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满族乡基本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一事一议开辟农村公益事业新天地——以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例

一事一议开辟农村公益事业新天地——以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为例

事一议 开辟农 村公 益事 业新 天地
— —
以内蒙古喀喇沁旗十家满族 乡为例
孑 , l 、 昭量
( 中南 大学 文学 院,湖南 长沙 4 1 0 0 8 3 )
摘要 :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是深化农 村综 合改革 、 形成城 乡经 济社 会发展一 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一事 议项 目的实施 , 构建 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 弥补 了农村公 益事 业建 没资金 的不 足 , 加强 了基层民主
数2 , 6 5 2户 , 受益人 口 9 , 1 2 0人 。这些项 目的建成 , 有力地 推动了全乡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极大地改变 了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 , 改善了村容村貌 , 一事一议的阳光普照 了全 乡广 大的农村 , 广大农 民齐 口称赞 ” 一事一议” 惠 民政策好。 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 的主要成效 事一议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新生事物 ,构 建了农村 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弥补 了农村公益事业 建设 资金 的不 足 , 加 强 了基 层 民 主 建 设 , 增 强 了村 民 民 主 决 策 意 识 , 密切 了党群干群关系 , 对于调动各方 面的积极性 , 促进了农 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 , 提升了财政 人 员综合素质 , 提高 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 一) 构建 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村级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 , 坚持 民主决策 , 筹 补结 合 , 以村 民民主决策 、 自愿 出资 出劳为基础 , 实行政府 投入 与农 民出资 出劳的有机结合 , 构建 了“ 农民筹资筹 劳 、 政府财政奖补 、社会捐资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 制。 创新 了财政支农惠农 的体制机制 , 加快了公共财政 向农 村覆 盖 、 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的步伐 , 开启 了统筹城 乡发展 的新 纪元 。” 一事一议” 奖补项 目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 题, 激发 了农 民投身新农村建设 的热情 , 解决 了农 民需求最 迫切 、 受益最直接的公 益事业建设 问题 , 改善 了农 民生产牛 活条件 , 促进 了基层民主建设 。 让公共财政阳光更多更快地 照耀到广大农村 和农 民,得到广大农民群众 的热情拥护 和 衷心赞誉 。 ( 二) 增强了村 民民主决策意识 事一议 , 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村筹资筹劳 的程序 、 范嗣 和标准 , 走群众路线 , 尊重农 民意愿 , 使 村民在兴办村 级公 益事业上 有了发言权 , 通过集体讨论决 策 , 做 到公 开透 明,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 二乱” r 行为 的发生。通过 一事一议财 政奖补政策 , 引导农 民依法运用民主机制 , 正确行使民主权

漫话于洪满族(佟悦)

漫话于洪满族(佟悦)

漫话于洪满族(佟悦)漫话于洪满族一、人口简况沈阳是清朝和满族的发祥地,三百多年来满族始终是这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而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县区。

于洪区的满族与东陵、苏家屯以及辽中、新民两县相比,人数略少,相对较少,1953年统计(当时称西郊区)为8350人,1964年为12037人,1971年为14111人,1982年为18454人,1990年为24450人。

从具体分布情况看,以造化、平罗、马三家、于洪、北陵几个乡镇街道人数较多,但集中度并不高,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本区尚无满族人口超过2000人的乡镇,而当时东陵区有11个,新城子区有3个,苏家屯区有1个,新民县有3个,辽中县有2个,这种情况表明,于洪区的满族村屯的密度并不高,虽然有一些村满族居民比例较高,但这样的村分布比较比较分散,根据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沈阳满族志》所记,老边乡西老边、三台、高台、门台、前集体(原名两家子)、后集体(原名燕贾窝棚)等几个村满族人口相对较多,分属于几十个姓氏,但其他乡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以上只是就近年调查所述,而满族是现在于洪境内少数民族中历史最古老的民族,其在近400年的岁月中经历了很丰富的变化。

明朝的女真人(满族的前身)主要居住在抚顺以东和开原以北地区,在努尔咐赤起兵之前,一些女真骑兵也经常越过边墙进入辽东汉人居住区掳掠人口财物,但来去都很迅疾,而且多只是到达沈阳城东的抚顺、城南的奉集堡(在今苏家屯区陈相屯境内)和虎皮驿(今苏家屯区十里河镇)、城北蒲河(今沈北新区蒲河镇)、懿路(今沈北新区清水台镇与铁岭交界处),而更多的则是在明朝人设立的抚顺、开原“马市”,与汉人进行贸易,所以极少到达城西的于洪境内,更没有人定居在这里。

