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元素关系及构图原理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

影视摄影中的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影视摄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镜头的选择、摄影机位的安排以及画面的构图等手法,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影像,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在影视摄影中,画面美学与构图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一、画面美学的基本原则画面美学是指影片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价值。
在影视摄影中,有几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
首先是平衡原则。
平衡是指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分布均衡,没有过多的倾斜或偏向。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镜头选择以及画面中的物体位置等手法来实现平衡效果。
其次是对比原则。
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或冲突,可以通过颜色、明暗对比、大小对比等方式来表现。
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是重点突出原则。
摄影师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深度和光线等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或重点,使其在画面中更为醒目。
这样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是色彩运用原则。
色彩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色彩搭配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二、构图原理的应用技巧构图是指将各种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层次感的画面。
在影视摄影中,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美感和观影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理及其应用技巧。
首先是黄金分割原理。
黄金分割是一种比例关系,将画面分为两个部分,比例为1:0.618。
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黄金分割线上,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其次是对角线构图原理。
对角线是指由画面两个对角线所形成的线条。
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对角线上,以增强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另外是三分法构图原理。
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摄影师可以将画面中的主体或重点放置在其中一个部分,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视觉艺术中的构图与视角技巧

视觉艺术中的构图与视角技巧视觉艺术是一门通过视觉元素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视觉艺术中,构图和视角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构图决定了画面的组成和结构,而视角则决定了画面的观察角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视觉艺术中的构图与视角技巧。
一、构图的构成元素构图是画面的组成和结构的体现。
在构图中,有以下几个构成元素:1.平衡平衡是构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稳定、谐调和和谐。
平衡可以通过对画面中的重要元素、颜色、位置等因素的合理布局实现。
2.对称对称是构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整齐、稳定和谐。
对称可以是平衡的一种表现形式。
3.重复重复是构图的基本元素之一。
重复可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感,并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有条理。
4.比例比例是构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和真实。
比例可以通过调整画面中的大小、位置、颜色等因素来实现。
5.三角形三角形是构图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和谐。
三角形可以通过对画面中的重要元素的合理布局实现。
二、视角的种类视角是观察画面的角度和位置。
在视角中,有以下几种种类:1.鸟瞰视角鸟瞰视角是一种从上方往下观察的视角。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开阔和宏伟。
鸟瞰视角可以用于表现城市、废墟等大型建筑群体。
2.虫视角虫视角是一种从下方往上观察的视角。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夸张和戏剧化。
虫视角可以用于表现大型建筑物、人物等。
3.侧视角侧视角是一种从侧面观察的视角。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和平衡。
侧视角可以用于表现建筑、山水等。
4.正视角正视角是一种面对画面的视角。
它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和自然。
正视角可以用于表现人物、动物等。
三、如何运用构图和视角技巧构图和视角技巧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重要方式。
在运用这些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画面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画面的主题是构图和视角技巧运用的核心。
艺术家们需要深入思考主题,从而选择合适的构图和视角技巧。
摄影构图法则全解析

摄影构图法则全解析摄影是一门艺术,摄影师通过捕捉光线和构图将所见之美呈现给观众。
摄影构图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进行的关键决策之一,它决定了最终照片的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解析摄影构图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法则,帮助您提升摄影技巧,创作出更具艺术感和吸引力的照片。
1. 线条与对称一条明确的线条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并带来视觉动感与层次感。
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都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例如,一个水平的海岸线可以用来分割画面,给人以平稳和宽广的感觉;一条对角线可以从画面一个角落引导观众目光穿过整个画面;垂直线可以用来创造垂直感或纵深感。
除了简单的线条,对称也是一个有力的构图元素。
对称可以平衡画面,并给人以安宁与稳重的感觉。
但是,完全对称的画面可能会显得呆板乏味,所以在构图时可以适当打破对称,增加一些不规则元素来增加趣味性与层次感。
2. 黄金分割与斜角构图黄金分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摄影与绘画中的构图法则。
它将画面分成三个部分:两边占比约为1:1,中间占比约为2:3。
这种比例被认为是最美丽和最吸引人的比例之一,可以使照片更具平衡感和美感。
斜角构图,则是将主题放置在画面的四个角落之一,而不是中心位置。
这样做可以增加张力和活力,并创造更具有戏剧性和动感的照片。
3. 对比与层次对比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手法之一。
通过使用明暗对比、颜色对比或者物体对比等方式,在画面中营造出强烈的对比关系。
例如,在明亮背景上拍摄黑色物体,或者在颜色鲜明的物体旁边放置灰色物体等等。
层次可以增加照片的深度与立体感。
通过在画面中设置前景、中景和背景等不同层次元素,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并让观众有一种置身其境的感觉。
4. 视角与透视视角指的是拍摄时相机与主题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调整视角可以改变拍摄对象的形象与外貌,并创造出不同效果。
