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古诗带拼音和解释]古诗元日拼音版

合集下载

《元日》原文及注解

《元日》原文及注解

《元日》原文及注解
原文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注解
莲花漏是宋代一种计时器,一年滴尽莲花漏,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柏叶耐寒,古人用它来泡酒,在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和饮屠苏酒意思差不多。

椒花颂,就是节日饮酒前的祝辞。

有的酒同时浸泡了柏叶、椒花。

总之,柏叶、椒花代表了古人春节时饮春酒的`习俗,除了庆祝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的意思。

东君是日神,代表光和热,也预示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意思。

作者介绍
毛滂,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

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官郢州长寿尉。

哲宗元祐中,为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

绍圣四年(1097年),知武康县。

徽宗崇宁初,召为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

政和四年(1114年),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

宣和六年(1124年)尚存世。

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

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元日》王安石古诗及翻译注释

《元日》王安石古诗及翻译注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屠苏:亦作“屠酥”,“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

另一种说法是指屠
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
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小学古诗《元日》注释及译文

小学古诗《元日》注释及译文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北宋王安石《元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王安石《元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王安石《元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

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原文: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
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元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元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元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元日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注释】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赏析】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王安石诗词《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

王安石诗词《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

王安石诗词《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jyun4 jat6元日sung3 wong4 on1 sek6宋·王安石baau3 zuk1 sing1 zung1 jat1 seoi3 ceoi4爆竹声中一岁除,ceon1 fung1 sung3 nyun5 jap6 tou4 sou1春风送暖入屠苏。

cin1 mun4 maan6 wu6 tung4 tung4 jat6千门万户曈曈日,zung2 baa2 san1 tou4 wun6 gau6 fu4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赏析这首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

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元日(带拼音)

元日(带拼音)

元日
王安石
bào zhúshēng zhōng yīsuìchú
爆竹声中一岁除,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túsū
春风送暖入屠苏。

qiān mén wàn hùtóng tóng rì
千门万户曈曈日,zǒng bǎxīn táo huàn jiùfú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的意思。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两位门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呱呱译古诗:
爆竹声声,送走了旧的一年,
春风暖暖,吹进了屠苏酒碗。

初升阳光,照耀着千门万户,
家家都用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王安石《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

王安石《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

王安石《元日》粤语拼音及注释译文赏析jyun4 jat6元日sung3 wong4 on1 sek6宋·王安石baau3 zuk1 sing1 zung1 jat1 seoi3 ceoi4爆竹声中一岁除,ceon1 fung1 sung3 nyun5 jap6 tou4 sou1春风送暖入屠苏。

cin1 mun4 maan6 wu6 tung4 tung4 jat6千门万户曈曈日,zung2 baa2 san1 tou4 wun6 gau6 fu4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去。

屠苏:药酒名。

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

赏析这首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

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

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古诗带拼音和解释]古诗元日拼音版
王安石的《元日》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诗元日拼音版,欢迎查看。

yuán rì
元日
wáng ān shí
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 g rì,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ìu f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这是一首诗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在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

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诗人。

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

这一首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