二、从外来者到土著民满族人正式进入于洪地区是在后金天命六年(1621),这年春天,努尔哈赤率八旗大军进入辽沈地区,攻占辽阳、沈阳等大小七十多个城池城堡,其中自然也包括现在于洪区境内的一些军事要地。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砂金提纯工艺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砂金提纯工艺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砂金提纯工艺砂金矿采用湿法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黄金,应用范围广,提纯精度高,选择的提纯方法不同,提纯金的成色从99.9%-99.999%。

根据合质金中杂质含量不同,选择相应的提纯工艺。

标签:砂金提纯工艺1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的砂金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砂金矿主要为冲积型砂金矿。

是由于河水的冲积作用将砾石、泥沙、岩块含金的碎屑物进行搬运,在搬运过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分选,河谷不同部位沉积而形成的砂金矿床。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分布着有河谷型砂金、河滩型砂金和阶地型砂金矿。

2砂金的提纯方法简介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砂金矿采用湿法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黄金,应用范围广,提纯精度高,选择的提纯方法不同,提纯金的成色从99.9%—99.999%。

根据合质金中杂质含量不同,选择相应的提纯工艺。

3砂金提纯工艺3.1金的溶解3.1.1砂金预处理砂金中主要杂质为银、铜、铁及少量脉石矿物,用1:1的稀硝酸处理,可以除掉砂金表面的银及绝大部分杂质。

将500克砂金装入1000毫升的烧杯中,烧杯置于不锈钢盘中,钢盘放在低温电热板上,分次慢慢地加入1+1HNO3 300—500ml,加热到溶液反应停止,将上层清液分出,热水洗5—8次,清液合并,留作回收银用。

经酸处理后的砂金倒入不锈钢盘上在烘箱中烘干(150。

C烘干到无水分)。

称重,计算砂金去表杂质后重量的百分含量。

公式:W(Au)/10-2 =G2/G1 ×100%3.1.2去表杂质后砂金的溶解金和一般的贱金属都能溶于王水,银在王水中生成氯化银沉淀。

溶解金消耗的王水用量相当于金量的3-4倍。

将预处理后的砂金400克放入1000ml烧杯中,烧杯置于塑料盆中,再向烧杯中分次慢慢加入(HCl+ HNO3 =5+1)的王水1600ml左右。

(由于反应激烈甚至到沸腾状态,有大量的气体产生,稍有不甚可能有“冒杯”现象,操作必须十分小心,一旦发现“冒杯”,立即加入冷水,控制反应速度。

红旗满族乡基本情况

红旗满族乡基本情况

红旗满族乡基本情况红旗满族乡位于五常市北60公里,哈市南50公里处,行政区划面积209平方公里,黑大公路、拉双公路贯穿全乡,拉林河从我乡蜿蜒出境。

下辖12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总人口43716人,其中:满族人中占40%以上。

全乡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耕地22万亩,其中:水田3万余亩。

天然草场、泡沼近万亩。

年产优质玉米10万吨,绿色有机稻米4万吨,高油高蛋白大豆1万吨。

拉林河沿岸砂场年产建筑用砂近5000万立方米。

三年来新修白色路面8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2009年东城村投资290万元,对主屯路面硬化,修仿古牌楼一个,仿古建筑村委会一个,休闲广场3000平方米,2010年后兰村硬化路面11公里,建6000平方米文化广场,400平方米文化活动中心,建自来水工程,总投资450万元。

目前全乡有三个村吃上了自来水,后兰村、东城村被评为四星级新农村。

发展特色经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一是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在结构调整中唱主角。

做大做强务工经济,实现“走一富二”,全乡外出务工人员8000多人,年增加收入1亿多元,为农民就业提供了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渠道;二是扶持建设“特色村”,实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全乡形成了奶牛村、粉条村、铁扫帚、笤帚糜子村、露地菜村等专业村8个;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奶牛大乡;全乡现有奶站7处,促进了全乡奶牛业的发展,全乡奶牛存栏5000头。

2011年常庆乳业在我乡建奶牛小区20个,投资6亿元。

四是建设蔬菜之乡,近几年露地菜发展较快,现已达到3万亩,2011年与寿光合作引进寿光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投资2.5亿元在后兰村建设温室基地2000栋,占地面积6000亩。

形成规模经营。

满族民族简介

满族民族简介

满族民族简‎介一、双城县满族‎简介1、风俗习惯,"挖地为穴以‎居之,喜欢养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据说可以御‎寒;男女善骑射‎。

