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处理(重型碾压)技术交底
路基碾压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
交底部位
交底人
日期
交底内容:
1.路基碾压前应先由推土机清除路基表层的不符合要求的废土。
2.路基碾压必须在六遍以上,压实度未达到91%的区域,应多遍碾压,达到要求。
3在开工之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的复测,水准点的增设,横
断面的检查、补测与绘制等。
5压路机作业时,应尽量保持压路机的直线行驶,不允许在碾压路段内调头或紧急制动,少用制动。应尽量延长压实路段的长度,避免压路机过多地换向。禁止在压路机停驶时,扭转转向压轮和避免行进中急转弯。
接受交底人签名:
6对松软的路段,最好选用较轻的压路机碾压一二遍,或用推土机碾压一二遍后,再用较重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对较厚的土层压实
7在松软的路段作业时,压路机应避免变速,换向,急转弯,停驶和原地振动,以免陷车。碾压松软路基时,首先不用震动,碾压两次后,再用震动碾压。中机械操作人员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管理。
技术交底路基碾压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长江大道东延工程 D 标 段
交底部位
路基
分部分项工程名 称
路床碾压
日期
石填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整平,用重夯或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直到最后两遍夯击或碾 压石面下沉不超过 20mm 为达到要求。压实结束后在其上铺设 500mm 以上的碎石或砂砾作为反滤 层。
②砂或砂砾换填 a.在路基施工范围内遇到原地基部分位置土质湿度过大,且位于地下水最高水位以下时,宜采 用排水性能好,被水浸泡仍能保持足够承载力的砂或砂砾换填。 b.根据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清理完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或砂砾,分层铺筑 松铺厚度不得超过 300m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若换填位置达到路基边缘,则应宽出路 基边脚不少于 500mm,侧端用片石护砌。 ③灰土换填 a.在路基施工范围内遇到原地基部分位置含水量较大、但未受地下水影响时,宜在土中掺入生 石灰拌和均匀后分层填筑压实。 b.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的石灰含量将灰土拌和均匀,控制含水量,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 晾干或洒水润湿,以达到灰土最佳含水量。掌握分层松铺厚度,按采用的压实机具现场试验来确 定,一般情况下松铺厚度不大于 300mm,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200mm。 c.压实后的灰土应采取排水措施,3d 内不得受水浸泡。灰土层铺筑完毕后,要防止日晒雨淋, 及时铺筑上层。 3)填前碾压 场地清理与拆除完成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基底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 (4)填料运输与卸土 1)填料运输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厚度应在 500mm 以上。 ②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不受潮湿、冻融影响而改变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 ③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基下层时,应做成 4%的双向横坡;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 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2)采用自卸车运土至作业面上,由专人指挥卸车,根据自卸车装土量及土的松铺厚度确定卸车 间距。土堆应形成梅花形,这样可使推土机推平后松铺厚度大致相同。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 最大厚度不应超过 300m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80mm。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引言概述:路基工程技术交底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向相关人员详细介绍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过程。
技术交底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质量可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方案交底1.1 确定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1.2 技术要求说明: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详细介绍路基工程的技术要求,包括路基填筑的标准、压实度要求、坡度要求等。
1.3 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单位应重点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等。
二、材料设备交底2.1 材料要求说明: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介绍路基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和使用方法,确保施工材料符合标准。
2.2 设备使用说明:施工单位应说明施工过程中所需使用的设备的型号、性能参数和操作方法,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3 维护保养要求: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说明路基工程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施工进度。
三、质量控制交底3.1 质量验收标准: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介绍路基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包括填筑厚度、坡度、平整度等方面的要求。
3.2 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单位应说明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检测手段、验收程序等,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3.3 质量整改措施: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说明路基工程发现质量问题时的整改措施,及时处理质量异常情况,保证工程质量。
四、安全生产交底4.1 安全生产规定: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介绍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4.2 紧急应急措施:施工单位应说明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应急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3 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应强调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五、施工进度交底5.1 施工计划安排:施工单位应向相关人员介绍路基工程的施工计划安排,包括施工周期、施工阶段划分等。
道路路基处理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2
