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 PISA介绍与分析(定稿)
PISA评价体系

PISA评价体系一、概述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策划并组织的评价临近义务教育末期(15周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是一项集体协作研究计划。
它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PISA的测评结果反映了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为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导向。
二、评价特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与其他国际性评价,如国际科学与数学调查趋势(TIMSS)只关注“学校”的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学校课程的学习情况,有着显著的不同。
第一,主要关注学生是否准备好去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们是否具有有效地分析、推理与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强调通过在真实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表现,来反映学生掌握关键能力的状态;第三,通过搜集各国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背景信息,运用评价框架对测试所取得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评价目的及意义“国际学生评价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评定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5岁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在今后成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广泛的阅读、数学、科学、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学校教育能较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
“国际学生评价计划”旨在通过三年一度的周期性的评价,直接而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相应的学生、学校、国家和地区等各层面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信息,提供在家庭和学校里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的观察和分析,审查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对制定教育政策所具有的意义。
OECD-PISA介绍与分析(定稿)

OECD PISA 介绍与分析一、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概况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对接近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
PISA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的背景和态度的调查表。
PISA每三年测试一次,每次以一方面能力为主(2/3),其他两个方面能力为辅(1/3)。
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2009年开始第二个循环。
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测试对象:从各个参与国家或地区抽取4500到10000名接近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情况测试内容:PISA测试关注的是青少年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的阅读能力(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科学能力(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2003年增加的)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态度、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
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发展的背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发展政策必不可少的参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需要制定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其中十分重要的是教育发展战略,这十分需要有关对教育人力和财力的投资回报等方面可比性的信息资料。
然而,迄今为止的国际测试都是关注学生对其国家某部分的公共课程掌握情况——这是一种有效但却具有局限性的成绩衡量方法,而适应各国的对教育结果进行等效和可靠的测量方法则十分缺乏。
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维度

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维度1.引言1.1 概述概述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旨在评估15岁学生的综合能力。
该项目的一个重要评估维度是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这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维度进行详细研究和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PISA评估项目和其对于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会重点阐述数学逻辑推理素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该素养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在正文部分详细探讨PISA数学评价的目标和方法。
我们将对PISA数学评价的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其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
同时,我们将介绍PISA数学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解释如何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推理素养。
在正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逻辑推理素养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
此外,我们也会探讨逻辑推理素养对个人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维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素养。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增进对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的理解,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本文主要以PISA数学逻辑推理素养评价为核心内容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PISA数学评价的背景和意义,阐明其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介绍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介绍为帮助测试学校落实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2018)正式测试的准备工作,现就PISA测试与PISA2018基本情况做简单介绍。
