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讲解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讲解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12]22号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进一步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我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2012年12月19日讲解容一、制度的结构体例二、总说明三、资产四、负债五、收入六、支出七、净资产八、财务报表九、新旧制度的衔接一、结构和体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二、总说明(一)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1、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2、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二)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四)基建投资会计的核算原则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五)对折旧/摊销规定的适用围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六)会计科目的运用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doc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doc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精选资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一)主讲老师昝志宏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我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年月日起施行。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内容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于年自年月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

新修订的《会计制度》主要变化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

与原制度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八大方面的变化:.配合了各项财政制度改革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

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解读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解读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解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于1983年发布的,为了规范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而制定的。

根据该准则,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庀部门或集体、以及其他非营利组织所设立的,专门从事公益、社会服务活动的机构。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于这些机构的会计核算和报告,以确保其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

1.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职责和权限,规范会计核算的各项程序。

会计制度应当符合事业单位的特点,确保其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会计政策: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规定,确定适合自身情况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应当符合真实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3.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进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业绩。

4.会计报告: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计。

年度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等内容,以便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5.会计监督:事业单位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会计监督,及时报送财务报告并接受审计。

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的监督,确保其遵守相关规定。

解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的意义在于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提高其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只有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才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支持。

同时,通过会计监督和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问题,确保其依法经营、规范运作。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推动其向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其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规范运作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的关键之一、只有加强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财最新务规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学习资料(DOC 63页)

事业单位财最新务规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学习资料(DOC 63页)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出台背景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国自2001年开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2.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其中,支出功能分类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

因此,如何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财务运行情况,改变目前事业财务与基建财务相对独立的状况,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旧规则的政府补助收入只核算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费,不包括外事经费、社会保障费、住房改革支出等。

从2000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要求一个部门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按照统一的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做到一个部门一个预算,以保证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

因此,需要重新界定政府补助收入的核算范围。

3. 事业单位收支管理不断规范近年来,财政部不断出台规范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支出管理、结余管理等方面的文件,要求将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如利息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范围,分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将支出划分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并分别实行定员定额管理、项目库管理;要求将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分为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并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 1997年5月发布、自1998 年1月 1 日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内容分类、主要项目的计量方法、会计报表构成等。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虽对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作了初步的探索,但缺乏系统性,如欠缺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等重大概念问题的阐述。

细读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细读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其 目的 是进 一步 规 范 事业 单位 的财 务工 作 与 会计 核算 。 新 修 订 的《 业 单 位 财 务 规 则》 反 映 了近 年 来 各 项财 政 改革 的成 果 , 创
资产状 况。③不通应 。不能适应现在的财政 , 预算, 国库, 固有 制 和 临督 , 合理配置 、 有 效利 用 、 舰 范 处置 资 产 等 内 容 。
量、 9 1 才 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等 本事项 。
( 一) 关 于 准 则 的 定位
《 规则》 第 二条规定 : “ 本规则适用于各 级各类 圈家机关、 政
党-  ̄ t t g - { ( 以下 称 行 政 位 ) 的财 务活 动 ”。与 原 《 规则》 卡 ¨ 比, 《 规 ! J ! I j 》 将适刚范Ⅲ扩 火剑所仃 家机关和政党组织的财 务活动, 增
适应新 的形势 。①不完整 。如錾建会计数据未能并入会计 “ 大 账” 。②不真实。耍 ¨ 定 资产 未能计提折 【 f ] , 不 能真实反映固定
资产管理 改革 的要求 。④不 训,立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预决 算 口径 不一 致 等 要 求 。 为 了克 服 管 理 ~ t - 的 问题 和 各 单 位 可 能 发 乍不规 范的财务行 为, 财政部经 困务 院批准, 新修 订的 《 事业单 位会计准则》已 于2 0 1 3年 1 月 1日起在全 国范 围内正式实施 ,
事 业 单 位 财 务 规 则 足 事业 单位 财 务 制度 体 系 中 最 基 本 的 、 最高层次的法规 。 正确解读财务规则, 把握其 导向, 对新 【 f I 规 则
这种管理方式 F, 行 政单位所有的收支, 不论经 费性质 , 都应 当
通 用 同 一个 财 务 则 , 统 一 进 行 规 范和 管 理 。从 全面 规 范 行 政 位财务活动 的角度出发, 《 规则》 必须涵盖 单位的全部收支。 因 此, 修 订 时 删 除 了“ 行政 单 位 的基 本建 设 投 资 、 外 事经 费 、 社 会 保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一)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一)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解读(一)主讲老师昝志宏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我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印发给你们,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内容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