工程名称******工程交底日期12.01
施工单位******公司分项工程名称路基处理
主送单位施工员、施工班组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1、道路桩号K0+090~K0+660段:
根据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此路段道路路基主要坐落于:①杂填土层上,厚度约2.9m~6.1m,其下卧层为淤泥质粘土,厚度3.6m~10.5m,软土层较厚,其下为粘土。
经路基沉降计算,此路段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可只进行浅层换填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道路路段清除设计路床下2.0m范围内的杂填土和淤泥,再分层回填80cm的块石+20cm的碎石,碾压轮迹不大于5mm,无裂缝、无翻浆后,再分层回填好土至土路床顶。
2、道路桩号K0+660~K0+905段:
根据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此路段道路路基主要坐落于:①杂填土层上,平均厚度约2.0m左右,其下卧层为粉质粘土,厚度1.6m~2.5m,局部为淤泥质黏土,厚度0~1.5m,其下为粘土,另外,本路段的地下水位较高,基本位于道路设计路床范围内。
经路基沉降计算,此路段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可只进行浅层换填处理,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道路路段清除设计路床下1.5m范围内的杂填土,再分层回填60cm的碎石,对碎石碾压至无裂缝、无翻浆后、且轮迹不大于5mm后,再分层回填好土至土路床顶。
道路K0+090-K0+620段中线附近有5号线高架桥礅,地面上有附近工地临时电线,可能对大型机械的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路基回填碾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路基回填碾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引言路基回填碾压施工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确保道路的稳定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和人员操作,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路基回填碾压施工的安全技术要点,以确保施工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现场勘查:在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评估地质条件、土壤状态和施工环境等因素。
根据勘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
2. 机械设备检查:确保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机械设备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各部位是否正常运转,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机械故障而造成安全事故。
三、施工过程安全技术要点1. 作业区域划分:将工程区域划分为施工区、安全通道和人员活动区域。
施工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障碍物,以防止无关人员靠近施工设备,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人员操作要求: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合格证件,并经过相关培训。
在操作前,应详细了解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安全鞋、耳塞等。
3. 作业顺序和速度控制:根据施工所需,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确保回填和碾压的连续性。
同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土壤状态,合理控制碾压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而引发设备失控和道路不稳定的问题。
4. 预防线路和地下设施:在施工前,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线路和地下设施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施工设备对线路和地下设施造成损坏,并防止因此引发的安全事故。
5. 天气状况监测: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天气状况进行监测,特别是在降雨天气或雨后施工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操作的安全性。
6. 施工设备保养和维护: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技术更新,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施工期间常见的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1. 机械设备故障: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

路基工程技术交底一、任务背景路基工程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基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求。
二、技术交底内容1. 施工方案:包括路基工程的总体布局、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需要明确各施工工序的具体要求,如挖方、填方、压实等。
2. 工艺要求:详细说明各工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土方开挖、填筑与压实、边坡处理、排水设施等。
需要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控制要点。
3. 质量控制措施:明确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包括土方开挖的质量验收、填筑与压实的质量控制、边坡处理的质量要求等。
需要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和验收标准。
4. 安全注意事项:列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包括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交通安全等。
需要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三、技术交底要求1. 交底人员:交底人员应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地传达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2. 交底时间:交底应在施工前进行,确保施工人员在开始工作前了解并熟悉相关要求。
3. 交底形式:可以采用会议、讲解、培训等形式进行,确保交底内容能够被施工人员理解和接受。
4. 交底记录:应对交底内容进行记录,包括交底时间、参预人员、交底内容等,以备后续查阅和追责。
5. 交底效果评估:应对交底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检查施工现场和工程质量,评估交底的有效性和施工人员的理解程度。
四、案例分析以某公路路基工程为例,交底内容如下:1. 施工方案:工程总体布局为XX公里,采用挖方填方法施工,先进行挖方开挖,再进行填筑与压实,最后进行边坡处理。
挖方采用机械挖掘,填筑与压实采用碾压机进行,边坡处理采用护坡砖铺设。
2. 工艺要求:挖方开挖时,应注意土质的稳定性和坡度要求,避免发生坍塌和滑坡。
(完整版)路基冲击碾压技术交底

⑷、不能实施冲击碾压的范围由施工单位根据水平安全距离要求,用石灰画线区分冲击碾压区域和非碾压区域,由施工冲击碾压的施工单位统一制作补强区、非补强区、安全警示等标识牌,碾压前将标识牌安装就位。
⑷、路肩:距路肩内侧水平安全距离为2m.
