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意义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的意义

建筑设计的意义

一、前言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时间快车的轮轨仿佛突然加快了速度。

日新月异的渐变,沧海桑田的巨变在这个时代越来越让人不以为异。

变化,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在万物的变化中生活让人们变得忙碌,人们在变化中吃饭、开车、工作、娱乐、学习、睡觉,没有变化反倒让得人惊异了。

这些现象在北京城市建筑中体现的更加明显:长安街两侧令人侧目的高楼不断展露新颜,城区郊区一片片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争奇斗艳。

以前总是默默无闻的建筑和建筑师越来越有娱乐化的冲动。

在这新一轮的经济大潮中积累的财富和外商手中的热钱纷纷转向地产投资,体育地产、旅游地产、商业地产、开发区地产、会展地产、住宅地产成为资本转化的各种形式。

建筑也变得像资本一样越来越不甘于在幕后暗中指挥,它总试图用最个性的发行和装束吸引目光并发出最响亮的呐喊。

建筑师在浪潮中幸福地痛苦着,无数的机会,无数的诱惑,无数的形式,无数的变化。

选择、剪切、复制、粘贴成为建筑师手中的利器,突然投身于这样的名利场中,我们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不自信,更加敏感也更加冷漠,更加仔细也更加粗放,更加无所顾忌也更加畏手畏脚……人类的智慧也许是永不会被一时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就在建筑师们挥舞着大笔扑向一个又一个盛宴的时候;就在有人举杯相庆有人熬夜制图的时候,有一个声音总会悄然出现: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这一切都是合理的吗?这一切就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吗?这一切就是我们热爱的那座城市吗?在不知疲惫的向前狂奔中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脚步看看走过的是否指向未来的绿洲。

事实上,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能源尤其是水资源的枯竭为城市的存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安全让母亲不敢让孩子在屋外独自戏耍,塞车令城市失去了活力和效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愈来愈近然而心灵却越来越疏离……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一员的建筑师无论从责任道义还是自身专业上,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也许通过我们认真而又负责任的设计并不能从归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们至少能够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与意义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这些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一、飞檐翘角的屋檐:展示华夏儿女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追求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采用飞檐翘角的形式,这一设计不仅具备实用性,还起到了装饰和点缀的作用。

屋檐呈斜角,使得屋顶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同时也能起到防风遮阳的作用。

这种屋檐的设计不仅显示出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二、朱红色和琉璃瓦的搭配:象征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国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朱红色和琉璃瓦的搭配。

朱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颜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而琉璃瓦则是中国特有的建筑材料,色彩多样,耀眼夺目。

这种搭配不仅使建筑外观华丽而富有特色,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三、对称式的布局与空间的巧妙设计:展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生活观念中国传统建筑常常采用对称式的布局和空间的巧妙设计。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于“天人合一”和“和而不同”的理念。

对称式的布局代表着阴阳平衡和和谐统一的观念,而空间设计则注重以人为本,追求舒适和宜居。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营造出美观和谐的空间氛围,更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四、园林式的建筑布局: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中国传统建筑的园林布局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以人为本,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一体。

园林式的建筑不仅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还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这种布局方式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并倡导人们以和谐态度与自然相处。

五、雕梁画栋的装饰艺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常常运用雕梁画栋的方式进行装饰。

这一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重视。

雕梁画栋以其细腻精美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艺术价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

中轴对称的建筑意义

中轴对称的建筑意义

中轴对称的建筑意义
中轴对称是一种建筑设计技巧,通过在建筑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安排构件、装饰和造型等来实现一种和谐、优美、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中轴对称的建筑意义在于:
1. 突显建筑主题:中轴对称的建筑设计能够突出建筑的主题和重点,使建筑更具有宏伟、威严、庄重等特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就运用了中轴对称的设计。