一、PISA测试基本情况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发起的教育评估监测项目,每3年举行一轮,从200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举办至第7轮。
PISA测试凭借其前瞻的测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考试评价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估监测项目,参与国家(地区)从2000年的43个增加到2018年的81个。
在测试对象方面,PISA测试会抽取15周岁的在校学生参加测验与问卷调查,并要求该校的教师、校长与学生家长填写教师问卷、学校问卷与家长问卷。
在测试内容方面,PISA测试关注学生在具体情境与挑战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基于此,PISA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对学生的阅读、数学与科学等方面的素养水平进行测评,了解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程度,每一轮聚焦一个主测领域。
PISA测试还会增设一些补充领域,用以了解学生的一些专门性素养,如合作问题问题解决能力、财经素养等。
(2)对学生、学校与教育系统层面的诸多背景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PISA2018的基本情况我国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市)参与PISA2018测试,以期利用国际标尺呈现我国教育发展现实状况,找准当前教育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经研究决定,上海将于2018年4月17日上午8:30举行PISA2018正式测试,北京、江苏、浙江将于2018年4月26日上午8:30举行PISA2018正式测试。
oecd提出的pisa测评项目

oecd提出的pisa测评项目
OECD提出的PISA测评项目是指“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缩写,中文名为“国际学生评估计划”。
该项目旨在评估全球15岁学生的读写、数学和科学等能力,以提供有关教育系统的国际比较和分析数据,帮助各国政策制定者改善本国教育体系。
PISA测评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测量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纯学科知识。
测评内容普遍被视为具有现实意义,并具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2000年开始,OECD每隔三年进行一次PISA评估,参与国家和地区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国学生能力评估项目。
PISA测评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标准化问卷和测试方式,覆盖各个主要学科及学科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PISA评估主要涉及学生基本知识、智力和科学素养等领域,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结果被用来比较各国教育系统的优势和劣势,并为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改进教育的参考依据。
PISA测评项目的评估结果包括学生的平均得分、学业成绩的分布情况、性别和社会背景差异等。
这些数据可帮助各国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政策的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全球教育质量。
Pisa介绍

中国教育积累自信 OECD秘书长安格尔· 古里亚在此次项目报告中说: “中国上海在此次测评的各项中都以明显优势领先, 这表明了在多元社会背景中,凭借中等经济资源也 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 12月7日OECD正式公布结果之后,包括纽约时报、 美国公共电台等在内的多家欧美媒体纷纷提出采访 要求,将打量、探究的目光对准了上海学生和学校。 一位美国记者甚至将其意义与当年苏联发射第一颗 人造卫星相提并论,并认为,相对于过分散漫自由、 校际差异巨大的美国教育,中国学校注重课堂纪律 和课程安排、教师责任心、学生付出更长学习时间 和更多努力等做法,自有可取之处。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PISA注重基础知识和 学习能力,反映的仍旧是知识教育的结果, 而这恰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这一成绩,不应 遮蔽我们在个性培育、人格教育、创造力教 育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事实。 张民选表示,调查结果对基础教育改革有颇 多启示。在政府方面,除了继续推进教育均 衡、教育公平外,还应努力改进基础教育质 量检测体系;学校方面,应关注和培养学生 对概括、自我调控等高级学习策略的掌握与 运用,并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及家 长则应当在趣味性阅读当中养成正确的学习 习惯,并运用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 高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等。
此次PISA测评,根据OECD对测试抽 样的技术标准要求,浙江共随机抽取了50 多所学校,每个学校约35人,参与测试的 学生均为初三和高一的学生。 数学是主要测试领域,语文和科学作为 次要领域。测试结果显示,浙江学生表现优 异。浙江学生的这三项素养均是全球第二, 其中数学素养623分,阅读素养570分、科 学素养582分。
据介绍,上海完全遵循了经合组织统一的二 次分层抽样办法,既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 有重点与非重点,有公办校、民办校,有普 通高中、职业学校,有市区校和郊区校,样 本名额完全按照在校生总人数比例分配。项 目组将样本学校名单上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组,由各国研究者采用等距抽样法共同确定 测试学生名单。试卷则由世界范围内的300 个科学家进行最终评估。
(完整word版)PISA评价体系

PISA评价体系一、概述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是一个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策划并组织的评价临近义务教育末期(15周岁)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的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是一项集体协作研究计划。
它主要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PISA的测评结果反映了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为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和研究提供导向。
二、评价特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与其他国际性评价,如国际科学与数学调查趋势(TIMSS)只关注“学校"的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学校课程的学习情况,有着显著的不同。
第一,主要关注学生是否准备好去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们是否具有有效地分析、推理与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强调通过在真实生活情景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表现,来反映学生掌握关键能力的状态;第三,通过搜集各国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背景信息,运用评价框架对测试所取得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解释,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评价目的及意义“国际学生评价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评定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5岁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在今后成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广泛的阅读、数学、科学、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学校教育能较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
