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基础知识一、伟大的复兴之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1.新民主主义社会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却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困难。

本文将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挑战进行探讨。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取得政权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国家实行了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对传统农业经济进行改革和调整。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然而,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了一系列的曲折与困难。

在1958年至1961年的"大跃进"运动中,由于一些错误的政策决策以及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实际情况,中国经济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这一时期出现了农村大规模的人工灌溉工程,导致农田退化,严重耗费了国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在“大跃进”之后,中国进行了严肃的思想启蒙和内部整顿,同时也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对经济发展策略的重新定位。

1963年,国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为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然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并没有就此止步。

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中国再次陷入了苦难与挫折。

这个时期的动荡和制度的混乱导致了经济的大规模破坏,工业生产几乎停滞,农田耕作也遭受了严重的影响。

整个国家的发展都陷入了停滞与混乱之中。

直到1978年邓小平发起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才开始走出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成功地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些改革包括农村经济的改革、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这些举措使中国经济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走上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道路。

然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还远未结束。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挑战。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57—1961下降 ①左倾错误:反右派扩大化;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反右倾;② 中苏关系恶化;③三年自然灾害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大跃进
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放卫星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1—1966上升 1960农村纠左,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1962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教训;1965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七是,科技和教育实现了落后到突飞猛进发展的转变 ,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 八是,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发生了根 本性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过去的60多年里,中国人民积极探索,与 时俱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阔步前进,是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 跻身世界前列的60年。回首过去,展望未 来,我们对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充满 信心。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 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 们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1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案1

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考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知识体系】(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1976)1.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1)背景①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工农业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②1953年,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③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2)过渡时期总路线①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为“一化三改”。

②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一五计划”①时间:1953—1957年。

②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

③成就: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鞍山钢铁、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和飞机制造等建立起来。

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三大改造"①时间:1953—1956年。

②过程:农业: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同农业类似;资本主义工商业:低级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

③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和平改造。

⑤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问题: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发展遗留许多问题。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

高一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

答案
A
8.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 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 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 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D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 首先要明确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 错误”主要是指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的错误。 对这一错误的纠正是在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D项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都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之前,谈 不上对50年代末的缺点和错误的纠正。
知识网络
互动探究
探究 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团结和动员全国
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行动纲
领。试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实质及特点。 思路点拨 总路线的内容是“一化三改”,可依据教材 回答;实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即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特点为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从不同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2.9% 100% 95.8%
私有制经济 7.1% — 4.2%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成 B.“一五”计划已经完成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完全排挤了私有制经济
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刚刚完成 解析 B项是在1957年;C项很显然不符合材料意思;D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 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民公社的特点。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结果如何?
答案 (1)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 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 (2)由许多农业合作社联合组成、“一大二公三收款”、 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全国农户普遍参加、集体生活

高中历史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高中历史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
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
“八”字分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的国家” 旧中国被外国人讥为“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的曲折发展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
时间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0—1952、12)
中 国 现 代 史
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时期
(53、1—56、12)
曲折 发展 时期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 私有制经济 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 制经济 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 主义制度的确立 92.9% 7.1%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100%
95.8% 4.2%
7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 ②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经济开始好转 (1962年底) 调整任务完成 (1965年)
加工订货 统购统销
经销代销 个别行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17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18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漫 画
19
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
修建土高炉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必修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2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手工业 )手工业—— 按行业、分期、分批、 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 )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①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将其纳入国 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政策: ② 政策:赎买政策
11
【解释:国家资本主义】 解释:国家资本主义
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 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与作 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在 中国是“ 中国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 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 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
2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 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 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 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 右倾或“ 倾的错误。 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14
二.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一)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 1956年秋 年秋 1.内容: 内容: 内容 (1)基本形势: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 )基本形势: 立起来 (2)主要矛盾:先进的先进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 )主要矛盾: 产力之间的矛盾 (3)任务: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任务: 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展开 意义: 意义

高中历史知识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知识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我国建国后有两大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总结:一、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实践: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1949-1956)。

⑴、1949---1952年,经济调整,经济形势好转⑵、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⑶、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⑴初期有益的探索----56年中共八大制定正确决策:①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②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⑵失误-----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8年“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①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③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⑶纠“左”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__”时期(1966-1976)“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教训:①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