2. 提升建筑品位:中轴对称的建筑设计通常会使用高档材质和精美的装饰,这可以提升建筑品位,表现出主人公的身份等特点,例如华盛顿国会大厦。

3. 增强建筑视觉效果:中轴对称的建筑设计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稳定、优美的视觉效果,让人感到舒适、自然、协调等,例如法国卢浮宫和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4. 强化建筑功能:中轴对称的建筑设计通常会通过对称布局来提高建筑的功能,例如大型公共建筑如宫殿、大教堂和博物馆等都运用了中轴对称的设计来加强建筑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轴对称的建筑设计能够赋予建筑以品质和特征,让建筑更加美观、稳定、优雅,也提高了建筑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念。

谈谈建筑设计的意义与方法

谈谈建筑设计的意义与方法

C i aNe e h oo isa d P o u t hn w T c n lge n rd c s

建 筑 技 术
谈 谈建筑设 计 的意义 与方法
王 冬苟
( 西 吉安 市建 筑 设 计规 划 研 究 院 , 西 吉安 33 0 ) 江 江 4 10
摘 要 : 文结合 多年 来的 工作 实践 经验 , 真探 析 了建 筑设计 的方 法。 同时对建 筑设计 的意 义进行 了阐述 。 本 认 关 键词 : 筑设计 : 义 ; 法 建 意 方
一 一
种 或几 种 固定 的设 计手 法 。 正因如 此 , 我们 才 有 了多 种设 计 流派 和多样 的建 筑设 计 。但 是 就某种 流 派而 言 ,都 会有 其相对 特 有 的建 筑设 计方 法 和手段 。 我们 从建 筑创 作 的内涵 和过 程 中可 以明 确 地看 到 ,建筑设 计方 法具 有其 特定 不变 的 中介位置 ,它是从建 筑 思想 到建 筑实 物 的操 作性 环节 , 筑从 ” ” ” ” 是建 虚 到 实 的物化过

例是 巴西 国会 大厦 。 2 结构 法 . 3 结 构 法 亦 称 为 结 构 主 义 的 建 筑 设 计 方 法 ,其主 旨是 通过建 筑 的结构 形式 来表 达建 筑设 计 。 结构 与建筑 空间是 密不 可分 的 , 以 可 通 过结 构 设计 的表达 来 演绎 建 筑 物 的性 质 ,
具有 某种倾 向 的建筑 作 品 , 析其 设计 方 法 , 分 也可 以总结 出一 定的设 计思 想来 。 不论 正反 两方 面看 建筑 设计 ,建 筑 的实 用、 想、 思 手法是 贯穿 建筑 设 计始 终 的。我 们 知道 建筑 设计 的方 法很 多 ,也 并 不能 统一 出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达与意义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达与意义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达与意义建筑设计是一门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意义的艺术和科学。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通过各种元素和手法将建筑物转化为具有丰富内涵和表达能力的艺术作品。

建筑表达与意义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表达与意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建筑意义的传递。

一、建筑表达的重要性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功能需求,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表达。

建筑物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文化、社会和艺术等不同层面的意义。

建筑表达可以帮助传达建筑物所代表的价值观、理念和情感,使建筑成为故事的载体,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美和情感的共鸣。

其次,建筑表达具有塑造城市形象和风貌的作用。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筑设计来表达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

比如,罗马的古建筑风格和巴黎的巴洛克建筑风格,都为这些城市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建筑。

最后,建筑表达也是建筑师个人艺术和创作理念的展现。

建筑师通过建筑设计来表达自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社会、环境和文化的思考。

建筑师通过设计来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样式,使建筑作品成为自己的艺术品,表达个人的独特视角和风格。

二、建筑意义的传递方式建筑意义的传递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式:1. 形式和结构: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是建筑意义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建筑的外观、线条和比例等都可以通过设计来传达建筑的性格和特点。

比如,高耸的尖塔常常表示权力和宗教,而曲线造型的建筑则强调柔美和优雅。

2. 空间和布局:建筑的空间和布局也是建筑意义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不同的空间布局和分隔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功能和感受。

比如,建筑内部的开放式设计可以传达开放、友善和交流的意义,而封闭的空间则强调私密和安全。

3. 材料和细部:建筑的材料和细部处理也可以传达建筑的意义。

材料的质感、颜色和纹理等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表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