“国际学生评价计划”旨在通过三年一度的周期性的评价,直接而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相应的学生、学校、国家和地区等各层面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信息,提供在家庭和学校里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的观察和分析,审查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对制定教育政策所具有的意义。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介绍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介绍为帮助测试学校落实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2018)正式测试的准备工作,现就PISA测试与PISA2018基本情况做简单介绍。
一、PISA测试基本情况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发起的教育评估监测项目,每3年举行一轮,从200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举办至第7轮。
PISA测试凭借其前瞻的测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考试评价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评估监测项目,参与国家(地区)从2000年的43个增加到2018年的81个。
在测试对象方面,PISA测试会抽取15周岁的在校学生参加测验与问卷调查,并要求该校的教师、校长与学生家长填写教师问卷、学校问卷与家长问卷。
在测试内容方面,PISA测试关注学生在具体情境与挑战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基于此,PISA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对学生的阅读、数学与科学等方面的素养水平进行测评,了解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程度,每一轮聚焦一个主测领域。
PISA测试还会增设一些补充领域,用以了解学生的一些专门性素养,如合作问题问题解决能力、财经素养等。
(2)对学生、学校与教育系统层面的诸多背景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PISA2018的基本情况我国选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个省(市)参与PISA2018测试,以期利用国际标尺呈现我国教育发展现实状况,找准当前教育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经研究决定,上海将于2018年4月17日上午8:30举行PISA2018正式测试,北京、江苏、浙江将于2018年4月26日上午8:30举行PISA2018正式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ECD PISA 介绍与分析一、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概况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员国的合作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对接近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
PISA以纸笔测验的形式测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还需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的背景和态度的调查表。
PISA每三年测试一次,每次以一方面能力为主(2/3),其他两个方面能力为辅(1/3)。
2000年重点考察阅读能力,2003年的重点是数学能力,2006年则为科学能力,2009年开始第二个循环。
另外,PISA在2003年还增加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试。
测试对象:从各个参与国家或地区抽取4500到10000名接近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生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情况测试内容:PISA测试关注的是青少年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的阅读能力(素养)、数学能力(素养)、科学能力(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2003年增加的)以及他们的学习习惯、态度、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
二、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发展的背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发展政策必不可少的参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需要制定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其中十分重要的是教育发展战略,这十分需要有关对教育人力和财力的投资回报等方面可比性的信息资料。
然而,迄今为止的国际测试都是关注学生对其国家某部分的公共课程掌握情况——这是一种有效但却具有局限性的成绩衡量方法,而适应各国的对教育结果进行等效和可靠的测量方法则十分缺乏。
为此,1997 至2002年OECD实施了大规模的跨国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名称为《能力的界定与遴选:理论框架与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
该计划由瑞士联邦统计办公室主持,并与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及加拿大统计局合作进行。
在DeSeCo基础上,发展了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
PISA是一个合作过程,汇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专家,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通过OECD各成员国政府对PISA共同给予指导,合作制定了一种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都有可比性的、有效测量相关技能和以真实人生状况为基础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PISA 的目的是通过一套能够测量教育结果的国际教育质量指标和对各国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所取得的结果,来描述各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
PISA测评试图反映:(1)学校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2)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利背景的学生的学习效果?(3)学校资源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
更重要的是,它对广泛的测试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这一阶段各国学生学习能力变化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原因,从而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国际学生评价计划(PISA)评价结构和测试工具设计(一)阅读素养的界定与测评1.阅读素养的界定阅读能力是对书面文字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以实现个人目标,丰富自身知识及开发自身潜能,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