透视则是通过调整位置和角度来表现远近距离关系。
大光圈拍摄近景并留下模糊背景,可以突出主题并创造出浅景深效果;小光圈拍摄远景并使整个画面清晰可见,可以展示广阔的空间感。
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

1、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点、线、面的构成形象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所以,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
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形: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2、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
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换句话说也可以是轮廓和色彩。
轮廓是物体边缘的线条。
色彩是一张平面设计构图中表现形式的重点!3、关系元素: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
关系元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当然也包含了设计规则和算法。
当然也包含下面的一些关系:A、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B、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C、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E、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F、减却: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G、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H、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4、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比如拟物化的图标设计、逼真的场景设计等等。
综上就是对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的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专注教育、忠于教育,更多相关咨询,欢迎大家点击查阅后现代画室。
构图的概念名词解释简单

构图的概念名词解释简单构图是视觉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画面或照片中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元素的方式。
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平衡感和视觉冲击力。
本文将简单解释构图的概念,并讨论一些常见的构图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构图的概念构图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过程,旨在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安排和组织元素来表达视觉意图。
这些元素可以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和空间等。
构图通过控制这些元素的分布和关系,创造出一种视觉效果,引导观众的目光、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构图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技巧,可以帮助艺术家或摄影师构建有力的视觉故事。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和动态感,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构图也能够帮助传递所想表达的内容,例如平衡感、和谐感、张力、对比等。
二、常见的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构图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它将画面分为三个等分线,即水平和垂直的两条线。
艺术家可以将元素放置在这些等分线的交叉点上,以创造出对称、平衡或动态的效果。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另一种常见的构图技巧,将画面分为按照黄金比例1:1.618来组织元素。
这种分割方式通常能够产生一种和谐、美感和平衡感。
3. 对称与不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画面平均分为两半,左右对称,通常可以产生一种稳定、严谨和整齐的感觉。
而不对称构图则是通过不均匀地安排元素,以创造出动态、有趣和复杂的效果。
4. 前景与背景:通过将画面分为前景、主题和背景,摄影师可以创造出层次感和景深感。
合理设置前景和背景的元素,可以让画面更具深度和空间感。
5. 对比与重复:通过对比或重复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对比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或明暗等方面的差异,而重复则通过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来制造节奏感和统一感。
三、构图的注意事项1. 利用视觉引导线:视觉引导线是指在画面中使用线条或元素的排列方式来引导观众的目光。
摄影师可以利用直线、曲线、对角线或S形线等来引导观众的目光,创造出更有趣和有力的视觉效果。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原理与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中的构图原理与表现手法平面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通过创造视觉效果和传达信息来产生感知体验。
而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构图,通过巧妙的构图可以使设计作品更加优美、有层次感、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下面我将从构图的原理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平面设计中的构图。
一、构图的原理构图的原理可以理解为规律和技巧的集合,这些规律和技巧是从人类感官和感知机制中总结出来的。
下面是一些基本原理: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构图中用于平衡各个元素的原则,通过对称性可以使布局更加美观、整洁。
对称性分为轴向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
轴向对称是基于水平或垂直线对称,通常用于传统的正式设计,中心对称则圆心为轴心,布局中心对称。
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构图中通过不同元素的大小、样式、颜色等来为整个设计作品带来平衡感,使它看起来更加和谐和统一。
平衡性分为均衡和不均衡,均衡是元素大小和位置相等,而不均衡是通过调整元素大小和位置,使得不同元素的视觉重量相等。
3. 对比度对比度是指构图中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性和对立性来创造的视觉效果,如黑白对比、颜色对比、纹理对比等。
对比度会增加设计作品的表现力,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4.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相同或相似元素在构图中不断出现的情况。
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可以给人以认知上的安全感,使整个设计更具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上是构图的一些原理,不同的设计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运用不同的原理来创作出自己的设计作品。
二、构图的表现手法构图的表现手法是指设计师使用各种视觉元素的技巧来排列艺术效果,以达到创意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1. 坐标法坐标法是指通过网格线进行约束,在网格线的交点处划分空间,使元素更容易排列。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视觉层次的设计,例如像素版或笔画图标。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一种非常古老的技术,用它可以将整个画面划分成两个按照黄金比例(约为0.618:1)分割的区域,可以利用黄金比例使画面明显且具有层次。