⑸、地下管线:距地下管线水平安全距离为5m。
施工技术交底表
承包单位:##########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有限责任公司 第2页
工程名称
##############
编 号
交底项目
路基冲击碾压技术交底
日 期
2013.12。18
交底内容
8、安全措施
1、施工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包括线杆,变压器等)及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电缆等均应全部拆除,不能拆除的,要做好临时保障措施.。
2、施工作业前,冲击压路机各系统管路及接头部分应无裂纹、松动现象,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3、本项施工临近既有线,且振动较大,必须在施工之前做好必要的防护及安全措施,坚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影响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
4、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协调作业,并设两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碾压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应注意观察附近构造物,“特别应注意既有线”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确定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立明显的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场地。
施工技术交底表
承包单位:######################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有限责任公司 第1页
路基重夯施工技术交底_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路基重夯施工技术交底_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西环高速公路LJ2合同段路基重夯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根据本项目施工设计要求,对于Ⅰ、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填方高度大于10米的新黄土地基,采用重锤夯实处理,夯击能为600KN.m ,全合同段路基重夯设计总面积为59223m2,其中主线路基部分重夯面积为2346m2,南娄互通路基重夯面积为56877m2。
具体重夯段落及工程量详见附图《特殊路基处理工程量表》及《特殊路基设计图》(图号S3-17及S3-18)。
二、施工准备重夯施工前,首先按照设计图纸重夯段落进行测量放样,然后对重夯区路基段原地面进行清表处理,将地面表层浮土及杂草树根全部清理干净。
当重夯区原地面处于斜坡之上时,采用挖台阶或整理平整的方式对地面进行整平处理,确保工作面相对较平整。
在挖方路段进行重夯时,首先将路基土方挖至路床底面后,再开始重夯施工。
三、施工工艺为了确保重夯施工质量,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如下施工工艺流程执行。
测量放样→清理表土→平整场地→第一遍主夯点测量布点→第一遍主夯施工→间隔5-7天→第二遍主夯点测量布点→第二遍主夯施工→间隔5-7天→满夯施工→压实度检测。
四、施工方法:1、路基大面积重夯夯前,必须先进行重夯试验,试验目的是确定夯锤质量、夯击次数、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沉降量、压实度的关系,选取合理的机械配备、检测手段的适应性和质量控制方案,确定正常施工时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配置及施工组织管理。
2、重夯施工a、试验段强夯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第一、二遍主夯及满夯均采用锤重8t,落距不小于7.5m,夯击能量为600kN.m,夯锤底面积2.175m2,并设通气孔3个,通气孔直径为0.2m。
b、测量放样后用灰线撒出重夯范围,然后标出夯点的准确位置,并测量地面高程,填方段路基重夯处理宽度为路基两侧边坡坡脚外2m范围内,夯点按梅花形网格排列,间距为1.6倍锤径(锤径为1.7米),夯点具体布设详见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书
xxx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
YXZQ-9-002 项目名称 Xxx项目第 1 页
共8 页交底编号002
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设计文件01
施工部位DK512+207.9~DK513+227
交底日期201x年x月x日
交底内容:路基地基处理
一、工程概况
本交底适用于DK512+207.9~DK513+227路基地基处理,处理范围为两侧坡脚外3.0m之间范围。
重型碾压处理范围如下图所示:
二、施工方法及工艺
1、施工技术方法
(1)施工前,应标出需要进行冲击碾压的范围,并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管线和电线的位置和标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由于冲击碾压施工造成破坏。
技术交底签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