PISA不再把阅读能力看作仅仅是儿童在早期学校教育中掌握的能力,而是认为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各种情境下,与同伴及社区进行互动,不断扩充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
PISA对阅读素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特定的学生是否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参与各自的群体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因此,根据对现实阅读情境的模拟,PISA阅读评价测量下列五种过程:检索信息、形成广义整体理解、解释原因、反思和评价文本内容、反思和评价文本形式。
阅读能力主要使用文本内信息引用文本外信息关注文本各部分关注文本内信息间关系关注内容关注结构全文文本各部分间关系检索信息形成宏观理解解释原因反思及评价文本内容反思及评价文本形式2.阅读素养的评价结构PISA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阅读文本,并对每个文本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根据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来对其阅读素养进行评价。
阅读任务通过不同类型的试题来呈现。
(1)阅读任务阅读素养评价按检索信息、解释文本、反思和评价等三类阅读任务进行分类。
表1.1为三次评价中阅读素养测试的任务分布,其中2000年阅读素养作为主要测试能力领域,2003年和2006年作为次要测试能力领域。
表1.1 阅读素养测试中任务的分布A、连续性文本(2/3):由句、段、章,乃至书构成的文本;格式包括记叙、释义、描述、议论、说明、文件或记录、超文本等,连续文本中释义性文体所占比例最大。
B、非连续性文本(1/3):由共同条目组成的清单。
格式包括图表、表格、矩阵、图解、地图、数据表格、信息单、邀请和广告、凭证、证明等,非连续文本中图表和图形、表格占有较大比例。
(3)题型和情景设计阅读任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类型的试题呈现出来:开放性的建构题、封闭性的建构题、单项选择题以及多项选择题。
表1.3反映了PISA2000、2003、2006的测试中,阅读素养测试题型的分布情况。
开放性试题和多项选择试题占了近80%。
表1.3 阅读素养测试中题型的分布(4)阅读情景PISA认为人总是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进行阅读活动的,所以将阅读素养的评估放置在各种阅读情境中。
但这里的“阅读情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阅读活动发生的环境,它所强调的是不同的阅读目的。
欧洲理事会语言研究中心(2001年)将阅读情境确定为以下四类:个人用途的阅读,公共用途的阅读,工作用途的阅读和教育用途的阅读。
表1.4反映了PISA2000、2003、2006的测试中,阅读素养测试试题情景的分布情况。
表1.4 阅读素养测试试题情景的分布PISA基于个人能力水平和测试题难度的持续性,建立了对学生测试成绩进行解释的试题回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5个水平层级的“阅读能力等级”。
阅读能力评价的结果首先是用单一阅读能力等级指数来概括,均值500,标准差100。
另外,学生成绩也有5个子层次:三种过程(方面)子层次(检索信息,解释文本,反思和评价;OECD,2001a)以及两种文本形式子层次(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OECD ,2002b)。
通过这五种子层次,就可以比较子群体和参与国的阅读能力结构要素的平均分以及分数分布。
虽然这些子层次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每个子层次的汇报结果会表明参与国之间有趣的互动。
当出现这些特征时,就可以对其检测,并与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论相联系。
在一些国家中,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传授现有课程大纲;在其他国家,问题不是如何教,而是教什么。
PISA阅读素养试题范例PISA 试题1:1被别人认出来?(选择题)2、法官如何知道女人是学者的妻子?(选择题) 34、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什么?(选择题5在这个故事里,依法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惩罚。
要惩罚类似的犯罪行为,你的国家有哪6、请选择最适当的一个词来描述这个故事:(选择题(二)数学素养的界定与测评1.数学素养的界定数学能力是一种个人能力,学生确定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所起的作用,得出有充分根据的数学判断和能够有效运用数学。
这是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关心他人和有思想的公民,适应当前及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数学能力。
PISA 数学能力领域关注的是学生在各种学科和情境下提出数学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解决方法中的分析、推理和观点交流的能力。
PISA 是通过数学思想、数学过程、应用情景三个维度来描述和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
◇第一维度是数学思想,PISA 将“量、空间和形状、变化和关系、不确定性”作为数学最重要的四个主要观念,并根据这四个主要观念定义数学内容;◇第二维度是数学过程,PISA 用典型数学能力和能力群来定义数学过程,PISA 将“思考和推理,论证,交流,建模,问题提出和解决,表述,运用符号、形式、技术语言与运算,使用帮助和数学工具”等八种典型数学能力分成三种能力群,即再现群、联系群、反思群。
这三种能力群都包含八种能力,但各种能力在不同群内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如论证能力,再现群的论证是指遵循和证明标准数量过程,包括计算的过程、陈述和结果;联系群的论证是指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遵循和评定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论据,持有诸如我们知道些什么,想得到什么的一些启发式的问题。
◇第三维度是应用情景,PISA 使用了个人的、教育的、职业的、公共的和科学的五种情境,来定义现实问题数学化处理的方法和形式。
2.数学素养的评价结构PISA 是紧紧扣住情景、数学思想(主要观念)、数学过程(典型能力和能力群)这三个要素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评价。
图2.1示意了数学能力框架关键要素。
图2.1数学能力框架关键要素示意图PISA认为数学素养是个体具有处理好数学问题存在的背景和情境、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数学知识(运用主要观念)、将现实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化”)所必需能力的综合表现。
(1)情景测试题包括情境材料、信息或实际问题。
测试题的情境是:个人的、教育的、职业的、公共的和科学的情境。
测试题情境最好是真实情境。
也就是说,PISA评价最高级任务是现实情境任务,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情境也要真实。
设计和选择测试题时要注意考虑测试题的阅读要求,测试题措辞应尽可能简单直接,还要注意避免出现有文化偏见的问题情境。
全部数学测试时间尽可能平均分配于个人的、教育的、职业的、公共的、科学的情境五种情境。
(2)主要观念数量、空间与形状、变化和关系、不定性四种主要观念被融入大量能力测试中以确保测试题覆盖数学教学课程内容,每种主要观念是现象和概念的交织,代表着特定的视角或观点,都可视作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全部数学测试时间尽可能平均分配于数量、空间与形状、变化和关系、不定性四种主要观念。
(3)数学过程PISA没有设计测试题来单独评价上述每种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数学能力,所以要单独评价某种能力,会产生伪测试任务,把各种数学能力不必要地割裂开来。
复现群组、联系群组和反思群组三种能力群组的试题比例约是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