视觉传达设计自考知识点

视觉传达设计自考知识点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视觉元素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
它广泛应用于广告、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览设计等领域。
对于自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色彩理论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具有直观性、感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在色彩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如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以及色彩的分类和搭配原则。
同时,还需要了解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以在设计中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
二、构图原理构图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它涉及到布局、比例、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在构图中,我们要注意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关系,追求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此外,还需要了解交叉线、对称线、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效果。
三、字体与排版字体和排版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作品的可读性和美感。
学习字体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不同字体的应用场景,以及在设计中如何运用字体的巧妙排布和排版的技巧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注意字体和排版与配色、布局的协调性,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四、视觉符号与标志设计视觉符号和标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一种通过简洁而特殊的形状和图形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的方式。
学习视觉符号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包括形状、线条、颜色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易于识别和记忆的符号和标志。
五、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广告领域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传达广告的主题和信息。
学习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如视觉重点、信息层次、品牌形象等,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广告作品。
六、展览设计展览设计涉及到空间布局、展品陈列、导视标识等方面的设计。
在展览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观众的视觉体验和信息传达效果。
学习展览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包括空间利用、色彩搭配、展品呈现等,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作品。
构图的名词解释

构图的名词解释构图是一种视觉艺术的技巧,通过合理的安排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等因素,来创造出一幅有吸引力和有意义的图像。
它是摄影、绘画、设计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艺术家传达情感、故事和意图。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构图的概念和技巧。
一、构图的视觉层面构图的视觉层面主要关注如何通过元素的空间关系来创造视觉效果。
在传统绘画和摄影中,常用的视觉构图法包括:1. 对称构图:将元素在图像中心对称排列,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这种构图常用于表现庄重、庄严的主题,如古建筑、宗教仪式等。
2. 边缘构图:利用元素在图像边缘的位置营造张力和活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表现动态、游动感强的主题,如奔跑的动物、奔流的河水等。
3. 黄金分割构图:将图像划分为与黄金比例相符的部分,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这种构图法常用于拍摄景观、人像等照片。
4. 对角线构图:利用对角线元素的运动感和张力,来增强图像的动态效果。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捕捉运动、展示紧张场面的摄影作品。
二、构图的情感表达除了视觉上的效果,构图还可以帮助艺术家传达情感和意图。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通过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等细节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1. 强调构图:通过放大或突出某一元素,使其成为画面中的重点,来表达该元素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这种构图方法常用于突出人物、动物等主体形象。
2. 虚实构图:通过合理运用透视、遮挡等技巧,使画面中同时存在虚幻和实在的元素,营造神秘、浪漫、超现实的氛围。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创造梦幻、幻想等主题作品。
3. 对比构图:通过对比明暗、颜色、形状等元素的差异,加强画面中的对照效果,以突出主题或表达冲突、矛盾的情感。
这种构图方法适用于表现对立、矛盾的题材。
三、构图的故事叙述构图在电影、动画和漫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合理的构图安排,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
1. 镜头语言:电影和动画中常用的构图技巧和镜头语言可以帮助观众聚焦于主要角色或元素,同时引导观众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视觉形 象(点)的不断 重复出现,能够 增加浏览者的印 象。点的水平排 列,形成平稳, 安详的线的感觉。 点的等距垂直排 列,在视觉上形 成虚拟的竖线, 在视觉上起到分 割画面的作用。
②
点与周围环境
被周围密集的线包围或者被某些形状所包围的空白就变成了点。点 的密集组合可以形成面,从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来表现你所需要的形态 和字体,并有一种精致的纤细感。点由于周围环境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感 觉,如周围是小的点,中间点就会显得大;如周围的点大,则中间的点 就会显得小;上下两个同样大的点,上方的点显得大于下方的点。
线的紧密排列产生 的视觉印象:线若按照 一定的规律等距离排列 会形成色的空间并置产 生出灰面的感觉。线在 不同距离间隔排列或线 的粗线变化,将会产生 不同的肌理效果。线的 形状不同的等距离排列, 将会产生凹凸效果。线 的等距离排列产生出灰 面,线如断开后会形成 点的视觉效果。
② 的组合 规则的组合 在平面构成中,线 为造型要素,若用粗细 等同的直线平等设置组 合,按照数学中固定的 数列来进行构成,这一 类的构成图形在造型上 比较能够得到统一、有 秩序、但变化较少显机 械性,因而比较单调和 缺少感情。
线
线在构成中,由于运动 方向不同也会给人不同的印 象。左右方向流动的水平线, 表现出流畅的形势和自然持 续的空间。上下垂直线给人 产生自由落体的感受,它和 积极上升的线条形成对比, 可产生强烈的向下降落的印 象。由左向右上升的斜线, 给人产生明快飞跃的一种轻 松的运动感。由左向右下落 的斜线,使人产生感觉到飞 快速度及动势,产生强烈的 刺激感。由于焦点透视的近 大远小的原理,线的疏密排 列,前疏后密产生深度,前 边的越疏越近,后边越密越 远,这样就形成了远近空间。
对角线是结构景物空间的最基本的构图方法之一,对角线可以有效的 引导目光,从画面的四周向视觉中心聚拢.这就可以让观众很容易产生 一种径直通过场景空间的感觉.