满族的住所‎一般人家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

家中长辈多‎住北炕。

小辈的姑娘‎媳妇住南炕‎。

房屋多开南‎窗、西窗、北窗、冬暖夏凉。

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饭和‎黄米饭、黄面饽饽(即粘豆包),每逢过节吃‎饺子,除夕晚间要‎吃手扒肉,白肉血肠是‎满族人的适‎口菜肴。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过去,男女青年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3‎次。

每次都要带‎酒,俗话说"成不成,酒3瓶"。

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索要彩‎礼。

有猪,酒、衣服、首饰和钱等‎。

男方给的彩‎礼全都作为‎新娘的财产‎。

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坐一日,称为"坐福"。

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把‎酒壹和两个‎酒盅,新郎和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并点燃一对‎蜡烛通霄不‎熄。

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拉空";热闹一会儿‎自散。

3日后新郎‎随新娘去娘‎家,名曰"回门"。

满族的丧礼‎也很有特色‎。

人死后,在院子里两‎侧树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9尺,用红布与里‎布做成,幡的头尾用‎黑布,中间四条红‎布。

尸体不准停‎在西炕和北‎炕上,而要停在西‎屋。

头朝西,脚朝东,向外抬时不‎走门,而走窗户。

出殡时,亲友争抢幡‎上的布给小‎孩做衣服,相传可以避‎邪和不作恶‎梦。

一般进行土‎葬。

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

过去小辈对‎长辈是3天‎一小礼,5天一大礼‎,小辈每隔3‎天要给长辈‎请安,隔5天见长‎辈得"打千"。

"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滕,女人双手扶‎膝微蹲,幅度大小,由对其尊敬‎程度而定。

满族世居地古今对照(G-M)赵力先生辛苦整理的珍贵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过..

满族世居地古今对照(G-M)赵力先生辛苦整理的珍贵资料,有兴趣的可以过..

G[噶哈]建州女真属地,谟勒齐哩氏世居地,今吉林省汪清县境。

[噶山] 东海女真瓦尔喀部及赫哲人属地,又作噶三,徐氏世居地,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

[噶哈里]建州女真属地,瓜尔佳氏、纳喇氏、扎库塔氏、乌扎库氏、布雅穆齐氏世居地,有碧汉额里村、和罗舍林村等,今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附近。

[噶努山] 噶努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噶硕克村] 噶努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噶哈里和罗]建州女真属地,又作噶哈哩河(沟),富察氏世居地。

今吉林省延吉嘎呀河。

[噶哈里碧汉额里村] 建州女真属地,又作噶哈里璧汗阿里邨、阿里村,瓦尔喀女真属地,富察氏、扎库塔氏、精奇哩氏世居地,今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以西。

[噶哈里碧汉之英额] 建州女真属地,扎库塔氏世居地,今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以西。

[改金] 东海女真黑龙江虎尔哈部属地,赫哲居住地,又作盖鸡、盖津村、盖吉,喜塔腊氏、瓜尔佳氏、乌扎喇氏、赛密勒氏世居地,今黑龙江省同江县街津口。

[盖州]清初边台,全佳氏、莽佳氏、蒋佳氏、髙佳氏、郭佳氏、邓氏、郭氏、刘氏、庞氏、孙氏世居地,辽宁省盖州市。

[盖山村]即改金。

[盖佥苏苏]即改金。

[盖州城鄂罗多]明朝属地,叙察氏世居地,今辽宁省盖州市境内。

[冈子]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葛尔钦] 明朝卫所,又作格尔钦,格尔克氏世居地,今吉林省和龙县阴阳河。

[公村]赫舍里氏、富察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恭伊路]赫舍里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古发庭] 黑龙江女真属地,明古伐替。

库发廷氏世居地,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

[古勒城]建州女真苏克素护河部属城,今辽宁省抚顺古楼村。

[古纳河郭萨哈尔察]东海女真瓦尔喀部属地,又作呼讷赫,佛讷赫,洪纳河郭罗萨哈察,西林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地,今吉林省敦化西北。

[瓜察河]黑龙江女真属地,乌扎喇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瓜尔拜]兀札喇氏世居地,今地待考。

[瓜尔佳] 建州女真苏克素护河部属城,又作安图瓜尔佳。

瓜尔佳氏、钮祜禄氏、佟佳氏、锡克特理氏、章佳氏世居地,今辽宁省新宾县上夹河镇。

满族概况——精选推荐

满族概况——精选推荐

满族概况满族满族(满⽂:拉丁转写:Manju),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等,是中国的⼀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肃、⼭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州、银川等⼤、中城市。

形成⼤分散之中有⼩聚居的特点。

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治县,还有若⼲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满族⼈⼝数为1,068万。