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

当代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摘要:城市的设计与规划引导着一个城市的建筑设计工作以及建筑设计的方法。

城市建筑是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建筑设计的风格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所在在。

建筑的设计中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将和谐因素完全融入。

努力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境地,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合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意义,措施前言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的综合表现载体,是城市的标志性所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色性和文化性,将建筑元素与地域文化进行综合性的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寓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中,城市建筑为人与城市所服务,相得益彰。

建筑物是城市规划之中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城市文化和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对外表现物,因此,对城市建筑设计包括外观、色彩、框架等多个方面,城市建筑设计要保证内外部空间的高效结合和有机统一。

对城市建筑的设计要倾向于对文化的设计,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和发展,并将现代文化与之不断融合,使其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文主义情怀。

与此同时,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以自然化的环境为依托,充分利用城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始终,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发展,进而构建多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城市建筑格局,是城市建筑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1做好城市建筑设计的意义1.1建筑设计对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它为城市的高速运行贡献了巨大力量。

人类在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

人们从村庄聚居到形成乡镇,随着经济活动的繁荣,不同功能的建筑开始出现,慢慢演变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

不难发现,建筑是城市的必要组成元素,它与城市是相统一的关系,如同水滴之于大海,树木之于森林。

因此建筑设计要先考虑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需要发展建筑,同时建筑设计本身要符合城市的整体特色,彰显出本城文化,形成独特魅力。

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

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

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是指针对某一房地产项目所进行的设计工作的总称,是开展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环节。

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建筑形态、功能布局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居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探讨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的意义。

首先,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合理规划房屋使用功能、户型布局、室内外空间的利用等,以提供更加舒适、便利和美观的居住环境。

通过科学设计,使得建筑物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还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配套设施,如绿化带、公园、商业中心等,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

其次,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房地产建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全国经济增长、提升就业率、推动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能够使得建筑物的设计更加具有经济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使用寿命,从而为投资者创造更高的回报率。

此外,建筑设计方案还能够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增加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再次,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房地产建筑作为资源消耗最大、环境影响最重的领域之一,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房地产建筑设计方案对于社会群体的福利和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它们既是建筑艺术,也是文化形式,包含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的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它们不仅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启迪与灵感,有助于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的设计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意义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细节,都具有严谨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让人们感受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艺术创造。

传统建筑的设计包含了以下意义:1、适应自然环境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和谐自然,设计出了许多适应季节、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建筑。

例如,南方的水乡民居多以水为中心,用红瓦青砖为建材,让房子在雨天和雾霭中有着宜人的氛围;北方的传统建筑则采用砖石木料勾结,保温隔热,能在寒冷的冬季为人们提供宜居环境。

2、注重文化传承传统建筑设计不仅仅追求实用性,而且注重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从建筑结构到装饰样式,都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

例如,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形式、木构修建工艺等等,不仅仅反映了各朝代的建筑风格,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3、强调人文关怀传统建筑强调人文关怀,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关怀。

例如,中国传统园林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在此赏景、闲逛、休息、思考,体会到安逸、舒适的空间感。

同时,传统建筑中也注重各种建筑元素的协调配合,例如颜色、线条和比例等,让每个设计元素不仅仅是独立的,而且是综合的,体现出高度的和谐美感。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价值和意义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文化、艺术、自然的综合体现。

古典园林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抒发情感与极致美的展现古典园林把园林景观与文化特征、社会风俗和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建筑设计的意义
摘要:通过建筑和社会文明的关系,表达建筑设计的意义,阐述建筑应以人为本。

关键词:建筑设计;社会文明;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中,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能源尤其是水资源的枯竭为城市的存在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安全让母亲不敢让孩子在屋外独自戏耍,塞车令城市失去了活力和效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愈来愈近然而心灵却越来越疏离……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一员的建筑师,无论从责任道义还是自身专业上,都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通过建筑师认真而又负责任的设计,尽量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在“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

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二、建筑设计意义
1.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意义,应该讨论建筑
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人类社会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及其造城运动的出现。

