产品产量达到3906万t,其中 海洋捕捞产量为1496万t,远洋捕捞产量为91.3万t, 这为满足国民的食物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带动了造船、渔业机械、渔具 材料、水产品加工、冷冻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和渔港 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 沿海已建成大型渔业基地十余处,中、小型渔港百 余处,且大多数渔港具备船舶修造、冷藏、鱼品加 工、运输、供油等功能和设备。
拉直总长。 例如,帆张网:180.00m×l24.97m。 单片张网:表示法与单片刺网相同。 有翼单囊张网:的表示法与有翼拖网相同。
Tuesday, October 08, 2013
27
(六)敷网类
箕状敷网:结附网衣的上纲长度×结附网衣的下纲 长度。 例如,乌鲳楚口网:84.80×53.40 m 。 矩形撑架敷网:结附网衣的任意一边纲长×另一相 应边纲长。 例如,八角缯:71.44m×64.80m。 梯形撑架敷网:结附网衣的前边纲长×后边纲长— 侧边纲长。 例如,船缯:7.51m×5.45m—7.42m。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涉及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保护与恢复、渔业生产与加工等多个领域的学科。
在当今社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的就业前景广阔,并且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增加,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其中包含丰富的物种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能够通过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了解渔业资源的状况和分布规律,提供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管理方案,满足人类对海洋产品的需求。
其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在海洋生态保护与恢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专业人才可以通过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的海洋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渔业生产与加工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不仅具备渔业生产和加工的技能,还能够通过研究渔业生产和加工技术,提高渔业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推动渔业产业升级和优化。
此外,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包括海洋生态系统模拟与预测、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生态学、渔业经济学、渔业信息技术等。
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学科。
不仅能够适应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保护与恢复、渔业生产与加工等行业的需求,还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就业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识引言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指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本文将介绍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概念、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涉及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渔业生物学、渔业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渔业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专业课程设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2.2 专业核心课程•海洋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与环境学•渔业经济学•渔业统计学•渔业生态学•渔业法规与政策2.3 专业选修课程•渔业工程学•水产养殖学•渔业物流管理•渔业保护与修复技术•远洋渔业开发3. 就业前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就业:3.1 政府机构•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渔业科研机构•海洋环境保护部门3.2 渔业企业•集体渔业企业•渔业合作社•渔业生产加工企业3.3 渔业服务机构•渔业技术服务机构•渔业市场调研机构•渔业咨询公司3.4 人工养殖与渔业保护•水产养殖场•渔业保护与修复项目4. 未来发展趋势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未来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4.1 跨学科发展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变暖等问题的出现,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与其他学科如环境科学、气象学、地质学等进行更深入的跨学科合作,以解决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4.2 技术应用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积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例如利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等。
4.3 多元化发展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未来将注重多元化的发展,包括拓宽就业领域、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大学专业介绍之农学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

大学专业介绍之农学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1.水产养殖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与管理、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水产品加工、水产动物疾病检验检疫、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
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水域生态学、水环境科学、水生生物技术以及水产动物生产、水产品加工与贸易和水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生产、水产饲料生产、水生生物病害检测与控制、水域环境监测、水产资源开发、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5.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7.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鱼类增养殖学、海水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水产生物技术、水域生态学、鱼类学、水环境化学、水生生物学等。
2023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涉及海洋生物学、海洋渔业学、海洋资源开发、渔业推广及相关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该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渔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和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课程包括:生物学、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学、海洋渔业学、渔业工程、环境保护与渔业建设、海水与海洋化学、海洋气象、渔业统计学等。
就业方向
1.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
海洋资源是我们珍贵的财富,它的保护非常重要。
在这个方面,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如: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海洋保护区管理、水产资源养护等。
2.渔业生产与贸易
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海鲜养殖、捕捞加工、渔业机械设备制造、深海水产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海产品市场前景可观。
3.环保监测
渔业生产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有专门的监测人员进行调查和监管。
毕业生可以从事海洋污染监测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4.科研与教育
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他们可以从事渔业科技创新、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渔业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泛的就业和发展机会,涉及领域广泛,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事实践操作工作,还是从事设计规划、创新科研等工作,都能够为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渔业经济的创新和繁荣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402
专业名称海洋渔业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捕捞学、海水动物增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基本知识,具备海洋资源调查、海水动物增养殖、现代渔业设施建设能力,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动物养殖及海水养殖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海水苗种繁殖、海水养殖及海水渔业技术推广及海洋捕捞等企事业单位,在海水育苗、海水养殖、海水渔技服务及海洋捕捞岗位群,从事苗种繁育、成品增养殖、技术推广与服务及捕捞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渔业资源、渔业环境调查研究,海水捕捞,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能力;
3.掌握渔业资源、海洋环境、渔具渔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渔业水环境调控与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
5.掌握常见海水经济种类增养殖、疾病防控技术;
6.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营销技能;
7.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线上线下销售水族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渔具与渔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名优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捕捞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海水经济种类苗种繁育、海水养殖、生物饵料培育等实训。
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渔业生产、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海水鱼(虾)贝育苗工海水鱼(虾)养成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海水生态养殖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