基本信息中⽂名称满洲族外⽂名称Manju简称满洲亦称为满民、满⼈⽬录1 基本介绍2 详细介绍3 发展历史4 渤海郡国5 辽⾦时期6 明清时期7 ⼈⼝概述8 历史分布9 语⾔⽂字10 民族介绍11 满族⽂化展开1 基本介绍2 详细介绍3 发展历史4 渤海郡国5 辽⾦时期6 明清时期7 ⼈⼝概述8 历史分布9 语⾔⽂字10 民族介绍10.1 服饰10.2 男⼦旗装10.3 ⼥⼦旗装10.4 发饰10.5 旗头10.6 马蹄底鞋10.7 服装特点10.8 传统节⽇11 满族⽂化11.1 《满⽂⽼档》11.2 《⼋旗通志》11.3 《御制五体清⽂鉴》11.4 《尼⼭萨满》11.5 剪纸11.6 满族补绣1 基本介绍满族,全称满洲族,⾟亥⾰命后被称为满⼈、满族,是中国的⼀个少数民族。

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肃、⼭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州、银川等⼤、中城市。

2 详细介绍满族(满⽂:拉丁转写:Manju),全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旗⼈等,满族旧称⼥真,后改名满洲族。

⽬前满族⼈⼝超过⼀千万(据2000年统计满族⼈⼝为1,068万),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5,385,287⼈),河北省(2,118,711⼈),其他分布在吉林、⿊龙江、内蒙古、新疆、⼭东等省区及北京、天津、福州、成都、西安、⼴州、乌鲁⽊齐等⼤、中城市400余万。

形成⼤分散之中有⼩聚居的特点。

全国满族(自治县、镇、乡)一览

全国满族(自治县、镇、乡)一览

全国满族(自治县、镇、乡)一览青龙满族自治县(河北秦皇岛)丰宁满族自治县(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河北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河北承德)岫岩满族自治县(辽宁鞍山)清原满族自治县(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抚顺)宽甸满族自治县(辽宁丹东)本溪满族自治县(辽宁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辽宁本溪)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四平)牌坊回族满族乡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喇叭沟门满族乡北京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北京怀柔区黄泥彝族苗族满族乡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贵州毕节地区黔西县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贵州毕节地区金沙县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贵州毕节地区金沙县汤泉满族乡河北唐山市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河北唐山市遵化市东陵满族乡河北唐山市遵化市凌云册满族回族乡河北保定市易县娄村满族乡河北保定市涞水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河北廊坊市文安县平坊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安纯沟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五道营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邓厂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付家店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西地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小营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大屯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西沟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滦平县岗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承德县两家满族乡河北承德市承德县八卦岭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南天门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尹家营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庙子沟蒙古族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八达营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太平庄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西阿超满族蒙古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白虎沟蒙古族满族乡河北承德市隆化县柳溪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七家岱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平房满族蒙古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许杖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南五十家蒙古族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郭杖子满族乡河北承德市平泉县红旗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幸福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乐群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同心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希勤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公正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联兴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新兴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青岭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镇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跃进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市拉林满族镇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红旗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牛家满族镇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营城子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双桥子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料甸满族乡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市水师营满族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江南朝鲜族满族乡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城东朝鲜族满族乡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四家子满族乡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沿江达斡尔族满族乡黑龙江黑河市孙吴县绥胜满族镇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红旗满族乡黑龙江绥化市北林区惠七满族镇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厢白满族乡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家满族乡基本情况简介
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是赤峰市两个民族乡之一,位于赤峰市东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50公里,东临元宝山区24公里,北接赤峰市区35公里,南与西桥镇为邻,西与锦山、牛家营子两镇接壤。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06国道、赤凌一级公路、锦平公路穿境而过。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属七老图山支脉的浅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6℃,年均降水量约400毫米。

全乡总面积3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万亩,其中水浇地1.5万亩,辖14个行政村,147个村民小组,6667户, 27360口人,其中满族4356人,占16%。

乡党委下设20个党组织,1个村级党委,10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

其中村党组织14个,其他党组织6个。

共有党员1272名,平均年龄48.7岁。

十家满族乡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拥有石灰石、煤、花岗岩、玄武岩、黄金、铁和莹石资源,初步探明有优质石灰石1.4亿吨以上,黄金7.1吨,煤炭5000万吨,石材4亿立方米。

近年来,该乡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全面实施“生态立乡、科技兴乡、养殖富乡、工业强乡、和谐誉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富裕、新型、秀美、活力、和谐满族乡,
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截止2013年末,全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招商引资11.6亿元,财税收入,3567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603元,地税收入19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06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