城市的出现揭开了建筑艺术的大幕。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就像水滴之于江海,树木之于森林。

从从属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建筑是城市的主体;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
类活动而创造的空间;只不过从数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细小
很多。

城市和建筑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做建筑设计首先要搞清楚建筑物与所在城市的关系。

建筑设计对于城市只能有两种结果:令这个城市的环境更好或是更糟。

(1)绿化。

建筑物的存在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

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2)交通。

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机会,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

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流通行的机会,减少汽车占用行人道路。

(3)能源。

新建筑的加入增加了城市供水、电、气、暖的数量,加剧了城市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

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能源消耗。

(4)城市功能。

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

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5)文脉。

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6)空间。

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

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

“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2.建筑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

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最后它甚至会超越它的形象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世代代的影响后人。

这时的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师所讨论的范畴。

上述问题同时揭示了建筑物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会为相应的阶级服务。

在学习建筑史时就不难明白建筑物中形制、形象所反映的森严的等级、阶级思想。

虽然建筑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它会随着设计人或是使用者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最终会形成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而代表这个时代的成就和没落。

虽然在物质上建筑不是速朽的,但它们都改变不了最终湮灭的结果。

但其在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

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显而易见。

3.建筑与人的关系。

这里要说的是建筑和个人,即和生物及社会意义上的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空间,创造环境”。

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功能。

功能就是
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

年轻的建筑师往往将其片面的理解为平面功能,但平面功能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

这种方法是国内僵化建筑教育方法的产物。

有机的,三维的思考建筑功能往往能创造出有趣、灵活的空间环境。

(例如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
首先,人类大量的活动要在建筑中进行,所有与人生理有关的问题都应得到解决。

如呼吸、行走、坐、卧、进食、排泄、取暖、避寒等等。

这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步,也是人为自己创造的空间基本要求。

其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有比其它生物更高的需求。

如:羞耻感(隐秘性)、光线、适宜的高度、声音。

最后,应满足人们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如总经理办公室的设置;特殊人群对空间的独特要求;休息室及吸烟室的设置;火车站中母婴候车室和军人候车室的设置等。

功能所体现的就是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多种需求的条件下为人(使用者)所创造的空间环境。

人(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这样的空间的优缺点又在生理及心理或是文化习惯上影响了人。

建筑是为人服务,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影响了人,这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和终极意义。

如果从以上三个方面理解了建筑设计的意义,我们就可以接着讨论下面的问题,即建筑设计的方法。

理解建筑设计意义使建筑师树立了正确的建筑观和职业目标,然后才
可以进行方法的探索。

方法可以有新旧、高下,而建筑设计的目标和意义应是贯彻每个建筑师整个职业生涯。

4.建筑设计与能源节约的关系。

发达国家的能源统计,是按产业、交通、居民和商业等四个部门统计。

很容易得到建筑能耗数据,即居民和商业能耗之和,其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
之一左右。

我国的能源统计模式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批发零售、生活消费和其它等多个部门统计。

如果将后三个部门的能耗当作建筑使用能耗,则我国的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20%左右。

在很多建筑中,也没有区分各部分能耗。

如通常认为在公共建筑中,空调采暖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最大比例,其实这一结论在我国
并没有实际数据的支持。

国内建筑物中能耗计量很粗糙,一般只有冷水机组有单独的功率表,空调的末端装置和输送系统的耗能无法与其它动力设备和照明的耗能区分开来。

建筑节能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建筑照明的能源消耗。

建筑师应积极按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改善人们的建筑热环境质量,提高采暖、空调和电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减低建筑使用能耗,为节约能源,作出积极的贡献。

5.建筑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关系。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

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


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

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它为了人类而美。

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

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

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

“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

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

建筑的营造应具有生命力,减少景观的破坏、环境污染及能源额耗等。

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

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建筑最终服务于人类,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
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

三、结语
作为当代建筑师应该了解当代建筑设计的思潮,既不应该闭门造车,也不能人云亦云。

建筑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不仅要展示“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更要有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