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路径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出血临床路径(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出血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ICD-l0:1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颅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心肌酶谱、血脂,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与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
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
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得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
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
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
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
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得项目、1、必需检查得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得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与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
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
继发于出血性疾病得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脑出血)

3、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患者及家属的工作
配合医生、护士
检查工作
配合医生、护士
检查工作
办理出院手续
患者满意度调查:
您好,请根据您在本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结合您的感受,在您认为合适的方格内打“√”。
□不好□较好□好□非常好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患者或家属签名: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脑出血)
住院天数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医生
的工作
1、病史询问
2、体格检查
3、上级医生查房,指导诊疗计划
4、监测血压,控制体温,防治并发症
5、完成各项化验及检查
6、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1、主治医生查房,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2、查看化验及检查结果
3、继续防治并发症
4、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准确执行医嘱
患者及家属的工作
配合医生、护士
检查工作
配合医生、护士
检查工作
配合医生、护士
检查工作
住院天数
住院第4-6天
住院第7-13天
第8-14天
(出院日)
医生
的工作
1、各级医生查房
2、评估辅助检查结果
3、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4、继续防治并发症
5、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康复治疗
1、上级医生查房,评估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5、开始康复治疗
6、需手术者转相关科室
1、上级医师查房
2、评价神经功能状态
3、继续防治并发症
4、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5、康复治疗
6、需手术者转相关科室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脑出血临床路径

脑出血临床路径之蔡仲巾千创作(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2.陪伴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陪伴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分歧水平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2.加强血压管理,防止血肿扩年夜3.控制血糖水平.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7.需要时外科手术治疗.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惯例、尿惯例、年夜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卵白等.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4.缓泻药.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八)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九)变异及原因分析.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行手术治疗,转入相应路径.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招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3.既往其他系统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或呈现严重并发症,招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28天。
脑出血临床路径之欧阳地创编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1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
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 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 控制血压、控制体温。
3. 营养脑细胞4.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5. 防治癫痫。
6. 必要时外科手术。
7. 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血大生化、凝血系列、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
(3)头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病脑出血者)(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执行。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出血病情危重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康复科脑出血临床路径新

脑出血康复临床路径一、脑出血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261: 900 )(二)诊断依据。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显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者。
2.头颅影像学检查发觉相应脑部出血灶。
(三)选择医治方案的依据。
依照《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医治: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固,降低血压、操纵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和其他对症支持处置,必要时外科手术医治。
2.康复评定及康复医治:增进运动功能、言语、吞咽、认知功能恢夏,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并发症。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3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261 : 900脑出血疾病编码。
2.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固,神志清醒,症状无进展。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阻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路径。
4.排除外科手术指证患者。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录凝血功能;(3)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依照具体情形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MRA。
(七)选择用药。
1・1降压药物:依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操纵颅内压:20%甘露醇脱水医治。
4.依照病情可选用营养神经药物、抗癫痫及制酸药物等辅助医治。
(八)监测生命体征和康复评定。
1.生命体征监测。
2.康复评定:1)脑血管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2)运动功能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息Fugl-Meyer躯体功能量表(上肢、下肢、关节活动度测评、平稳功能评定、感觉功能评测1步行功能评定3)语言功能评定:汉语标准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4)吞咽功能评定5)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评定6)Barthel指数评定7)心理状况评定:焦虑、抑郁量表评定8)生存质量量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临床路径
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降压药物: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执行。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脑出血病情危重者需转入ICU或NICU,转入相应路径。
2.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4.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出血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