新修订的《会计制度》主要变化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5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

与原制度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八大方面的变化:1.配合了各项财政制度改革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2.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

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3.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8号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2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8号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21年修订)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2021年12月31日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刘昆2022年1月7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第三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真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第五条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第七条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事业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八条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关系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关系

论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关系摘要:2012年,财政部以部令先后公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是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对两项制度之间联系与区别的分析,以期加深对两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执行制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会计准则;关系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2012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并于2012年4月1日和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有裨益。

本文通过对财务规则与会计准则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加深认识和理解,为执行好这些制度提供帮助。

一、财务规则与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首先、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是有相同法律效力的部门规章。

2012年2月7日,财政部发布第68号财政部令,公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发布第72号财政部令,公布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均是由财政部以部门令公布实施的部门规章,因此它们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

两者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的,其内容体现着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们既是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制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的基本依据,也是所有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公布实施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为事业单位依法理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有相同的适用范围。

财务规则第二条与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规则(准则)适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这说明财务规则与会计准则适用的范围是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背景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要求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 变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相对滞后, 亟需通过对原《规则》进行修订,进一步 规范行政单位财务活动,提高资金分配的 科学性,确保行政单位履行职能需要。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原则
(一)注重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健康 发展。 如:资产管理、债务管理、财务监督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原则
(三)保持现有框架体系,充实完善相关内 容。 1997年建立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 框架,经十五年的实践证明,其设计是科 学的、实施也是有效的。因此,这次修订 《规则》仍然维持了原有的事业单位制度 体系,自身的框架也基本没动,只是大大 充实了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原则
第一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 读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2012 年2月7日颁布,2012年4月1日起执行。 旧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于1996年颁 布实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背景
(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 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 等各项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单位财 务管理的内容不断创新和丰富,原《规则》 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亟需加 以修订。
(六)规范了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1.调整了财政补助收入的口径 财政补助收入,即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 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六)规范了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2.删除了“预算外资金”概念 新规则: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 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事业收 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 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旧规则: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 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 当上缴财政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 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 金和部分经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计入事业收入。
(四) 突出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 目前,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事业 单位管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属性不明确。 有人形容“事业单位像个筐,什么东西都能往 里装”。目前的事业单位有履行行政职能的、 有搞生产经营的,也有从事公益服务活动的。 而这次《规则》的修订,认真贯彻了中央这一 要求,全篇都充分体现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 性质,牢牢把握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方向,对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开展经营活动进行了严格 限定。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一)扩大了《规则》的适用范围 明确各级各类行政单位的所有财务活 动都要执行本规则。 原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各级各类国有事 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有所加强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 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 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 财务状况; 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 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原则
(五) 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近年来,财政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 财、民主理财的要求,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强化基础管理和基层建设工作。使宝贵的公共资源 能够科学、合理、有效、节约地用于公益事业的发 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在这次《规则》 修订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 仅对原《规则》涉及管理的条款进行了必要的修订, 而且大幅增加了管理方面的条款,必将对推进事业 单位财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 4.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资产,防止资产流失; 5.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 督,防范财务风险。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三)强化财务预算约束机制 “新规则”对财务预算约束机制进一 步强化,要求“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 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审 核汇总报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 后执行”,而不是由主管部门汇总报财政 部门审核批复后执行。
(三)强化财务预算约束机制
预算编制程序
预算建议方案 集体审议 校领导班 子 主管部门
高校财务 部门
审核汇总 财政部门
下达预算控制数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四)新增了严格执行预算的要求 第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 预算执行中,国家对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 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上级下达的事 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增 加或者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事 业单位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 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 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由单位自行 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六)规范了事业单位收入管理。 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
旧规则 新规则
1.财政补助收入 2.上级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 4.经营收入 5.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6.其他收入
1.财政补助收入 2.事业收入 3.上级补助收入 4.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5.经营收入 6.其他收入
三、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主要内容
(五)增加了事业单位决算管理内容。 在第二章预算管理中增加了决算的编制、 管理的内容。 •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决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预 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 算,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 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工 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 原则
(二)反映财政改革成果,体现财政改革方向 作为财政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 位财务制度,必须体现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 过去十五年,是公共财政建设和财政改革十分 重要的十五年,先后实施了部门预算改革、国 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改革、“收支 两条线”改革、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等等。这 次修订《规则》充分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 果,对原有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