三角构图
三角形的构图是以一个中心轴为基础的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它拥有 两条边向一个角汇聚的运动,所以方向性更强.因方向性方向不同,所 以视线会被引导向上或向下.它象征着稳定和崇高.
1.1构成元素
1.1.1 点线面,黑白灰,大中小
(1)视觉元素中的 点、线、面原本是几何学的概念,后来被康定斯基引入造型领域,用以 解释现代构成艺术的造型行构 成元素,也是最基本的形态之 一。作为最简单的构成元素单位, 点不仅指明了位置,而且使人能 感觉到它内部具有膨胀和扩散的 潜能。
点的大小、位置、颜色、聚散的不同变化和组合,则会产生轻 松、活泼、流动、抒情、愉快的气氛;同时点也会受到颜色以及环 境的变化而对人们的视觉造成错觉;如白的点与黑的点比较时人们 往往会觉得白点较大,这是因为色彩本身的视觉属性。同样,当一 个相同大小的点出现时,其周围的图形越大会显得该点体积越小。
③ 的密集 点的密集靠近,就形成了线的感觉,距离较近的点的吸引力比距离较 远的点更强,点的间隔小则线化不是十分明显。不具趋向性的点的集合也 会形成线化现象,从大到小的线化点群,产生从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也 产生从近到远的深度感,因此点的集结就能加强空间变化效果。密集的距 离相同的点会形成面,随着点的大小疏密变化很容易产生深度感。
象征着镜头运动为向下
环行构图
与三角构图一样,环行构图也显示出一种稳定感。环行构图是一种 封闭式构图,可以有圆形,方行等几种
这样的构图会将视线引向封闭形的中心位置
构图与观察的联系
•学习构成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观察,其中很重要 的一点就是要认识到“看”与“观察”的同。观察是 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 活动。“看”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观察”是“看” 的高级阶段,是对自然进行分析、理解、判断的过程, 是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途径。
线
不规则的组合 若用粗细长短不同的各种线条依照作者的构想意念自由的排列,这一 类的构成图形,画面较活泼而富有感情,由于画时手法或者笔法不同会产 生很多偶然的效果。
③ 的分割 以线为造型要素,先组合成一张具有整体感的线的组合画面,再把整 体的画面用直线或是曲线作有规律的和无规律的自由分割。有规律的分割 常要用数列关系来推算,无规律的自由分割可根据作者的意念来进行分割。 线的分割可分成:平行线分割、直线分割、弧线分割、垂直与水平线 分割、放射状分割。
轴 线
分割构图
将画面进行不同比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割,是影视构图的 常用方法.例如黄金分割法
电影<练习曲>
轴 线
影片中这样的分割强调地大物博,强调自然的伟大,人的渺小,让人豁然开朗
利用黄金分割而形成的趣味性构图,这个位置是最稳定,最活跃的趣味中心
平时可以多注意这样的分割手法,运用比较广泛
对角线构图
视觉元素关系及构图原理
1.1 视觉元素
1.1.1 点线面,黑白灰,大中小 1.1.2 九大元素的运用
2.1 构图原理
2.1.1 画面元素构图 2.1.2 观察学习构图方法
视觉元素
• 视觉元素即对画面内点、线、面、黑、白、灰、大、中、小这9个元素的应
用。纷繁芜杂的视觉世界皆由这9个元素产生。
• 视觉元素: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
基本的形态,这种最基本的形态相互结合与作用形成了点线面的多种表现 形式。点、线、面的表现力极强,既可以表现抽象,也可以表现具象,是 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2)视觉元素中的黑白灰 白色膨胀外扩,黑色收缩倒退,灰色含蓄包含性强。 可以想象吗,图中的A,B两点的灰度是相同的。
黑白灰本身
就是从平面构成中提炼 出来的,例如这张图就 把九大元素在画面中进 行穿插组合,背景就可 以理解是一个个点的元 素组成。主体物用单纯 的黑色流畅的线条组成, 与背景的纷繁对比形成 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 中在强调九大元素的同 时在颜色上的运用也很 巧妙,整个画面看似杂 乱无章,但是在画面的 中心点,也就是画面主 体物跟背景形成一个很 强烈的反差,黑白灰关 系的拉开同样能使观众 记忆犹新,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线
作业:
①请用线来表现以下词语:
欢乐、神秘、科技、浪漫、爆破; ②尺寸:10×10cm (任选以上三个词语表达)
(3)面的应用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点 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 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 有宽度和形状的实体, 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 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 觉。
(4)面的分类
点
点动成线,线聚成面,点线面的概念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 的应用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有轨迹扩大都会生出线, 线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最基本的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线是具有长度、 方向、感受的视觉元素,它本身的扩展和集合可以给人特定的感情感受。 线在闭合后形成了面。
线
① 的特性 直线的特性:一般从直线得到的感觉是明快、简洁、力量、通畅、有速 度感和紧张感。 曲线的特性:丰满、感性、轻快、优雅、流动、柔和、跳跃、节奏感强。 曲线可分为圆和圆弧形态的几何曲线,圆规画出的曲线,用手工画出的自由 曲线和用曲线规画出的曲线。 几何曲线的特性:具有现代感和准确的节奏感。 自由曲线的特性:具有柔和自由感和变化的节奏感。 细线的特性:纤细、锐利、微弱、有直线的紧张感。 粗线的特性:厚重、锐利、粗犷、严密中有强烈的紧张感。 长线的特性:具有持续的连续性、速度性的运动感。 短线的特性:具有停顿性、刺激性、较迟缓的运动感。 水平线的特性:安定、左右延续、平静、稳重、广阔、无限。 垂直线的特性:下落、上升的强烈运动力,明确、直接、紧张、干脆的 印象。 斜线的特性:倾斜、不安定、动势、上升下降运动感,有朝气。斜线与 水平 线、垂直线相比,在不安定感中表现出生动的视觉效果。
• 不同的观察角度的观察产生的构图效果完 全不同,如下图
①几何型的面:用数学的方式构成的形态。如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 形、梯形、五角形、矩形等。 ②直线型的面:用直线任意构成的形态。 ③有机形态的面:用自由的弧线构成的形态。 ④不规则形态的面:用直线和自由弧线随意构成的形态。 ⑤偶然形态的面:由特殊的技法意外偶然得到的形态。如敲打、泼撒。 ⑥徒手形态的面:不用任何几何器械辅助,而用毛笔徒手绘写的形态。
点
①
点与位置
点是构成人类视觉画面的最基 本单位,在设计中,经常需要我们 主观的加些点,点在画面中起到活 泼生动的作用,使用得当,甚至可 以是画龙点睛的。一个完整的画面 或设计作品往往需要有数量不等, 形状各异的点来构成。点的形状、 方向、大小、位置、聚集,能够给 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下面具体 谈谈点的运用和表现。 在一个画面中,只有唯一的一 个点,四周是大量的空白,它马上 成为吸引视线,引发兴趣的视觉中 心。当一个孤独的点处于画面中心 时,它具有收缩的作用,而这个视 觉中心就应该是你想表达的主题, 效果是最直接明确的。
(3)视觉元素中的大中小
构成学中大中小的概念是相对的,这是和我们 正常的认识不一样的。 图中的橙色线段是一样长的么???
远处的风 车和近处的风 车由于空间位 置关系产生的 大、中、小。 大、中、小的 概念对帮助我 们理解认识和 观察生活有独 到的帮助,当 我们学会用简 单的抽象去概 括事物时,新 的视觉物象就 被产生了。
点作为一种造型元素,它的特性在不同的环境会体现出不同的特
性。点在构成艺术中的运用与周围空间的关系也值得注意,空间的大小 会影响点的感觉。周围的空间大,点所受到的空间压迫就会显的小一些, 反之,点的张力就要显得大些,如图。
点的形象:细小、
简单。点的大小、数量、 空间及排列的形式和方 向使作品产生不同的心 理效应,可形成活跃、 轻巧等不同效果。
九大元素的运用重点——点线面
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形象是有面积、 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 基本的形象,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 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