② 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③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⑤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⑥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调整恢复
①1960年冬“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 入调整轨道,农村减小生产单位、恢复自 留地和市场贸易、停办集体食堂,城市调 整计划指标; ②196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文革之前 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科技成就; ③隐患是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并未消 除。
4、文革浩劫
①原因: 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严重损失; ②经济影响: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基本 瘫痪,面临崩溃,据估计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世界第三次 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③成就: 周恩来与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取得一定成果
4、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由农业国变 成工业国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我国国民经 济的主要成分包括( ) ①国营经济 ②合作社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3、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 义革命性质。 4、评价: 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 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 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 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 ②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 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
面对三大改造,他们真的支持吗?
56-66十年全面建设的成就
想一想: 我们在这十年间,除了失误外,我们还取得 了那些成就?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胜 利 油 田
大 庆 油 田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①抓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 改造要符合生产力实际;不能夸大主观能 动性;经济建设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要 用经济的方法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盲 目照搬; ③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①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 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一五计划成果图”
一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1、原因: ①个体生产无法适应国家工业 化的要求; ②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 2、过程: ①农业:53年普遍建立以土地入股、统一经 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55年出现兴办高级 合作社高潮; ②手工业:以合作社的形式,从分期、分批、 分片改造到一次性合作化高潮;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 式,初级是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高 级是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1953年个别 企业公私合营。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天津某厂公私合营后, 挂上新的厂牌
农民积极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正确方针——八大: ①召开:1956年北京; ②内容: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 和建设方针; ③评价: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是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 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
①表现:1958年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 ②原因: 急于求成,摆脱落后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 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 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 规模;受苏联模式影响; ③结果: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 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三年经 济特困。
2、造成1959到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 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 道 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改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6、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谢谢观赏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 岑学先
股票配资,配资平台,配资公司,配资炒股 / 股票配资,配资平台,配资公司,配资炒股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折发展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历史 岑学先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 这期间的成就与失误,总结其经验 教训。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 • • • • 1、背景 : 1952年底经济基本好转 2、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3、实施: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4、特点:重点发展重工业。 5、成果:
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
“ ——
高 举 总三 路面 线红 、旗 大” 跃 进 和 人 民 公 社 化 运 动
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一边是浮夸的高产
另一边却是荒芜的土地
大跃进时期放的卫星
南瓜与玉米远比人大
热闹的公社食堂
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全民大炼钢铁,刚没炼出好钢,却给我们后代留下了留下荒山秃岭
wpe70xrz
滴滴的解释着。旁边被百蝶遗忘的慕容凌娢可谓是坐立不安,不知该怎么做,只好呆呆地看着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二人世界”之中。“韩公子, 昨天礼部张大人来过,百蝶听他说明年的会试定会由他主持……”百蝶突然转移了话题。“啪”的一声,那位公子猛然将手中杯子放在桌上,茶 水溅到了桌子。把正在发愣的慕容凌娢吓了一跳。喝茶就喝茶,怎么突然就生气了,我想喝还不行呢……说好了回来就吃东西,可我都等了这么 多章了,还只是坐在这里当背景……再不吃东西我就真的要挂了!“笑话!会试的主考官向来是由圣上定夺,他一个礼部侍郎竟敢如此揣测圣意, 真是太放肆了。”他皱了皱眉,然后脸上出现了不屑的笑,“倒是百蝶,你怎么开始在意这种事了呢?”“百蝶不是有意要惹公子生气的。”百 蝶低着头小声说,颇有一副无辜的样子,“只是……只是那天张大人喝多了酒,说得话有些猖狂……”“无妨,我又不会怪你。”他爱抚的将百 蝶搂在怀里,安慰她道,“这种人的言论你不要太在意就是了。”猖狂也是要有本钱的,谁让人家权高位重,你们在这说这些有什么用?再说下 去,一条人命就要被你们给间接杀害了。慕容凌娢不满的撇了撇嘴。不行,他们两个在那里不停地唧唧歪歪,鬼知道什么时候会说完。我必须想 办法让那个撩妹的家伙赶快离开,不然我迟早是饿死的料。“据我所知,会试历来是由礼部主持。”慕容凌娢生硬的插嘴道,“所以……不管你 怎么说,都是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的。”“这位是……”那人在此时才注意到了慕容凌娢。原来你刚才根本就没有正眼看我啊?现在才发现我的存 在,也太不尊重人了吧……慕容凌娢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他啊,毕竟自己在这里如坐针毡的等了半天,都没有敢发表 一下自己的意建,他没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我的远房表妹,初次来京城。没见过世面,也不懂礼数,还请公子恕罪。”百蝶一边介绍一 边用眼神示意慕容凌娢别在多说,“白绫,还不快给韩公子赔罪!”为什么要我给他赔罪?我说的明明就是实话啊。慕容凌娢看了他一眼,并没 有要道歉的意思。那人没有等到慕容凌娢的道歉,倒是产生了一丝惊奇。“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没见过,原来不是醉影楼的人啊。”他饶有兴趣 的看了一眼慕容凌娢,继续说到,“这醉影楼里,还从未有人敢反驳我。”“没有人反驳不代表你是正确的,而且大多数客观存在的事情即是不 用反驳,也是事实。”“你的大道理还真有意思。”他起身便准备离去,“别被你所相信的真理给骗了。”“韩公子……莺凝,去送送韩公子。” 百蝶对站在走廊上的一个女子说道。可算是走了,慕容凌娢心里高兴的不能行,可偏偏还要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可
本课小结:
对应的练习
1、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国内主要 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 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际上就是( ) A、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